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20XX校本研修计划

2022-01-10 12:47:28工作计划
2018校本研修计划本文关键词:校本,研修,计划2018校本研修计划本文简介:2018—2019学年

2018校本研修计划 本文关键词:校本,研修,计划

2018校本研修计划 本文简介:2018—2019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的的活力和发展前景所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随时解决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努力推进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现我校的教研特色

2018校本研修计划 本文内容:

2018—2019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校本研修是一个学校的的活力和发展前景所在。通过校本研修,可以随时解决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将根据上级部门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努力推进本校的校本研修,展现我校的教研特色。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区教育局和郭杜中心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校本研修,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聚焦课堂,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研修模式。

二、校本研修目标:

1、推进新课程改革,推进“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拓展校本研修途径、建立校本研修机制。

3、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通过校本专题研究、实践、研讨等活动方式,提高研修的质量,促进教学发展。

4、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三、校本研修原则

1、全员参与的原则

要求每位在岗教师都要积极参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研修活动,教师还应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改进。

2、教研研讨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从当前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个人在教育教学中所面对的困惑出发,以实践——研讨——实践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探究,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施。

四、校本研修制度及措施

(一)研修人员

本学年继续在学校领导和教导处的指导下,以教研组为基础,以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作为教研的主要形式,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

(二)研修制度

1、制定校本学习制度,学校安排每周三第八节是教研组活动时间,各教研组可以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要点,进行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

2、校领导既是各学科教研的倡导者,又是参与者指导者。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各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听课记录要详细,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3、同级同科教师可以确定一个校本教研专题,教务处干事参与教学管理研究,政教干事参与校园安保研究,总务干事参与后勤服务研究。总之,校本课题研究要包含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

(三)校本研修内容及措施

本学期,校本研修内容是加强学法指导,实践“高效课堂”,利用新技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发展。

1、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师德修养,做优秀教师。

学习内容: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三平”精神》。

学习方式:采用集体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时间定于每周周五教师例会时间。每位教师要留有学习笔记,写出学习心得。学习之后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2、学习新课程,加强理论修养。

组织教师在每周三的教研组活动时间,适时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和《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做好教育评价。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广泛阅读,与时俱进。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写好读书笔记,教育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与反思,期末统一收录存档。

3、学习新技术,改进教学手段。

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大学区平台”、“人人通平台”、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备课,利用班班通、多媒体等设备授课,开展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研活动。本学年仍然要求年龄低于50岁的教师,每周至少利用多媒体上3节课,每学期末每人交3个优秀教学设计、3个优质课件、2篇优秀教学案例、1篇教学叙事、3份导学案、2篇说课稿,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青年教师的教研能力。

4、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进行教育教学实践的场所。学校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积极实践“高效课堂”。

本学年,在教研活动中,要求各个教研组确立活动主题,按计划行事,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切实有效,不要流于形式。教研组的备课、听课、议课等活动的组织,要立足于向课堂要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展示教育的魅力。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市级、区级骨干教师的能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出成果见实效,形成文字资料,期末存档。

祝村中学

2018年9月3日

2018—2019学年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祝村中学

2018年9月3日

篇2:王文利校本研修报告册

王文利校本研修报告册 本文关键词:校本,研修,报告,王文利

王文利校本研修报告册 本文简介:渭城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报告册(教育活动研修类)任教学校教师姓名王文利专业职称二级教师活动领域从事小学美术教学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渭城区教研室制校本研修报告册填写须知1.教育活动领域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幼儿教育等领域。2.本报告册为教师完成一项校本研修(教育活

王文利校本研修报告册 本文内容:

渭城区中小学教师

校本研修报告册

(教育活动研修类)

任教学校

教师姓名

王文利

专业职称

二级教师

活动领域

从事小学美术教学

起止时间

月至

渭城区教研室

校本研修报告册填写须知

1.教育活动领域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幼儿教育等领域。

2.本报告册为教师完成一项校本研修(教育活动研修类)任务的完整记录,一项校本研修的内容必须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在一年内完成,由教师个人填写后报学校审核,作为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学分认定的依据(本报告评审合格视为完成当年校本研修学分的1/2),也是教师申报职称时所需的“校本研修任务总结报告”材料。

3.研修主题要认真选定,选题要小、新、活,尽量与本专业学科对口。报告中所有项目都要围绕研修主题展开,研究要严谨,内容要翔实,不可简单草率。

4.文档用word输入,所填文字均为小四号宋体,用A4纸打印(可双面打印)。

5.严禁网络下载或拼凑,违者后果自负。

个人校本研修材料目录

一、个人信息

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1.自主学习记录(4份)

2.培训活动记录(4份)

3.教育活动记录(4份)

4.反思式教育案例(2份)

5.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1份)

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五、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

六、学校审核

一、个人信息

王文利

(照片)

二级教师

学科

美术

学历

专科

年龄

40

联系电话

13571080454

邮箱地址

[email protected]

二、个人校本研修方案

研修

主题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研修

价值

以美术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为榜样,立足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在提高学生绘画技能的同时,加强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欣赏美、再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切实做好美术教育教学开发开展工作。

研究

目标

1、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

2、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3、综合提高自身素质;

4、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5、提高自己的课堂授课能力和创新能力;

6、提高自己的美术教学教研能力。

研究

内容

1、做为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练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2、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文学素养。

3、听课、学习、交流,学习他人在教学中的优点,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4、积极创造精彩的语文课堂,积极展示自我。

研究

方法

1、

改变做事拖沓的坏习惯,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2、

珍惜每一次外出的机会,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思。

3、

在北舍小学这个平台上,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精心准备上好公开课准备基本功比赛比赛。

4、自制个人博客网站,及时更新博客内容,记录自己在教育科研、课堂教学、业务学习、个人感悟等方面的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

步骤

1、认真自学教材。

《有效研修》共分五个单元,每周必须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揣摩,研究教材,做到真正领会,理解,掌握研修的方法,并且做好自学笔记。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在活动中,认真做好笔记,注意学习、反思、实践相结合。

3、积极进取,多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4、积极参加网络学习,在教师个体、学校、培训教研机构的关联学习中,使研修活动从控制走向解放,从统一规范的集体研修走向教师的自主研修,自主选择。

5、自觉和同伴组成研修小组,在校本研修活动中,认真承担自己的责任,不断反思,同伴互助,引领专业,提升质量。

6、在学习《有效研修》的过程中,要与实践相结合,要不断的反思,并且写出学习心得或体会。

预期

成果

完成

时间

三、校本研修过程记录

1.自主学习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读书时间

书刊名称

陕西教育

文章题目

浅谈废弃物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高月

出版社

陕西教育报刊社

出版时间

2013-10-10

研修主题

作者主要观点:

多年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基本停留在“看谁画得好,看谁画得像”这样一个层面上,忽略了对学生操作、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审美情感,协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共同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研究的。

我们要对所选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如,纸是软的、玻璃易碎、塑料比较坚硬、木头更为结实,那么,不同的材质要选不同的工具。对于同一种材料,我们也可以发散思维,创造不同的作品,例如有一个同学,用同样一种饮料瓶,做出几种不同的造型:把瓶口向上做成一座尖顶欧式教堂,瓶口向下做成大树,瓶子经过切割装饰以后又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篮。

大多数废弃物,需要我们多次加工,才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不光需要折叠、剪贴、装饰美化,很多时候,还要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插接,这都需要我们整体的构思、设计。总之,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巧构思、再创造,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要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既要让学生尝试从命题出发寻找材料,又能尝试从材料引发联想,这样就能更为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废弃物的不同特征,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将自己的热情、个人的爱好等情感因素赋予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剪、刻、贴、画等多种手工技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新鲜体验,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领会了“美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本质。

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看到的碰到的都可以成为美术学习的资料。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使用不当的材料。老师的巧妙引导、创意教学,同学们的灵活应变、巧妙构思,会给废弃物第二次生命,让它再一次焕发魅力!

2.自主学习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读书时间

书刊名称

陕西教育

文章题目

浅谈废弃物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高月

出版社

陕西教育报刊社

出版时间

2013-10-10

研修主题

作者主要观点:

多年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基本停留在“看谁画得好,看谁画得像”这样一个层面上,忽略了对学生操作、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审美情感,协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共同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研究的。

我们要对所选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如,纸是软的、玻璃易碎、塑料比较坚硬、木头更为结实,那么,不同的材质要选不同的工具。对于同一种材料,我们也可以发散思维,创造不同的作品,例如有一个同学,用同样一种饮料瓶,做出几种不同的造型:把瓶口向上做成一座尖顶欧式教堂,瓶口向下做成大树,瓶子经过切割装饰以后又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篮。

大多数废弃物,需要我们多次加工,才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不光需要折叠、剪贴、装饰美化,很多时候,还要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插接,这都需要我们整体的构思、设计。总之,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巧构思、再创造,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要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既要让学生尝试从命题出发寻找材料,又能尝试从材料引发联想,这样就能更为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废弃物的不同特征,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将自己的热情、个人的爱好等情感因素赋予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剪、刻、贴、画等多种手工技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新鲜体验,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领会了“美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本质。

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看到的碰到的都可以成为美术学习的资料。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使用不当的材料。老师的巧妙引导、创意教学,同学们的灵活应变、巧妙构思,会给废弃物第二次生命,让它再一次焕发魅力!

3.自主学习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读书时间

书刊名称

陕西教育

文章题目

浅谈废弃物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高月

出版社

陕西教育报刊社

出版时间

2013-10-10

研修主题

作者主要观点:

多年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基本停留在“看谁画得好,看谁画得像”这样一个层面上,忽略了对学生操作、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审美情感,协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共同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研究的。

我们要对所选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如,纸是软的、玻璃易碎、塑料比较坚硬、木头更为结实,那么,不同的材质要选不同的工具。对于同一种材料,我们也可以发散思维,创造不同的作品,例如有一个同学,用同样一种饮料瓶,做出几种不同的造型:把瓶口向上做成一座尖顶欧式教堂,瓶口向下做成大树,瓶子经过切割装饰以后又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篮。

大多数废弃物,需要我们多次加工,才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不光需要折叠、剪贴、装饰美化,很多时候,还要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插接,这都需要我们整体的构思、设计。总之,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巧构思、再创造,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要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既要让学生尝试从命题出发寻找材料,又能尝试从材料引发联想,这样就能更为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废弃物的不同特征,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将自己的热情、个人的爱好等情感因素赋予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剪、刻、贴、画等多种手工技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新鲜体验,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领会了“美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本质。

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看到的碰到的都可以成为美术学习的资料。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使用不当的材料。老师的巧妙引导、创意教学,同学们的灵活应变、巧妙构思,会给废弃物第二次生命,让它再一次焕发魅力!

4.自主学习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读书时间

书刊名称

陕西教育

文章题目

浅谈废弃物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高月

出版社

陕西教育报刊社

出版时间

2013-10-10

研修主题

作者主要观点:

多年来,我们的美术教育基本停留在“看谁画得好,看谁画得像”这样一个层面上,忽略了对学生操作、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充分利用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审美情感,协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共同发展,这才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去关注和研究的。

我们要对所选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如,纸是软的、玻璃易碎、塑料比较坚硬、木头更为结实,那么,不同的材质要选不同的工具。对于同一种材料,我们也可以发散思维,创造不同的作品,例如有一个同学,用同样一种饮料瓶,做出几种不同的造型:把瓶口向上做成一座尖顶欧式教堂,瓶口向下做成大树,瓶子经过切割装饰以后又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篮。

大多数废弃物,需要我们多次加工,才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不光需要折叠、剪贴、装饰美化,很多时候,还要对各种材料进行组合,插接,这都需要我们整体的构思、设计。总之,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巧构思、再创造,才能真正变废为宝。

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限制,要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既要让学生尝试从命题出发寻找材料,又能尝试从材料引发联想,这样就能更为灵活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废弃物的不同特征,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将自己的热情、个人的爱好等情感因素赋予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了学生剪、刻、贴、画等多种手工技法,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新鲜体验,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领会了“美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的本质。

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所看到的碰到的都可以成为美术学习的资料。没有不好的材料,只有使用不当的材料。老师的巧妙引导、创意教学,同学们的灵活应变、巧妙构思,会给废弃物第二次生命,让它再一次焕发魅力!

2.培训活动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培训题目

1、基本理念

2、基本技能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培训主

要内容

一、

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标的要点内容:

1、

课程性质与价值

2、

美术课教学标准

3、

美术基本要求

二、

教学基本功培训

1、

如何备课

2、

如何上课

3、

如何说课

三、

教学反馈:

1、

设计一堂课

2、

参与教学评议

四、

培训方法:

1、授课法、2、教学实例观摩、3、讨论与教学实践

培训

心得

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备好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课堂充满生机。有时需要语言的激发;有时需要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有时需要教师知识的储量大,总之,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课改实践中,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往往是上了这一课又要忙着准备下一课的内容,有时为了设计一个教学任务而绞尽脑汗,还总觉得不尽如人意,总觉得自己知识太贫乏,迫切地需要去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培训活动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培训题目

美术课程性质与价值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培训主

要内容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

培训

心得

通过这次梅江区组织的美术教师课程培训学习,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美术新课标和新课改理念,更好的、准确的把握新教材,都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知道了怎样上美术欣赏课,感受很多。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培训活动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培训题目

美术课程目标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培训主

要内容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培训

心得

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们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教师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时代在前进,教材在更新,理念在转变,这就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放下身子去学习,及时、虚心、坚持学习。培训活动已经结束,通过活动我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提升、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在新一轮课改实施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抓住时代的脉搏,争当课改的排头兵,做人民满意的教师。遵循我们的领头雁---虢剑光老师“平等交流、和-谐共进、优势互补、全面提高”的理念,勇敢的走在教育的前沿,用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回报我们的家乡父老和渴望求知追求真善美的孩子们。

培训活动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培训题目

1、基本理念

2、基本技能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主讲教师

培训课时

培训主

要内容

培训

心得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强者对话的时代,拥有知识才能抢占先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在岗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职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教学内容虽然不能包罗万象,但却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一段鲜活的经历。是工作驿站中的一次重要“充电”。

3.教育活动记录(之一——之四)(照此样例提供4份)

组织者

活动领域

活动内容

活动年级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

流程

同伴研讨发言要点

体会与

建议

4.反思式教育案例(之一——之二)(照此样例提供2份)

组织者

领域

年级

时间

活动内容

研究主题

教育活动参与者

教育活动设计

【包括:教育活动目标设计、教育模(过程)式(方式)设计、教育评价设计等。】

教育活动设计

教育活动实施

【运用教育活动实录或教育情景描述的方式,记录教育活动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及变化。】

同伴建议

【根据研修主题、教育目标及教育活动实施状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活动反思与改进设想

【以学论教的反思,即依据学生活动状态——兴趣、交往、思维、目标达成,评论教育效果,反思教育步骤、教育方式策略、教育目标;总结教育经验提出改进设想。】

5.教育活动论文或教育活动总结(使用插页)

内容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不少于2500字。

《为儿童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正文摘要:

为儿童创造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绘画是每个孩子抒发自己情感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美术课是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开放教学

情感交流

和谐愉快

生动活泼

自由评价

正文: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的气氛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能够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有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与学生的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利用自己和学生的空间接近度,促使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更积极主动,因为教师的靠近会被学生看作是对他们的喜爱、赞同和友好。教师如果习惯走在学生中间讲课,与他们一起动手实践,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参与活动之中,就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和谐温暖的气氛,也会提高教师的作用和加深教师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的姿势、动作受个人风格、气质的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情况是教师的姿态亲切、谦和,对儿童的行为举止以手势、眼神来暗示,以面部表情来表示赞同和反对,这比严格的管理和申斥效果更加。一般来说,微笑可以造成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能起到提高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作用。在自由活动的课堂上,教师的姿势和动作更不拘形式,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一对一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儿童通常更喜欢接触,它胜于口头或目光交流。接触是课堂交流的一个自然部分。

教师上课时的着装和仪表应质朴大方、整洁素雅,避免慵懒或过于修饰。教师的外表举止若具有吸引力,就容易受学生欢迎和尊敬,便于与学生接近和交流。

开放性教育还十分注重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够尊重自己内在价值的教师也会十分尊重学生,对于儿童的创造给予保护和鼓励。儿童们年龄虽小也都有自尊,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图,才能恰当地提出建议和给予合适的帮助。教师应避免以个人的好恶进行作业评价,为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使自己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掌握多元文化艺术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更大的包容心,帮助各色各样的学生发展自己。

二、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

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得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了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采用了集体无主题的绘画方式: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集体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分享了学习成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灵巧的手》一课,在进行手偶游戏时,在学生已按奈不住自己可以创造奇妙的手偶形象的激动心情时,我便让学生上台表演,有的学生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如:穿裙子的小女孩,鸵鸟,蜗牛,长颈鹿,大灰狼……还有的学生积极思维,做出了各种“百花齐放”,真让人赞叹不已,我也及时地参与其中,教师的一句肯定话语,同时让学生们的创造力有了进一步地发挥,有理由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学会自己运用创造的策略进行更高水平的创造。

三、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空间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时代的发展,新的课程观为21世纪的美术教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拓展和组织形式上提供广泛的空间和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小纸船的梦》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立体场景作为重点,因此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认识,促进学生有意识地注意观察和表现遮挡关系。我在导入上直接切入遮挡现象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自己直观的感受,老师点出这种现象在美术中叫遮挡关系。启发学生说出身边的遮挡现象。在制作中,我让学生说出可以用几种形式表现主题。学生说出可用绘画、纸工、泥工等形式去表现。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泥捏出的合理有遮挡关系的景象,你就会发现学生对生活的创作热情,展示自我的激情,创作美好未来的豪情。因此,开放性、选择性的学习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四、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印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青海、江南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的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的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学生的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意识。

《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由于学生占有资料充分,吸收了当代大量的崭新信息,拓展了艺术视野,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思维活跃,而且学生还能在电脑上进行创作。如在电脑上设计的邮票《奇妙世界》、《奥运会》,利用电脑的特殊功能设计的重复与组合的作品《乡村》、《美丽的白天鹅》等他们设计的作品都呈现出表现内容、手法、形势、风格的丰富与多样的效果。

五、开放的课堂为学生创设自由评价自我表现的舞台培养学生能力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遇到上述情况,正确的做法应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表现他的“闪光点”,表扬你“想法好”,“用色大胆”等等其它方面,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还能经常听到“他画的比以前进步了”,“他的颜色涂得好”,“我要学……

因此,只有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

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四、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使用插页)

报告内容大致包括:报告标题、研究主题、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结论、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的设想等,不少于3000字。

五、个人校本研修成果

个人校本研修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形式

成果题目

级别

时间

1

2

3

提供附件:发表的复印刊物封面、目录、文章;获奖的复印证书或文件、文章;课题提供立项、结题通知及结题报告(按“校本研修学时认定办法”计算校本研修学时)。

六、学校审核

学校

审核意见

教科研负责人:

学校盖章:

审核时间:*年*月*日

-

22

-

篇3:小学美术校本教材_汉江石绘_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小学美术校本教材_汉江石绘_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本文关键词:汉江,校本,研究报告,教材,开发

小学美术校本教材_汉江石绘_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本文简介:《小学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课题组摘要:通过对县域境内四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我们的教学过多依赖于教材,而放弃身边许多教材未曾涉及但同样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为了使美术教学寻求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间矛盾的合理调和,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更加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充分尊重

小学美术校本教材_汉江石绘_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本文内容:

《小学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报告

课题组

摘要:通过对县域境内四所学校的美术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我们的教学过多依赖于教材,而放弃身边许多教材未曾涉及但同样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为了使美术教学寻求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间矛盾的合理调和,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更加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我们准备以丰富的汉江石作为美术载体,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教材《汉江石绘》

的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以期达到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间矛盾调和的目的。

关键词

校本教材

汉江石绘

开发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教材开发”的思想源于本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产生了“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多种多样的操作模式,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趋向。《美术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这就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利用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活动。

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学依赖于教材。但由于地域的差异性,教材中呈现的都是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话题”与方法。而美术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果仅仅只依赖于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话题”,而放弃身边许多教材未曾涉及但同样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学资源,那么无法全面体现美术的课程意义了。地处陕南腹地安康市旬阳县第二小学,毗邻汉江,汉水穿城而过,这里有独特的汉水巴楚文化,人们依汉水而居,收藏汉江石成为一种风尚。怎样使这种特有的文化得到传承与推广,寻找能够传承和交流地方文化的载体,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注入鲜明的地方特色,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为了使美术教学寻求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间矛盾的合理调和,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更加突出校本的课程特色,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我们准备以丰富的汉江石作为美术载体,提出了“小学美术校本教材《汉江石绘》

的开发与应用”这一课题。这一课题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将“汉江石绘”这一独特的绘画方式纳入我校美术校本课程体系。使我校美术教学凸现地方特色,促进学生了解汉水民俗风情,弘扬地方传统文化。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于2014年1月—11月,对安康市旬阳县四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开展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访问、参观等形式对旬阳的汉水石的各种艺术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搜集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课堂教学的实践,兴趣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对石画的认识、感受和创新意识。

2、

经验总结法。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的所提供的事实,以及教学实践反思,分析概括提炼出一套完整的课堂模式,定期进行经验交流,资料归纳,并使之形成完整的校本教材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

三、调查问题分析

(一)四所学校总体情况

喜欢美术课的占调查人数的

95%,能准备好所有美术材料的占50%,希望能够动手实践的90%,70%希望老师上课能精彩一些,方法丰富一些,在建议栏里60%的学生写到能够多开设手工实践活动。

(二)现状分析

1、学生普遍喜欢美术实践活动,但是实践活动的材料无法准备齐全,所以很多实践方面的手工课用其他内容替代了。

2、教师观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素质教育要求美术学科与其他所有学科地位平等。但挤占过艺术教学时间的占很大一部分。通过谈话,了解两个方面信息:一是教师自身的艺术综合素质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二是艺术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尴尬。教师们没有从根本上把艺术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

3、教师的基本素质相对偏低。

从事艺术教学的专业师资匮乏。现阶段的农村小学,80%左右的艺术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兼任,这部分师资的素质良莠不齐。另外,20%左右的专业艺术教师队伍,又存在着一个普遍的怪现象:即教师自身的专业功底较高,但学科教学艺术和教学实践能力较差。而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艺术是艺术教师不可缺少的两项基本功。

四、对策

(一)确定研究的目标:

1、形成一套小学美术校本教材体系。

本课题以“汉江石绘”为主题,开发研究适合小学各年段的美术校本教材,做到富有地方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张扬个性的机会、自主探究的权力。这样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校“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2、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通过汉江石绘的开发,美术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将吸引学生亲自参与,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灵动的时空,培养学生考察研究地方美术文化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热爱家乡,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3、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通过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对课题组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将成为研究学生、研究教学资源、研究教学成果、研究自身学识的探索者,成为帮助学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从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更好地为当前的美术课程改革服务。

(二)研究的内容:

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发研究适合各年段的校本教材体系,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中体会石头画的造型美,色彩美,感受自己动手创作,化腐朽为神奇的乐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1、认知方面:

(1)了解各种汉江石的造型特征,展开丰富联想。

(2)分析了解石画得外形特征和彩绘方法的协调美观。

2、操作方面:

(1)通过参观实践掌握汉江石画的基本技法制作方法。

(2)熟练掌握石头作画的着色方法。

(3)充分做到因式造型,合理着色,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

3、情感方面:

(1)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2)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继承和发扬地方艺术。

(3)

研究的基本思路:

1、研究思路

通过课题组成员在不同学校开展调研活动,结合学校美术教学开展情况,了解学生因材料而造成的教学难题,找到石绘与现有人美版教材的结合点。

课题组成员分学段将汉江石绘的绘画模式应用在课堂中,并通过实践找到适合地域特色的汉江石绘形式。

最后课题组成员不断交流、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和完善,结合理论学习撰写经验文章形成阶段研究成果。及系统的《汉江石绘》校本教材。

2、课题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访问、参观等形式对旬阳的汉水石的各种艺术活动进行了解研究,搜集可利用的资源。利用课堂教学的实践,兴趣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对石画的认识、感受和创新意识。

(2)经验总结法。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的所提供的事实,以及教学实践反思,分析概括提炼出一套完整的课堂模式,定期进行经验交流,资料归纳,并使之形成完整的校本教材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

3、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

A、通过访谈交流,向课题组成员征求有关本课题的相关问题、意见,完善研究内容,论证课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B、通过访问调查学习有关美术理论、旬阳历史人文等相关知识,获得第一手资料;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并进行相应的研究分工。

(2)研究与实施阶段

A、学习计划。要求课题组每位成员教师在课题进行的时间要求内阅读与本课题相关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为课题的实施做知识储备工作。

B、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参观欣赏汉江石的不同艺术形式。课题组成员分别做各个年段的汉江石绘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的拓展。

C、总结反思。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总结及汉江石绘的不同形式的分析和提炼,以及进行此类活动所要遵循的原则、方法等。

D、交流研讨。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学习体会,探讨提升方法。

(3)成果撰写

A、实践检验。在经过实践阶段之后,将取得的理论成果再次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公开教学,用学生反馈、专家评审、同行观摩交流等方式来检验实验成果。

B、成果汇编。根据实践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和总结,收集教学设计,整理成文,形成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修订和完善结题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美术校本教材。

(4)

研究过程:

1、研究启动阶段(2013.10_2013.11)

研究目标:申报课题;收集相关资料,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及其内容,明确课题组成员职责;印发课题学习参考资料;探寻本地美术资源;撰写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成果形式:课题申请表,课题相关学习资料,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

2、研究展开阶段(2013.12-2014.6)

研究目标:召开课题组专题工作会议;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进行课题相关课堂实践及展示活动;撰写教学设计与反思、案例。

成果形式:会议记录;制度方案;教学设计案例集。

3、研究总结阶段(2014.6-2014.7)

研究目标:收集、整理、分析、提炼成果,结题验收。

成果形式:结题报告;校本教材《汉江石绘》;图库资料。

(5)

主要措施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通过课题组进行主题学习研讨会、问卷调查与访谈、观察分析等方式完成该课题研究。为了使研究工作有的放矢,课题研究伊始到终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学习探讨;为了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有效性,我们设计组织了问卷调查;为了有效提升教师编写教材和使用教材的能力,我们也对教材的编写框架、原则和体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介绍。现把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一)进行调查研究,明确研究主题

在课题展开研究伊始,由课题主持人牵头,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校本课程论》一书,并结合题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作了专题学习,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有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了课题需要展开的工作、课题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此后,在课题研究的每一个阶段,课题组成员都要先进行相应的主题理论学习,再进行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此,课题组成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始终以明确研究主题为研究与实践的前提。

(二)建全科研机制,确保研究进程

由工作站对课题研究进行统一管理,特别重视研究的过程管理,记录、检测及资料积累,提高研究效率。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按照下面的流程开展工作:“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提炼反思→课堂检验→成果撰写”的程序,科学规范的过程管理,使本课题研究始终能够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三)立足课堂,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将汉江石绘的侧重点也做了粗略的划分。课题组的肖涛、赵芳两位老师负责1-2年级教学实践与资料收集,描绘对象以植物为主;张丽、魏邦敏两位老师负责3-4年级教学实践与资料收集,描绘对象以动物为主;我和刘江老师负责5-6年级段教学实践与资料收集,描绘对象以人物为主。任务明确,每位教师结合年段特点用“课堂实践—反思提炼—课堂检验—二次反思”的模式开展课堂实践研究,再不断修改完善,形成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经过半年的学习、探索和实践,我们最终编撰了一套很有地域特色的《汉江石绘》校本教材。里面分别有“汉江石韵、汉江石绘——植物篇、汉江石绘——动物篇、汉江石绘——人物篇”。

(四)着力教材编写,贯彻编写原则

为了使本校本教材更有科学性,在初稿形成以后,我们请教师训中心的老师给我们做了专题指导。我们在编写校本教材的过程中力争做到以下几个特点:生动性——图文并茂;示范性

——有操作步骤;操作性

——归纳要点。我们拟定了这样一个基本框架:第一模块:汉江石韵(配上插图),要求是体现当地石文化的精髓,以此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第二模块:汉江石绘——植物篇,适合低年级段学生使用;第三模块:汉江石绘——动物篇,适合中年级段使用;第四模块:汉江石绘——人物篇,适合高年级段使用;第五模块:汉江石绘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的作用;第六版块:作品欣赏。

(五)反复修改教材,保证研究实效。

校本教材的编写是为了使用,是为了验证编写教材是否有实用性,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因此,校本教材编写完成以后,我们把它放在不同的年级段进行实验性使用,请各位授课老师对教材提出修改意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广泛征求老师和学生意见,询问体例、案例、观点和方法是否准确、科学,是否还有什么补充和修正的内容,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调整和修改,得出最后方案。

五、课题研究成果描述

(一)课题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校本教材《汉江石绘》编写完成,下发到成员校分年段使用。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设计和反思集对各校的教学起到了借鉴作用。

(二)课题取得了较为丰厚的实践成果。课题组成员分别县域范围开展了送教和研讨活动。促进了课题组教师科研能力的迅速成长。成员在学校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拓展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发展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三)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中,人们对地方文化资源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我们应该清楚,地方美术文化资源中的美术价值、审美观念是社会和文化沉淀的结果,我们不能漠视,更不能丢弃,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是对此最直接的应对。

六、课题研究形成的理性认识

“小学美术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开拓性。该课题通过对汉水传统文化的挖掘、寻绎以及课程开发运用,最终达成了该课题研究主要的三个纬度:

(一)通过寻找、整合具有浓郁陕南地方特点的民间艺术案例,充分挖掘汉江美术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整理完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文化资源的学习内容体系。

(二)构建具有兼地方美术文化资源与美术专业知识于一体,同时又符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的地方美术乡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应用绘画语言、文字等表达对民间艺术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促进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集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研究团队。有效推动我县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研究,促进我县的美术课程改革。

七、课题研究产生的成果与影响

(一)该课题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校本教材《汉江石绘》已形成初稿,汉江石绘的绘画模式已经在平时教学中分年段使用。

(二)该课题取得了较为丰厚的实践成果。课题组成员分别市、县范围开设了5次节研究课。促进了课题组教师科研能力的迅速成长。成员在学校的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拓展了学校的特色文化,发展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内涵。

(三)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中,人们对地方文化资源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地方美术文化资源中的美术价值、审美观念得到传承和推广正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也是对此最直接的应对。

主要参考文献。

1、《浅议校本教材的编写意义》——《新课程(下)》2011年第10期

2、《中学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案例

卵石画的设计与制作》(中国美术教育

2007年04期)

3、《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09期

4、《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教育观察》2012年08期

5、《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第1章

第6章

推荐访问:校本 研修 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