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萧根胜与他所著的《国瓷之光》

2021-10-20 10:44:08公文范文
编者按语距离萧根胜在《时代报告》发表中国铁道兵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那时的他还是报告文学领域的初

编者按语

距离萧根胜在《时代报告》发表中国铁道兵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那时的他还是报告文学领域的初闯者,中国铁道兵的故事后来以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面世,萧根胜也藉此一跃而成为“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在报告文学领域站稳脚,有了地位。

此间,他以老骥伏枥之姿勤奋笔耕,《舞钢五千年》《光辉的历程》《天使的梦想》《门沟人的心愿》……及至《最后的姚留记》在《时代报告》刊发后入选中国作协所编精品书目《抗疫故事》,萧根胜便是真真正正站到了报告文学名家之列。

《国瓷之光》也曾在《时代报告》连载精选章节,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成书后的市场效益如此震撼,编辑部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对本书的精心点评。每个人都看到了他的辛勤耕耘,每个人都在写着他的默默奉献。原来,珍珠的璀璨从未消亡,愈发珍贵。

本期,我们精选著名报告文学评论家李炳银、《国瓷之光》责任编辑董慧敏,以及来自国瓷大师李国桢故乡的两位作家对本书做出的评价。这是报告文学作家萧根胜的光辉历程,也是《时代报告》这本刊物所承载的文学之光。

平凡的人,大写的人

—— 读萧根胜长篇传记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

作家萧根胜新近创作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是一部思想厚重之作,非常值得一读。作品以丰富的材料,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朴实的笔调,讲述了曾经为新中国陶瓷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中国陶瓷专家李国桢的故事,描写了一个中国陶瓷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诚实劳动,不求功名,只求奉献的一生,塑造了一个中国陶瓷科技工作者的生动形象,从而深情赞美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家、爱人民、爱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突出了反映现实讴歌时代的主题。新时代,也是传记文学发展的好时代,优秀作品不断问世。《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引起社会关注,受到读者喜爱,是当代传记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伴随着中国陶瓷科技专家李国桢的生动故事,实际上要展开的是新中国以来,中国陶瓷工业发展进步的辉煌历史。作品主人公李国桢身上,就折射出新中国陶瓷工业的一个艰难的历程,以及一个光荣时代的创造。读李国桢先生的生动的故事,就是在读一部有血有肉的新中国陶瓷史。作品的用意也非常清楚,正是要通过写李国桢来反映现实,突出时代精神。而通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时代,更加体现传主的思想精神和人格魅力,彰显出人物形象的意义。这样的史传思想理念,不仅写出了一个时代,也写出了一个闪烁着时代精神光彩顶天立地的人,更深刻表达了作品厚重的思想主题。大时代大历史与普通人之间深刻关系正确处理和把握,有力地支撑着作品的稳健的立意和开阔的格局,使这部传记作品具有自己的思想艺术特色,也使这部传记作品与众不同。

读《国瓷之光——李国桢》,很快就能注意到,作家写李国桢心中充满情感,而创作思想却很清醒。应该说,作者要写的并不是一个时代的英雄,而是一个与时代走在一起的普通中国知识分子,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中的一员。现实生活中的李国桢,在中国的陶瓷行业中大名鼎鼎,是为新中国陶瓷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大专家,也是一代陶瓷人心中的“窑神”。但进入传记作品以后,作家不仅要写“窑神”的专业精神,更要写出他身为劳动者的闪光点,突出他身上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品格,也突出他身上劳动者的性格精神。只有这样,一个现实生活里的陶瓷科技专家,才会变成一个社会读者能够接受的文学人物形象。我们很多写科学家、写工业劳模的作品,写得不成功,都因为过多陷入专业领域里出不来。明明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写出来就不感人;明明作家很努力,作品就是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深入挖掘和突出传主身上普通人的精神品质,没有经历把专业人士的形象转化为感动社会的生活形象的过程。作家肖根胜心中有“窑神”,下笔却往普通人方向走,一直按写普通劳动者的基本规律来表现在陶瓷工业界深受爱戴尊敬的“李工”,可见是个写作上的明白人。

作品从李国桢先生去世拉开序幕,一下子就让人感慨万千。这么一个大专家,就因体制上的问题,死后却找不到哪一个单位来负责安葬,追悼会也迟迟无法举行。李先生工作过的那些单位,竟然互相推诿,不愿出丧葬费。这种不可思议的行为,没有一点对人基本的敬畏,确实令人发指。作品选这个情节,固然有要表明的态度,为李先生鸣不平之意,但从创作的层面看,却非常真实地奠定了传主的普通人的基调。他虽然是个大专家,却和我们所有人一样,经历着世态炎凉,经历着痛苦与幸福交织的人生。由此回展李国桢先生的一生,都在这样的思想基调上,写出了平凡的人给我们的最多感动。

作品中的“李工”,一生奔波在我国陶瓷工业的几个重要基地上。他看上去并不象“窑神”,而更像是“救火队长”,哪里需要,就派到哪里;哪里有大事,就派到哪里;那里需要救急,就让他到哪里去顶着。中国本来就是引领世界的陶瓷大国,可是到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国的陶瓷却一片衰败,远远被世界甩在后面。我们的国宴用瓷,不见中国的陶瓷,只能用国外的。改变这种局面,发展自己的陶瓷工业,成为新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而具有举足轻重的传统陶都景德镇,首先承担起这个国家任务。身在上海的陶瓷专家李国桢,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国家派到景德镇,参与了新中国第一批陶瓷“建国瓷”的设计制作工作。他因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表现非常突出,起的作用也非常大,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也在行业里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开始成为陶瓷行业的权威。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不断接受国家任务,转战各个著名的窑地,帮助指导。几十年如一日,不停地奔忙,不停地奉献。他不断地提出方案,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可是,他却无法解决家里的问题,因为他真的没有时间顾家,是一个典型的顾不上家的工程师。好在他有一个懂大局、识大体的妻子,几乎是一个人撑着整个家。这样的工程师,在那个年代,并不鲜见。可以说,许多人都是这样。在李国桢和许许多多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陶瓷工业重新振兴,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好局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品牌,并推向世界,在国际竞争中不断获得主动权,不断获得优势,创造了中国陶瓷时代辉煌。“李国桢们”用几十年的心血,换来了中国民族陶瓷事业如日中天的今天。

作品中的李国桢,看上去被埋在大量专业的描写里。作家神奇地让他走出来,让他的文学形象渐渐清晰可感,也渐渐突现了个性与性格,注入了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品质。李国桢的形象内涵,可以提炼为:忠诚厚道,忍辱负重。他从旧时代走来,深知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痛苦,所以真心热爱新中国,热爱人民,希望国家早日强大,自觉把自己融入国家建设事业中,融入一个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命运中。他永远听从组织安排,忘我地劳动,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为人忠厚,自信自觉,在国家困难,个人受委屈的时候,仍然信念坚定,矢志不移。体现出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道德,也体现了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科学创造精神。李国桢的性格,典型概括了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思想特征和性格气质,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热情活力的时代;从那个时代,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忠诚担当的知识群体。他们不是娱乐明星,不是财富英雄,也许不算成功人士,但他们一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而李国桢,正是他们当中一个杰出代表。李国桢形象的意义,就在这里呈现出来了。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把传主当普通劳动者来塑造,其实正是要在普通人精神品质中挖掘提炼出现实生活的伟大精神和英雄品格,探索平凡与伟大,普通人与英雄之间的关系,更深刻地写出人的精神境界,塑造具有英雄气质的人物形象,写我们现实生活大写的人。这部传记作品的创作态度和思想艺术上的成功,值得我们高度评价。

这本书让我夜不能寐

——编辑手记

终于,这本“折磨”了我5个多月,曾一度让我夜不能寐的《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付印样稿如期放到了出版科的桌子上。放下的一刹那,我长舒了一口气。今天,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放下书,我总觉得还有些什么没有做完。作为责任编辑,我还想再写点什么,以记下这段让我敬畏、让我感动、给我磨砺、让我成长的编辑历程。

艰辛创作——惊艳与大气

这本传记的主人公、中国陶瓷科技的泰斗人物、科学家李国桢为我国的陶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的陶瓷业在近代我国遭受内忧外患时期,日趋衰微,部分著名的瓷种出现断代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陶瓷重现光彩。这其中,有一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原轻工业部教授级工程师李国桢先生。李先生在半个多世纪的陶瓷研究生涯中,不仅恢复了五大名窑,再现了六大瓷系,使我国“南青”与“北青”两大著名青瓷得以恢复,更将西方陶瓷科学技术引进并应用于中国陶瓷行业,彻底改变了我国陶瓷行业凭经验、靠传承的慢发展局面,为我国快速恢复世界陶瓷大国的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

本书的作者——作家肖根胜,笔名萧根胜,是河南郏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是什么原因让萧根胜在本该享清福的年纪却花费6年心血写这样一本书呢?后我了解到,萧根胜同李国桢是河南郏县老乡,曾任郏县安良镇党委书记,他对郏县这片热土有着深沉大爱,更被李国桢在振兴陶瓷大业方面的贡献,以及他为之奋斗终生的精神品格所感动。不管创作的道路有多长、多艰辛,萧根胜还是决定为这样一位中国当代的陶瓷科技泰斗——李国桢著书立传,并开始着手收集素材。

报告文学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前期调查,不能仅靠资料的堆砌。另外,它与小说不同,是非虚构的,不能有不符合逻辑的内容。萧根胜在报告文学方面很有建树,也能驾驭大题材,写这本书的难度主要就是在陶瓷科技方面他是个门外汉。为了这次创作,6年多来,萧根胜购买并参阅了如山的资料,走访了几乎能够见到的所有当事人,足迹遍布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浙江、河北、湖南、广东、福建、陕西、山东等与陶瓷烧造有关的地方。其中有不少人他曾多次面见采访,可谓行万里路,访无数人,充分展现了一个作家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为写好这部50余万字的作品,萧根胜牺牲了几乎所有的节假日,把自己关在堆满资料的房间里埋头创作。六6年多的时间,他沉浸其中,欣然忘食,力求能够真实、完整地还原李国桢的传奇一生。长时间不间断的创作导致他的视力一度下降到0.1,他这才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先后三次眼疾手术后,創作才得以继续进行。身边的亲人、朋友对他的执着多不能理解,甚至还有人劝退,但作者认为能在有生之年为这样一位家乡的陶瓷科技泰斗著书立传,是他的荣幸,也是他的责任。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稿出来时就已十分惊艳,既大气磅礴,又有缜密的科学阐释;既有李国桢的个人形象,又有陶瓷科技攻关团队、窑工等群体身影;既有国内如火如荼奋发拼搏的场景描写,又有现代中国陶瓷对国际影响力的精彩呈现。

呕心编辑——磨砺与成长

我社为河南省唯一一家艺术类图书专业出版社,自1984年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出好书、济天下”的出版情怀,用心打造以人民为中心,并服务人民的精品力作,多次荣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政府出版奖、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中国优秀艺术图书奖等国家级奖项。身为其中的一名编辑,我也始终牢记“书比天大、责比山重”的出版担当,从不敢懈怠。进入新时代,贯彻科技强国战略的声音一次次响起,而本书恰是这一战略中的一支强音。虽然编辑的工作是相通的,但首次接触这种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的报告文学作品,如何把这么优秀的作品通过编辑加工而成功出版,着实让我不安。24个章节,50余万字,横跨多学科,纵写几千年,这样一部皇皇巨著放在我的案头,让我夜不能寐。且不说编辑的工作量,单是作者以花甲之年行万里路,访无数人,6年呕心沥血而成的大作,更有书中主人公李国桢先生在陶瓷科技方面所做的令人高山仰止的贡献,如此厚重的作品,这么成绩斐然的科学家,怎能不让我惶惶然心怀敬畏。

凝视着案上厚厚的书稿,我陷入了沉思。既然这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审稿时就要扎根于文字,游离于情节,既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只有这样,才能以冷静客观的眼光,核查书稿中存在的各种疏漏和错误,比如:语法、文字上是否正确,人名职务、地名归属是否合乎历史,情节走向是否严谨,前后是否存在逻辑漏洞,等等,这都要推敲琢磨。如书中出现的人物多达百余人,很多人名会重复出现十多次甚至更多。为了书写正确和统一,我以《辞海》上查到的为准,改正后就顺手在稿件电子版里搜索这个名字,把错误写法“一网打尽”,这样做既准确又高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严东生”这个名字。书中第一次出现“严东生”时用的是“升”字。权威的参考书上没有这个名字,网页上写法不统一,作者也不太确定。无奈之下我到孔夫子旧书网去搜有关严东生的书,才确定是用“生”字。这种专项检查和分类检索的方法在后面的审稿中帮了我的大忙。

作品在很多章节上多次出现陶瓷科技术语,比如李国桢笔记里写的陶瓷原料,于这一领域知识了解不多的我,便给自己制定了计划:每天浏览陶瓷专业网站的网页充实学习。坚持了几天,我发现收效甚微,只好又一边看稿子,一边对着作者提供的原始资料来核对相关信息。工作之余,我就翻看参考书籍。除了作者提供的资料,我还阅读相关的论文,浏览网上这一领域的论坛。除了上述问题,我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书中随处可见的文献引用核实之上。这些文献,除了相关历史人物在正史中记载的事实,也有诸多的厂志、访谈,甚至是网络文章,更有一些不常见的资料。对于这些内容我便在人民网、中国档案资讯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网、各地瓷厂官网等权威网站查证,尽量做到改必有据。

书稿的完成时间是有要求的,我不得不加快编校速度。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用一个军绿色的帆布袋子把稿件带回家看,这个袋子也就成了那段时间我上下班路上的标配。这样既可以多些时间陪孩子,弥补一下早出晚归带给孩子的爱的缺失,又能够在夜深人静时展开工作,因为这时思维不受外界干扰,更能专注于稿件。编辑过程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人物传记类书稿,还应尽可能地考虑书的定位和原稿的面貌,应多与作者沟通,尊重作者的处理方式。所以碰到一些我认为有异议却又查不到权威解释的问题时,我都是拍个照片发给作者咨询,但事后我才意识这些信息的发送时间基本都是晚上9点以后,我这种工作方式想必也给作者带去了不少麻烦。这让我内心很是不安。不知是远在郏县的萧根胜先生和我心有灵犀,还是已经习惯了我的这种“恶习”,他经常都是在我信息发出之后及时给我回复,怕我不明白,还把所查资料实物照片发给我。

审稿中,我请作者提供一篇序言。不几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炳银先生的文章便如约而至。能请李炳银这样的大家、名家写出一篇洋洋洒洒3000余字的序言,足以表明萧根胜这部作品的高度、深度与硬度,这也更坚定了我要把这部作品打造成精品图书的信念。现在想来,我的这种“有求必应”的事情,其实已经是本书审稿工作中的常态。比如我想在书中穿插图片解说。本想着李国桢先生已过世十几年,照片资料整理起来有难度。谁料次日配好图注的照片便以Word文档的形式翩翩而至。萧根胜先生退而不休,还如此高效、敬业,让人钦佩。

当然,编辑的个人阅读范围、知识储备毕竟有限,书稿中也肯定会存在一些遗漏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握书稿质量,领导建议请省质检专家敖敬华老师外审,我社质检主管谭玉先老师进行三校,有他们为书稿保驾护航,我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记得这本书上报选题时的书名是《瓷魂——新中国陶瓷科技奠基人李国桢人生纪事》。但大家一致认为书名有些长,可以酌情改短。修改书名是否恰当?作者又是否乐于接受?我心中是有顾虑的。后经社领导一起讨论研究,认为变短之后的书名,不仅简洁,而且大气,更便于读者识别。这令我豁然开朗,决定和作者沟通调整书名。几经修改,用了新书名的封面确实比之前大气、疏朗了许多。

为了确定封面样式,我多次趁空到书店去调研人物传记类图书的封面版式,不断改进设计思路,希望拿出来的设计雏形相对完美。两位总编全程指导把关,小到颜色色相的拿捏,大到精品纸张的选择。经过前后十多次的修改调整,最终的封面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一本好书的成功出版向来都不是编辑一个人战斗的结果。在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这部让我夜不能寐的书终于要出版了。在印厂,为了追上数码打样的效果,我和工作人员仔细地比对了印刷品样张,做了几次色相的调整后才签字确认。在图书付印之前,我编写了一篇“新书推荐”传给我社微信公号负责人,然后做了《新书编辑推荐表》,及时在图书出版的当月推出。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一书从封面到内文,从纸张选择到印制把控,從前期沟通到后期推广,都力求完美,凝聚了众多人的心血。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能为书稿的出版尽一份力,我深感荣幸。宝剑锋从磨砺出,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有敬畏,有感动,有磨砺,但更多的是成长,是我从编辑艺术类图书向文学类图书的一次成功的跨越。

感谢领导和作者的信任,把这样一部凝聚了作家多年心血的优秀作品交到我的手中。同时,感谢作者“容忍”我反反复复地“磨稿子”,甚至是推翻很多既定的设计重新再来。同时,更要感谢著名作家李炳银先生、李佩甫先生及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老先生在百忙之中审阅书稿,并作序推荐,这充分体现了诸位前辈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关爱和支持。也希望本书的成功出版能在陶瓷界、文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打造我社精品图书添砖加瓦,更为提升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的品牌形象奉献一份力量。

尽作家天职,为乡贤立传

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近日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李国桢是郏县乡贤,也是这片故土奉献给中华民族的陶瓷科学大师。萧根胜是郏县土生土长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萧根胜饱含深情为陶瓷科学大师、乡贤李国桢立传,尽到了一个报告文学作家的天职和乡情乡谊。拜读《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深感萧根胜创作思想的灵光和创作手法技巧的娴熟,李国桢形象的厚重、高迈和活泛。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是一本人物传。人物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人物历史传记、人物文学传记,简称史传和文传。史传是将人物放在历史背景中,以质实的语言客观叙述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不溢美不隐恶。虽有基本的是非判断,但不突出作者的爱憎情感,使人物自然的立起来。文传则是作者以强烈的爱憎情感,文学的笔触,描绘人物的生平,使其有血有肉,血肉丰满,以感染读者。所谓“质胜文则史,文胜质则文者”也。《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则兼具史传和文传二者优长的特质。在本书中,作者既安排二十四章客观叙述了李国桢生平的大关节,使为国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李国桢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各行各业走向伟大复兴的宏大历史背景中,又以报告文学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李国桢的生活细节、工作细节及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立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可亲可敬可爱的李国桢。

书名《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大气、醒目,具有导引读者的意蕴。李国桢使国瓷光芒四射,国瓷因有李国桢而光芒四射,国瓷的光芒就是李国桢,李国桢就是当代“窑神”。如果只取名《李国桢传》,那么就只能对受李国桢教益者、与李国桢有过接触者、知李国桢之名者产生吸引力。现在信息社会的读者,功利性都很强,是不会轻易花功夫,投时间去阅读自己所不关注领域书籍的。中国是一个陶瓷古国,陶瓷大国,陶瓷胜国,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China”而骄傲。取名《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就具有了很强的导引意蕴,就能吸引每一个对“立中华文明之本,开中华文明之基”的陶瓷有兴趣的人关注这本书,阅读这本书,不仅获得国瓷发展历史的相关知识,而且走近国瓷大师李国桢,走进其心灵,受其人格魅力的感染和熏陶。所以这个书名无疑能够加大其传播力度,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序章》设计得好,写得好。从李国桢后事处理所遇到的波折切入,不回避矛盾,正视社会现实,最后惊动高层,得到圆满解决。一个部门的具体办事单位的具体办事人员,一概照章办事的冷漠,是官僚主义的典型表现。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改除这种官僚主义。具体办事人员,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智慧,要富有同情心,要有亲和力,不能以一概“照章拒绝”为能事。接着详细描写2012年10月23日在李国桢故里召开的“首届李国桢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所安排的专场追思会的生动场面,提领读者进入传主生平事业历程所创辉煌业绩的阅读。最后一章《一览众山小》,写李国桢临终时光的情节,接续《序章》,完成李国桢为事业奋斗众生的回环。结语一句“泰山北斗,景行行止。生者、来者共祭陶瓷之魂,同仰国瓷之光!”点题,意味深长。

视野宏阔,把传主放到国际陶瓷舞台上考量。传主李国桢作为中国陶瓷科学的顶尖专家,一生出过两次国,一次在十年动荡前的1957年,一次在改革开放后的1986年。《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专门安排第六章《第三只眼睛》和第十五章《走出去的脚步》来细致刻划李国桢这两次出国的表现和心境。1957年4—9月,李国桢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赴苏德陶瓷生产专业考察团正副团长之外的两名成员之一兼秘书的角色,重点考察了民主德国的欧洲瓷都迈森和苏联的可罗蒙罗索夫陶瓷厂等。李国桢用他特有的“第三只眼睛”看到了“中国瓷器与欧洲瓷器的差距,更看到了迈森的自信”“被面前一件一件精美绝伦、惊世骇俗的迈森瓷搅和得心里瓷丁丁、脸上火辣辣,留下的是不尽的惆怅和悒郁”“理解了迈森人为什么对今日的景德镇陶瓷不以为意、不屑一顾”。李国桢还用其“第三只眼睛”看到了“在苏联,大众日用陶瓷的机械化生产、流水线作业已远远走在了我国前面,而工艺瓷、艺术瓷的生产则与我国的传统手工瓷器有着较大的差距,与迈森更有着天壤之别。”李国桢应邀向苏联陶瓷企业授课介绍中国制瓷工艺,成功的为中国陶瓷考察团赢得多次掌声,讲演稿在世界知名陶瓷专家、苏联科学院后补院士布特列库夫任副主编的《玻璃陶瓷》杂志上发表。回国后李国桢执笔撰写了《对民主德国及苏联日用陶瓷工业考察报告》,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提出七点建议。即使60年过去了,这些建议仍不失其前瞻性和指导性。1986年4月,李国桢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陶协主席金格瑞的特邀赴美出席美国第88界陶瓷年会。“有着数千年制陶历史的中国,国家译名与陶瓷英文同名的陶瓷之国,在这个有着88年历史的舞台上竟一直缺席,李国桢是第一个走上这一舞台的中国专家。”这次年会,给李国桢三个破例:一是特邀嘉宾免除会费;二是李国桢发言不受规定时间限制;三是在到会的代表中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最高陶瓷水平的只有李国桢。这次美国之行,李国桢创造了不少第一:第一个由美国陶瓷协会邀请的中国陶瓷科学家参会,第一个走上这这样国际性专题会场演讲的中国专家,第一个一人一次在《陶瓷与生活》杂志发表两篇学术论文的中国学者,第一个真正感到国际市场对中国陶瓷产业发展构成威胁的中国陶瓷专家。通过这两章李国桢走出国门了解世界陶瓷前沿走势的记述,展示了李国桢立足中华五千年陶瓷文明,勇攀世界陶瓷科学高峰的开放心态和脚踏实地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意志。

揭示李国桢的人格魅力是统领《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全书的灵魂。李国桢以其人格魅力为前提,使其学养(学术修养、技术修养)魅力达到极致;其学养魅力又支撑其人格魅力极尽深刻宏阔。第十一章《劳动的幸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在世,干事从业过日子,都少不了自己的人缘圈子,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更有自己特别的气场,只是大小不一,强弱各异。人缘圈子往往是动态的,因缘而生,随缘而去。一个有教养的人,语言得体,行为端庄,平易近人,谦卑和善,这是形成人缘的基本素质,而这恰恰又是李国桢的优长。有人缘的人自然人见人爱、人慕人敬。气场对每个人而言不会公平存在。气场是一个人的气质对周围人可能产生的影响度、吸引力,是一个人气质的综合特征。它是一种隐形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无形能力,是人人都能轻易获得而有的人却终生无法形成的力量。因为它无法模仿,无法佯装,无法凑合,无法应景而生。他是忠诚、真诚、善良、谦和以外所不可能产生的功力、动力。与李国桢接触过的人,无论是领导或同事,还是他的师长或学生,基本上都认为他有较大的气场。这样认为,当然就是对他身上那种优秀品质的感受,对他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认同。李国桢初到庄里的感受及他多年后的深情怀念,其实是他人格魅力形成的人缘、道德风范的气场在起作用。”这段话真是神来之笔、点睛之笔。要体察写作对象人格魅力的高尚,是需要作者的人格与写作对象的人格达到高度统一,才能产生共鸣的,非如此便不可能有这神来之笔。

作者上一部作品《青海长云》,所写铁道兵修筑青藏铁路的艰难历程,那是其亲历过的,对之有着深刻的感受和精道的体悟,写起来当然驾轻就熟了。而这部作品,写的却是作者相对陌生的领域,为之立传的人物,其生前作者虽有过接触但印象是很表层的。而最终拿下了这样一部大著,作者所下的功夫是可以想见的。首先是占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单书后所开列的《参考书目》就达116种之多,而文字资料都是固态的理性化了的。为了获得动态的感性资料,作者还沿着传主生平履历的足迹,走进传主的人生,还原传主的生活场景、工作场景,走访,采访领导、同事、朋友、学生和一切密切接触者,深入到传主的思想灵魂里边。然后将理性资料与感性资料融会贯通,既构架起传主的生平大关节,又还原复活出传主的生活细节,写出了一尊孑然挺立、有血有肉、精神敞亮的活生生的极具感染力的中国陶瓷科学家、中国陶瓷工艺大师形象。《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出版,可以验证,萧根胜同志的艺术修养和处理、驾驭素材的能力與文学表现能力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和全的新境界。

萧根胜因陶瓷科学大师乡贤李国桢而攀上报告文学创作的新台阶,李国桢因乡里后辈报告文学作家萧根胜而得以挺立于中华杰出人物传之林。

人性的光芒

《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是作家萧根胜的长篇纪实人物传记,主人公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专家李国桢。通读全书,无不被李国桢矢志不渝攀登陶瓷艺术高峰的献身精神所感动。萧根胜的这部书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必将成为中国陶瓷史重要的历史文献。可以说作者的创作成功的,之所以成功,让我们从作品的描述中看到了李国桢身上闪耀的人性的光芒。

第一,如果说李国桢是璀璨的宝石,萧根胜就是历尽千难万险的探宝人。李国桢是郏县人,他不仅是郏县人的骄傲,而且是中国陶瓷领域里闪亮的一颗巨星。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凋零,我们曾为之骄傲的中国陶瓷在国际上一落千丈,几大名瓷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因为李国桢,中国陶瓷才重新登上国际舞台。在中国古老陶瓷复兴之路上,李国桢既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引领者。不论是汝瓷、钧瓷,不论是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等,都曾有过李国桢呕心沥血,不懈探索的身影,正是因为他留下的传奇故事,才有了今天中国陶瓷业的异彩纷呈。李国桢故去后,时间愈久,人们愈发现他的人生价值。虽然李国桢对中国陶瓷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他的名字仅在业内传播,世人却鲜为人知。今天,有萧根胜宏篇巨制《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问世,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国桢,认识李国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需要有李国桢这样的人激励我们前行。对这类题材,很少有人去涉猎,因为采访难度大,专业性强,不好把握。但作为陶瓷门外汉的萧根胜却毅然选择了去写,这里边有对故乡人物热爱的朴素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担当和道义。他站位高、目光远,看到了李国桢身上的民族之光、人性之光,以一个作家的强烈责任感用真情投入写作中。虽然这本书是他个人的文学作品,但他的付出却是为时代而歌,为时代楷模立传,这种精神值得钦佩和赞扬。

这本书里有名有姓的人不下200个,这些人中的大部分作者都进行了采访,有的不止采访一次。我曾随他在北京采访过,见证了他的认真细致。被采访的人年龄大多都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人,有些采访不久就去世了,也可以说他得到的资料是抢救性的。我国东西南北都有瓷窑,都留下过李国桢的足迹,今天也迎来了萧根胜探寻的脚步。歷时六载,采访记录,查阅资料,仅其列在书后的参考书目就有116本(套)之多,这还没算上其他资料,这些书本垒起来比人都高,可以说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后再忍着病痛的折磨,推掉灯火酒绿的尘世纷扰,青灯孤影,埋头著书,终成正果。洋洋50万文字,沉甸甸的一本厚书,背后是无比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这本书,李国桢的高大形象才款款向我们走来。正因为有了这本书,李国桢的名字才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正因为这本书,李国桢这个国之瑰宝才会熠熠闪光。所以,作者的写作之路就是寻宝、探宝之路,他为李国桢写下的这本传记既有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为中国陶瓷历史留下浓墨重彩。

第二,结构严谨,引人入胜。全书二十四章,加上序章,共二十五章。从李国桢1944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2000年去世,是56年,再到李国桢去世12年之后2012年的“首届李国桢陶瓷思想学术研讨会”,是68年,再加上李国桢家事部分,时间跨度超过百年。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及百年社会历史、家国情怀融入到一本书中,的确不容易做到。时间是一场场风,很容易用尘埃抹去记忆。从岁月里打捞记忆,就如同在大海里捞针。从浩瀚里的资料里,从口述的回忆里如何去伪存真,如何去粗取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了素材之后的设篇谋局、组织架构,就像我们建造高楼大厦,根基强固,垒起来的大厦才衔接完美、壮观气派。通览全书,作者显然做到了。在写人物传记上,有些作家会采用悬念式、大事件式等结构方式,云里来雾里去,故弄玄虚,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作者采用的近乎流水账式的结构,看似稀松平常,实则无比高明。全书犹如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顺着这河流一路走来,有时千曲百迴,有时飞流直下,更体验了一路芬芳和欢歌流水。这样的结构还如从山顶的梯田从上往向下走,越走越轻松。每一章就是梯田的一个平台,一层一层的,是李国桢丰富的生命历程,而顺着各个平台向两边扩展的是他的精神世界。

序章中的追思会,在场的人肯定心情沉重,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人却是好奇,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争着发言?在发言中为什么痛哭流涕?没有发言的为什么耿耿于怀?他究竟有什么样的旷世奇才和超常的人格魅力?带着这样的疑问,你很想在书中找到答案。

于是,展开的书卷带你走进了李国桢的艺术人生,也带你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从第一章“决择”到最后一章“一览众山小”,事杂而主线不乱。李国桢的工作始自战火纷纷的乱世,成就于新中国的浴火重生。而今,李国桢在书中如窑神窑魂般复活,不仅仅得益于他点石成金的神奇故事,更在于作者对文字的锤练打磨。

第三,是注重叙事,突出人性。在这本书里,作者语言朴实,没有太多修饰,基本上是用一种平铺直叙的方式叙事讲人,这也符合传记文学忠实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记流水账,那样的话也太乏味了。他有自已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洒脱的审美观点。在描写李国桢的同时,通过名窑名瓷和时代场景人物的介绍切入,让读者既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又有普及陶瓷知识的享受。所以,通过这些叙事就能看到李国桢的人性之美,又能领悟到他从事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描写李国桢初到上海工作时有一段话:“李国桢深感自己基础理论不扎实,专业知识面太窄,外语水平不过关。从重庆到上海,从北碚磐溪西部科学院阅览室、重庆图书馆到江湾图书馆、四马路书店,他度过了无数个礼拜天、节假日,物理、化学、地质、历史、文学、美术,中国的、世界的,古代的、现代的,他如饥似渴,忘乎昼夜,决心今日读遍万卷书,来日畅行万里路。”把一个勤奋好学的青年跃然纸上。

李国桢曾在瓷都景德镇督促“建国瓷”的研发烧造,他之所以能成为“督陶官”并不是偶然的。请看这段叙述:“李国桢要对景德镇的陶土资源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析试验,虽没有基础数据,缺乏系统材料,但他却记着走访窑户、白土户时说的‘粘‘细‘无砂粒。每到一处采矿点,他都会两手掰开捡起的瓷土,用舌头舔几下,在舌尖上慢慢品味它的黏度后,再用手抠一块放入嘴里,用大牙慢慢咀嚼,然后再用舌尖感受砂粒是否存在。有的瓷石石质坚硬,他用铁锤砸开,在找毛石块在新砸开的片石上磨下细粉,然后用舌尖舔入口内感觉品味。每到此时,跟随他的几个年轻人双眼都瞪得像铜铃一样,静等李国桢的品尝判断结果。欣赏李国桢品尝瓷土,成了这群野外普查队员的一道家常菜。”这段话把如醉如痴的爱陶人描写得活灵活现。

龙泉青瓷的恢复成功、西山窑业的再辉煌、宜兴瓷的再兴盛、赶日瓷的成功等等篇章里的叙事让我们看到了李国桢把诊问脉,孜孜以求的身影。

李国桢家庭出身不好,又是从国民党的研究机构里过来的,历次运动中受到冲击是自然的,但通过作者的叙事和描写,我们看到李国桢并没有被击跨。正如李国桢的老领导赖其芳说的:“李国桢的心里永远是阳光的,任何艰难困苦、险风恶雨都不会整跨他。”越是在这样的岁月里,愈见李国桢人性的光芒。书中曾提到石鲁的一幅天价国画《荷花图》。此画见证了李国桢和画家石鲁患难中的友谊和真情。在自己还自身难保的境遇下,李国桢还挺身而出保护被“四人帮”打入异类的石鲁。为此,石鲁专门为李国桢创作了这幅《荷花图》中堂画:一茎焦黑的残荷,化石一般倔强地挺立,身边是血彩斑斓的细小花草,略显贫弱却生机无限。两边如钢似铁、力透纸背的配书“人为物宝,土也生金”。是对李国桢至高的颂扬,也是他人性光芒的真实写照。“不会你找我”“没钱我给你”“喜欢你拿去”。看似平常的几句话,实则是他乐于助人、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的内心写照。1947年,来自家乡的两名学子到上海找他,他给衣服给钱,后来还到杭州探望,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景德镇窑炉工张五,上有父母,下有四个子女,生活捉襟见肘,李国桢见到他十次有八次都把衣兜里的钱掏出来塞给他说:“拿着给孩子们交学费,给孩子们买件衣服。”李国桢拿着高工资,远在上海的李夫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异常艰难。无奈之中,他夫人只好托他的徒弟杨耀生,每月从师傅的工资里拿出几十元寄回上海。

李国桢的夫人是一位不识字、缠过足的小脚女人,在别人初入大城市就换老婆的时风下,他不为所动,而是把老婆孩子从农村接到了上海,而且一辈子不弃不离,足以看出他的人品。

李国桢数次受国家部委重托,为恢复古陶艺术担当重任,奉献和付出巨大,功劳至伟。但因为时代背景、经历出身等原因,历经磨难,艰辛备尝,甚至在故去时,人长期在轻工部,而关系在陕西的一个小厂,竟没有单位主动为他安排后事。这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最根本的还在于李国桢毕生的心思就在陶瓷上,而对自己甚至是影响到生活的境遇却从不向组织伸手和开口。可见,在对陶瓷艺术的追求中,他仰望的是星空,唯独忘记了自己,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看似和研究陶瓷无关的一件件、一樁桩小事被作者挖掘了出来,这些闪光点呈现在我们面前,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第四,是把握准确,画龙点睛。南北朝时有位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特别喜欢画,有一天,张僧繇在墙上画了几条龙,大家围过来仔细一看,这些龙没有眼睛,大家觉得很奇怪。他解释说:“要是我给它画上眼睛它就飞走了。”可是人们都不相信他说的话,要他画上眼睛。他拿起笔给龙画上眼睛,突然,画了眼睛的这条龙真的飞上天了。

作者虽不是画家,但我认为,他对主人公李国桢性格特点、人品德行把握得很准确,所以找的题眼也很准确。什么叫题眼呢,文章不论长短,必须有题眼,有了题眼就是做到了张僧繇一样的画龙点睛。在《国瓷之光》中,窑神与高高工就是题眼。在当代,除了李国桢,别的人恐怕谁也不敢接受这样的称谓,而凭李国桢对我国陶瓷事业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

有品有德再加上有才,窑神与高高工是陶瓷界感受过他人格魅力和技术大拿之后,许多人对他无以复加的最高称呼,饱含着崇敬和仰视。这叫法不是他自封的,因为他是个虚怀若谷的人。李国桢还有个称谓叫陶瓷圣手,这也是别人叫的。他在为人处世上宽宏大量、古道热肠,而在陶瓷科研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科研没有差不多”既是他对弟子们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在他的人性之光里,还闪耀着学术的光芒。

“几千年来,陶瓷制作技术神秘玄奥,高深莫测,窑民窑工们数代积成、口口相传的秘笈”“传男不传女”“道不轻传,法不轻授”,在这里却有一本“工艺基础”让几千年积累的神秘配方和工艺、技术、方法大白于天下,让堂前金燕筑巢寻常百姓之家,把财富还给社会,把技艺交给人民。而这本《中国名瓷工艺基础》的作者正是李国桢。周少华教授评价这本书是古陶瓷研究领域的巅峰之作,李国桢之后再无李国桢。

书中有大量生动的细节描写,从这些描写中让我们看到“对李国桢来说,如果是瓷比天大,那么责任则比泰山还重”。“窑神”这个称号能赋予李国桢,决不是浪得虚名。书中引用有一段话,是20多年前在杭州瓷厂曾经听他把诊问脉的周少华写的:“李先生对中国陶瓷技术博古通今,不但学识广博,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对我国历代的名窑名瓷的工艺技术的研究和恢复生产,总能根据最新的考古结论与科学分析结果,把古代复杂的制瓷过程所形成的深奥的硅酸盐物理化学原理,与现实生产工艺技术有机地联系起来,科学又通俗地解释陶瓷产品中出现的现象与生产机理间的关系。这不是一般工厂技术人员所能解释得清楚的,更不是一般考古学家和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所能道得明白的。这就是李先生让人望尘莫及的高明之处,这也是李先生这位陶瓷科学巨人让后辈们望而敬畏的真正原因。”这段话可以说是对窑神的最好诠释。

书中还有一段话,是写李国桢家事的:“当年8月24日,李秉嘉的女儿降生。李国桢高兴得要飞起来。孙女出生第三天从医院到家后,儿媳何峰请公爹给宝贝女儿取名。李国桢好像不加思索地说,叫陶陶吧,陶瓷的陶。何峰甜蜜地笑了。宝贝女儿叫陶瓷的陶,出乎她的意料,但看着公公微笑的脸,她又觉得很正常。陶瓷是公公的魂,是公公的命,是他终生的追求,是对未来寄寓的希望。”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细节描写,才让李国桢这样的窑神形象一步一步高大了起来。所以我说,作者的把握是准确的,这样在浩瀚的资料里才会游刃有余,有了“窑神”这个画龙点睛之笔。这个题眼,给予读者的是为之眼前一亮,对全书来说奠定了成功的基础,也是李国桢人性光芒闪亮的源头。

品读萧根胜的《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就像走进田野调查,徐徐展开的是一幅中国陶瓷史特别是现代陶瓷史的生动画卷,钧、汝、官、哥、定等历代名瓷依次向我们走来,经过李国桢的神奇点化,这些古老的瓷器重放炫丽的光彩!而画卷上的每一条线,每一滴墨都凝结着作者辛勤的汗水。萧根胜在创作上的探索和孜孜以求契合了主人公李国桢的精神,同样值得称道,感谢萧根胜带给我们的精神大餐!

作者简介:

萧根胜,笔名肖根胜,河南郏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曾任舞钢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汝州市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从事文学创作以来,多部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其中文学作品《青海长云》获河南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责任编辑/董海燕

猜你喜欢 陶瓷 Jiangle ceramics 将乐古陶瓷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5期)2021-06-15趣图爱你·健康读本(2020年12期)2020-12-28原位合成多元陶瓷增强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佛山陶瓷(2020年8期)2020-09-02陶瓷罐摆一摆数学大王·趣味逻辑(2020年12期)2020-01-05平顶山市陶瓷行业提出向“陶瓷强市”起航佛山陶瓷(2018年2期)2018-03-102017“小猕猴欢乐行—景德镇陶瓷文化之旅”小猕猴学习画刊(2017年11期)2017-12-08陶瓷艺术作品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熊青珍陶瓷设计作品艺术评论(2017年3期)2017-05-04一种耐磨陶瓷金属材料佛山陶瓷(2016年12期)2017-01-09心爱陶瓷景德镇陶瓷(2016年4期)2016-12-19

推荐访问:与他 之光 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