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2021全球经济复苏在路上

2021-11-03 12:07:41公文范文
寇佳丽2020年年底,大部分人对2021年是抱有很大期待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的人们带来了太

寇佳丽

2020年年底,大部分人对2021年是抱有很大期待的,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的人们带来了太多痛苦,也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太大冲击。从心理上说,人们祈祷2021年会更好;从现实上看,2020年针对疫情的有效疫苗推广,确实给了大家一些底气。如今,2021年已经过半,疫情的阴云还没完全消散,但经济领域的生机与活力确实已出现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与国家。

“增长”“分化”“不确定性”

6月上旬,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将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6%。报告认为,得益于少数几个主要经济体强劲反弹的支撑,最新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比修订后的1月份预估值高1.5个百分点,将成为近80年来最快的衰退后涨速。

以此为背景,2021年的全球经济与以下关键词息息相关,即“恢复性增长”“分化发展”和“高度不确定性”。

“‘恢复性增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便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一些地区肆虐,我们也能从各国已经披露的数据看到,整体上,世界经济正在经历恢复性增长。我们不必太担心今年的世界经济,因为有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很强大的引擎会提供比较充足的增长动力。从一季度的数据看,无论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8.3%的同比增长还是美国GDP的6.4%增长(按年率计算),都给市场带来了信心。”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这样分析。

“高度不确定性”主要与疫情反复有关。尽管一些主要经济体将推动全球经济出现80年来最快的衰退后涨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上仍将继续艰难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影响。

今年上半年,在拉美地区,巴西、智利、秘鲁等国家经历了疫情反弹,多项疫情指标创下新高;而最早在巴西出现的变异新冠肺炎病毒还跨越国境,在多国传播。联合国也在近期指出,受疫情影响,巴西和拉美地区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低谷。在亚洲,疫情正令印度经济雪上加霜。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疫情令印度的总贫困人口增加到1.34亿人;进入2021年,新一波疫情来袭,印度经济更是持续低迷,仅4月、5月两个月份就有2270万人失业。

“分化发展”特别值得关注。陈凤英指出,尽管几乎所有国家都需要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发展中国家整体上需要面对更棘手的局面。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疫苗,也缺乏资金,可是无论对抗疫情还是疫后经济恢复,四处都离不开资金支持。更不利的一点是,今年以来,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趋势并不明显。

具体说,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这一趋势:在疫情前,全球化促进了后发国家对富裕国家的追赶,彼时全球贫富差距还是在缩小的。如今,前述努力被打断了。“后发国家没有实力得到足够的疫苗,也就无法及时开放,他们的市场也就无法较好地融入到全球化当中去,所以这些国家的经济会越来越糟糕。我们需要对他们给予更多关注。”陈凤英如此强调。

美国:通胀风险不容忽视

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获得了不错的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罗振兴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美国经济一季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4个因素:疫情形势好于预期、消费强劲、投资好转、联邦政府支出增长。

一季度,美国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速度超出预期。在美国成年人群体中,超过50%的人口已经接种了疫苗;在有些州,70%的成年人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形势的持续好转,意味着整体感染率的降低。预测认为,美国疫情会在今年三季度得到控制。与去年比较,疫情在该国已经得到了明显控制,这对美国经济形成的积极影响十分明显。

疫情的好转和管制措施的放松,让民众可以走出去,消费也随之稳定。此外,与去年企业投资的不理想比较,今年一季度,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设备领域的投资增长显著。

“政府支出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也比较明显。上一届美国政府在2020年就已经通过了相关救助措施,拜登政府上台后,公布了更多救助计划。这些计划与措施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开始发挥作用。”罗振兴这样解释。

尽管如此,下半年,美国经济仍需面对诸多考验。

变异病毒的威胁仍然存在。如果新冠肺炎病毒的变异超出预期,即便它没有出现在美国境内而是出现在美国境外的其他国家,也会对美国经济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意味着外部环境会恶化。

高水平通货膨胀的风险不容忽视。截至目前,美联储仍然认为眼下的通胀上升是温和且短暂的。这种看法并不必然正确。伴随疫情后的逐步解封与经济的回暖,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迅速上涨。罗振兴指出,人们对美国长期通胀的预期仍维持在2%左右,不过一旦当前的通胀上涨改变了人们对长期通胀的看法,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冲击美联储的政策走向。对美国经济而言,这不会是好消息。

地缘政治上的风险也并没有比以往减少。一些国家正围绕贸易争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立场上的差异无法在短时间内被改变,因此变数并没有消失。

此外,供应链的中断风险仍然值得关注,这也是美国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6月8日,美国白宫公布对半导体、药品、关键矿物质、大容量电池4类关键产品供应链风险的评估报告,要求联邦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这些关键产品的供应链脆弱性。

欧洲:疫情促成财政改革

随着新冠肺炎疫苗接种速度的加快和传统旅游旺季的到来,欧盟多个国家正進一步放松针对疫情的限制措施。

意大利5月16日正式对部分国家的游客开放边境。德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也在持续向好,从5月19日起,包括柏林在内的多个州开始小幅解封。5月19日,法国也正式进入解封第二阶段,有限制地开放关闭数月的餐馆、商场、博物馆和电影院等。

“欧洲的底气在疫苗这里。目前,在欧盟层面,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了30%且还在加速推进。按照欧盟公布的计划,他们要在7月以前达到群体免疫,即全部人口的60%—70%完成疫苗接种。与此同时,有些欧洲国家的疫情看上去控制得并不太好,但他们也决定逐步放松管制,这是因为现实压力太大了,为了经济不得不这样做。其实大家都在权衡,一端是稳经济,一端是抗击疫情;疫情控制得好,放松管制的步伐就快一些;控制得不好,放松管制的步伐就慢一些。”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金砖国家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飞彪如此分析。

他指出,在疫苗的促进作用下,下半年的欧洲经济会更好;如果群体免疫能够按计划实现,那在三季度,欧洲经济就会实现快速复苏。

更值得关注的是,6月1日,欧洲理事会发布消息,在27个成员国各自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后,有关增加欧盟长期预算中的“自有资源”收入的决定于当地时间6月1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得以启动,复苏基金的筹集工作可随即展开。

按计划,欧盟将在2021年—2026年间向国际资本市场最多筹集8000亿欧元(依现行价格计算),然后按照各个成员国提交并核准的经济复苏计划,欧盟委员会再以拨款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分配基金。

“上述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欧盟将因祸得福。为什么?因为自成立以来,欧盟一体化其实走得比较坎坷。至今,欧盟一体化在货币领域走得远一些,他们有欧元;但在财政领域,没什么成果。这次复苏计划的开展,意味着欧盟可以在自身层面筹资发债,对财政一体化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说,疫情促成了欧盟的财政改革。”徐飞彪这样强调。

2020年7月份,欧盟各国领导人就“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达成协议,当时协议涉及的复苏基金金额为7500亿欧元(按彼时价格计算)。

日本:竭尽全力止损

6月8日,日本内阁府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日本GDP折合年率环比萎缩3.9%。这意味着,去年三、四季度的正增长趋势,如今再次被打断。

“日本经济之所以出现如今的大幅度衰退,主要矛盾还是在于疫情,进一步说,是因为日本政府在应对疫情问题上失策,才导致该国国内很多经济活动受阻甚至搁置。”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陈友骏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疫情令经济承压,而经济压力令日本政府不能不举办东京奥运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原本要在2020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被推迟至2021年。如今,日本疫情尚未稳定,奥运会却似乎再也不愿继续延期了。

“日本政府在算经济账。很多消息已经显示,就算东京奥运会正常举办,也很可能无观众入场,且因为疫情,海外游客将大幅度减少。但聊胜于无。该国政府前期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或多或少他们都希望尽可能减少损失。而目前看,举办奥运会比彻底放弃举办还是强一些的。”陈友骏这样说。

他同时指出,举办东京奥运会对日本首相菅义伟是有好处的。“若取消奥运会,菅义伟(自民党)无疑会遭到反对党和党内反对派的攻击,这会影响他在9月份的党首选举,威胁其日本首相的位置。因此,在外界看来,东京奥运会面对两个选择,举办或不举办;但对菅义伟而言,选择只有一个。奥运会若顺利举办,会为其在接下来的党首选举中增加政治筹码。”

日本经济整体的不景气,令该国政府不得不寻求新出路。

近期,日本自民党(执政党)提出“新成长战略”框架大纲。与以往聚焦刺激经济和重视振兴产业的战略不同,新战略计划明确指出,日本今后的经济增长、产业振兴和企业投资等,将与国防安全、军事保障及遏制能力等有机结合。

“新成长战略”计划书中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核心词,即“安全”。它把“安全”提到了不同以往的高度,旨在以确保经济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制定与未来有关的经济增长战略,包括产业政策等。

“特别是,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新战略的推行来补短板。而此处所谓的短板,是指日本一些已经失势或没有很强竞争力的产业,无论传统经济领域还是新兴经济领域。其中,半导体是非常关键的一块。上世纪9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有过不一般的辉煌光景。如今,疫情背景下,半导体的供需在全球出现了极度不平衡现象,给日本带来了很大损失。日本政府希望有所改变,而‘新成长战略意味着他们开始行动了。”陈友骏如此分析。

“新成长战略”还强调了“遏制”,说明该计划书以及未来与此有关的行动,很可能具有竞争性和攻击性,这值得外界特别关注。此外,“遏制”也意味着,日本会继续推行提质升级,从而促进该国产业链整体向中上游更进一步。

印度:经济面临多风险

印度中央统计局5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国经济同比增长1.6%,符合市场预期。而去年四季度,印度经济同比增长0.4%。两个季度的连续增长,终于让印度摆脱了此前的衰退景象。

“在第二波疫情冲击之前,一些行业的上涨为印度经济带来了复苏迹象。一季度,印度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7%,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年增长率则分别达到了6.9%和14.5%。在此推动作用下,印度经济一季度实现了增长。”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这样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一季度数据带来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印度仍然不得不面对以下事实:4月份以来的第二波疫情,让该国付出了沉重代价。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9日凌晨,印度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约29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5万例。5月份,印度失业人口超过1500万,失业率则从4月份的7.9%急剧上升至11.9%;不少工廠迫不得已减产甚至停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股市。截至6月1日,MSCI印度指数已比年初上涨14%还多,明显优于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表现;不仅如此,印度本地股指Nifty 50更是一度创下历史新高。

梁海明告诉记者,年初至今,外资购买印股已超过70亿美元,在亚洲各主要股市仅次于中国,显示出外资对印度疫情相对乐观的态度。整体上,外国投资者认为,从封城严格程度、疫苗接种、防疫经验累积等各方面来看,第二波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较第一波疫情小一些。外国投资者对印股相对乐观的情绪,也反映出他们认为印股长期高增长的投资价值没有改变。

他同时指出,下半年,印度经济需要为多重潜在风险做好准备。

旅游收入可能减少。如果印度疫情维持现状,其他国家可能会继续扩大与印度的旅行限制。

纺织业可能对印度经济造成冲击。在全球纺织业中,印度纺织业举足轻重,该国是全球第二大纺织品生产国和第五大成衣贸易国。因为疫情,印度主要的服装生产中心,德里和班加罗尔的工人旷工率高达50%。纺织业目前面临劳动力短缺、生产活动停滞等问题,企业或被迫减产甚至转移产地、搬迁工厂。

疫情令印度民众家庭收入下降、就业岗位减少,这将持续冲击印度的消费市场。而私人消费在印度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55%,因此它很可能会进一步打击印度经济的整体表现。

若印度疫情形势无法好转,全球商业生态和供应链也将受到打击。在全球供应链领域,约80%的商品贸易通过轮船进行,而全球约170万海员中超过20萬人来自印度。若海员无法正常工作,对全球商品贸易和印度经济的影响将不言自明。

中国:推动高质量增长正当其时

当地时间5月31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5%;而世界银行也在6月8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将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的7.9%上调至8.5%。

为什么国际组织对中国经济前景信心十足?

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当前,国际组织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普遍维持在8%左右,说明他们对我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前景是看好的,这种态度从早些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报告就能看出。去年以及今年年初,各种数据还没公布的时候,IMF就认为中国经济会在2020年增长1.9%,2021年增速将达到7.9%。无论去年还是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很好的表现,至少与3个方面分不开。”

中国是全球抗疫防疫最成功的国家,没有之一。对于复工复产、经济复苏而言,这是极其关键的前提条件。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以后,偶尔局部出现的输入性病例不会影响整体局面。另外,中国在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方面也展现了出色的工作与成果。这些是中国经济秩序持续向好的保障。

中国切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减税降税政策的实施,用真金白银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多支持与帮助。

中国经济的稳步恢复,也与我们强大的消费市场的形成有关系。目前,我们的消费升级特征非常明显,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已超过60%,向65%靠近。依托超大规模的内部市场,中国经济复苏具备了最重要的稳定因素。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同时,在备受关注的消费领域,我们也要注意家庭债务的上升问题。

“过高的债务会对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增长构成压力。而为了预防债务风险,未来很长时间,我们需要致力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切实提高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这就又带来一个新问题,即收入提高、劳动成本上升,企业承受的压力也会上升。怎么办?一方面,咱们国家需要继续通过减税降费措施,减少企业压力,同时加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坚持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增加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努力拥有更多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企业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开更多利润空间。”张建平这样对记者强调。

他还指出,要促进内部消费市场的不断成长,除了要增加居民收入,还要注意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让大家有消费的底气;同时,也要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切实保护好消费者权益。

推荐访问:复苏 全球经济 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