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探索以“三基”工程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2021-11-03 12:23:40公文范文
襄阳市襄州区委调研组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城乡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城乡

襄阳市襄州区委调研组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城乡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城乡社会网络的“微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

自2020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实施“三基”工程建设,通过走基层、抓基本、强基础,推动德治、法治、自治、智治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襄州实际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路子。

一 背景和做法

新时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和体制瓶颈,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机制不健全、基层“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处议事”、基层人民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不高等问题,困扰着基层稳定和发展。襄阳市襄州区积极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实施“三基”工程,着力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级联动、各类组织积极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一)党建引领重基层,优化基层治理体系

一是突出统筹谋划。落实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改革试点方案,初步形成区域统筹、条专块统、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落实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等十大振兴工程为内容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学习引导、宣传发动、建章立制、组织活动等措施,提升全区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凝聚推进“三基”工程的思想共识。

二是完善组织架构。搭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社区党组织架构,搭建“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自然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村级党组织架构,推动党组织全覆盖;搭建“社区居委会-社区专职工作者(网格员)-楼栋长、单元长-居民代表”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搭建“村委会-小组长-十户联防户长-村民代表”的村级组织治理组织架构,划小治理单元,以“党员中心户”+“十户长制”的小网格,推动治理力量向每一户延伸。健全区、镇、村、组、“十户联防”五级人民调解网络、信访综治平安建设网络,用好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形成上下贯通“五级多线”抓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

三是构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的作用,坚持大事联办、资金联筹、活动联办、阵地联用,落实“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单位报到”“小区吹哨、多方报到”的服务动员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物业企业和业委会联动机制。

(二)全员下沉走基层,形成基层共治合力

一是坚持常态化下访听民意。坚持“一线工作法”,区“四大家”领导定期走访联系点,开展“周一下访”;各镇(街)党员干部坚持落实“岗位在村(社区)、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包村(社区)干部每周到村(社区)工作不少于2天;机关党员干部落实好“双报到”;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落实“两天一夜”,驻村工作队落实“五天四夜”要求。

二是坚持常態化遍访知民情。以人大代表“听听选民说说话”、政协委员“三联四进”、“百名干部进百企”、“两新”组织党组织“四个一线”等活动为载体,各级党组织结合服务对象、工作对象、联系对象的实际情况,分类开展遍访活动,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分条块及时处理交办。

三是坚持常态化约访解民忧。对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农村“三留守”人员、“五老”人员、返乡农民、上访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经常性约访,了解生活、就业、困难化解等情况,跟踪动态,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区“四大家”领导联系信访户、贫困户、人才、党外干部,全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等,形成多层级解困帮扶途径。

(三)多方联动抓基本,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一是提升行政服务能力。建好“襄州区政务服务云平台”,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区、镇、村三级联通,实现基层社区便民服务“一网通办”。

二是提升村级自治能力。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五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全区所有的村(社区)都成立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财务监督委员会,通过开展评议公共服务、协商公共事务、推选村(居)民代表等,对干部作风、民生实事、村(社区)自治等进行监督。

三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整合文明创建、工青妇、民政部门等志愿服务资源,成立浩然襄州志愿服务总队和11支志愿服务分队,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上注册襄州区志愿者服务队613支,注册志愿者161739名,共青团志愿汇APP注册襄州青年志愿者1.5万多人,建立区、镇、村“巾帼志愿服务队”,形成“1+N”的志愿服务体系。健全“志愿服务”+“政府购买”的服务运行模式,培育襄州区社工协会“晴暖襄阳 爱在襄州”志愿服务项目、汽车客运东站“暖冬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向阳花妇女之家社工“牵手计划”等志愿服务品牌,先后有2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全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四)健全机制强基础,做实基层治理保障

一是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日常工作经费财政兜底,项目经费以分级投入为主,其他经费通过争取政府“以奖代补”资金、自筹和社会资助等形式解决。建立基层经费保障正常增长机制,根据基层工作实际情况,实现工作、人员、项目建设等工作经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良性协调增长。

二是完善矛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以重要领域和突出矛盾为重点,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预防。健全矛盾纠纷化解的村(社区)、镇(街)、区、专业调解团队四级化解机制,形成矛盾风险“受理、研判、交办、化解、反馈、督办”闭环运行。

三是完善重点人员管控机制。以村(社区)为单位,全面摸排重点人员,实时掌握其动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对重点人员进行风险评估,逐一落实服务、管控措施。

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优先推荐党员在“三基”工程和平安稳定“百日大会战”中担任重要岗位;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将在“三基”工程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优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优先作为发展对象。将“三基”工程推进情况纳入全区综合考评内容,作为“三级督查”重点内容。

(五)注重创新添活力,打造基层治理品牌

一是在农村推广矛盾调处预警“红黄蓝”工作法,做实治理微服务。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党员中心户每天将信息汇总到村级信息员处,上报至镇信息员,镇信息研判小组对当天各类矛盾进行红、黄、蓝归类。一般类型矛盾纠纷实行蓝色预警,由党员中心户配合村治调主任负责调处;较复杂的矛盾纠纷实行黄色预警,由驻村律师、一村一辅警、村支部书记、村“五老”人员等组成的村级矛盾调处队伍负责调处;矛盾纠纷突出的实行红色预警,由镇综治平台指派工作专班负责调处。

二是在城市社区探索“三方联动,四治融合,五位一体”治理机制,抓好治理“微单元”。探索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居民自治小组)、物业服务公司(自办物业)“三方联动”,坚持“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融合,驻地单位、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队、社区居民“五位一体”治理机制,激发多方在参与“微治理”中的价值效能。

三是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亮三联三争”活动,消除服务群众“微距离”。党组织和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争创先进基层党委、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

二 主要成效

“三基”工程实施以来,襄阳市襄州区各级党组织采取有力措施,走基层、抓基本、强基础建设有效融入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中心工作,驱动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一)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强化。以组织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巩固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乡基层治理优势。分类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和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切实采取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等各项措施,确保了每个支部都能有效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力和服务群众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基层突出问题得到领办破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针对不同的治理任务,通过灵活的党建方式,形成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各级党员干部通过遍访、接访、调研走访等方式,收集社情民意,记好民情日记。全区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和化解矛盾,进一步畅通基层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一大批关系群众就医、入学、住房、养老等具体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基层服务链条得到延长、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三)基层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全面推行村“两委”成员坐班制和村民事务“一网通办”,村级组织作风进一步转变,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本级安排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力度,推动了政策、资金、资源向基层集聚,提高了服务群众经费标准,落实了社区干部“四岗十八级”岗位薪酬体系和村级组织干部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村主职干部达到乡镇班子副职标准。提高了乡镇干部岗位津贴和公用经费标准,解决了乡镇工作“条件差、留人难、难留人”的突出問题。

(四)基层工作力量有效充实。坚持动态调整不胜任现职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事业岗位管理试点工作。深入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培育乡镇振兴骨干力量。推进党员下沉社区和党员“双报到”工作。开展区镇综治中心标准化实战化建设,选优配齐专业区镇政法委员,建立镇(街)专业巡防队,落实“一村一辅警”,建强区、镇、村治调组织和法律服务队伍,通过招考、选调、下派、政府购买等渠道补充工作力量,配备同比增长200%。实施能力提升计划,各系统各层级精准开展政策、业务、法规等培训。

三 几点启示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在持续推进“三基”工程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一些基层治理的经验。

(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党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全面领导。要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在谋划基层社会治理的各项战略部署、重大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引领和监督基层多元治理主体自觉贯彻党的主张。要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构建沉底到边的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加强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切实了解掌握群众需求,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制定措施,从群众智慧中汲取社会治理创新源泉。要建强群众自治组织,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要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不断拓展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积分制管理等激励机制,让群众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力军。

(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把主动挖掘问题、发现问题、破解问题作为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目标,落实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党员干部调研在一线、工作推进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实效评价在一线,深入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和领域,主动发现问题、排查矛盾风险,推动问题解决。要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把解决群众烦心事的实效性作为检验治理工作的标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弱项逐个破解。要发挥大数据时代科技优势,推动互联网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整合各部门力量,加快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化。

(四)坚持以机制为保障,确保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长效化。要强化政治保障,落实党内基本制度,常态化开展党的活动,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延伸到每个支部、落实到每名党员。要坚持把依法治理贯穿基层治理的始终,党委、政府要带头严格依法办事,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自觉。要形成各类资源配置向基层和基础工作领域倾斜的常态化保障机制,建好基本队伍、落实常态措施、规范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

猜你喜欢 三基志愿党组织 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实现途径与方法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2017年12期)2018-01-29炼化企业强化安全“三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南方企业家(2018年3期)2018-01-19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高校招生(2017年7期)2017-06-30志愿小队出动少年博览·小学低年级(2017年4期)2017-06-09让优秀成为习惯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7年9期)2017-05-11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党员生活(2017年4期)2017-04-26企业倒闭后,如何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的生活(黑龙江)(2015年5期)2015-05-19浅谈如何激发医院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消费导刊(2014年12期)2015-02-13石油企业如何加强“三基”工作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12期)2011-09-28退休职工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党员文摘(2009年3期)2009-08-11

推荐访问:效能 治理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