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理论探索

2021-11-04 11:16:41公文范文
牛艳华罗丽丽张大磊摘  要: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专业理论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牛艳华 罗丽丽 张大磊

摘    要:在高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对专业理论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文章针对“人文地理学”课程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分析了在“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义,并就“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中思政要素的挖掘、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创新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人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80-03

高校思政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是高校落实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除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其他课程也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1],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及其实践教学环节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塑造、价值引领和素质提升[2]。为贯彻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很多学者从如何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3-4]、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位及具体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探索[5-6]。“人文地理学”是资源环境与规划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

课程,对地理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区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地理学界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本文在总结

“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挖掘蕴含在该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地理人才。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特点及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特点

作为地理学科体系的重要分支,“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7],侧重于揭示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由于人地关系研究的具体内容包罗万象,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学科,跟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心理学等相邻学科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区域科学,侧重从地域的角度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分布、区域差异及其形成过程、发展和演变规律,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此外,“人文地理学”在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开发、灾害评估等社会实践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该课程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主要分支学科的内容,为深入学习各分支学科打好基础;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及研究方法分析区域人文地理现象和问题的综合能力;价值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使之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地理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1.是地理学科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目前高校地理类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尽管设置了专门的思政课程,但思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而且没能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思政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大部分学生只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思政理论课程不够重视,认为思政课程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没有直接帮助。“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以研究人地关系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任务,研究内容涵盖各类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综合性较强。因此,结合“人文地理学”课程的这一特点,在该课程中融入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是对地理类本科生思政素质教育的有效补充。

2.是深化“人文地理學”课程应用价值的内在需求。“人文地理学”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基本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作为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以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为研究对象,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可以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发展、产业空间组织等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学科研究成果能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因此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模块,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科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3.是提高学生就业岗位适应力的有效途径。“人文地理学”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地理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这些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多将从事地理教育、自然资源开发管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GIS技术开发应用、环境保护等相关工作。这些岗位都需要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知识结构,而“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涉及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等多元化主题[8],在课程中融入相关的思政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拓展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建立综合性思维模式具有较大帮助,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要素的挖掘

(一)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该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随着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地人地关系的持续变化及温室效应、生态退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当前,很多区域都面临着由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生态失调等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威胁。人文地理学者为解决这一突出的人地关系矛盾,提出了“和谐论”的人地关系思想,其核心观点为:人类在利用各类资源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把顺应自然规律作为前提,合理地利用资源环境,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另一方面要通过构建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在内的多元综合性战略指标,使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发展。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中关于人地关系相关理论与实际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激发学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争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与我国产业竞争力提升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取代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家或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前几次技术革命中,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引领先进技术潮流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获得了绝对话语权和资源支配权,而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世界工厂”,主要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以科技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已难以为继。

“人文地理学”从分析世界产业分工与空间布局角度出发,认为要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应抓住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在充分认识我国产业发展实力、科技研发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撑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并提出从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通过向学生介绍课程中蕴含的这一思政元素,可以促使学生从区域分工的视角看待和分析我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增强人民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城市化进程趋势与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

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许多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城市化阶段,与之相比,我国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目前仍处于城市化中期发展阶段,我国以往的城市化走的是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不健康发展道路。另外,我国城镇化发展还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区域差异,以及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低、大中小城市不均衡等诸多瓶颈。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城镇化质量,解决半城镇化、区域不均衡等问题,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人文地理学”课程中,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通过从人口转移、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等多个角度为学生解析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战略任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城乡发展问题并不只是规划师和行政管理者的事务,作为大学生也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养成关注社会、勇于担责、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四)文化全球化与本土文化传承

在资本扩张、后现代文化、信息技术发展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沟通、融合的机会日益增多,文化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此过程中,文化的过度商品化和文化霸权主义成为最突出的问题,这对一些处于弱势地位的本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使其面临被强势文化同质化的境地。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向外输出其消费文化及文化价值观,而发展中国家成为其消费群和倾销市场。面对外来文化的介入,如何在对外来文化进行融汇吸纳的同时,保护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强化民族文化特色,是发展中国家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教师要通过本专题内容的讲授和学习,鼓励学生从增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与认同出发,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中传承和发扬区域本土文化的优秀品质,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为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争作贡献。

(五)城乡一体化建设与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源配置制度、城乡户籍壁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导致乡村与城市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由于乡村空间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塑我国城乡关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在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产富裕为总体目标的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要求下,“人文地理学”课程也在不断更新学

科目标与研究任务,将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作为学科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筑全新的理论体系。

三、加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措施

为达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合二为一的教学效果,应根据“人文地理学”课程特色,进一步改革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与考核评价标准,将思政教育内容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在统筹安排课程授课内容时,应以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主题及各分支学科知识体系为基本框架,根据不同版块的内容特点及实际需求,将与各主题内容联系紧密的思政内容理论与知识融入到课程讲授内容中,在不影响专业教学的前提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相关思政要素。尤其应注重增加案例分析内容模块,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与剖析,加深学生对相关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在讲授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时,可利用国内外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效应的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讲解城市化特征及动力机制时,可以将我国东、中、西部典型的城市区域作为分析对象,对比分析其城市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城市化主要动力以及各自面临的关键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在“人文地理学”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理论讲授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而该课程是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通过适当增加课外实践、实地考察等环节,将教学实习与我国人地关系当前存在的问题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文地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实地参观城市CBD(中央商务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城市边缘区等典型功能分区,考察不同功能分區的空间特性,加强学生对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和对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演变规律的把握。

除此之外,还可利用课堂专题讨论的形式,围绕“人文地理学”各章节主题内容组织专题分组讨论,调

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专题讨论议题可由教师根据章节内容进行指定,也可由学生根据现实热点和研究兴趣自发确定,鼓励学生通过图书馆、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并针对研讨专题收集、分析数据,进而分析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开展专题研讨的新形式,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思政教育效果。

(三)调整课程考核标准

对学生的考核不应仅限于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标准,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除课程期末理论考试外,还应将专题项目研讨纳入到课程考核中,并根据项目完成质量和时效定量评估每位学生在项目小组中的贡献。另外,要适当增加理论以外的内容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可对每位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具体包括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否注重从自我做起发扬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在专业理论课的考试中,可增加与当前国家人口、资源、经济、文化、环境发展热点有关的综合性试题,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四、结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平台,高校专业理论课不应止于传授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承担起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责任。结合“人文地理学”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色,本文通过挖掘“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思政元素,探讨思政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应采取的相关教学改革措施,对于明确“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与创新,要真正提升专业理论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还需要针对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建立课程评价反馈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网,2019-03-18.

[2]顾昭明.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9 (Z3).

[3]王芳.“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

[4]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5]卢杨,刘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位思考[J].高教学刊,2019(23).

[6]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

[7]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8][爱尔兰]R.基钦,[英]N.J.泰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M].蔡建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机电设备维修》教学改革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年4期)2021-04-13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6期)2021-04-12基于课程思政的主题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21年1期)2021-04-09面向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改革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30期)2020-08-11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文教资料(2020年33期)2020-04-12会计学专业“课程思政”与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合路径探析科学与财富(2019年29期)2019-10-21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上)(2019年2期)2019-06-11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赢未来(2017年5期)2017-12-13基于翻转课堂的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科技资讯(2017年28期)2017-11-25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与广告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东方教育(2016年24期)2017-03-29

推荐访问:人文地理学 融入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