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朱祥麟先生《梁子湖棹歌》印象

2021-11-05 13:19:13公文范文
郭亚军前年六月,鄂州寒溪诗社举办诗词创作研讨会。会上,有幸结识了鄂州名医、诗人朱祥麟先生。他赠我两本

郭亚军

前年六月,鄂州寒溪诗社举办诗词创作研讨会。会上,有幸结识了鄂州名医、诗人朱祥麟先生。他赠我两本书,其中有他的《梁子湖棹歌》竹枝词百首。

朱祥麟先生本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师,在医界已很有名望。然而,先生因受家学影响,对诗词也兴致极浓,数十年笔耕不辍。其中《梁子湖棹歌》,以真挚的情感,用形象生动的民间口语,书写质朴纯真的乡土风情,可谓继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之后又一竹枝的丽葩。

竹枝词作为一种诗体,乃由古代巴蜀民歌演变而来,至唐由刘禹锡将民歌变成了文人诗体,其影响颇大。竹枝词的最大特点,志土风而详习尚,以吟咏乡风习俗风土人情为基调,选用题材基本与风土有关。可以说,竹枝词是借竹枝格调写出的七言绝句,如刘禹锡的名篇:“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具有丰富的民歌情调和乡土风情。棹歌,本来是船夫操楫浮舟之时所唱的民歌,后为当地文人关注,形成了一种棹歌体诗歌。

朱祥麟先生的《梁子湖棹歌》,大量汲取了形象、生动的民间口语,并运用了“双关”“谐音”等手法进行写作,诗句流畅,雅俗共赏,易记易读。各诗的注文,保留了大量的古迹、传说、物产、风俗资料,具有较高的地方史文献价值。他以歌咏家乡风土人情为内容,将梁子湖的名胜古迹、人物典故、乡野情歌、物产习俗等融为一体,成为地方风情的组歌。其诗风令人耳目一新。

一、题材新颖,笔力遒劲

朱祥麟先生选择具有风土人文特色的梁子湖作为创作题材,并以竹枝调作为基本的创作形式,读来让人眼前一亮。作品的生命力,也就随之旺盛起来。我以为,朱先生创作时找准了切入点。首先,梁子湖有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精彩故事,其中满溢风土人情。其次,朱先生祖居梁子湖畔,世代的沧桑使得他每发乡愁感慨,产生了浓烈的乡情。再次,朱先生素好诗词,且功力深厚,有感而不发则不快。而这些,作者认为以竹枝词形式抒发情感,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创作体裁,于是便有了这部《梁子湖棹歌》。

从这部著作的题材看,不可谓不新颖。众所周知,梁子湖是一道亮丽风景,湖光山色,水韵莲香,渔舟唱晚,蟹肥稻黄,无不让人遐思和向往。每临暮秋初冬之际,前往梁子岛食蟹者无数,也成为梁子湖的一道风景。作者选取这样的景点作诗,写的却是沧桑历史、故事传说以及风土人情、人文逸事,不能不吸引读者深探浅究,从而让这部作品以新取胜。开篇一词《梁子湖传说》,便引人入胜:

烟波浩渺唱梁湖,神话声闻不朽书。

沉没高唐翻水域,救民娘子敢捐躯。

自此一首,便拉开了《棹歌》序幕,让读者很想进一步了解梁子湖“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象,意欲探讨“沉没高唐”的历史,更愿意去缅怀“救民娘子”为民“捐躯”的壮烈情景。读来无不感受到《棹歌》的新意。

朱先生用他饱满的情感,书写出梁子湖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传说典故,源于他对梁子湖的炽爱,他在序中提到:“余祖居梁子湖畔,梁子湖古称樊湖。目睹世代沧桑,每多乡愁感发。湖域溯源久远,历史绵长。山川形胜,特产丰饶。民风敦淳,人文鼎盛。诚魚米之乡、文化之乡也。”足见他对家乡这片热土的炽爱。故能用遒劲的文笔,写出一组能与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媲美的《梁子湖棹歌》。我们不妨再读朱先生的《鄂君启节》,就可感知他那雄浑的笔力:

铜铁桑麻渐富繁,鄂君贸易越重关。

商船持节平明发,风展云旗过虎山。

诗写战国时期楚怀王之子鄂君启介货运自楚王城出发经梁子湖过虎山入长港沿长江达扬越的故事。全诗气势恢宏,宛如鄂君启就在眼前的商船上。可目睹他那风卷大旗指挥若定的气势。同时,还反映了当时楚王城的富庶和繁荣。以区区28字就把当时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可谓笔力遒劲,诗功深邃。

二、意境飞逸,诗情饱满

写诗填词要有意境。没有意境的诗,犹如一杯白开水,饮之无味。而意境,源于浓烈的诗情。安徽齐周梦先生在其《铁庵诗话》中对诗情是这样解释的:“诗者,心之感于物而生情也。感之愈深,情亦愈浓。感情愈深愈浓者,内心必然勃激,内心勃激而后由此生发开去,且行诸笔端者,诗成焉。”我们从《梁子湖棹歌》中可见朱先生的诗情饱满充沛。想必先生也经常回乡而引发出诗的灵感以至于写出诗思飞扬、意境优美的竹枝词。朱先生因对梁子湖的热爱而挖掘出很多鲜为人知的梁子故事和传说,也使读者领略到了梁子岛的魅力和风韵。

梁子岛东山有尊娘子塑像。这尊塑像,可谓是梁子的起源,亦是梁子岛的象征。因一位名叫玉红的妇人,在一次洪灾中得到仙人指点救了高唐县百姓。后来在梁子岛上树立了一尊娘子塑像以为纪念,也使后人每来此处瞻仰祈福。朱先生以娘子塑像为题,便记录了这一传说:

临水东山立翠微,平湖如镜射霞晖。

麻姑已历沧桑变,愿此安澜壮思飞。

诸如此类的传说、故事,《棹歌》中比比皆是。现且摘一二,以供欣赏。

《武昌山毛人》:“古鄂山重林木深,年荒岁远野猿吟。牵衣释惧知人意,赠果回眸不复寻。”这是源自陶渊明《搜神后记》写的毛人救助采茗人的故事。

《沼山烽火台》:“樊口屯兵战事开,黄旗沼岳筑烽台。营前走檄流星火,关羽横刀震九垓。”这是源自《三国志·刘备传》写的有关关羽于梁湖虎山旁矶石磨刀及沼山筑烽火台的故事。

朱祥麟先生热爱家乡,他在多部著作中提到梁子湖。如他的《通灵子诗词续稿》中有一首新诗《梁子湖》极尽颂扬,山山水水,无不入诗,既写有乡土风情,也写有苦难历程。足见他对梁子湖的一往情深。

三、不媚不俗,竹枝味浓

好友李梦痴先生在其《诗话百则》中曾说:“雅道无真,即是赘疣,雅道媚俗,便成倡优。”强调诗应真而无媚,否则便是肉瘤,便是杂耍。

读朱祥麟先生《棹歌》能明显感觉到真情体现,雅趣无穷,毫无媚俗之风。其乡土气息浓郁。如《梁湖采莲》:“女郎棹浆入荷丛,莲摘清香淡淡风。自得满舱能易值,归来戴月系乌蓬。”将梁湖采莲的情景,写得活龙活现了。诗中既有怡悦之情,亦有收获之喜。其实,采莲并非全是女郎,而作者选取女郎作为采莲主人公,这就能引人入胜,从而使诗作更具美感,更具可读性,也更具有乡土气息。

朱祥麟先生《通虚子讲话》中说:诗词创作强调意象思维。他在《梁子湖棹歌》中所运用的意象丰富,并多为即景即事,写来也是风情绰约,趣味不尽。只要读过他的《棹歌》,便可见其意象纷呈,无论是军事、建筑,还是山水、田园,都能入其诗行。可见他特别注意诗歌意象的创造。兹举其《青峰山》:

萦青缭白上层巅,西眺梁湖寺外船。

新雨初停心似洗,空明倚树听流泉。

此作既有萦青缭白的景观,有青峰寺、寺外船,也有山中新雨、滴翠流泉,等等。其意象不可谓不多,不可谓不阔,不可谓不富。

从总体上看,《棹歌》既有诗之境阔,又有词之言长。具有竹枝词特征,民歌色彩浓,人文风格重,亦偶有方言土语,诗风明快,诗语清丽,诙谐风趣,且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广为纪事,以诗存史。但与普通竹枝词相比,又有某些区别,如格律上显得有些严谨,似乎有些格律的束缚,以至于有些篇章,偶显呆滞,每首单独成篇,亦可作七言绝句。然瑕不掩瑜。借此机会,我衷心祝愿朱祥麟先生在竹枝词创作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最后,我谨以一首蹩脚的竹枝词作结:“几多神话有犹无,一曲棹歌梁子湖。风土人情收眼底,竹枝百节绘鸿图。”

(作者系东坡赤壁诗社副社长)

猜你喜欢 竹枝词朱先生 清代宋庆常《石阡竹枝词》勘误补正西部学刊(2021年3期)2021-06-28“码字”的朱先生老年博览·上半月(2021年4期)2021-04-23竹枝词当代音乐(2020年8期)2020-08-17书法《竹枝词》党员生活(2020年12期)2020-01-07以“民俗诗”的视角解读京津民俗文史杂志(2019年4期)2019-12-04竹枝词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5期)2019-11-14白鹿原人物形象塑造及意义分析青年文学家(2019年3期)2019-03-13朱家的故事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5期)2017-06-07悼朱光潜先生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年3期)2017-03-31老先生扮演病人为哪般家庭医学(2016年4期)2016-05-05

推荐访问:印象 朱祥 梁子湖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