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语言价值的发掘

2021-11-08 11:52:24公文范文
王丽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童话教学中如何发挥语言价值的问题值得研究。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是通过丰

王丽

摘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童话教学中如何发挥语言价值的问题值得研究。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幻想来演绎一种生活场景的,其中的语言价值需要发掘,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这种价值,进而在此过程中形成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童话教学中语言价值的发挥,需要建立儿童视角。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语言价值

在小学语文低中段教学中童话文体占有重要的地位,也一直是小语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对语言建构与运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于是笔者思考在童话教学中如何发挥语言价值的问题。现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教学,谈谈笔者的浅显思考。

一、童话中的语言价值发掘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童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通过童话的趣味性、幻想性等自身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等思维能力。这是一种综合性的表述,同时应当看到的是在这样的表述中,也隐含着对语言价值的判断:一方面,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学生在阅读童话、感悟童话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借助于语言工具去理解童话,构思属于自己的想象;另一方面,小学生在徜徉童话当中时,还会因为趣味性的驱动而进入童话幻想的境界,通常情况下学生此时往往会产生表达的期待,这种表达期待通常是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等输出的,如果说表情与动作更多属于学生的自然行为的话,那语言就是需要重点培养的,而这也是利用童话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价值空间所在。

如经典童话《小蝌蚪找妈妈》,对于今天的儿童而言,小蝌蚪已经是“稀有动物”了,当小蝌蚪远离了儿童的世界时,不仅意味着生活元素的缺失,同时也意味着童话教学有了更大的空间。引导儿童根据文中的“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去感受蝌蚪的形象。笔者在教学中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曲折”,先用文字呈现这段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文字理解去构思小蝌蚪的形象;最后再呈现真正的蝌蚪的样子,结果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实际情形一比较,课堂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哇!蝌蚪原来是这个样子啊!黑灰色的身子很是特别!蝌蚪怎么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可爱呢?……哪怕是平常最口拙的孩子,也能够顺畅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显然,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蕴含其中。

二、童话语言价值发挥途径

认识到童话教学中的语言价值,其后的任务就是在教学中让这种价值发挥出来,进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一)朗读中感知语言

统编版小学語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课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很大作用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读、配乐读、为童话配音读等,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不仅能够感知语言特点,培养语感,而且能够体会故事人物的个性化特点,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青蛙卖泥塘》一课时,教学时重点指导青蛙与老牛、野鸭的角色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模仿商贩的吆喝,帮青蛙吆喝着。老牛的慢条斯理,野鸭的挑三拣四,读出每个角色的语气。《寒号鸟》一课中“寒号鸟还不听劝,伸伸懒腰说道:‘傻喜鹊,别啰唆,天气暖和,得过且过。”朗读时,让学生先做做寒号鸟伸懒腰的动作,体会它的懒惰,然后用这种体会来读寒号鸟所说的话,应表现得懒一点,还应有不耐烦的语气,这样角色语言很快表现出来。

(二)品析中积累语言

三年级童话《纸船和风筝》,教学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漂呀漂”和“飘呀飘”这两个词语的差别,体会词语间的细微差异,揣摩作者用词的准确,这就为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师:纸船漂呀漂……风筝乘着风,飘呀飘……这两个“piao”如何区别呢?

师:这些是同音字,在我们学习中经常出现。同学们会运用这两个词吗?

谁能用“漂呀漂”说一句话?

师:你们看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啊,带有“氵”的字与水有关,带有“风”的字与风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写的这首儿歌吧。

“飘”和“漂”两个字同时出现在这篇课文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一字,通过让学生品读、说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义,体会这两个字的细微差别,真正对字词有了深入的理解,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分析、解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中,多次运用“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等叠词,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碧绿”和“碧绿碧绿”,“雪白”和“雪白雪白”有什么不同?通过辨析比较,学生感受到叠词的表达程度加深了,也体会到作者的表达情感。通过学生反复的朗读,在品味语言的同时积累了词语,又培养了语感。

(三)复述中内化语言

《小熊住山洞》作为面向一年级学生的一则具有“新意”的童话,读来非常让人感动。从童话语言的角度来看,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树上长满了绿叶”,“树上开满了花儿”,“树上结满了果子”,“树上有许多鸟儿”,再到“小熊舍不得砍”,他们终于“没有砍树造房子”……这样的语言描述实际上也是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童话故事形成一个清晰的线索,有学生总结出的“春叶”“夏花”“秋果”“冬鸟(巢)”,实际上已经体现出一种很好的语言素养,同时他们也认识到通过这样的精练的词语(语言)可以概括一个丰富的意思。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同时进行角色扮演,加上自己的动作,学生一边表演,一边复述,学生通过语言描述就将故事中的角色形象呈现出来。此时,“语言符号”对应“故事形象”,“故事形象”又激起“内在情感”。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锻炼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很显然,在童话教学中,让学生直接基于童话语言进行构思与总结,通过文字去构思童话画面,再通过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童话,都可以发挥童话语言的价值,从而起到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作用。

三、童话语言教学的再思考

童话作为一种重要的文体,尤其是在统编版中篇幅数量很多,是需要悉心研究的。笔者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感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童话教学的有效性,尤其是童话语言价值发掘的有效性。

学生在学习童话时,首先面对的就是童话语言。尽管这其中需要通过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儿童想象表象的建构,但文字作为信息承载的第一载体,学生在阅读文字时会有什么样的思考,是童话教学研究的第一要务。笔者积累的经验之一,就是多与儿童交流,摸索他们在遇到童话语言时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象,通过这种前置性的研究,往往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童话的语言价值。

总之,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需要教师去发掘语言价值,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感知童话语言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龙小龙.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策略.时代教育,2013(6):156156.

[2]张小花.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分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S1):263264.

猜你喜欢 童话价值语言 童话镇琴童(2017年12期)2018-01-09午夜童话镇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25一粒米的价值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6年7期)2017-02-04“给”的价值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11期)2016-11-29我有我语言少儿科学周刊·少年版(2015年4期)2015-07-07语言的将来海外英语(2013年2期)2013-08-27小黑羊的价值学苑创造·A版(2009年6期)2009-12-07放大你的价值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09年3期)2009-08-04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中学生英语高中综合天地(2009年6期)2009-07-30梦里的童话小火炬·阅读作文(2009年8期)2009-07-14

推荐访问:浅谈 小学语文 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