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以四手联弹,破核心问题

2021-11-12 10:33:09公文范文
林泳桥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精品课“闪亮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各

林泳桥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各式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精品课“闪亮登场”,在名师、新秀的演绎下“各显神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研究当然也要面向占课型大多数的常态课。时代的发展呼唤常态课的研究。

关键词:科学常态课;分析教材;充足探究时间;探究材料

一、深入分析教材,聚焦核心问题

高效的教学必须聚焦核心问题,以核心问题的突显、突出、突破,带动其他问题的落地。这就需要老师独具一双慧眼,敏锐地捕捉出“该教什么”,并提炼出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神奇的小电动机》一课,分析教材发现,该课有三个探究活动,一是小电动机里面有什么;二是为什么一通电小电动机就会转动起来;三是改变转子转动状态的方法。在三个活动中,第1个活动是基础,第3活动个是拓展,而第2个活动就是本课的核心问题。

二、保证充足的探究时间,突显核心问题

对于大多数课堂而言,用于学生探究的时间,应该在20分钟左右,而花在核心問题上的时间总量,应该不少于20分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来探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来研究核心问题,只有孩子们得到了充足的探究时间、充足探究核心问题的时间,才能让探究效益得到很大提升。

三、提供有结构的探究材料,突出核心问题

在《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些肯定会下沉(螺帽、橡皮块等)、肯定会上浮(泡沫、纸片等)和难以辨别沉浮的材料(牙签、回形针、光盘等)。学生开始猜测,这些材料中大的会沉,小的会浮,或者是轻的浮,重的沉,但实验后孩子们却发现结果却不是他们所认为的那样,他们模糊地认为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轻重是没有关系的。

看到学生产生矛盾和疑问,教师可再提供给每个合作组大小一样、轻重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又惊喜地发现,原来在这组材料中,轻的浮,重的沉。看来和轻重还是有关系的。“沉浮和大小呢?是不是也会有关系呢?”有学生发问。“试试看!”教师可再提供给每个组轻重一样、大小不一样的材料。学生实验后又会发现:原来在这组轻重一样的材料中,大的浮,小的沉。“哦,原来跟轻重、大小还是有关系的。”“是越小、越重的就越容易沉。”“那轮船怎么会浮呢?”最后,孩子们带着“似乎明白了”的满足和新一轮的疑惑结束了一节科学课的探究旅程。

四、抓住不期而遇的精彩,突破核心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准备弹性化教案,重在设计教学过程由何开始、如何推进、如何转折等,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要相辅相成、水到渠成等要求已经成为更多教师的自觉追求。例如在教学《怎样防止金属生锈》一课时,上课5天前,笔者让学生做了一组对比实验:把相同大小、材质的铁钉分别放在空盘子里、水盘子里、菜油盘子里、盐水盘子里、干燥的盒子里,并每天观察记录铁钉生锈的情况。

通过展示学生的介绍及其他学生的补充,大部分学生知道了铁钉生锈跟空气和水有关,然后就进行了后续的防止铁钉生锈的教学。

另一个班级上课的时候,先检查了学生的观察记录,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记录是比较完整的,也有些学生的记录是这样的。

在交流的时候,笔者先让记录比较完整的学生进行展示,并由展示的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推测铁钉生锈的原因。这时笔者没有急着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适时把一个记录不完整的记录表投影出来,其中,放置的地方是空缺的,请学生仔细观察后面的观察记录,来推测铁钉分别是放在什么环境中的,并说明理由。

常态课是基础,是根基,是一种磨练,只要每一位教师都能正确把握每一节科学课的核心问题,并根据这些核心问题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科学课必能因此大放异彩,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将得到飞速的提升。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程洁. 扎实上好常态课,让常态课“不同寻常”[J]. 好家长,2018(13):163.

[2]王玉琴. 对如何上好科学课的几点思考[J]. 吉林教育,2012(01):114.

推荐访问:核心 四手联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