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谈民间故事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

2021-11-12 10:55:45公文范文
陈宝美摘要:近些年国家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小

陈宝美

摘 要:
近些年国家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要求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小学语文来说,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字词积累量,还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将民间故事融入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文章主要对民间故事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进行探析。

关键词:
民间故事;小学语文;教学融合

一、 引言

语文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的字词,对句式结构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样才能为后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来,影响了自身的学习质量。而多数民间故事语言幽默,想象丰富,充满浪漫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促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民间故事与语文教学任务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增长自身的见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质。

二、 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接受新知识比较被动,很多学生在掌握字词的过程中,通常一个简单的字词需要大量的时间,反复进行练习。再加上他们比较活泼好动,在面对这样的学习方式时,部分学生在经受各种挫折之后,会产生放弃的想法,以懈怠的情绪面对语文,从而给自身的语文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讲课方式比较单一

〖JP+1〗在国家提出新课改的教学政策之后,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始积极地转变自身的讲课方式。但是由于小学生每个学期的语文上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每个学期都有固定的教学任务,为了在课堂上能够顺利地给学生讲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很少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语文知识点中涉及的民间故事,整节课堂时间都是由教师进行掌控,讲课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整个学期都是固定的讲课模式。这样的讲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对课堂上的讲课内容产生疲倦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集中自身的注意力,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忽视了民间故事的引入

这些年学生的升学压力比較大,即使在小学阶段,每个学期都有硬性的字词、阅读以及写作的教学任务,学生一旦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任务掌握不够充分,那么在后面的考试阶段就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根据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进行讲课,在课堂上主要以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为主,忽视了民间故事的引入。

(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

由于小学生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一般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的学习任务。部分教师在布置任务的过程中,会在练习字词或者阅读的过程中,给学生穿插一些民间故事,但是小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没有阶段性和长远的规划,导致他们在面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时,经常是以应付的心理只为完成,没有自主学习民间故事的意识。

三、 将民间故事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和做事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自身的兴趣为主,对于自身喜欢的课程,学生在听课和完成任务的时候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来。针对这样的现状,教师将一些丰富有趣的民间故事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他们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民间习俗以及谚语等,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二)丰富教学内容

以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课本中的教学知识点,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当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将民间故事引入其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讲课资源,促使学生在聆听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三)传承民间文化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多样,民间故事也是其中的一种。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将民间故事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加自身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提升自身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将一些优良的民族精神和民间文化在学习中不断传承下来。

四、 民间故事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对策

(一)借助多媒体传播民间故事,提升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了解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结合课本中的教学任务,向学生讲述一些知识点。但是多媒体中展示的内容,与课本上的知识没有任何区别,学生的听课方式只是从看书变成了看多媒体,这样的教学现状没有将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因此,为了能够将民间故事有效地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然后深入探索可以渗透民间故事的点,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民间故事视频,穿插到多媒体课件中,在语文课堂上通过Flash播放给学生。例如,在讲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这则文言文时,教师在网络上通过搜索引擎,在上面查找一些关于司马光砸缸的视频。由于小学生的上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挑选一条经典的砸缸视频下载下来,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到司马光砸缸的内容。当学生观看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询问学生观看完这个视频的感受,让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将课件中的视频内容进行大致的梳理,明白教师通过播放民间故事司马光砸缸想要传授的道理。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在回答的过程中会将自身的目光集中到司马光热心助人、心地善良方面。教师可以在他们回答完毕之后,将司马光的生平经历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告诉学生纯正品行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完这个民间故事之后,不仅对司马光砸缸有了充分的了解,还能培养自身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民间故事

以往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也会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于小学生的主动性不够高,导致他们在面对教师的提问时不能积极地进行回应,只能被动地通过点名的方式进行回答。这样的提问方式不仅浪费了提问的环节,还会增加学生的听课压力。因此,为了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以良好的学习心态学习相关的民间故事,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穿插进一些民间故事的相关话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能对民间故事进行有效的了解。例如,在讲到《长城》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询问学生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样的内容?关于长城的典故都有哪些?这些典故中有哪些是民间故事?然后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时间,让他们在自己的小组中进行讨论。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现话题偏离的现象,教师可以随机走到不同的小组中进行询问,将原有的提问内容進行适当的变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讨论方向,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讨论注意力,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讨论中。当学生交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按照小组的先后顺序,有序地对不同小组进行提问。由于小学生对民间故事的了解比较少,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可能分享的民间故事也不是很多,所以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时,可以站在学生的层面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逐渐想到一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民间故事,比如孟姜女哭长城以及定城砖的传说等。如果学生对某些民间故事讲述不完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并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将这些民间故事记录下来,在课后整理到自己的日记本上,第二天上交给小组组长,让组长对学生的完成任务以打分的形式进行详细统计。这样不仅有效督促了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学习,还有助于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通过小组朗读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

过去教师在讲述到故事的时候,通常会在课堂上先带领学生对相关的古诗进行朗读,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的发音之后,逐字逐句地给他们讲解相关的字词的意思,让他们在自己的课本上将这些意思进行标注,并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关的背诵任务。在讲述古诗的相关理论时,基本上很少将民间故事引入其中。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民间故事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讲述古诗词之前,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对下节课要学习的古诗词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字词的变化分析诗词的中心思想,总结古诗词的大致意思,力求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例如,在讲到《乞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培养自设的默契度。在语文课堂开始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电脑搜索牛郎织女的相关讲解视频,根据课堂的讲课时间,挑选一些经典的讲解视频对学生进行播放,让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明白牛郎织女的大概故事内容,确定乞巧故事朗诵的情感投入基调。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意识有所不同,所以他们观看完视频后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这样的心理导致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情感与预期不同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字词发音以及情感投入以打分的形式进行记录,为后期的点评做准备。当学生朗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差异点评,对那些语文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告诉他们在朗读过程中的长处,比如字词发音准确,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然后让学生对相关的民间故事进行简要的概括即可,不用要求过高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那些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在朗读中的情感投入在班级上进行表扬,然后让他们将自身对牛郎织女的看法进行描述,让他们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合民间故事时,应根据课本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有效渗透,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掌握更多的民间故事,增强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瑞珍.探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快乐阅读,2015(18):93-94.

作者简介:
 陈宝美,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高新区九湖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民间故事小学语文 十二生肖·鼠东方少年·布老虎画刊(2021年1期)2021-06-22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有效性研究考试周刊(2018年93期)2018-10-23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阅读(低年级)(2018年10期)2018-05-14浅谈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融合的作用及途径赢未来(2017年7期)2017-12-13古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析报刊荟萃(上)(2017年10期)2017-10-2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小学(2017年7期)2017-08-14“互联网+”新常态下信息技术与建筑室内设计教学的深度融合大观(2017年6期)2017-07-17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方式研究魅力中国(2016年43期)2017-05-05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49期)2017-02-27哪双是自己的脚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4年1期)2014-02-27

推荐访问:民间故事 融合 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