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2021-11-16 13:19:48公文范文
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

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中国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持续向好的抗疫成效。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积极向好,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逐步恢复了开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图书馆服务有了很大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依靠网络的数字文化服务全面发力,让人民群众“宅”家抗疫期间也享受到多形态、多载体、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笔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有了一些思考。

一、公共图书馆的含义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发轫于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以下两种渠道:地方政府的专项支持经费和公共图书馆的常规经费。由于两种来源的经费都是以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为基础的,所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热潮首先在上海、北京、天津、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并迅速蔓延也就顺理成章。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是国内最早启动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北京、天津紧随其后开启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幕。三个直辖市都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昌明的文化传统,两种因素形成的巨大合力促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率先在京津沪的大地.上形成。广东、江苏、浙江是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最发达的省份,自2003年亦开始探索建设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上述地区均处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达的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基础较差,但也已经出现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案例。例如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开启了本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是我国中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先行者。新疆地处边陲,经济发展状况在西部地区中亦属于落后者,但在2009年也发起了本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城市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地方政府的财力雄厚,城市居民的信息需求旺盛,这些主客观因素共同推动了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萌生和发展。苏州图书馆一社区分馆体系、哈尔滨市总分馆体系、新疆克拉玛依公共图书馆联建共享一体化服务体系等都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事业基础薄弱,因此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困难重重。目前只有嘉善县、海盐县等少数地区构建起了以农村为重点服务目标的城乡-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广东流动图书馆是较为成功的,以服务农村地区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县(市)辐射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当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模式。如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通过建立县级分中心、图书馆服务点等方式向农村拓展。

二、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信息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资源采选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以各馆馆藏资源的联合保障为基础,为用户提供普遍均等的信息服务。与单体图书馆各自为政,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馆藏资源建设模式不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强调信息资源的整体布局和分工收藏。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使用较多的信息资源采选方式是集团采购、协调采购、统一采购。

2.信息资源编目

信息资源报道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信息资源共享的效果,信息资源编目工作也就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一个核心环节。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编目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奉行的編目原则、执行的编目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成员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书目数据不统一、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信息资源的共知共享。联合编目与集中编目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组织的两种主要方式。

3.信息资源管理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的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各馆馆藏资源的有效保存和高效利用,而对馆藏资源进行配置、流动和组织,使之成为动态有序的信息资源体系的过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是所有成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总和,所以其管理的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单体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

4.数字馆藏建设

在新的图书馆业态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正在由图书、期刊、录音、录像等模拟形态转变为数字形态。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书馆的馆藏体系不仅包括以模拟形态存在的现实馆藏,而且还包括越来越多的以数字形态存在的虚拟馆藏,或称数字馆藏。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在数字馆藏建设中面临以下问题:数字资源价格昂贵,并且需要连续投入维护成本,对服务体系的财政经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对于高校图书馆和科研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读者对数字馆藏的需求量较小,能否实现成本效益也是服务体系必须考虑的问题: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建设特色化的数字馆藏也是部分服务体系积极探索的课题。

三、公共图书馆必须做好公共卫生安全防护

公共图书馆具有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在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中,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传播知识、陶冶情操、鼓舞士气,为抗“疫”发挥积极作用。在后疫情时期,更加彰显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立健全应急服务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强化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沿阵地,人员密集流动性大,图书和各类设施设备不可避免地存在细菌,由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局限自然通风条件有普遍较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树立高度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加强馆舍清洁、图书杀菌、设施设备消毒、空气流通、进馆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等常规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工作。

2.健全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

国内公共图书馆经历的重大突发事件很少,因此普遍缺乏应急服务机制。经过去年的考验,公共图书馆界纷纷认识到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服务机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提高馆员的公共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总结提升应急反应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图书馆应急管理体系,保障读者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

3.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宣传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除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机制,还包括日常开展的生活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与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形成全社会的合力,结合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培养公民的卫生意识和习惯。。例如,倡导公民尊重和珍惜生命,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增进全社会对医护人员的理解与尊重,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公共与个人卫生习惯,如保持手卫生、实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注意饮食卫生等等。

4.开展健康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应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提供信息服务。后疫情时期,公共图书馆作为为国民提供信息服务和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应该将健康服务融入其发展政策,针对健康中国建设中对社会机构和个人的要求,利用自身的特色,通过跨机构的合作,开展倡导健康理念、引导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供权威健康信息、提升健康素养的促进和服务活动。

四、阵地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并举

1.积极扩充数字阅读视听资源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探索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利用新技术的服务形态,有些已经成为了各地总分馆的组成部分,如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外借图书投递等,这可能使得有些领导和同行误认为可以不设实体图书馆而达到全覆盖的目标。借阅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最基本的服务,到馆人次、外借册次是评价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主要指标中的两项重要内容,甚至说是最主要的指标也不为过。然而,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却远不止借书还书,与实体图书馆相比,其他形式都无法全面履行公共图书馆使命,特别是在参考咨询、阅读推广、文化娱乐等方面。

2.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读者活动

尽管数字技术和网络已经高度发达,但要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保障普通民众享有平等的信息、知识获取等文化权益,仍然需要借助机构化的实体图书馆的全覆盖来完成其使命。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等新的服务形态,需要与实体图书馆配套,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一并规划和设计,在因人口稀少或地理环境复杂而设置实体图书馆效能较低的地方设置自助图书馆,或设置流动图书馆的停靠点,或设置网上借阅的社区投递点,则能够进一步方便读者利用图书馆,并有效提升总分馆的整体服务效能。

五、“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线下服务如何开展

1.准确把握本地疫情防控态势

要准确了解当前疫情防控总体形势,牢牢把握防控工作主动权。当前,疫情防控拐点尚未出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防输入为主转为防输入与防扩散并重的阶段,进入了由市外阻击战转为城内巷战的阶段。面对看不见的敌人,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演变,新区各级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准确认知,切忌麻痹大意,滋生盲目乐观的心态。要继续加力加劲,持续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2.全面配置疫情防控设施设备

要求各地要針对疫情的变化并结合防控知识的更新,主要利用线上培训的方式,不断强化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加快提高基层防控疫情的能力。要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医务人员分级防护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做好个人防护、手卫生等工作,严格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消毒、环境卫生工作,严防基层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的作用,充实基层防控力量,加强对设置发热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提高基层综合防控能力。

3.强化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丰富,除了需要应对传统安全风险,还要对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作出前瞻性部署。重大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巨大,如果处置失当、应对失误,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还会造成人心恐慌、社会不稳,消解经济社会多年建设成果。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力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六、结语

后疫情时期,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应强化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应急服务机制,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专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利用新媒体创新服务等。

参考文献

[1]王斌.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研究[J].山东青年,2020(6):8,10.

[2]冯乌云.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J].写真地理,2020(28):288.

[3]徐凌哲.城市公共图书馆资源开放共享和服务区域化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250-251.

[4]陈欣.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的推广与实践[J].卷宗,2020,10(31):181.

[5]常洪艳.新时期图书资料的管理办法创新研究[J].才智,2020(14):236.

作者简介

吴慧玲(1981—),女,汉族,广东梅州市人,阅读推广与研究辅导部主任,文学学士,单位:梅州市剑英图书馆,研究方向:阅读推广、图书馆服务。

猜你喜欢 馆藏服务体系防控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党的生活(黑龙江)(2020年8期)2020-09-27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南方周末(2020-07-16)2020-07-16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9年12期)2019-03-02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心理技术与应用(2018年10期)2018-02-19构建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商场现代化(2016年14期)2016-06-16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构想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6期)2015-07-01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档案管理(2015年3期)2015-04-20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共产党员·上(2014年5期)2014-05-27高安馆藏元代陶瓷撷粹(下篇)收藏(2013年7期)2013-10-12

推荐访问:新时期 模式 公共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