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宝塔山的见证

2021-11-23 10:53:20公文范文
孙波陈晨张斌13年,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瞬。13年,却书写光照千秋的诗篇。从1935年10月落脚陕北时

孙波 陈晨 张斌

13年,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瞬。

13年,却书写光照千秋的诗篇。

从1935年10月落脚陕北时,中央红军仅剩7000余人,到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时,人民军队兵力已达280万,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

百炼成钢,终成脊梁。沧海横流,砥柱巍然。

奥秘究竟何在?

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从黄土高原的山梁沟峁间,从流淌过岁月的旧址文物间,从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间,寻找到历史的答案。

旗帜高擎 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清晨的阳光,洒照在宝塔山上。于山顶眺望,一条条大道伸向远方,平坦开阔,车流不息。

“抗战期间,通往延安之路荆棘密布,但这里是爱国志士心中的圣地。”讲解员秦莹深情讲述。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在彼时奔赴延安的4万名青年知识分子中,有人如此写道。

这是许多人心头的思索:“延安偏居一隅,何以能成为时代的‘灯塔?”

历史的长卷,曾这样作答——

党中央到达陕北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亡关头。

一道道严峻考题,摆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瓦窑堡的窑洞里,凤凰山的油灯下,延安整风的会场内……一次次讨论热烈展开,一场场求索艰难进行。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召开党的七大实现全党空前团结统一……答案日趋明晰,迷雾渐渐散尽。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王志说,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潮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體实践相结合,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旗,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高擎旗帜,找对道路,便有了天下人心归延安。”

时代奋进,仍在继续作答——

人间四月天,杨家岭迎来又一个清晨。七大礼堂中央,“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2个大字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毛泽东同志旧居内,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老党员泽巴,真挚地捧出哈达。

不远处,“小小讲解员”周丹妮打理着胸前的红领巾,讲述圣地今昔。

“我是农奴的儿子,党让我们翻身做了主人。我一辈子想来延安,终于如愿。”74岁的老人喃喃自语。

“2019年5月,延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几代人的梦想,一朝梦圆。”13岁的少年神情肃然。

一老一少,抚今追昔。

人民至上 汇聚万众一心的磅礴伟力

安塞区高桥镇洛平川村,张思德烈士的雕像前,多了几束游客送上的鲜花。

1944年9月5日,29岁的张思德在这里烧炭时牺牲。3天后,在他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1945年召开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概括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入报告和党章。

57岁的高桥镇南沟村村支书张润生,是听着张思德的故事长大的。

2013年,延安遭遇百年一遇强降雨,老家的窑洞塌了一片。“咱是张思德牺牲地的人,不能让先人寒心!”35岁就出门闯荡的他,心一横回了乡。兴建农业园区、发展乡村旅游、推行“三变”改革……短短几年,贫困村变身3A级景区,一到周末,车多得停不下。

曾憧憬着走遍大好河山的他,现在天天围着村民转。“游遍世界,不如游历群众的内心。”张润生说。

民心有多大?民心里装着兴衰。

春雨一夜,延安中学内的一排窑洞更显寂静。这是抗战期间美军观察组的驻地。1944年至1945年,观察组政治顾问谢伟思在实地考察后,如此评价延安:

民众官兵打成一片,路无乞丐,家鲜赤贫,服装朴素,男女平等。整个地区如一校园,青春活泼,民主模范,“与重庆相比是另一世界”。

“军民本是一家人,根根叶叶心连心;人说母子亲又亲,这比母子要亲十分。”

当年边区群众秧歌队的一首《花鼓词》,将军民鱼水情深描绘得淋漓尽致。

延安枣园,延园新居。

86岁的白志福悠闲地泡上热茶。4年前,他告别待了一辈子的侯家沟搬到这里。三室两厅的新房住着舒适,果园交给合作社打理。

在侯家沟,有段往事家喻户晓。

1944年冬天,毛泽东听说侯家沟的妇女不生孩子,就找来延安市委书记张汉武要求查验村里的水质。“群众疾苦不是小事!”在他的指示下,井水经过处理,村里又传来新生儿的啼哭。

70多年后,侯家沟整村搬进社区,卫生院、便民所近在咫尺。白志福每月有数百元养老金和高龄补贴拿,村里90岁的人不少,百岁老人也不稀奇。

艰苦奋斗 战胜前进路上一切艰难险阻

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讲解员李茜总会提及这组数字——

1941年,南泥湾开荒种植1.12万亩,蔬菜完全自给;到1944年年底,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粮3.7万石,实现“耕二余一”甚至“耕一余一”。

数字背后,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高昂士气,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奇迹!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重兵进攻我千里河防,国民党顽固派构筑5道封锁线,对陕甘宁边区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加上连年灾害侵袭,边区遭遇极度困难。

在1939年2月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尖锐发问:“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

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此展开。

1941年春,北风凛冽,三五九旅的战士高唱“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战歌,浩浩荡荡挺进南泥湾。

没有房子住,用树枝搭草棚;没有鞋穿,动手编织草鞋;没有工具,就找废铁自己造……从黎明到黑夜,从河沟到荒山,战士们奏响了生产自救的凯歌。

“无论是落脚延安时克服内忧外患,还是大生产运动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副院长杨晓红说。

百草复绿,又是一年春光。南泥湾人正接力奋斗: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创业基地……“陕北好江南”驶入发展快车道。南泥湾管委会主任李鉴君说,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从未远离这片土地。

这股精神,涌动在边区群众的血脉里。

告别绝对贫困后,延安聚焦绿色发展,苹果产业更新升级,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新经济加速崛起……一幅五彩斑斓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在山峁间铺展。

这股浩气,赓续在薪火相传的奋进里。

2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当晚,安塞区化子坪镇党委书记野根利一宿无眠。夜幕四合,这位在延安农村最早成功探索“飞地经济”的基层干部,给儿子写下家书。

信的结尾——

无奋斗,不青春!

猜你喜欢 南泥湾延安 延安的故事歌海(2021年2期)2021-06-22南泥湾精神及其时代弘扬方法青年时代(2019年36期)2019-02-14南泥湾新歌代代传当代音乐(2018年1期)2018-05-14土地整治措施研究与建议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15期)2018-05-14弘扬南泥湾红色文化 助力陕西追赶超越新西部·中旬刊(2018年11期)2018-02-28走进南泥湾作文周刊(高考版)(2016年14期)2017-06-01在延安彝良文学(2016年4期)2016-12-05抗战时期的延安齐鲁周刊(2016年29期)2016-09-12抗战时期的延安齐鲁周刊(2016年29期)2016-09-12《保卫延安》震撼播出西部大开发(2009年6期)2009-07-27

推荐访问:见证 宝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