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诗转文”:从诗歌意象中铺设习作之路

2021-12-07 10:37:15公文范文
陆淑颖有一种文字,美到醉人,它的名字叫最美古诗文。对于这些古诗词,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诗词意象,从中

陆淑颖

有一种文字,美到醉人,它的名字叫最美古诗文。对于这些古诗词,教师要积极挖掘其中的诗词意象,从中拓展“诗转文”活动。“诗转文”教学可以让诗词为作文服务,借助于诗词意象来丰盈学生的作文语言,写出佳作妙文。诗词的意境是深远的,诗词为写作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教师要因势利导,善于挖掘和加工,让学生的习作“锦上添花”。

一、从诗词中挖掘故事,展开延伸想象

诗词的语言精练而婉丽,既展现了丰富的人间生活画卷,又道尽了人生的不同体验。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写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利用拟人的手法,让“桃花”与“春风”建立对话。阅读该诗,其中的故事耐人寻味。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从诗词的故事展开联想,去体会“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意境。“诗转文”教学,就是要依托诗词,从诗词中所描写的人物、地点、故事、景物、情节中延伸和拓展更多的言外之意,去构思不同的诗外之象。

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所描绘的基本事件可以概括为,诗人向东望长安,远离故土,长路漫漫,思念无尽,泪湿了双袖。在路上,两人相逢,没有纸和笔,来不及写书信,只能通过几句话捎去平安。按照“诗转文”的写作方法,诗中的人物,有作者和入京使,地点是在西去的路上,由故园向东望。故事情节是,诗人出京,向西行,路上逢入京使,两人相见,诗人思念家人,借入京使来传语报平安。由此,结合全诗内容,从诗歌文字中,我们可以延伸想象,将作者的思乡之情,借助于特定场景的描写抒发出来。第一句交代了场景,第二句描写了人物神态,第三句刻画了细节,第四句记录了对话语言。如此一来,一篇描写怀乡的习作就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王维《使至塞上》描写了赴边慰问的场景。利用“诗转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延伸写作。第一,人物方面,以“使者”身份出行塞上;第二,场景方面,“逢候骑”;第三,景物方面,对边塞风光进行描写。抓住这三点,展开联想,让学生细化和丰富诗文情节。

二、从诗词中找准方向,突出写作重点

“诗转文”在实施中,与平时的习作训练有别。一般写作时,结合写作对象,要把握描写的顺序,观察对象的细节,将之呈现出来。但是一件事,往往有很多头绪,学生找不准侧重点,难以写出特色。读诗词,挖掘诗词中的景象。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词所呈现的主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在景物描写手法上,突出主次和重难点,容易把握观察的顺序与内在逻辑。如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顶点观察或移步换景等。在杜甫的《望岳》中,全诗围绕“望”字展开,对泰山的景致进行分层描写。藉由“望”的结果,有远望、有近望、有细望,最后融入了“愿望”。再读杨万里的《小池》,也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观察,写整体全景,再特写部分,最后落到某一点上。在描写顺序和详略分配上,做到了由整到分的递进。这些诗词中,显然最终都体现在了某一处。

在进行景物描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举例来讲,描写公园的某一处景观,对景物的观察可以有很多种视角。如远看、近看、对景物的特写等。还可以是定点描写、移步换景。如公园中的景物很多,有假山,有花屏,有湖泊,有游乐场,还有人群、树木,等等。面对这些景物,写哪些内容,不写哪些内容,重点写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等问题都需要结合学生的自我体验来设计和优化写作思路。最后以流畅的语言、准确和细腻的刻画、浓烈的情感抒发展现公园的美景特色。

三、琢磨诗词情感,描写更具真情实感

在诗词中,情感的寄托可谓是寓意深远。对诗词的解读离不开情感的体认。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否则,难以让读者感同身受,文章读来味同嚼蜡。诗词中的情愫是多彩的,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们在平时读诗、背诗时要总结诗词中的情感,去挖掘情感的表达方式。在《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对“愁”的描写,好比是万般愁绪,剪刀剪也剪不掉,用梳子理也理不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于“愁”,不去执意地写,却用“载不动”来描摹其深,独具艺术特色。

教师在“诗转文”活动实施过程中,可以挖掘诗词的意象,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其描写手法。如对“思乡之情”的刻画,“思来思去,山一重,水一重”。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作为写思乡之情的“象”,将诗人的浓浓深情进行了生动刻画。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到烟雾弥漫的江面日落时分的情境,诗人滋生了怀乡之愁。在写法上,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教师在指导学生“诗转文”写作时,也要选准描写对象,挖掘其中的情感,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激活情感。在练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夜行路上”,将夜路中的所思所感写出来,哪些景物让自己感到害怕,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

四、借鉴诗词写法,丰富学生写作方式

在“诗转文”教学中,教师要解读诗词,挖掘可以借鉴的写法,特别是诗词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在《赠汪伦》中,李白将友情比作桃花潭,用“深千尺”来衬托这份友情的珍贵。在《望庐山瀑布》中,李白用“三千尺”“银河”等比作瀑布,将瀑布的壮观景象进行了夸张描写,极具视觉冲击力。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将“梨花”比作“雪花”,利用比喻手法,將塞外的雪景描写得生动传神。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将自己的身世比作“雨打浮萍”,写出了家破国亡的凄苦。同样,在《赤壁》中,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利用“二乔”的命运,来反衬战事的变迁。从诗词语言中,通过侧面描写来反映某一主题。在《观沧海》中,曹操善用联想和想象,对日月、星汉进行了描写,展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李白在《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姜太公垂钓,商朝伊尹梦见乘船途经日月旁边两个典故,暗表心声,传达某种感情。教师在“诗转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从这些诗词中认识修辞,把握描写的手法,让学生从中拓宽眼界。诗人林庚认为:“诗歌的本质是发现。”“诗转文”教学时,教师要顺势引领学生以“诗词”为突破口,将诗情诗意作为情感升华的重要动力,抓住诗文的“情”与“景”,运用语言转换焕发诗词的魅力。

总之,诗词文学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和借鉴的范式,“诗转文”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敏锐力,在思考、体验中进行创作,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顿悟力。“诗转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诗文的意象挖掘,由诗词演绎的意境,为学生写作注入情感和活力。将所学的诗词作为创作的资源,让学生丰盈诗文底蕴,为习作提供宽广的媒介载体。教师要选准切入点,充分拓展“诗转文”活动,为学生写作铺宽道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

猜你喜欢 景物意象诗词 【诗词篇】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3期)2021-03-19来自林间的风星星·诗歌理论(2020年6期)2020-09-16背诗词的烦恼(下)儿童故事画报(2019年8期)2019-08-14背诗词的烦恼(上)儿童故事画报(2019年7期)2019-08-05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语文周报·教研版(2019年27期)2019-07-15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艺术意象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穿插景物描写 创设优美意境学习报·八年级语文人文阅读(2014年17期)2014-05-08写好家乡的景物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08年6期)2008-04-15

推荐访问:之路 习作 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