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论铸牢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防线

2021-12-16 11:02:54公文范文
于政泉摘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凸显。为铸牢新

于政泉

摘 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凸显。为铸牢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防线,高校就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主渠道的立德树人作用,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马克思主義防线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57

1 铸牢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马克思主义防线的重要意义

(1)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后备力量,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思想武装和理论进步,牵涉到后续力量储备,事关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事关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2)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大学生头脑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大学生价值判断和行动准则。

2 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信息网络化,特别是疫情后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大学生面对社会的多种抉择很难分辨。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知不足;青年大学生群体道德观念有待提高;意识形态多元化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2.1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认知不足

从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已经得到巩固和增强。但从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高度来看,还有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完全认识与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真正内涵与重大意义。目前,高校由于受办学经费限制、教师队伍数量总量和教学空间因素制约,教学形式普遍采用思政课大班教学模式。班型过大会导致教师偏重传授知识,而无法与每一名学生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被激发,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难以达到。部分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少,关注时事新闻少,参与马克思主义活动小组活动少,这直接导致了少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心不足、甚至怀疑,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认知模糊,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认知模糊。

2.2 青年大学生道德观念有待提高

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呈现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占主导,但不排除少数学生身上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少数大学生拜金主义倾向体现在盲目追求品牌,过度消费,“校园贷”的出现就是来源于此;受影视传媒、APP网络视频影响,传统的以情谊、品质为重的同学之交,也出现了向有利可图的方向倾斜。少数大学生享乐主义倾向体现在不思进取、精神懈怠,贪图享受,奉行及时行乐;在学习态度上,得过且过,不肯下功夫苦学,类似佛系青年。少数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体现在受家庭和社会的环境持续影响,以及在大学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就业前途担忧、学习不适应感和人际交往困惑,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的愤愤不平和对自己未来的不确定性压力,有些学生总想寻捷径找出人头地机会。

2.3 国外敌对势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冲击国内主流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网络空间内,一些别有用心的消极言论削弱了传统主流意识的权威性和边界性,造成正反各种观点、言论激烈交锋,有些言论混淆了正确的观点和事情的本来面目。现实中一些高校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的建设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网络技术滞后等因素,使高校的主流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受到削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

3 铸牢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之马克思主义防线的对策

3.1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习近平指出:“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高校是各种思想交锋的阵地、多元文化的冲突点,也是各种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区域。对此,高校各级党组织要系统构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工作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渗透到学校学生工作的每一个点,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部门联动、学院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动态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阵地把控制度,推进新时代高校阵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让错误的思想言论失去传播的市场和空间。加强思政课教师主阵地、主渠道的正面传播作用,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办法,形成思政课强烈的感召力、吸引力。同时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强化高校各类校园活动的管理和审批制度,对教师的各类学术活动要有审查,对各类学生活动要有相关领导把关,从而使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的阵地。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各个高校要根据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创作适合于自己学校特点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红色教育题材书籍和教育活动,增强社会主义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学校办学的软实力。同时,学校领导和各二级学院领导带头讲党课,积极宣讲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中国共产党党史,讲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讲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2 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主渠道的立德树人作用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升思政课在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加强思政课建设,创新思政课考核方式,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增强思政课的实际效能和辐射作用。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將社会实践教学落实到位,利用新科技手段开展教学。强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创新性,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讲好马克思主义,讲好中国故事,把社会热点问题与课堂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弄懂学透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重要职能。习近平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而行,形成协同效应”。提高全课程育人职能的重要作用,学校建立“大思政”课程观念,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体系;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协同研究“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挖掘课程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元素;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做法等,形成教学全过程的育人协同体系建设。

3.3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的利益。”网络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阵地。如今所有的大学生都人手一部手机,须臾难以离开且使用时间日益延长。90、00后的大学生群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对其思想行为和价值观选择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高校和各二级学院要积极打造校园网络平台,形成校园信息发布制度,为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和传播打好基础。创建多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网站或网页,全方位宽领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可以开展网上答题、互动等形式进行宣传创新。在高校网络文化内容上,创作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的反映中国特色和符合校情的文本作品、微视频、微电影,充实网络空间。网络宣传内容主要体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正能量,转化学生对主流意识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自觉。

高校要做好校园网络的正面舆论宣传。正面舆论宣传能够占领舆论高地,有利于形成思想和价值共识,防止学生迷失方向。一要讲好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通过近代史和党史的了解和掌握,明白中国人民寻找的救国救民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二要讲好中国特色。要对中国的国情有透彻的分析才能明白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实行改革开放,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一个个中国好故事,一段段中国好声音,传遍网络空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壮大主流意识,凝聚共识,使主流思想舆论在校园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报道的先进人物事迹要有影响力和亲和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要提高网络话语的权威性、纯洁性和公信力,要能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获得很高的点击率。

3.4 以马克思主义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意识形态形成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路径。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前进方向。对校园文化活动与建设的物质层面要精心设计,强化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如校训、校徽、校园活动的标语口号等内涵设计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元素。在各种集会、纪念活动、节日仪式等活动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内涵。加强对学生的唯物史观教育,防止宗教势力向高校渗透。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下,强化对有宗教信仰的学生管理,一定要对学生的宗教活动充分掌握,防止宗教信仰群体在校园施教、布教,严控敌对势力对有宗教信仰的学生进行政治利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发挥优秀大学生群体的榜样作用。发挥优秀大学生共产党员、大学生优秀干部的榜样作用,他们是大学生身边的人物,可亲可敬可信,能够推动大学生向他们学习、模仿,进而起到引领、带动和鼓励、感召作用。发挥杰出校友的激励感召作用,让他们与师弟师妹分享成才故事、创业故事感召在校大学生努力学习,一心向上,珍惜时光,激发大学生内心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911.

[2]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育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7]中央宣传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旺[N].人民日报,20190806(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 近九成大学生支持开设恋爱课科教新报(2020年42期)2020-12-03C位出道:大学生的火锅经济中欧商业评论(2020年8期)2020-08-28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4期)2019-07-22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大学生(2018年8期)2018-11-06大学生就业趋势民生周刊(2018年13期)2018-08-22大学生创业热“退烧”当代工人·精品C(2018年6期)2018-03-06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高中时代(2017年9期)2017-12-26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人事天地(2017年10期)2017-10-24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大学生(2017年6期)2017-07-07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