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

2021-12-17 13:58:17公文范文
靳旭莹摘 要:文章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从学校、课程、学生等几个方面分析适合该课程的思想政

靳旭莹

摘  要:
文章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为例,从学校、课程、学生等几个方面分析适合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思想政治内容的真谛,以期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无缝结合。

关键词:
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 学校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228(2021)07-81-04

Research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n Xuyi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shgar University, Kashgar, Xinjiang 844000, China)

Abstract:
Taking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itable for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school, curriculum and students. It combines online, offline, before class, in class and after class, fully mobilizes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has a definite aim, so that students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le learn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realize the seamless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udent; school

0 引言

2016年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2]。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下面简称《纲要》。在《纲要》中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纲要》中还要求“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及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3]。”

各地区、各高校都纷纷从思政课程入手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探索之路。其中上海市是最早一批试点城市。自2014年起就开展了“课程思政”试点工作。至2020年,上海市已在本市高校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一批深受“95后”、“00后”喜爱的网红教师陈果、宋道雷的涌现,改变了原有“说教式”的思政课授课模式,让学生的关注点更多聚焦到了身边人、身边事中,通过他们的自身经历让大学生感同身受,让思政课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1 课程思政的发展与演变

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外教育中均有体现,只是因地域和国家的不同,其教育内容有所差异。欧美发达国家从孩子出生起就不断地进行思想教育,以强化其国家至上的观念。如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及公民教育为主,其教育手段以隐形教育方式呈现。所谓的隐形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国公民的宣誓誓词中就有表现。美国的思政教育不是以大量的说教为主,而是在公民日常行为规范中,让美国思想渗入到个人的行为中。这种思想不但在学校教育中有体现,在大众传播中更是十分凸显,比如好莱坞的电影,英雄人物清一色都是典型的美国人,全世界由美国英雄而被拯救。这种“渗透式教育”是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美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挥重大作用[4]。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所说“大学为人民而存在,因此必须适应其变化的特点[5]。”

国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早期的思想政治课,到大思政,到课程思政,再到三全育人,从单一的思政课发展为思政课程,从思政教师发展到所有教师,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校内发展到校外。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立,让各大高校有了专门研究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专业化研究队伍。因地制宜建成的思政教育基地将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优秀的思政教育者们在思政教育中不断前进,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仍能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仅依靠思政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用三全育人的思想,全面改变高校的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深入到高校所有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国内高校不断更新课程思政的方法,形成了由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形势。各地高校施展浑身解数,提高课程思政的范围和效果。2016年上海市率先在本市高校中开展了一批“中国”系列课程:大国方略、人文中国……改变了过去思政课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将史学、文学、科学融入到思政课当中,同时挖掘思想政治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育人资源。复旦大学的“治国理政”、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智慧”、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这些一经推出就成为学们的“秒杀”课。校园大师剧也成为高校一道耀眼的风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东华大学《钱宝钧》……一批以名家大师为原型、将大师精神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大师剧,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学生在排演大师剧的同时,深刻领会了大师们爱国、爱岗、敬业的大师精神。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高校思政课的学生满意度达96.7%,打破了以往思政课不受待见的窘境。2020年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上海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八大类专业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提出针对性改革要求。这一实施意见被称为上海高校课程思政2.0版。

2 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课程思政的含义国内学者还未达成共识。多数学者比较认同高德毅教授的定义,他认为课程思政是指“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6]。”由此可见,课程思政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相互渗透,实现同向同行,要将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实践课、通识课相结合,在这些课程中找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相融合的融合点,在专业学习时开展思政教育。

十八大以来,各高校都在不断分析研究课程思政的方式、方法。但仍然可以看到高校课程思政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领导对于课程思政没有足够重视,课程思政往往留于形式,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脱节。甚至有的领导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专业课教师只要讲授专业知识就行了。

第二,专业课教师重授业,轻育人。专业课教师重视专业知识的讲授,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专业课教师一味追求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介绍,而没有对学生进行专业、行业的道德教育。

第三,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知识相脱节,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成为一座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第四,课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不高,对于思政知识了解较少,很难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往往只停留在念的层面,基本谈不上对思政知识的解读。

第五,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认为思想政治课就是说教课,枯燥、无聊,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不求甚解,只求考试过关。

上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由谁教”的问题。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各高校群策群力,从课程中找到思政教育的契入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学校在课程评价中需要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将课程考核与思想政治考核相结合。如何将课程与思想政治内容相结合,找到二者之间的融合点,让思想政治与课程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研究

3.1 课程内容分析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的计算机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目前各大高校为了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而开设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知识,主要讲授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与原理,另一类是软件应用,主要讲授目前比较流行的音/视频软件、动画类软件等。目前多以软件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抖音短视频、快手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在年轻人中风靡,计算机应用软件学习成为既外语之后的又一热门内容。国内线上平台中基本都有关于平面设计、音视频、动画的软件学习资源,大学生普遍也比较喜欢学习这些。学生通过QQ空间、微博记录自己的学习生活,这些都进一步刺激了大学生学习视频、平面、动画的热情。从学习动机来分析,学生对“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的软件知识学习有着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按照其课程内容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将思想政治内容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其中可以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知识放到理论知识中,课程内容如图1所示。在实践知识讲授中,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作为实践操作主题可以让学生制作诸如海报、课件、动画、视频等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既练习了软件知识,又将思政知识与课程进行了有效结合。

3.2 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分析

3.2.1 学校

2020年6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内容指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3]。”根据上述要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可以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科学家精神等内容融入到课程中。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挖掘本校师生中的典型案例,将他们的事迹做成海报、动画或者视频,让优秀作品在校内展出。同时,学校可以结合本校教学活动的实际,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固定的比赛形式,如海報大赛,课件大赛、动画大赛等。大赛的主题可以是与思政教育相关的内容。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又能在学校中形成一种隐性思政教育的氛围。这种方式是在学校层面进行的思政教育,目的是营造学校整体的思政教育环境。只有学校先从大环境中做出改变,才能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的过程中。

学校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调研。思政课教师应了解不同专业的思政教育要求,课程教师向思政教师学习更深层次的思想政治知识。学校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合适的思政内容。

3.2.2 课程

从“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内容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几个方面。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可以在课程实践内容学习中,贯穿始末。通过做课件、动画、视频让学生充分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采用多种学习形式,以小组学习为主,按照一定的教学周期,围绕相应的思政主题,让小组进行课程学习汇报。

教师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多种形式,让课前、课中和课后紧密切结合。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与课中相关的知识进行预习,让学生搜集大量思政相关的多媒体作品,并进行分类、评价;课中,让学生优秀展示作品,并分析其作品要表达的内涵;课后,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多媒体作品,将其作品分类并进行小组评选,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展示。任课教师还应将课程思政知识纳入课程考核,并占有一定比重,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3.2.3 学生

学生学习采用小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按照其学习兴趣与已有知识水平,到不同的学习小组。学习组是根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内容来分类的,可分为平面、动画、视频三大类。每一大类下还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小组人数以3-5人为宜。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类型,搜集并制作相应的作品。平面类的学生主要制作平面海报、手抄报、Logo等。这些内容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动画类的内容可以分为二维、三维动画,他们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唐诗、成语、典故进行制作。视频类的学生主要学习制作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其主题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近年来,高校中出现的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教育需要不断加强。

3.2.4 线上平台

为了方便师生、生生的交流,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比如钉钉、腾讯、微信等,为课程构建网络平台。平台中以学习金币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提交一次作业奖励三枚金币。学生将个人、小组作品以随机命名方式上传至网络平台中,采用线上投票方式学生评选出前三甲和末三位。教师也可以将课前学习任务提前布置在课程平台中,让学生在平台中展开讨论。为了激励学生的参与度,从每次课前讨论中,选出参与度最好的三名学生,并给与相应的奖励。学期末依据学生在线上平台中的学习金币折算线上课程成绩。

3.2.5 其他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专业比赛,如计算机设计大赛、3D设计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广告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以学促教,学教并重,这种正态循环刺激能够让学生的知识更系统,实践性更强。同时还可以鼓励有能力有兴趣的学生积极成立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建立与企业沟通洽谈通道,实现学生与社会的有机连接,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机会。

4 结束语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接班人的场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力,要培养思想过硬,本领高强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分门别类的开展专业教育。要让专业教师找出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以专业讲授为基础,恰如其分的讲授思想政治内容。要实现三全育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都需要积极参与,从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学生微环境入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但也要杜绝形式主义,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留于表面,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施教育。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年级、年龄等动态变化因素,因材施教,切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还需要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能动性,通过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http://news.cctv.com/2016/12/09/ARTIpLqQSZCLXX17PuXFYw3J161209.shtml.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3%E4%BA%8E%E5%8A%A0%E5%BC%BA%E5%92%8C%E6%94%B9%E8%BF%9B%E6%96%B0%E5%BD%A2%E5%8A%BF%E4%B8%8B%E9%AB%98%E6%A0%A1%E6%80%9D%E6%83%B3%E6%94%BF%E6%B2%BB%E5%B7%A5%E4%BD%9C%E7%9A%84%E6%84%8F%E8%A7%81/20460885?fr=aladdin.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4] 张冰冰.中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D].沈陽工业大学,2019.6,

[5] Frederick Rudolph. Curriculum-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under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ince 1636[M]. Jossey Bass Publishers,1978.

[6] 高德毅,宗爱东.思政课程: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校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20年5期)2020-06-08传统儒家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浅议新西部下半月(2020年1期)2020-03-31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决策与信息(2018年10期)2018-10-18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理科考试研究·初中(2017年4期)2017-11-04论英国“绅士教育”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山东青年(2017年6期)2017-10-11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浅谈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上旬(2014年2期)2014-05-12自行车的发明小猕猴智力画刊(2013年1期)2013-03-15校本课程开发须厘清五方面的误解江西教育B(2009年8期)2009-10-10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

推荐访问:课程 高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