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论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主体性及其激活

2021-12-24 10:42:55公文范文
罗建文摘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过程中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在新价值产生和剩余价值分配

罗建文

摘   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劳动过程中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在新价值产生和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借此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逻辑的逐利本质和无产阶级摆脱剥削命运的出路,但对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如何彰显和激活,如何才能提高劳动者的主体性价值效应等问题并未进行分析,因而留下了研究的空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复杂的生产方式中,资本逻辑的作用和影响不可或缺。要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主体性的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劳动修复和资本修复体系建构,让劳动者主体性与资本逻辑伴生伴存,促进广大劳动者体面劳动、自由劳动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
劳动过程;劳动者主体性;劳动效应;社会主义劳动修复

中图分类号:C9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1)04-0037-(10)

DOI:10.13852/J.CNKI.JSHNU.2021.04.004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以自身体力和脑力的付出为中介,来实现、调节和控制人与外界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1 包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客观性要素,也包含劳动者主观态度和劳动觉悟等主体性要素。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主观情绪好、劳动热情高、劳动觉悟和劳动情怀高尚,能使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支出或付出更加尽心尽力和全心全意,劳动的效应也就更好。马克思在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中分析了主客观因素在新价值产生和剩余价值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借此分析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性以及无产阶级摆脱剥削的命运和出路。但他没有对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如何彰显和激活,如何才能提高劳动者的主体性价值效应等问题进行分析,因而给我们留下了研究的空间,特别是如何正确对待和激活劳动者主体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过程中的客观性因素和主体性因素

劳动过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节中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他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耗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和被资本家无偿剥削的秘密,为后面提出无产阶级解放的方向和道路做了全面的准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这里马克思分析了劳动过程的自然属性,仅仅对人在劳动过程中的自然的生物运动属性进行运动机理分析,即劳动过程受劳动者身体内的自然力控制而使“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1 但是,“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那种形式的劳动”,即劳动过程都必然是打上了劳动者主体性烙印的劳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2 在劳动过程中,无论是具体劳动还是抽象劳动都受劳动者主体的意志力和能动性支配。“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和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3 这里充分表明了劳动过程是体现劳动者的主体性和主体意志的过程,既有劳动者的主观动机与劳动目的,也有劳动者的情绪感觉和精神力量,还有劳动者的主观认识和觉悟状态,并且还体现出劳动者在活动过程前的主观设想和行为计划。在劳动过程中使劳动对象按照劳动者主观意愿改变以便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劳动过程之后实现劳动结果与主体目的的一致,都是劳动者主体性和对象性的体现。所以,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主体性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激发和充分彰显,劳动者主动性如何促进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付出及消耗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4 劳动本身就是人的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耗,包括人的体力、脑力的使用和消耗,这是马克思就生产过程而言的。劳动者通过劳动而将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施加到外在的客观物质对象,这就是劳动对象,例如农民种植劳动中的土地,矿工采矿劳动中的矿石,建筑工人修建房屋中的砖瓦等可接受和承载人的劳动力的对象存在物。而“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5 劳动资料是人类加工过的用以改变劳动对象的手段和工具,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历史的产物,都或多或少打上了人类劳动的烙印。马克思说“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6 这表明,劳动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和改造劳动对象的劳动条件与生产设备等,劳动资料的改善和发展是与劳动者对劳动过程的认知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劳动者生产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的,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历史积累和真实体现,是人类生产关系和劳动历史的现实反映,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物化劳动的形式体现,充分体现主体的能动性和意志性。因而劳动过程就是劳动者主体性和对象性的充分体现,是劳动者主观意图和劳动目的在生产实践中的现实反映。这就是马克思对劳动过程中主体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及其在劳动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的分析。

通过以上马克思对劳动者的劳动活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等因素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过程就“是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对自然物的占有,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为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7 在这里,马克思研究劳动过程是为了弄清楚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弄清楚劳动资料和活着的劳动个体在劳动过程中各自的价值变换与实现情况,对劳动者体力、脑力的使用和消耗的分析是在活劳动个体的正常情绪状态下进行的。其實,无论是具体劳动还是抽象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是具有确定性的客观因素,都是不依赖于劳动主体的主观意愿而客观存在的物化劳动形式,在劳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确定性;而活劳动个体中的体力、脑力的支出和发挥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活劳动个体的体力、脑力的使用和消耗取决于个体的情绪状态和认知水平,深受主体性因素的影响,因而有积极和消极的不确定性因素。马克思在分析、研究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耗时并没有考虑这个不确定性因素,而只是研究了劳动力在正常情绪状况下的使用和消耗,以及劳动力正常发挥作用和被消耗之后所创造的新价值及其分配形式。至于劳动力什么情况下使主体性作用积极发挥,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新价值,什么情况下使主体性作用消极发挥,甚至出现偷懒和出工不出力等不利于劳动力积极创造新价值的情况,马克思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实,当劳动者心情愉悦、情绪状况良好时,他的付出就会尽心尽力,单位劳动时间内体力和智力的消耗质量就高,在劳动过程中则表现为实实在在的体力、智力的付出和消耗;当劳动者情绪状况低落时,劳动过程中就会出现磨洋工和出工不出力甚至偷工减料的现象。这是马克思劳动理论没有涉及的劳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然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在劳动过程中真实存在,并且对劳动过程和劳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劳动者主体性作为劳动过程中直接影响活劳动个体劳动力消耗和使用的不确定性因素,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人的主体性发挥与人的实践效果呈正相关:人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越积极,人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对历史活动形成影响的相关度就越高,劳动要素的有效组合与积极运作就越优化和越高效,主体从自然界获取有利于人类历史进步的物质和力量就越多、越好,从而使得社会实践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人类实践活动就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发展的良好势态。相反,如果人的主体性受到严重限制,人在实践中发挥的效应就会锐减,人与劳动资料等劳动要素的组合与运作就难以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可见,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主体性及其激活对于劳动要素的有效组合和劳动效应的发挥是非常重要的。

二、劳动过程理论视域下劳动者主体性问题历史考察

主体性一直是中西方哲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范畴,这一问题只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以后才在劳动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唯心主义哲学家立足于精神主体、人的意志和思维及其至上性,否定人的现实性,因而不可能得出关于人的主体性的正确诠释。“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 他们把客观存在和现实世界看成是脱离人的实践而外在地、自在地存在于人的世界以外,忽略了人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人看作脱离实践的自在的动物。真正的对象、现实世界和感性事物应该是处于人的实践中的感性对象,应是真正打上人的实践烙印的存在物,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形成对象、现实世界和感性物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而在关于哲学的本质认识上,“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不懂得人的感性活动的真正内涵,只是将理性的和思维领域的活动认为是人的活动的全部,将人的感性客体从人的实践对象中分离出来,或者将人的感性活动排斥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外,其结果就是主客体的分离。离开了人的实践的客体就不是人的主体性的客体,只是自在的存在物。

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旧哲学家们承认物质和客体的客观实在性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人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将主体与客体有机地统一在劳动中,从劳动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中理解主客体的关系和属性,对劳动过程和劳动的本质做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深刻领会了劳动这一实践形式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马克思将劳动这一特殊实践形式的本质与人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揭示出来,结束了旧哲学关于主客体的分离和对立,从劳动的实践形式中找到了主体的本身意义和客体的现实价值,即劳动的生产生命的意义和创造人的类特性与人作为劳动实践活动的主体的类整体性价值和生命价值。“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1 人的这种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创造“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它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来说是对象”。2 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将劳动对象这一客体统一在自己的实践——劳动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主客体在劳动过程中的统一,克服了旧哲学将主客体分离的不足。“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马克思通过现实的劳动实践这一既改造客观世界又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将主客体真正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体现出类存在物的整体属性就是人的本质属性,从而得出了人的本质属性就现实性来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经典结论,并且从人类劳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4 出发,认为人的劳动开始了“人本身”5 的创造活动和人类历史的创造活动。在这个历史活动中,劳动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就呈现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劳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问题就成为人们长期以来乐此不疲的探索热点和讨论焦点,也成为人们试图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充分激发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策的突破口或切入点,以便消除劳动客体和劳动关系对劳动者主体性的异化和吞噬。

然而,在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中,不仅劳动者的主体性没有得到积极发挥,而且劳动者和劳动都被异化,人的本质属性得不到确证,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被严重扭曲,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过程是劳动者主体性悲惨命运的综合体现。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产业劳动者的生产生活之悲惨境地及其根本原因做了深入而全面的揭露和批判。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恶劣的工作环境、简单的食物、简陋的居住条件、劳动成果分配的严重分化,使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和道德水准不断降低,酗酒和纵欲成为他们唯一快乐的源泉。劳动过程不仅不能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反而成了劳动异化和生产异化的苦难深渊,工人们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不得不被强制劳动。“这种强制劳动剥夺了工人的一切可支配的时间,工人只有一点时间用于吃饭和睡觉,而没有时间从事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获得一点享受,更不用说从事精神活动了,这种工作怎能不使人沦为牲口呢!”6 在这种状态下劳动,工人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机器上的零部件,哪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呢?“身体不健康、特别是消化不良所引起的疲惫、烦闷和忧郁的心情,由于其他的生活状况,由于生存没有保障,由于受到各种偶然事件的支配和无法使自己的生活状况得到保障,而达到了无可忍受的地步;他的身体已经被混浊的空气和劣质的食物弄得很衰弱,迫切地需要某种外来的刺激;他的社交要求只能在酒馆得到满足,他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会见自己的朋友。在这种条件下,工人怎么能没有极强烈的酗酒愿望,怎么能抵抗酒类的诱惑呢?相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精神上和肉体上的需要,大部分工人都不能不沉湎于酒”,7 他们通过酗酒和赌博来麻痹自己的精神和肉体。于是劳动者就会对自己这种非人的生活状况产生一种强烈的憎恨和愤怒:“这种憎恨、这种愤怒是一种证明,证明工人感觉到他们是处在非人的境地,证明他们不想被人贬低为牲口,证明他们总有一天要把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8 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条件下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当代一切社会运动的真正基础和出发点,因为它是我们目前存在的社会灾难最尖锐、最露骨的表现”。1 这导致英国社会的种种深沉的罪恶,“无产阶级的人数更加迅速地增长,工人阶级失去一切财产,失去获得生计的任何保证,道德败坏,政治骚乱,以及……使英国有产阶级极端不快的种种事实”。2 所以,无产阶级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被资本逻辑蚕食,被雇佣劳动制度吞噬,唯一出路就是起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三、资本逻辑是劳动者主体性遭到严重践踏的根本原因

自从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的一切财富首先落入资本家手中……他对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对工人支付工资,对赋税和什一税的征收者支付他们要求的东西,而留给自己的是年劳动产品的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最大的而且日益增长的一部分。现在,资本家可以看做是全部社会财富的最先所有者,虽然没有任何一项法律给予他这种所有权……所有权方面的这种变化是由于资本的取息而产生的”。3 资本家凭借着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优势最先拥有了社会财富的绝大部分,并且还要把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的主体性说成是一种荣耀和幸运。“如果你们把你们仅有的一点东西交给我,作为我辛苦指挥你们的报酬,我就让你们得到为我服务的荣幸。”4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残酷和虚伪就这样暴露无遗,并且“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在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发展,欧洲的舆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各国恬不知耻地夸耀一切当作资本积累手段的卑鄙行径”。5 劳动者在这样的劳动过程中必然会丧失自己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充分表现出来,要完成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的分离过程,要在一极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在另一极使人民群众转化为雇佣工人,转化为自由的‘劳动贫民这一现代历史的杰作,就需要经受这种苦难”。6 在资本逻辑的自然规律面前,劳动者的主体性和人格尊严不值一提,资本逐利的“铁律”是工人悲惨命运的真正根源,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唯利是图做了最充分的揭示和最形象的比喻: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7 资本的这种嗜血性和“肮脏的东西”将劳动者的主体性和人性尊严玷污得一无是处了。所以,在私有制的雇佣劳动方式中,劳动过程即工人阶级的苦难历程是资本主义社会“永恒的自然规律”,劳动者异化也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劳动者不仅在劳动过程中自身被异化为机器的附属物,而且被异化为劳动产品的奴隶,劳动的对象使劳动者的人格主体与劳动过程主体相分裂,社会关系被异化为资本统治一切的关系,形成了“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的结果。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这种“永恒的自然规律”导致“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生产的不仅是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8 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本该占有劳动产品,但是却成了劳动产品的对象物,劳动者不再是现实世界和劳动产品的主人,而成了劳动产品的异己之物。“劳动的现实化竟如此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致工人非现实化到饿死的地步。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以致工人被剥夺了最必要的对象——不仅是生活的必要对象,而且是劳动的必要对象。甚至连劳动本身也成为工人只有通过最大的努力和极不规则的间歇才能加以占有的对象。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9 劳动者创造了产品和财富,但是由于资本的“永恒的自然规律”使得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物化劳动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和主体性,工人的人性自由和主观意愿成了劳动过程的牺牲品,其实质是资本逻辑的牺牲品。“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強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1 劳动者亲手创造出来的资本让劳动者自身成为其奴隶,他的内部世界越来越贫乏,归他所有的劳动成果越来越少,连自己的主体性和人身自由都不能自行其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2 这种劳动的异化使工人变得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劳动不属于他们自己,既不能体现劳动者的生活类本质,也不能使其人性本质得到确证。劳动者的生产活动被贬低为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生活的目的,劳动者成了劳动产品的附属物,他们不仅不能让自己的劳动付出得到肯定并获得应有的报酬,不能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利用和体现,反而使自己的内心变得空虚乃至“愚钝和痴呆”,“肉体受到折磨、精神遭摧残”,主体性被践踏,人的发展成了痴心妄想。这就是资本逻辑的“永恒的自然规律”所造成的对劳动者的主体性和类本质的严重扭曲及残酷践踏。

四、劳动者主体性积极发挥的根本条件和制度逻辑

由于劳动过程在不同的制度逻辑和生产方式中进行,因而劳动过程对劳动者的客体化和主体化过程是有不同效应和影响的。私有制生产方式中资本逻辑驱使的劳动过程就是对劳动者的主体性的扼杀和对人性的摧残的过程,最后造成劳动者和劳动过程的异化。马克思基于这个过程中劳动的异化提出了回归劳动者主体性积极发挥以及劳动者解放的社会条件和制度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分析了导致劳动异化的根源是工人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而在劳动过程中被有产者和资本任意宰割和随意支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被无偿占有。劳动者解放的根本前提就是要实现劳动者对劳动资料的占有和对劳动制度的社会性革命及根本性改造。正如恩格斯在1881年《雇佣劳动制度》一文中所说的,“工人阶级除非成为一切劳动资料——土地、原料、机器等的所有者,从而也成为他们自己劳动的全部产品的所有者,否则就得不到真正的解放”。3 劳动者受剥削和压迫的根本原因就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度。劳动者要想有主体性自由、得到真正的解放,就必须摧毁资产阶级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制度基础,使自己真正成为劳动资料和劳动过程的主人、主体,必须:“摒弃‘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这种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革命的口号:‘消灭雇佣劳动制度!”如果劳动阶层“不运用自己有组织的力量作为杠杆来最终解放工人阶级,也就是最终消灭雇佣劳动制度”,4 劳动者主体性就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劳动者的解放就会是不彻底的。马克思早在1866年《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一文中就为劳动解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即通过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彻底认清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让工人阶级从自发的、自在的阶级发展成自觉的、自为的、革命的阶级。劳动者中的先进分子“必须学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组织中心而自觉地进行活动,把工人阶级的彻底解放作为自己的伟大任务”,“有义务把没有组织起来的工人吸收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劳动者的先进分子“绝不是为了狭隘的利己主义的利益,而是为了千百万被压迫者的解放进行斗争”。5 要让全部劳动者明白,要实现自己阶级的解放必须先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使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土地、铁路、矿山、机器等,让它们供全体成员共同使用,并为了全体成员的利益而共同使用”,1 只有这时,在自己真正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联合体内,劳动者的主体性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劳动者的真正解放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是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发挥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必要的制度逻辑。

前文讨论了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必要条件及制度前提,就是要占有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做自己的劳动力和劳动过程的真正主人,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和生活不是在他人的施舍和恩赐下勉力维持,即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不存在自己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有利于劳动者个人发展和生活的充分条件,这就是劳动者必须在现实的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内劳动和生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因为这些阶级之间存在着一个阶级占有另一个阶级的劳动及其劳动产品,不占有劳动及其产品的阶级就处于被剥削的政治境地,完全没有人的主体性和行为的自由性。只有当没有了阶级之间的剥削和压迫,也没有了制约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发挥的人为障碍时,“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 当然,这种劳动者的主体性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彰显必须有其历史基础和先决条件,那就是“生产资料的扩张力撑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加给它的桎梏。把生产资料从这种桎梏下解放出来,是生产力不断地加速发展的唯一先决条件,因而也是生产本身实际上无限增长的唯一先决条件”。3 只有在这样的自由人联合体内,劳动者不仅拥有全部劳动产品,拥有自己劳动过程的主体性,而且还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真正主人,即外在世界的政治主人和劳动主人。这也是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必备条件。

基于此,劳动者消除了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所以恩格斯总结道:“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4也就是说,无产者消除了受资本逻辑驱使和劳动异化的基本条件、制度逻辑,自身成为劳动和劳动过程的真正主人,“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曾经在劳动过程中受资本驱使的“自然规律”现在被人们熟练地掌控和利用了,资本与劳动的结合将遵循劳动者主体性和自由行动的要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将从异化的苦难深渊回归到自由行动和体面劳动之中。劳动者不仅成为自己和自己劳动过程的主人,而且还成为劳动成果和劳动关系的主人,“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资本逻辑强加给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的枷锁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不自觉的、被动的和被强迫的生产将被自己的自觉自愿的“自由行动”所取代,劳动解放和劳动自由才成为真正的现实可能。“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5 从这时起,劳动者的劳动就完全属于自己了,劳动的过程和成果不再是异己的力量。劳动者的人格主体与劳动创造主体不再分裂,而是劳动者自身的本质性和主体性的全面确证,也是自身主体意愿和智慧的充分体现。从这时起,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显现出来,劳动者主体性的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就成为社会的大趋势和历史的必然了。革命导师列宁也对劳动者主体性的积极发挥有过论述:“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6 因此,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只有摆脱了资本的奴役,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和劳动的主人,其主体性激活才有现实可能。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基本条件和“科学原则”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生活资料的公有制原则,这是劳动者主体性在劳动过程中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根本条件和制度逻辑。

五、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主体性的现实描述及激活路径

在马克思哲学的视域中,主体是实践中的主体,主体性是实践中的主体性,离开了社会实践就无法理解人的主体性问题。在探讨劳动者主体性问题时,我们必须立足于马克思哲学的客观本体论、实践基础性和历史现实性三个维度来进行思考和分析。马克思认为,如果离开人们劳动的历史性,“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 这就意味着考察劳动者主体性的历史维度是把握主体性完整状况的基础性尺度和根本方法。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历史性活动过程,劳动资料和劳动工具等都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结晶,劳动者是历史性存在物或历史性生命体;劳动者的主体性就是對特定历史活动的反映,也是历史活动的产物;劳动者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的缩影和历史的写照。离开了现实的历史活动,人的本质和劳动者属性都是不可能理解的,劳动和劳动者的主体性问题必须置于特定历史活动及其发展进程中去考察,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 因而,劳动者的主体性是在这种“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的,并且也随着这种历史活动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的主体性都是劳动者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类历史活动的不断变化、进步中的充分体现和全面发展的现实写照。

基于马克思关于劳动者主体性的本体论、实践论和历史论的三个考察维度,可以认为,对现实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主体性的认识和把握,必须认清社会现实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复杂背景,区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方式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方式中的劳动者主体性的差异和特质,根据不同的生产方式对主体性问题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和精准施策的激活。虽然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方式已经建立,并且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符合马克思所论述的主体性充分彰显、积极发挥的历史条件和制度逻辑,即“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和“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3 但是这种公有制生产方式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没有“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4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事实的不平等和权利的差异性等社会历史弊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者的地位和作用,劳动者的主观性、创造性、能动性、积极性,劳动成果的占有和分配等也都还处在“旧社会的痕迹”影响中。5 所以,作为劳动成果的财富分配还必须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时间为基准,按照劳动者提供的个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各个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和发展资料。其中,尚且存在一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的是必须接受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方式的主导和引导,接受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的治理和控制,接受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管理体制和国家管理机制的监督、约束。尽管资本逻辑在私有制生产方式中还普遍存在,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且还存在劳动者主体性受到严重制约的可能性,但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主体性受制约与完全由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劳动者主体性遭受严重践踏和摧残是根本不同的。

因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主体性的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说到底就是要激发劳动者积极的主观能动性、高效的价值创造性、崇高的劳动精神和高尚的劳动情怀,只有这样,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耗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劳动成果。那么,如何使劳动者主体性在劳动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呢?

第一,高度自觉的劳动认知和劳动觉悟是照亮价值创造活动的指路明灯,是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方向性指南、精神引领、灵魂支撑。提高劳动者对劳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的认知是提升主体性的核心要义和基本遵循。知识和本领是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力量、前提,人格和精神是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方向、灵魂。如果方向不正确、精神不健康,本领越大越有害。没有正确的方向引领和灵魂支撑,劳动者主体性就可能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不仅得不到充分发挥,还可能被严重玷污或贬损。提升劳动者的劳动认知和劳动觉悟是激活劳动者主体性的第一要务。

第二,提升劳动者价值创造的能力和水平是激活劳动者主体性的根本路径和关键因素。劳动者的劳动技术和价值创造能力是实现劳动者主体性价值目标和美好生活的唯一手段,劳动者只有拥有高超的劳动生产技术和价值创造能力,才能在劳动过程中彰显自己的存在价值和对象性实践水平,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才有了现实可能性,劳动过程中的资本逻辑对劳动者主体性的态度才会发生从役使到尊重的转变,资本与劳动的和谐共生也才会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如果一个劳动者技术水平和智识能力相当贫乏,创造财富和社会价值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又有什么筹码与资本坐而论道呢?在劳动者与资本的博弈和较量中有什么值得自信和讨价还价的呢?因此,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劳动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劳动者改造对象物的能力和智慧是劳动者主体性得以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王道。

第三,培育高尚的劳动情怀和厚植崇尚劳动的文化底蕴,是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文化基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中,虽然资本逻辑和资本力量依然存在,但是雇佣劳动制度已经不再是社会生产和劳动文化的主宰和主流了,我们的社会倡导的是劳动创造社会价值、劳动实现人生幸福的根本理念,在主流制度基础和社会文化内核中消除了践踏主体性和摧残人性的制度基础和文化基因,劳动者主宰自己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已经成为可能。因而,有必要加大培育高尚勞动情怀和厚植崇尚劳动的文化底蕴的力度和速度,真正让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人格尊严的确证和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精神支撑。

第四,营造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治保障和安全体系,让劳动者的主体性在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中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基础性前提是对劳动成果的占有和分配必须是公平正义的,否则就是对劳动者主体性的戏弄,是对劳动者生命力量辛勤付出的蹂躏,是对劳动者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等智慧力量的扼杀。“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正义不是靠大方施舍和良心发现就能实现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中,在资本逻辑的存在和影响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完善有效的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构,促进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安全防护网、权益保障体系的建立才能实现,才能在现实中消除或减少劳动者“集体降维”和消极“躺平”等资本吞噬或销蚀劳动价值的“无奈”现象。只有充分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优势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让劳动光荣和劳动幸福的理念在法治理性的土壤中获取应有的养料,才能确保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获得必要的、蕴含正义和善良的社会土壤。

第五,通过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劳动修复体系和资本修复体系,让劳动者主体性的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与资本逻辑伴生伴存和谐共生。恩格斯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1 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这样。在资本逻辑的存在和影响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合理合法地”占有似乎是“永恒的自然规律”,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制度逻辑是与这一“永恒的自然规律”有本质区别的。资本剥削劳动的问题要消解,关键是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及其功能属性来有效地驾驭和治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为劳动者争取更多更好的权益,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初心和使命。根据学术界目前已有观点,在“技术—制度”的思维模式、“对立—合作”的共生模式和“分配—共享”的利益处置模式下思考社会主义制度中如何有效地管控资本对劳动的剥削,1 这是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通过劳动修复和资本修复实现劳动者主体性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的现实性和可能性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即通过政策性引导调整投资长期资本项目的时间性、地域性,或通过社会支出手段来调整资本价值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进入流通领域;或者在其他新的领域和地区开发新市场,进行资本的时空转移和产业融入;或者通过国家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实现对资本力量的有效管控,减轻和减少由于资本与劳动的冲突和对立所带来的压力。完善对资本进行有效管控和治理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是促进劳动者主体性积极发挥的必要条件和外部环境,因此,应发挥国家制度和法律有效管控的优势,“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 要通过国家政治制度主导和管控与适当限制企业利益分享机制相结合的资本修复体系建构,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和劳资双方妥协达成的情况下,将“着重保护劳动所得”落到实处,充分尊重和保护劳动者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让劳动者主体性得以充分彰显和积极发挥。

Abstract:
In Das Kapital, Marx analyzed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 the production of new valu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urplus value. He also analyzed and revealed the profit-seeking nature of capital logic in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and the way out for the proletariat to get rid of the fate of exploitation. However, he did not analyze how to show and activate the subjectivity of laborers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ubjective value effect of laborers, which left us room for research. In the complex mode of production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capital logic are indispensabl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the full display of laborers subje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labor, how to activate laborers subjectivity and protect laborer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must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labor restoration and capital restoration system, so that laborers subjectivity can be actively displayed and accompanied by capital logic, and the decent work, free work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workers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labor process, workers subjectivity, labor effect, socialist labor restoration

(责任编辑:张   蕾)

推荐访问:主体性 劳动者 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