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剖析

2021-12-31 10:49:32公文范文
吴静环[摘要]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示几个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运算法则和性质后就让学生进行大量应

吴静环

[摘 要]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示几个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出运算法则和性质后就让学生进行大量应用训练,这样一来,几道题的解题训练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教师给的题目基本上都是设计好数据的,非常好算。实践证明,没有专项的计算训练,没有深入的算理研究,学生就不会有过硬的计算技能。

[关键词]小数; 乘除法;算理

计算是所有小学数学知识得以顺利运用的前提,是构建数学知识框架的基石和钢筋。由于教材中对计算教学的设计非常简略和零散,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所谓计算教学,无非是一些数据的简单叠加融合或者分离削减,也就是加减乘除的运算,技术含量较低,只要遵循运算顺序按法则计算,就不会出纰漏,从而对计算的内涵和性质视若无睹,缺少必要的钻研,客观上降低了计算教学的门槛。在本校举办的学生计算能力普查中,这一严峻的问题更是暴露无遗,引起全校数学教师的重视和警惕。

一、直击易错题,寻找原因

笔者对学校五年级学生进行检测,在分析测评卷的过程中,惊奇地发现“0.25÷0.1○0.25×9”这道题的错误率竟高达76.7%。一道判断大小的常规题,错误率却高得出奇,令人始料未及。随后笔者询问了受试的全体学生:“0.25÷0.1○0.25×9,左右两边的算式的值都能精确计算出结果,你觉得哪边大哪边小?给出你的理由。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多半是连估带猜,凭着对乘除法的基本意义妄加揣测,无端臆断——除法就是将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所以平均分之后只会越分越少;而乘法则是除法的逆运算,刚好相反,是将若干份等量的物品合并起来,是扩倍、累加的过程,是一个聚少成多的操作,因此数据会暴增,毫无疑问,上述式子左边的结果小于右边的结果。

学生为何会如此武断地下结论?笔者随后梳理和归整了教材中所有有关乘除法的知识(如表1)。

分析表1不难发现,五年级所学的小数乘除法是对整数乘除法的延伸和拓展,认识难度和思维含量有所增加,乘除法的计算结果不再限于整数范畴,已经引申和扩散,一直拓宽到小数、分数领域,认识也更加细化。解答此题时,学生是直接将整数乘除法运算意义生搬硬套移植到小数乘除法中,这属于负迁移,说明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没有深刻认识,仅仅是凭借个人想当然的理解来揣度,而课堂教学中教师又没有及时解析和点拨,所以才使得上述错解的集中出现。

二、利用题组对比辨析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指出:人类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表象相互磨合兼容的过程,学习者必须努力捕捉到原有知识结构中能够融合新知的接口,这里的“同化”指的是求知者把新知一步步导入原有知识结构中,从而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学习者能否顺利吸纳新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有知识结构中是否存在天然的与新知的某种“亲缘关系”。照此理论,教师必须在教学新知前查清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存在哪些“近亲因子”,并据此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时倘若做好了充分的学情分析,精准把握教材,错误应该可以避免。

综合以上分析,筆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加强教学。

第一,准确把握教材,合理灵活运用。倘若仔细研究教材,不难发现北京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的第7题和第24页的第8题分别对整数乘除法和小数乘除法进行了对比辨析:第7页的第7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得出:一个数乘以纯小数,积比这个数要小。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4页的第8题,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对比发现,被除数为任意一个正数,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即越除越小;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即越除越大。从学生的错例可以管窥出教师把握教材的重要性。只有深入透析教材,准确把握其学科精神实质,才能成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辨析,使学生看清形式上的相似与本质上的区别。

三、自创题组直击本质

奥苏伯尔曾提出融会贯通的学习法,该理论认为教师在演进分化出新知的同时,还要注重分化出的各个分支之间的横向关联,要及时为学生打通新旧知识的隔膜,揭破其区别和联系,防止由于知识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引起的对相同本质的无端猜疑,促进新旧知识的“和平共处”。就小数乘除法的教学来说,笔者认为可以编制关联度明显的对比题组来点破知识间的连接点,让学生捕获知识的转化接口,运用同化和顺应的理论,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自主建构知识系统。

提问:在得数栏里圈出所有的7.2。为什么乘数不同,所得乘积都是7.2呢?

预设1:以第一列算式为参照,第二列算式的两个因数分别缩小至原来的[110],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所以积是7.2。

预设2:计算小数乘法时,先忽略小数点的存在,把小数视为整数来计算,算出整数积后清点因数中的小数位数,再在整数积中从右至左点出几位小数。

总结:小数乘法的算理算法来源就是积的变化规律。

学生先以第一列的算式为参照,填出其他各列所缺失的数字。

提问:观察这些数据,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1:被除数、除数各不相同,但是为什么商始终是21呢?

预设2:商恒等于21,你有什么想法?(指引学生发现小数除法的算理:利用商不变定律,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求商后根据商的通用性,将整数商直接挪用作小数商。)

提问:明明一个是乘法,一个是除法,但为何计算结果偏偏相同,其中有何奥妙呢?被圈定的两列数,一个是除数,一个是乘数,各有什么关联?(指引学生发现: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预设:1÷0.1,将除法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1×10,除以0.1就相当于倒过来扩大10倍;1÷0.01,将除法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1×100,除以0.01就相当于倒过来,扩大100倍;1×0.5,将乘法算式转化成除法算式1÷2,乘以0.5,就相当于倒过来缩小2倍。这就完美地解释了一个数(不是0)除以纯小数,所得的商为什么反而比被除数大,而乘一个纯小数,所得的积反而比被乘数还要小。

总结:从上述题组的解答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转化思想的强大作用。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回避,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计算功底,找准错因,追根溯源,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责编 黄春香)

猜你喜欢算理小数小数与小数点作文大王·低年级(2020年2期)2020-03-13小数与小数点数学大王·低年级(2020年2期)2020-03-13失踪的小数数学大王·中高年级(2019年9期)2019-10-09浅谈如何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有效融合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年1期)2018-01-22有效建构,完美迁移算理和算法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7年11期)2017-11-30注重培养学生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1期)2017-03-16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成才之路(2017年2期)2017-01-17让数学课堂教学回归简约课程教育研究·下(2016年9期)2016-11-21“以形助数”优化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学周刊·下旬刊(2014年5期)2014-09-16一起解答含小数的方程今日中学生(初一版)(2013年11期)2014-01-23

推荐访问:除法 小数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