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言语实践策略研究

2022-01-17 18:46:45公文范文
高良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发行之后,掀起了一阵语文教学深层改革的春风。新课标

高良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版发行之后,掀起了一阵语文教学深层改革的春风。新课标中规定的四个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是与其他三项紧密联系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元素。语言是交际工具,需要我们去理解去实践;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通过语言来呈现;语言又是最基本的审美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基于语言的活动得到审美体验,获得审美情趣,提高审美品位[1];语言文字又是一切文化的平台,文化的理解基于对语言的感受力,文化的传承又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因此,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是新课标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也是对教师教学过程中反复建议的重中之重。

新课标对语言这一要素的重视无疑是明智的。教学改革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到底如何改革才是正确的,才是有效的,很难给一个明确的界定。到底是注重思维的培养,还是情感的熏陶?语文课可以上成政治课历史课吗?语文课如何才能体现教师的尊严与魅力?现在我们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语文课应该如何界定,對于语文课应该怎么教,学生在语文课应该学什么,语文课有什么样的社会价值、时代价值,思路就明晰多了——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核心去实现核心素养目标。

一、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语文教学不得不提到两个概念:语言(Parole)和言语(Langue)。这是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提出的两个概念。所谓言语是指个人说话的行为和结果,是具有动态性、个性化的;而语言作为一套系统的具有交际和思维功能的稳定的符号系统,具有稳定性、社会性。或者说,言语属于一种语言现象。语言是隐含在言语中,用于支配言语的一种系统稳定的规律性的东西。北京大学语言学教研所编的《语言学名词解释》(商务印书馆:1960)中提到:说的或写的话叫做“言语作品”,小到一个句子,大到一个篇章、一本书,都是言语作品[2]。

在语文课堂中,这二者应该是交互出现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本质上是由一篇篇文章构成,这些文章其实就是每个作者根据自己的情感需求表达出来的言语形式,是无声的言语作品。但是作为教学的对象,这些无声的言语对于呈现语言的某些特性是典型的、稳定的。就如叶圣陶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文既是言语材料,又是学习语言的典型。学生可以钻入教材中的言语材料,通过基于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的言语实践去理解语言的规律,实现表达与交流,即“言语——语言——言语”模式。语文学科的特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就是指语文课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言语实践。如何找到合适的言语实践方式去感受言语材料(教材)中的语言规律,服务于自身的言语行为,是语文老师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大问题。

二、语文课堂言语实践的几个切入点

特级教师王君十分重视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她在《诗意的创新孕育青春之语文》中提到“创新要求老师对文字有独到的感悟与发现,尽可能为学生寻找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平台,供学生曲径通幽”。确实,传统语文课基本靠讲,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思考惰性,且学生对文字的天天相对难免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会产生麻木,如果没有创新方式来点燃学生的感受兴趣,课堂就很难出彩。其实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极富联想性和暗示性的,可以给予学生很大的理解弹性空间。因此这个切入点还应该要从教材中的言语材料入手,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去体验和发现其中的语言规律。笔者经过总结与思考,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1.标点符号撬动课堂

王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细心,连标点符号都能在她的课堂上闪亮登场并发挥举重若轻的作用。例如句号的运用:《台阶》的结尾句“父亲老了。”为什么用句号?文章写了父亲的哪些东西?对父亲的情感又是如何的?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去体会去理解:表面上平平静静的句号,是不经意的一声感叹,是最无奈的一句呻吟,不用强调,也不能强调。“儿子之痛,就在于一天天亲眼看着父亲为一幢高台阶的房子而耗尽了一生却几无所获,就在于父亲的渐渐衰老的残酷现实面前无能为力甚至钝化了眼睛和情感。一个句号,写尽了一个中国老农民再勤劳善良也无法改变的一生,写尽了无数中国农民相似的命运。”一个看似细微的标点符号,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领学生从语气到情感到思想,步步深入,不可谓不神奇。

笔者在执教蒲松龄《促织》时,也运用了标点符号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首先从南京大学教授、作家毕飞宇的评价“开头短短小小的85个字和《红楼梦》的史诗气派相比,它一点也不逊色”引入,请学生齐读第一段,对比《红楼梦》开头来看看这个开头到底有何特别之处?提示关注标点符号,这里尤其注意句中的分号,进而探究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分号前后一般表示并列,转折等,这里上句讲物下句讲华阴令,二者有何关系?

参考:第一层:前后句是转折之意,“故”非西产,本来不是西边产物,也就是说西边没这种东西或少有此物。华阴令这个陕西西安附华阴县的县令,却去“以一头进”,去献促织。只为了“欲媚上官”。来看看这个“媚”字,一个大男人,要用一只本地少有的小虫子去取悦于人的德性:
   跪坐姿势,双手作揖,尽显恭敬;睁大眼睛,尽显娇媚,用这种女子媚惑之态来写这个县令,可见作者内心的嘲讽;本来想要借此升官发财,没想到给自己惹了麻烦——“因责常供”。当然善于逢迎的华阴令可没那么容易被难倒,看他“以责之里正”。推给底下人去做就好啦,然后成名的悲剧就开始萌芽了。

第二层:前后句是并列关系:从成名捉促织的角度来看,前句写出了捉促织之难,照应后文“靡计不施,迄无济”;后句则写出了不献促织后果很严重!苛政猛于虎啊!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政治环境,作为里正的成名都是太难了!

从这个分号来看,故事戏剧性强,即有原因剖析,又有情感流露,表面风平浪静,暗里早已嬉笑怒骂,为下文故事展开做好铺垫。

2.文章篇幅大小与标题对比引出重点对象的思考

以司马光《孙权劝学》为例。这篇标题含有“孙权”字眼的文章,给大家最著名的印象却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的主语“士”不是孙权,而是吕蒙。从内容上看有三层,每一层都跟吕蒙有关系:第一层是孙权与吕蒙对话,第二层还是孙权与吕蒙对话,第三层是鲁肃与吕蒙对话。因此,从出场率来看,吕蒙排第一。那么,孙权和吕蒙到底哪位才是这篇文章的男一号?学生经过讨论得出:

①标题已经是“孙权劝学”了,很明显就是讲“孙权鼓励吕蒙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你见过以男二号名字为题的影视作品吗?

②从内容上看,前半部分是讲孙权劝学,为什么不能理解为孙权目光长远,看到吕蒙不思进取,所以主动鼓励他学习呢?至于后半部分虽然孙权没有出现,但是从鲁肃对吕蒙的惊叹已经可以侧面写出孙权劝学的成功了。因此,整篇文章就是在写孙权劝学的全过程,包括结果。

③从原文创作意图来看,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名字是宋神宗取的“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司马光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改革家,他主编《资治通鉴》的目的也很明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因此,更多应该是从领导层人物借鉴治国之道的角度来理解。文中孙权治理东吴的智慧就包括他如何对待吕蒙这种武将的素养成长。当然,言之有理即可,因为讨论的过程就是言语实践的过程,思维训练的过程。

再来看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篇写左公的句子有十二句,写史公的句子有二十句,可从文章的标题看,主角是左公,这样处理用意何在?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写史公的句子,也是侧面在衬托左公的“忠与毅”:首先是对史公才学的描写,侧面写出了左公知人识人的才能,而这样的对后辈的赏识全是为了家国,是为忠;其次是对史公探监,知恩图报的描写,侧面写出了左公的誓死不屈,是为毅,且为保护人才不惜对史公破口大骂,是为忠;后面写史公为国守御,正直坚毅,全是因为那句“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无一不是在侧面体现左公的忠与毅。

3.从文章的形式(句式、篇幅、手法、结构)撬动解读

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本诗篇幅短小,读起来情感连贯,一气呵成。这种形式很适合爆发性情感的表达。要理解这一点很简单,我们可以联想到短跑比赛:短跑与长跑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需要爆发力,一个需要耐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巨大的能量,就不得不要求施力者每一处时间点都咬紧牙关,把情感喷发到极致。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到:情感的节奏见于呼吸、脉搏的节奏,呼吸脉搏的节奏影响语言的节奏。其实文章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言语材料,它的节奏也随着情感的节奏于往复中见规律。这样我们就不难体会,爆发式情感的文章篇幅会比较短小,形式不拘一格;但委婉缠绵式情感的文章篇幅会比较长,形式往往采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

句式杂糅,不拘一格,也没有押韵。中国古体诗的形式美体现在平仄对仗押韵,然而这种僵化的体式容易限制内容的表达。而与中国古体诗相对,五四时期的新诗要摆脱古体诗形式的束缚,在这几个方面不得不花点力气。本诗就在这几点上都有所突破。郭沫若自己也说:“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也并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可以说,本诗在形式上挣脱了韵律等形式的束缚,追求了表达的自由。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与诗歌的主体——毁灭与创造也是相符的。

因此,无论是篇幅还是句式、押韵,本诗在这些形式的选取上都是与情感表达——“力”相契合的。钱钟书在《谈中国诗》中提到“诗体要适配诗心”,因此,诗的形式与情感的表达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若为形式的工整妨害了内容的表达,就会如同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4.虚词的妙用

王君老师在《让虚词登堂入室》一文中提到虚词的妙用。首先是体现情感的细微处,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例:“另外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句中的“也”字大有文章。王君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对比,体会它不仅是行为的承接与重复,也含蓄地吐露了作者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和不屑一顾,同时也是作者情感的分水岭:前半句是写爱和感动,后半句是写爱与沉痛。

其次,虚词可以是结构标志,以《就英法联军元整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为例:承上启下的句子“奇迹已经消失了”,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已经”,去体会奇迹消失的凄凉,令人扼腕叹息、痛彻心扉。既是结构的抓手,也是情感的突破口。

再次,虚词蕴含人物形象与情感,以王君老师执教《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她却能做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却和确”写出了阿长这样一个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与热忱的难得,表达了作者的感动以及对阿长深深的爱。再比如笔者在执教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写那些衰败之景,不写明丽一些的比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呢?这些景物多么有诗意啊!可是细心的我们会发现后面还有一句话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这里的连词“即使”,含着降低要求之意,我们可以做出如下转译:“即使破屋中的秋景,也让我心醉”“即使是秋槐的落蕊也让我陶醉”“即使是秋蝉的衰鸣,即使是蟋蟀和耗子,也都像我养在家里的家虫”……,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不是不想写那些有诗意的美景,而是说即使是这些破败的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让我深深动心,体现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故都之美的眷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一字(词)立骨法

一字立骨,是以文中的一字或一词来探究文章的主题,即“文骨”,这是一种由外到内,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层层递进,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良好的作用。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恨”字是什么意思?是“怨恨”?还是“遗憾”?这个“恨”从何而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探究,对文章的主旨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把握:①对红颜薄命的遗憾。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入朝宠冠后宫,天子从此不上朝。文章对杨贵妃的美可以说是极尽描写,从“媚、滑、娇”到“春从春游夜专夜”的“专”,后面的“马前死”“无人收”“救不得”,无不隐含着对美被毁灭的叹息;②对红颜误国的遗憾:从此君王不早朝,只是因为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这对于君王来说,可谓落得“荒淫误国”的罪名,而历史总是更愿意把误国的帽子扣到女性身上。美则美矣,可惜不能给社会带来福祉,反而对国家的混乱制造条件,岂不令人叹息?③对美好爱情毁灭的无奈。这一点应该是贯穿全文的。从前文对二人爱情甚至是杨玉环之死的诗意美化、对历史不堪事实的遮丑,一直到后来的相思、求仙,到结尾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感慨,一气呵成。结合作者的情感经历,也许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吧。

这样的探究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观点、努力求证,然后反思观点的不足,再树立新的观点,如此反复探究,对学生的语言领悟能力、审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

再比如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廖敏老师《左忠毅公逸事》的“铁石”心肠的解读也让我印象深刻:史可法在探监时遭遇了左公的打骂驱赶,只能流泪离开说“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从本句本段来讲,“铁石心肠”意为心肠硬,没有人情味。就如左公表面的行为那般无情,对自己的爱徒也不留情义;可是如果从全篇来看,“铁石心肠”又会让我想到什么?如铁石般的坚硬,这“坚硬”就如左公对守护正义、一心报国的坚定,就如左公受尽屈辱、充满浩然正气的坚强,这是左公的大丈夫的象征!

再比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归”,《烛之武退秦师》的“退”……

6.从喻体的选择入手

以毛泽东《沁园春·雪》、郭沫若《炉中煤》为例:

一直以来,对于“国土、祖国”,中国文学界一般以“母亲”为喻体来写,如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臧克家的《表现》、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取其“哺育、依恋”之意,但是将“国土、祖国”比喻成“美人”的,确是不多。二者虽说都能表达出情感上的爱意,但侧重点却大不相同:前者倾向于依恋和感恩,后者倾向于欣赏、追求(征服的自信)与责任。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就巧妙运用这一比喻,令人印象深刻。

首先,这“姑娘”纯洁如雪。瞧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之景,整片只有“冰、雪、银、蜡、素”之白色,单纯如一,毫无瑕疵,而且大气!其次,这“姑娘”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能动能静,落落大方。可以“惟余莽莽、顿失滔滔”,更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沉默时安静,活泼时温柔又不失豪迈,大有花木兰之美;再次,这“姑娘”心怀壮志,心比天高。看她“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志气不凡、超脱凡俗的傲气,看起来眼光也很高;最后,这“姑娘”还有羞涩动人的一面。那“红妆素裹”,不难让我们想象一个淳朴的美少女,在心上人面前,脸上飘起了动人的红晕,妩媚动人,激发起对方无限的保护欲;总之,这位“女神”外表淳朴美丽,内心又刚强骄傲,性格开朗大方,又羞涩多情。这样刚柔并济的可人儿有谁不喜欢呢?“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姑娘让众多英雄争相追求,甚至“折腰”,就是把对这“女神”的追求放在自己的尊严之上了呀,看来是不惜一切代价了。而接下去的“惜”与下文的“俱往矣”“还看今朝”前后呼应,充满了惋惜和自视甚高的不屑,仿佛在对他们说:“你们还是不够完美,配得上这位女神的英雄人物,在这里呢!”这正衬的手法,字里行间流露出志在必得的自信,无不与作者的政治情怀、与当时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紧密相关。

相较而言,郭沫若的《炉中煤》:本体同样是祖国,喻体却是“我年青的女郎”“我心爱的人儿”,不难发现,这位女郎是高傲的,是遥不可及的。她背后的这位“我”显得那么卑微,愿意为她“肝脑涂地、在所不惜”。与毛泽东强烈的自信不同的是,郭沫若的《炉中煤》情感是真诚炽热的,是卑微到土地里还能开出花儿来的,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毫无保留的爱与崇敬。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提到“景可以生情,情也可以生景”,感情的微妙正可在喻体的选择上见端倪。

7.小说中的角色设定思考

小說的安排都是作者在一定的主题意识驱使下成型的,经典作品中,作者对于小说人物的身份、地位、环境甚至是名字必都经过深思熟虑。

首先角色的身份、地位设定与情节需要、主题呈现的关系。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别里科夫为什么是教员?一是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思想开放的关键群体,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而作为教师的别里科夫却长期“辖制”全城人的思想,制造着压抑的思想氛围,讽刺意味颇深;二是教师本身应该是开放思想的先行者,而别里科夫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套中人”,教师如此,整个社会又会是怎样的?引人深思。

其次是人物名字的设计与主题的关系。以蒲松龄《促织》为例:主人公“成名”喜剧般的成名经历,无不讽刺当时官场选才的不公正,以笑代泪呈现了当时寒门读书人的悲剧人生,隐含作者对社会、对官场的讽刺与不满。再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标题中的“林教头”,豹子头林冲,是否与人物“冲破安逸生活、冲破忠于朝廷的正统思想、冲破一味服从的奴性心理”的主题有关?

由此我们还可以去思考:《范进中举》的范进的老丈人为什么是屠户,《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给林冲提醒的那个人为什么是李小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取名又有何用意,与人物形象有没有关系?……

三、语文课堂言语实践的几点策略

言语实践的原则应该是立足文本,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去体会文意、情感、主题。因此,实践活动的设计应该是紧扣文本、紧扣言语、紧扣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活动。

1.关注交际目的,运用“假如我是——”的代入角色法

对于以交际为目的的文章,如书信、古代的奏折等,不妨以角色代入法的形式让学生移情文本情境去体会文中人物情感的细微之处。以《谏逐客书》为例:如果你是二十二岁的秦始皇,车裂了嫪毐,鸩杀了吕不韦,正式夺权,开始了统一六国的雄心壮志之路。面对敌国的间谍行为,面对秦国大臣们驱逐六国客卿的强烈建议,你下了《逐客书》,而李斯作为六国食客,对秦国也尚未有多大功劳,单凭这一篇《谏逐客书》,又是怎么让你动心,最后改变初衷呢?学生讨论之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对比论证,有理有据。用秦王对珍宝重器与对人才的态度的巨大差别,让作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产生了羞愧之心;②从秦国历史出发,以史为鉴,摆在眼前的事实,说服力强;③将自己与秦国历史上的大佬秦穆公、孝公、惠王、昭王相提并论,拔高了嬴政的地位,深合帝王心;④从驱逐六国客卿产生“却宾客以业诸侯”的严重后果,是志在一统天下的嬴政最不想看到的,可谓直戳帝王内心的“大欲”,如同当年孟子说齐宣王的武力称王行为的危险甚于“缘木求鱼”一般,嬴政自然就更容易接受了……

以此观之,《短歌行》可以如此设计:如果你是人才,会被曹操文中哪些地方所打动?由此去探究曹操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以如此设计:如果你是陆虞候,面对林冲的隐忍你会如何?由此引出社会层面的悲剧原因;《与妻书》可以如此设计:如果你是陈意映,你会不会接受林觉民的这种告别理由……

2.虚构对话

虚构的基础是想象。鉴于语言这种符号的暗示性与联想性,我们不妨在语言文字的留白之间去挖掘其中的弹性。把这种弹性理解以对话形式展现出来,除了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之外,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裨益。以《六国论》为例:其价值是否止于借古讽今——即讽“以地事秦”?最后两段可否删去?可用虚构话剧助力分析:

宋仁宗:送个钱求个和也是为了天下太平,别这么激动嘛?

苏洵:陛下送的不是钱,送的是国家的尊严啊!

明确:文章重点不在于“地”,也不是“赂”,更在于“赂”背后的心理因素“为积威所劫”。这个“赂”的不是土地,不是钱财,而是尊严,国家的尊严。

宋仁宗:不要说得那么难听嘛!我们还是实力不如人呀,你不会叫我去送死吧?花点小钱能买到天下太平,我这也是为大局考虑呀!人家汉朝还送公主呢!

苏洵:实力不如人,说得太好了!俗话说得好:英雄者能屈能伸。可您不能一味地屈呀!人家大汉朝送公主没错!可是人家能在屈辱中蛰伏蓄势,学习对方骑兵优势,强大自己,最终不仅把失去的尊严给夺回来了,还强大了汉朝的声威!这才是真正的好汉啊陛下!

明确:①苏洵的目的不是主战,不是主张北宋一味蛮打。从最后两段中的“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可知,老苏最想说的,是“知耻而后勇”!是借古警今!

②前文提到燕赵之君“义不赂秦”,为什么“不赂秦”是“义”的?这个“义”是正义吗?非也。苏洵的文章原则提倡“经史互资[3]”,也就是跟经典理论相结合。这里的“义”我们要联系《孟子》中的“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来理解。也就是说,“不赂秦”是因为燕赵之君有“羞耻之心”,他们不会“一夕安寝”,愚昧无知,而是有忧患意识,有反抗意识,是忍辱负重。

③知耻然后勇。汉朝以公主和亲的方式换取和平,但同时也在不断改革以自强,与眼下北宋这一味的呼唤和平而改革之路困难重重的现实大不相同。因此,文章的重点在于“保住尊严就要自强”这才是本文的实际论点!

如此讲议论性文章形象化、记叙化,给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3.人物采访

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字里行间。理解课文实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除了咬文嚼字之外,还可以场景再现,移情其中去感受人物的故事,体验人物的情感,以此完成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从而获得生命的滋养。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对于郑伯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如何理解?如果按部就班地分析,就少了一些创意。不如用采访的形式进行,从共叔段的角度入手。因此笔者设计了采访共叔段的活动,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情景再现:

叛乱前:

记者:听说你哥哥对你很宠爱,你怎么看待这种优待?

共叔段:我很享受。哥哥虽然不把“制”地作为我的封地,但最后给了我“京”,京城大叔这个头衔对我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记者:但是你看看你近期的行为:都城过百雉、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都不符合国之标准,不符合君臣之礼,你没有任何顾忌吗?

共叔段:那沒关系。我哥哥知道我是闹着玩儿的。大臣们早就跟他提过意见了,但是他是我哥哥,并没有来找我麻烦,也没有说过我的不是。况且,我还有我娘撑腰呢,不怕。

叛乱后:

记者:共叔段,我又来采访你了。你之前对哥哥对你的爱是十分自信的,因此做事情没有顾虑。如今你沦为阶下囚,有什么要说的吗?

出奔后的共叔段:哎,我知道得太晚啦,悔不当初啊!我以为郑伯是我哥哥,因为宠溺我才会听任我做出那些行为。现在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啊!表面上看起来,我是“君之宠弟”,实际上我就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他早已准备好捕猎器,就等着我自己钻进去呢!我实在太蠢了。不过我也在反思,他作为哥哥,没有尽到哥哥的责任来教导我,反而一心要置我于死地,实在狡猾透顶。但是我作为弟弟,又何尝把他当成过哥哥呢,一意孤行,胡作非为,僭越君臣之礼,心怀不轨,也是该死啊!

记者:多么痛的领悟啊!希望后人对你们的故事能够有所思考。

这样看起来,活动很好玩,利于激趣。学生都可以参与设计台词、动作,进而深入了解人物的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题“孝悌”,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4.小组对抗型合作探究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合作探究可以是合作型,也可以是对抗型。合作性比较缓和,压力小,但可能会形成少数人的课堂,造成部分懒于思考的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此时,对抗型的探究活动便显得更有挑战性、压迫性。同时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敌论意识,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以《阿房宫赋》为例:清代评论家陈长方在《步里客谈》中提到“《阿房宫赋》只是篇末说秦及六国处佳,若钉头粟粒等语,俳优不如。[4]”老师作为支持陈先生的一方,举出证据:事理说明宜简约,结尾处即可点明文章主题,告知写作目的,何必再极尽铺陈之能事去写阿房宫赋的一大堆内容呢?全班同学作为反方进行辩驳,论据立足文本。学生最后的讨论成果惊艳了我:

①杜牧对阿房宫的描写部分给人一种阅读美感。文章写了阿房宫的建筑之繁、宫女之多、珍宝之巨,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而是用对仗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语义上、形式上)给予读者理解和阅读的双重享受。比如整齐的句式“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让人感觉宫殿的整齐又精细如在眼前;比如参差句式的使用“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让人仿佛看到宫殿不仅规模巨大整齐,而且设计感十足,可谓极尽奢华。再比如第二段对宫女的描写“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中几个“也”字,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美和奢靡。这种形象美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形象思维的体现,符合“赋”的骈体散文的特点。

②杜牧是晚唐诗人,他对阿房宫的极尽富丽堂皇之能事的描写,不仅没有让人反感,反而令人惊叹这伟大工程的美。这种美是壮美的,是包容一切的美。其中隐含盛唐气象。从杜牧的身份来看,作为一个读书人,作为一个胸怀大志的爱国文人,杜牧心中也许对盛唐的壮美难以忘怀吧,也许这篇文章就是对那种美好时代的一种缅怀,对统治者的一种期待也未可知。

③杜牧对阿房宫的描写,让人感觉他并不是要批判阿房宫的美,也不是要批判建立在这种美之上的享乐。而是对这种美这种享乐是建立在“千万人之心”的对立面。当统治者将自己的乐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之上,结果只能是失民心,失天下。老师再及时补充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与民同乐,方能长久。这也符合杜牧作为一个儒家士人的政治观点。

5.在朗读设计中解读

于漪老师曾批判有的课堂内只见题海茫茫,不闻书声琅琅。这对课堂教学弊端的揭示入木三分。语文学科本身最基本的特质应该是欣赏,而诵读就是欣赏语文的最基本的方法。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鼐曾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能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语文界也有“读占鳌头”之说。在诵读中涵泳领悟,是最基本最輕松却又最动人的语文学习方法。以苏洵《六国论》为例:如何通过诵读来辅助理解苏洵在文中强烈的感情色彩?

明确: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这一句。先祖父的创业艰难与祖孙的大肆浪费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作者对“子孙”的谴责。尤其那个“举”写出了对秦国的阿谀之态,令人讨厌。而“思”将语气缓和了起来,引出了对先祖父的创业画面的描述,颇有苦口婆心的感觉。

②“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里的数词也有鲜明的反差。五城十城,数字不小,前两句一定要快速读,读出那种频繁割地求和的窘境,可换来的却只有“一夕安寝”,这买卖明显亏大了。这四个字一定要重读、慢读,以引起重视和思考。尤其“安”字在这里大有文章。若赂秦之人知道这“安寝”只有一夕之长,还能安吗?明显不能。这里的“安”形象刻画了这些人的愚昧无知,目光短浅的模样。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

③对六国不赂秦行为的肯定:“义不赂秦”的“义”、“始有远略”的“远略”,还有“二败而三胜”要强调的是“三胜”,需要重读。战败也是“诚不得已”,这里的“诚”写出了对燕赵不赂却败的同情理解与惋惜,要重读。

此外,还有镜头设计、色彩设计、封面设计等小创意可以去探索运用。总之,策略有限,创意无限。只要建立符合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之上,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所有的创意策略都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去探索,去挖掘,让学生在言语材料的言语实践中实现语文素养的实现。

注释: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5.

[2]钟少华.中国言语文化简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古屿鑫.苏洵文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4]赵希斌,张宁,章靓靓.中小学古文教学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推荐访问:素养 言语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