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徐渭书画应酬活动述略

2022-01-28 17:53:49公文范文
宋长江关键词:徐渭书画应酬明代礼品当文人的书法、绘画取得一定名声后,就会有人慕名前去索要,这在文人书

宋长江

关键词:徐渭 书画应酬 明代 礼品

当文人的书法、绘画取得一定名声后,就会有人慕名前去索要,这在文人书画应酬活动中最为常见。他人索要并非空口白牙般硬取,多备有礼品、金钱,甚至食物,实为一种隐性交易。大致而言,索求徐渭书画者多为其门生、旧友,门生如史槃、钱士礼、王生等;旧友如沈刑部,其为徐渭故交沈练之子沈襄。

徐渭有首葡萄题画诗广为人知,其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如果『卖』包括索要性交换的话,其笔底明珠并非无处可卖,有诗《王生索写葡萄》为证:『王生昔日好容颜,今日相逢范叔寒。赠予明珠三百颗,谁知一颗不堪餐。』[1]王生是徐渭晚年门生,诗中并未提到王生所带润笔之物,也即书画的交换品,这在其他诗文中倒常有体现。『题史甥画卷后』有记:

万历辛卯重九日,史甥携豆酒河蟹换余手绘。时病起,初见无肠,欲剥之剧,即煮酒以啖之。偶有旧纸在榻,泼墨数种,聊以塞责,殊不足观耳。天池山人徐渭书于葡萄最深处。

史甥即史槃,字叔考,徐渭的外甥,亦为他的门人。万历十九年(辛卯,一五九一),史槃以酒蟹食品来换取徐渭的绘画,徐渭岁至七十,时值病愈,为其画得一幅葡萄。这里仍旧以葡萄题材的绘画作品来应他人索要,『明珠』得有所爱。史槃多次向徐渭索画,如『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又图卉应史甥之索』等。另有门生钱士礼也以螃蟹来索画,『钱王孙(钱士礼,字汝行)饷蟹、不减陈君肥杰,酒而剥之,特旨』[3]。还有未记姓名者,『某子旧以大蟹十个来索画,久之,答墨蟹一脐、松眼醉眠道士一幅』[4],只是这次经过较长的时间,徐渭才为其作墨蟹,道士题材作品。东晋有王羲之『以书换鹅』的书法交易典故,至徐渭可说有『以画换蟹』的效仿,同样可列文化雅事。他人索要发展到一定程度,文人往往为其所累,不胜其烦。元代赵孟頫晚年就有此感慨,其《德清闲居》有句『贫尚典衣贪购画,病思弃研厌求书』[5];倪瓒的『奉币贽求之者无虚日』,均为如此。[6]徐渭在字里行间以春秋笔法也表现出被人索书画的厌烦,如『客强予画十六种花』『沈刑部(沈小霞)善梅花却付纸三丈索我杂画』等。在时代大情境中,被他人索要书画是一份荣耀,同时也是一份劳役,善于经营者能从中大获益处,不事生产者则可能反受其累。

索要徐渭书画多为与其熟识者,极少关系疏远者,交换方式多为用食物换取书画。徐渭远未达到明中期沈周、文徵明等应酬繁忙之程度,如沈周『四方名士过从无虚日』[7],也即『求画』无虚日。而明代中期已形成的委托中间人求书画、文人请门生弟子代笔应酬等机制在徐渭这里均未曾见到。从某种程度而言,慕名索要书画者数量越多,表明文人的书画水平越被时人所认可,徐渭生前的书画艺术在个人亲友关系圈内影响力较大,未走向大众。这与徐渭晚年性格有内在关联,陶望龄在《徐文长传》中有云:『及老贫甚,鬻手自给,然人操金请诗文书绘者,值其稍俗,即百方不得,遇窘时及肯为之。』[8]外人『百方不得』直接地减少了徐渭的书画应酬负担,但同时也减少了其书画流通量。此外,或许正因为索要者以门生旧友居多,徐渭在他们面前仍保持着创作主体性,并非一个出售书画的匠人需仰人鼻息。如『画百花卷与史甥,题曰漱老谑墨』代表了徐渭绘画的最高水平,其中题跋体现了其创作美学思想:『世间无事无三昧,老来戏谑涂花卉,藤长刺阔臂几枯,三合茅柴不成醉。戎芦依样不胜揩,能如造化绝安排。不求形似求生韵,根拨皆吾五指栽。胡为乎,区区枝剪而叶裁。君莫猜,墨色淋漓雨拨开。』[9]其中的『戏谑』『不求形似求生韵』『墨色淋漓』正是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态度及作品特色,如当今学者所言:『在自我生命的狂逸表达中再创出萬物的生气意象。』[10]此种创作主体性同样主导着主动赠送、答谢回礼的应酬方式,下文不再逐一论述。

熟谙礼仪的主动赠送

与索要者不同,徐渭主动赠送书画者一般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多为出仕官员,甚至不乏武将。主动赠送书画作品目的不外乎维护个人社会关系,甚至是有求于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祝寿、求他人办事、送别、祝贺他人得子等等,这些不知凡几的琐事可能都需要礼品。在文人阶层中,除了金钱、食品等礼品外,书画器玩等艺术品也是日常酬酢的极佳选择,既能达到目的,又不失清雅。

在徐渭主动赠送的书画应酬中,为他人祝寿是重要一项,如画一幅荷花为他人贺寿『画荷花寿某君』;有时他人请徐渭在已有绘画上题字写文,同样作贺寿之用,毕竟徐渭一生以文章立身,其《自为墓志铭》所言『典文章』,如『朱大夫命题五母行海水画以为寿』『老子出函谷图,友人索题,寿其所好』等。在个别时候,徐渭也会买画为他人祝寿,如其『画赋』有载:

万历元年癸酉九月之十有三日,为通参公六十生。某辈将称贺于庭,念羊雁之陈,不足以罄悃素,相与里钱缗,购画于郡中名家,得《寿山福海图》,谓可悬公之壁也。而载言于上,悃素则罄。以某无他长,差可役于管,令赋之。[11

万历元年(一五七三)徐渭已五十三岁,虽中年才习画,但也已多年,想来徐渭绘画风格并未得到这里的『通参公』所好,才会花钱买画祝寿。当然,仍然少不了徐渭的文章,题赋于画上,以罄悃素。

求他人办事更少不了礼品, 约万历七年(一五七九),在『致李长公』这封信中,徐渭请求李长公为自己的次子谋一职位,言辞恳切,还赋上写有个人书法的扇子,以表诚挚:

仆曩客都城,台迈过望,未尝不感愧于心。今别来五岁,益两辱台翰,仆两寄答者,想彻台览矣。明春,仆欲以季儿往侍左右,或于尊翁处为一执戟,未知事机可否耳?专候台示。外敬具诗扇一柄,表情而已,惟笑留是荷。

李长公即李如松( 一五四九— 一五九八) ,字子茂,李成梁的长子,晚明著名将领。万历四年(一五七六),李如松与徐渭结识于北京禅寺,之后挚交情长,且对之多有接济。[13]因此,徐渭才让次子徐枳投奔他,仅送上一件远不及办成此事分量的题诗小扇。

送别是另一种常见的赠送书画场合,徐渭亦常用绘画当作送别礼。在明代中期甚至形成了稳定的『送别图』山水画图式,可表明以书画为送别礼品在当时惯常多见。如『作牡丹送从子武会试』其诗云:『近来懒病日关门,世事如毛等一髡。此际不知何以故,也将宝贵望儿孙。』[14]以牡丹画送别并预祝取得『宝贵』,隐喻合理得当。送别赠送画作的另有『画荷花送陈都挥往招宝』『都门五月写竹,送某君之官新昌』等等。此外,祝贺他人得子,徐渭也送其竹画,如『画笋竹贺许口北得子』『题画竹赠子完得嗣』等。再有祝贺他人新婚的,『沈君索题所画二卉,贺人新婚』;还有未写明缘由的赠送,如『画插瓶梅送人』『写竹送李子遂』等。

徐渭主动赠送他人的书画应酬大致肇始于杀妻入狱前(一五六六),滥觞于出狱后,多见于晚年,这与他中年学画、晚年渐臻鼎盛相关。在徐渭所处的明代中后期,书画鉴赏、收藏之风盛行,除了前朝古董之外,本朝书画也是交易大宗。精于书画的文人置身此种社会风尚之中,必然要面对各种艺术酬酢,甚至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机制。如柯律格分析文徵明『雅债』时所说:

在这些历史情境中,礼物的逻辑与商品的逻辑同时并存。身处期间的社会行为者远比我们熟谙其中逻辑,他们借由个别事件,而非可以理论化的『系统』,将之运用到同样熟悉这些运用逻辑的社会行为者上,或与人为善,或与人共谋,或与人相抗。

中国是礼仪之邦,所谓『无礼无以立』,有时这里的『礼仪』似乎也少不了『礼品』,在很多时候,没有礼品同样『无以立』,无论是赠送还是回礼。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推测,即使高伉狷洁、追求个体性情的徐渭也熟谙这套书画『礼仪』逻辑。徐渭追求本性、逍遥及至『深恶富贵人』,但他仍是一个鲜活、立体的『社会人』,熟练运用着这套逻辑,并非单纯逸世独立、于人无所俯仰。

感谢回礼与扩大书画传播面

徐渭后半生生活困顿窘迫,有时常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资,甚至要变卖所藏名画,『吾家两名画,宝玩长相随,一朝若无食,持以酬糠粃。』[16]不过,徐渭以文显名,又能常受到他人恩助,此时他往往会选用自己所作书法、绘画作品以作感谢回礼。如正德年间沈周送给吴文定画卷上的题画诗云:『赠君耻无紫玉玦,赠君更无黄金箠。为君十日画一山,为君五日画一水。』[17]徐渭也有类似诗句:『黄金为寿非吾事,借简庄生颂大椿』。

危难之时,他人施以援手,徐渭以书画酬谢。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徐渭入礼部尚书李春芳幕府,后想退出,却有不便,最后得到翰林院编修诸大绶的指点,才勉强地解除了聘约。[19]在《哀诸尚书辞》中有句:『辇送逆旅,令我挥毫。酌以荷花,鸩豕侑罍』[20],以书画表达对诸大绶感激之情。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徐渭因杀妻入狱七年(一五六六—一五七三),中间有多人设法搭救,对其恩人,徐渭也用书画答谢。约隆庆二年(一五六八),在给商为正的回信『与商燕阳』中,徐渭写道:『丈一飞冲天,侪辈生色图侯者两年,对缄再坏而始达里,以知囚之难矣。小诗书恶,扇略寄。区区临楮,曷胜怅然。』[21]还在狱中的徐渭别无长物来答谢友人, 仅能回以『诗书恶扇』。

远游、困顿之际,受友人礼遇与接济,徐渭同样酬答以所作书画。万历四年(一五七六),徐渭行至宣化,受到多人礼遇,接受礼物之后,往往画画酬答。在『简许口北』中说:『惭享我公分庖之惠,令人每饭不下咽。顾无可仰答者,聊作墨君一枝以见眇微。欲陈素情,益露酸寒……』[22]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徐渭画竹答谢李如松送的五两银子。他有记『辽东李长公午日寄到酒银五两,写竹笋答之,书此于上』,诗曰:『五千蚨母虎符到,到即呼交曲米翁。醉后答书无一物,尽髡篱笋寄辽东。』[23]徐渭虽然写到是『酒银』,但實际应用于生活日常开支,而且五两银绝非微小数目,是明代正六品官一月俸禄。正六品官月俸为米十石,[24]嘉靖、万历年间,总体物价长期稳定,一石米值银五六钱,即半两左右,[25]十石米约银五两。徐渭的一幅竹画绝值不了五两银,因为明中期,倪瓒画作在新安不到二三两银;[26]文徵明直到晚年,画价才跃升至一两银以上;[27]徐渭曾用自己的画仅换来临摹一次王蒙画作的机会,『画与许史(许时许我摹黄鹤山人一幅)』[28]。可知,徐渭画竹回礼,完全是一种感惠,发自肺腑,不能以金银来作经济性衡量。徐渭另有诗文记录以画竹答谢他人之贻,如『画竹答赠刘真定之贻』『写倒竹答某饷』等等。此外,受他人之邀,徐渭也常帮别人书写题跋、品鉴字画,如『书茅氏画』『盛懋秋江画,董尧章索题』『书吴子所藏画』等等,也是一种较常见的应酬。因这种题跋依附于原有书卷、画卷,算不上徐渭独立书法作品,此处暂不详细讨论。

不同于赠送的主动为之,徐渭用书画回礼也许是一种无奈,因为『顾无可仰答者』。但与赠送一样,回礼对象多为出仕官员,分布也较广,『无奈』的回礼也使徐渭的书画作品突破了区域局限,走向全国。从浙江至北京,徐渭四次进京,在北京有过不少书画应酬活动,又曾南至福建,北至宣化、辽东等地。可以说,他的书画在当时已经遍及南北,有了较广的传播面。而且赠送对象有着足够的话语权,他们对徐渭书画的肯定要远过其门生、旧友。依据沈德符记载:『其所作画尤脱畦径,题署则托名「田水月」等号是也,今已有人购之。』[29]有研究指出:『徐渭的画作在明末已经进入书画市场。』[30]这样的推论虽不为错,却不免保守。其实,在徐渭生前,通过应酬其书画作品已进入全国交易领域,亦即彼时的『市场』,因为应酬就是交易的一种,在非公开场合以礼尚往来为名的交易。[31]那么,袁宏道《徐文长传》所言『故其名不出于越』[32]似乎只是一种夸张修辞,实际情况并不如此,正是『赠』『回』的交易式传播助推了徐渭书画声名,使其逐渐跻身中国美术史一流名家,功不可没。有学者认为:徐渭的书画名声得益于袁宏道的传记、朱谋垔的著录等,[33]笔者不反对这一观点,他们二人的文章无疑在后世宣传了徐渭;但艺术家的声名、艺术史地位是由多种因素组成,徐渭的书画应酬也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徐渭明代礼品徐渭来过多次苏州现代苏州(2021年5期)2021-09-10风莺图诗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20年4期)2020-04-30订阅专享美食堂(2017年6期)2017-06-19官网抢订礼品多多美食堂(2017年3期)2017-03-22明代告示传播机制与舆论功能求是学刊(2017年1期)2017-02-22明代黎人“叛乱”原因的历史考察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23期)2017-01-18订阅专享美食堂(2016年11期)2016-11-28徐渭南腔北调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年9期)2015-09-25明《建文昌神祠记》残碑考文物春秋(2014年4期)2014-12-20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西番诸卫研究情况概述黑龙江史志(2014年21期)2014-12-12

推荐访问:应酬 书画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