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2-02-28 10:57:36公文范文
魏亚丽赵倩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

魏亚丽 赵倩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也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但是对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强调学生德才兼备的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系统,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备。以会计专业为例,进一步厘清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定位和改革思路,构建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 “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关键词:综合素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同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处于基础性地位,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引领地位,侧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既能很好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求,也能系统化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这是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教育衔接在发达国家各国异彩纷呈,各有特色,在衔接方式上无非是通过学历衔接和教育内容衔接两种方式完成,但对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并强调学生德才兼备的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极为少见。中高职教育衔接在我国发展30多年,其理论研究从浅到深、从分散化到综合化、从表象到内涵,不断进行变化,涉及的方面主要集中在了问题与对策、中高职的衔接模式、制度和政策、中外理论对比等方面,也涉及到了中高职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等具体举措,虽已经形成了形式上的对接,然而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综合来看,中高职衔接虽然成果显著,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山东省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和相关配套制度,涉及到专业设置、双证互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课程标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办学联盟等一系列中高职专业衔接的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我省从机构设立、制度保障、财政支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但中高职衔接效果不理想。以会计专业为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职毕业生在进入高职时,文化课学习比较吃力,影响了高职课程的实际进度,降低了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动力;第二,多数中高职院校因没有一体化设计的课程体系,造成课程内容不对接,专业课程不匹配,教材严重重复等现象,浪费了教学资源,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感到所学内容缺乏深度; 第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与技能学习,忽略了德育,德育是人心和灵魂的教育,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德育不到位,会造成学生失去动力和方向,容易犯错,难以成功。由此来看,中高职衔接面临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基于综合素质建构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山东省新高考政策实施后,中职生将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生源,探索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新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1)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中高职协调育人及资源共享优势,实现有效衔接。中高职协调发展,实现教学资源、师资团队、实践基地等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畅通及时效性,形成合力,在减少两个层次衔接教学投入的同时,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高质高效地实现。

(2)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所有的课程都关乎德育,德育渗透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对于促进就业、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3)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推动同类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项目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中高职一体化设计课程、文化、实践、资源体系,将德育贯彻于整个专业建设,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可为其他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形成有借鉴意义的框架体系,弥补国内研究空白,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三、基于综合素质,确立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一)整体思路

(1)深入研究国内外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相关历史背景、理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从“三全”育人格局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明确定位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综合考虑职业教育特色、专业课程体系、育人环境、教师能力、资源配置等因素,突出立德树人中心,创新理念,遵循规律,基于综合素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设计。

(2)结合布鲁纳课程理论,探索和建构会计专业课程“课程链”,对课程进行递进和系统地衔接处理,贯通中高职所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以育人为核心、促进中高职有效联结和层次递进的课程链条。

(3)研究创建中高职一体化教学管理信息共享平台,针对该平台的使用主体中职教师、高职教师和学生,设置学生信息、教学管理、考试管理、过程考核、转段管理及综合评价等模块,使中高职院校通过该平台实现中高职院校间的无缝衔接及有效资源共享。

(4)构建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立德树人,聚焦“三全”育人格局,确立评价体系的构建导向,研究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评价主体,丰富完善评价内容,以多种评价形式、手段,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形式,公开、公平、透明评价结果,通过评价结果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构建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其中的终身教育理念切实为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紧密结合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发展现状和目前会计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确定出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目标后,构建了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山东省中高职院校的实际,明晰学生顺利完成中高职阶段学习需具备的综合能力和企业对初级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对学生的初级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立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德育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中高职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文化体系、实践体系、资源体系,机制创新,课程规范,要素整合,构建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专业发展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把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第一任务、把身心健康作为第一要务、把知行合一作为第一原则,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1.构建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的课程体系

布鲁纳课程理论体现一个规律:教育必须要与学生的认知阶段相适应,学科结构要与学生的成长规律相匹配,要注重“阶梯性”,做到螺旋上升和分层递进。从这个角度来审视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话,就必须做到沟通交流、融合贯通,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的课程体系,不能使其断档,更要避免无用的重复。所以,要重新设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会计专业课程“课程链”,以育人为核心,贯通中高职所学专业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递进和系统地衔接处理,最终形成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衔接课程在内的促进中高职有效联结和层次递进的课程链条。

2.构建和谐统一、多样互融的文化体系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的影响作用,而文化又通过教育活动得以传递和深化,通过教育发展得以丰富。因此,中高职教育衔接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构建和谐统一、多样互融的人才培养文化体系,将优秀的民族文化、产业文化、学校文化、职业文化融入到中高职教育中,使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发展的长足动力。

3.构建优质高效、富有特色的实践体系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若是脱离实践,我们的教育就相当于纸上谈兵。在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让学生知而有疑、学而有思,不断反躬自省加强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充分凸显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紧密结合中高职教育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包含公共实践、课程实践、专业集中实践、企业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实践体系,充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构建丰富完善、调配有序资源体系

教育资源在所有的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都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优质的教师资源、广泛的信息资源、强硬的专家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育人资源。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都在影响着中高职院校的办学基础和实践基础。若缺少必要的教育教学资源作支撑,人才培养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改变,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学生成长要求的不断发展,各种因素的变化都会促使中高职院校进一步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和创新教育教学资源等,以不断滿足人才培养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中高职院校因为区域和层次等各方面的差异也或多或少会出现办学基础和育人基础的差异,再加上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完善和创新不是靠单个院校或某一个区域的院校的力量就能够完全实现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托一定模式整合资源结构,让中高职院校紧密配合,协同完成,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学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使用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中职与高职教育未实现一体化有效衔接,教育资源出现重复浪费,教学管理方面也没有实现良性沟通、有效互融。要基于联合培养的视角,通过系统分析与梳理,探究其内在的规律,归纳出符合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创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学管理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的使用主体可设置为中职教师、高职教师及学生,设置学生信息、教学管理、考试管理、过程考核、转段管理及综合评价等模块,中高职院校通过该平台的使用实现中高职院校间的无缝衔接及有效的资源共享。

基于综合素质建构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助于突破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和专业设置等方面的界线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标准不统一等难题,确保中职与高职之间的无缝衔接,促进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项目优化发展,最终推进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有机衔接,加快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茜.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探索[J].中国商论,2020(24):193-195.

[2]刘伯超,倪慧,王子琦,夏平.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4):84-85.

[3]覃聪.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职业教育学历衔接培养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1):30-31+40.

作者简介:魏亚丽(1974—  ),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赵倩(1992—  ),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讲师,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助理,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四位一体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甘肃教育(2019年12期)2019-08-09新时代抓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建议办公室业务(2019年6期)2019-08-01浅析“模拟联合国”活动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15期)2019-07-19高职院校“三走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探索求知导刊(2019年7期)2019-07-08转型视域下应用技术大学《第二外语—俄语》课程实践改革与学生实用能力提升策略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年7期)2017-04-10机械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29期)2017-03-04浙江省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瓶颈及对策分析东方教育(2016年7期)2017-01-17《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考、赛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中高职衔接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的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教师·中(2016年9期)2016-11-12“四位一体”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师·中(2016年3期)2016-04-15

推荐访问:建构 衔接 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