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多考成语”多层面辨析与应考

2022-03-04 10:35:11公文范文
考试是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年年谈而年年新。在语文考试中,两次以上进入试题的成语,我们不妨称为“多考成语

考试是一个躲不开的话题,年年谈而年年新。在语文考试中,两次以上进入试题的成语,我们不妨称为“多考成语”。而这些成语,有大多是意义多种的、对象多个的、语用多律的,于是多则生杂,多则会混,多则出乱,多则繁琐,自然而然就变得困难一些了。生活中也往往是,多拐而车难行,多歧而路难择,多食而胃难化,多愁而人难乐,你说是不是这样呢?僧多粥少,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生活自然困难。多事之秋,指变故或患难多的时期。经济不景气,生活有困难,2020年不是告诉我们了吗?另外,考试命题在不断升级。原来考“使用恰当”或“使用不恰当”的,后来是考“使用最恰当”的;原来是在句子中判断,现在是在语段里识别。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难度加大,单向思维变交叉思维,不能不说是“提级增量”。难怪,与其说是考成语,不如说是在考阅读。因为:一是成语的积累在阅读中进行更有实效,二是成于已经放在语段中来考查,三是阅读本身就有词语的阅读。这样,成语的考查不能不说更难一些了。

一、意义多种,难记难分

成語多义,有古有今,有源有流,有本有引,有本有喻……关系错综,互相纠缠,互相干扰,自然难于识记,难于分清。因此,成语的积累,应该是从小学开始,让成语伴我成长。只有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积累成语才有实效,在考试中也才会事半功倍。例如“不绝如缕”,它有三个义项:①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使用范例】叛乱的三十万大军破城而入,京都不绝如缕。∕强敌入侵,国土沦丧,国脉不绝如缕。②形容后继乏人,随时有中断、失传的危险。【使用范例】修补古文物的专业人员已经处于不绝如缕的状态中,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焦虑。③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悠长,但尚未中断。【使用范例】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试题典例1】……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   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A.不绝如缕 B.源源不断)

【试题分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指月球探测数据不断传来。应选“源源不断”。“不绝如缕”被弄错,是由于只看到“不绝”,忽略了“如缕”,把它当成了“连续不断”的意思而望文生义。如“晚清以降,中华大地上中学与西学之争、今文与古文之争、传统与现代之争、专制与民主之争……不绝如缕。”(201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无论多少年,惟愿傲立于书架》)无疑,要精准把握词义,杜绝望文生义。为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扣准关键字。许多成语往往只有一个词不容易理解,弄不清这个关键词的含义,就会把整个成语的意思搞错。例如“罪不容诛”,整个成语是说即使处死也不足以原谅他,也不能抵偿他的罪过。“容”是宽容、原谅的意思。有人误解为“容许”,从而把整个成语的意思弄错,当然使用就会跟着出错。又如“万人空巷”,整个成语是说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家里出来聚集到某个地方,以致居所落空。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一时的情景。其中“巷”很关键。《广雅·释诂》:“巷,居也。”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巷》:“古谓里中道为巷,亦谓所居之宅为巷。”《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可见,“巷”的本意是“宅”,“人居住的房子”。如果用现在常用义去理解为“街巷上空无一人”,就是最典型的望文生义,曾经就有一道判断题:“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很多考生因此丢分。语文测试题中“差强人意”,据考后统计,“80%以上的学生”不能断定其使用不当。而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不能理解词义。”“差”是“稍微”“略微”的意思。一方面阅读面太狭小,一方面文言基础较为薄弱,再一方面就是粗心大意,望文生义。毫无疑问,理解一字可使整个成语的意义豁然开朗。如:蛛丝马迹(马:灶马)、大相径庭(庭:家里厅堂外的院子)、铤而走险(铤:快走的样子)、画虎类狗(狗:虎羔子)、一文不名(名:占有)、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每下愈况(况:因对比而明显)、美仑美奂(奂:众多)、分道扬镳(镳:马嚼子的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呆若木鸡(木:木头)。

二是要探寻词义来源。探源可以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掌握好成语;探源可以知其文化然,进一步深入理解好成语;探源可以知其源流然,进一步灵活运用好成语。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因此要参透本意。如“大方之家”语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原指见识广博、通晓大道理的人。后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人。易望文生义,误以为指大大方方的人家。又如“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比喻不努力,而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不知道这条成语的来源,也不可能从字面上去掌握它的实际意义。

三是关注词义的整体性。无论是成语的“融合性”、“综合性”,还是“组合性”,都说明了: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它有它固定的整体性,不能任意分割。如“五风十雨”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易望文生义,误以为词义是“刮大风,下大雨”。又如“路不拾遗”,从面上就可知道是“路上的失物没有人拾取(为己有)”的意思。这也就能基本上了解整个成语的含义了,但要真正理解好“路不拾遗”的完整意思,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它是形容社会安定、风俗良好,这样才可能使用正确。

二、对象多涉,照应要周

有些成语涉及对象是两个方面以上,对象多个,目标多处,涉及多方,关联多面,使用时必须对每一个方方面面都要照应周全,应和到位,配搭恰当。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出现使用不当的错误。例如:

【试题典例2】1.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试题解析】这一句中,“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这个成语包括“声音”“情感”两个方面。而句子中只指“情感”这一个方面,没有“声音”这一方面的特点。这就是语境与成语照应不周。所以,成语“声情并茂”在此使用不当。

【使用范例】①他那声情并茂的演唱征服了听众,一曲甫毕,掌声如雷。②她的演唱声情并茂,极富艺术感染力。③想要完整的演唱和表现一首歌曲,除了把握好气息在高低音中的位置,其次一定要做到声情并茂。

【常识提示】“声情并茂”必须同时有“声音”与“感情”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近义链接】“字正腔圆”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例如:①民族唱法在歌唱中还强调“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原则。②天籁之音难比拟,字正腔圆语言纯。③唐诗宋词文章美,离不开汉语平上去入音韵情;歌曲戏剧完美音,离不开汉语字正腔圆发音纯。

【文化点要】“情”,在古文字中写作“青”。青,一般是指深绿色或浅蓝色。青,体现了叶绿素的光彩,属于生命的动力系统,多么伟大!青中有生,青中有力,青中有情,青中有美。青青河边草,勃勃生机,充满活力,借以表情,深情脉脉,优美无比。绿色也称为青色,比如青草、青松、青山、青藤、青苗、青杏、青菜、青果、青苔等,其中的“青”就是绿色。由绿色自然联想到春天、草地、森林、翡翠、绿宝石等。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常用绿象征春天、生命、青春、和平、希望、安全、幸运、恬静、新鲜等。绿色在中国古代也有表示“低微”“下贱”等意思。唐代官在七品以下穿绿服或称“青衫”。譬如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就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此时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官为九品,所以只能穿“青衫”。近代的所谓“戴绿帽子”,俗称“当王八”,是不名誉的称呼。“绿帽子”就是“绿头巾”,因为元明时期规定娼家男子戴绿头巾。后讥讽妻子有外遇的人戴绿头巾,也说戴绿帽子。戏剧脸谱中,绿色多表示凶恶,比如阴曹地府的青面鬼。

【试题典例3】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试题解析】这一句中,“平分秋色”,语出《楚辞·九辨》:“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上天将一年四季平分啊,我悄然独自悲叹寒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原指秋分或中秋这一天,白天和黑夜平均分占秋天景色,后比喻双方各得一半。试题原句不是两家,而是“几家”,所以该成语在此使用不当。

【常识提示】“平分”是指“对半分”,当然就只能是两个人。因此,“平分秋色”只能用于两家或两个集团等,强调“双方各得一半”。

【文化点要】秋,是一个会意字。“秋,禾谷熟也。”禾苗经过像火一样的阳光烤晒,谷物成熟了,称“麦收”“大秋”,这时田野里是金灿灿的一片,所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称为金秋十月。对于农业占主要地位的中国,从三千年前的商代开始,每当收获时,就要举行隆重的“告秋”祭祀活动,把丰收的喜讯告诉祖先或自然界的神灵,这种秋收时节祭祀活动,在中国延续了好几千年。

另外,如“休戚相关”“比翼双飞”“相敬如宾”“本末倒置”“各有千秋”“良莠不齐”“人心向背”“喧宾夺主”“首鼠两端”“舍本逐末”“两小无猜”“秦晋之好”等等都涉及多方。但有的成语表面有多方,而整个成语不表示多方,如“手忙脚乱”“七长八短”等;有的成语表面没有多方,而整个成语又要表示多方,如“混为一谈”“同日而语”等。因此,我们要善于觉察,认真思考,精细分析,果敢判断。

三、语用多律,须加留心

人们常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形象地说明了语用的特征: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来选择不同语言形式。

语言规律,说到底是“语义和谐律”。文学之美在于语言的和谐,语言的和谐在于语义。语义协调和谐,成分配搭和谐,词语照应和谐,句间呼应和谐。同义合用,是和谐;反义相配,也是和谐。许多成语都是使用“同义合用”的技法构成的,这样使成语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感情鲜明,更富有形象性。如“不伦不类、四分五裂、南腔北调、推波助澜”等等。而许多成语都是使用“反义相配”的技法构成的,这样使成语不僅言简意赅,而且对比鲜明,构成语言的和谐美,更高层次地达到心义和谐。如“公而忘私、化险为夷、异曲同工、喧宾夺主”等等。成分配搭和谐,主要是指语义配搭要和谐。如动补配搭必须形成和谐关系,否则就不能成立。我们可以说“拔出来”、“拔出去”,但不能说“拔进来”、“拔进去”。为什么呢?就在于“拔”的语义就是“把固定的或隐藏在其它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语义和谐就决定了“拔”的补语只能是“出来”、“出去”而不能是“进来”“进去”。其他就更容易理解了。成语运用,自有规律。多考成语,更是有多律。

【试题典例4】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成语判断】使用错误。

【理由简述】“偃旗息鼓”的意思是“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语用规律是:①它比喻的必须是某种行动的停止;②这种行动又必须是停止前就已经存在的;③“偃旗息鼓”是一种短暂的甚至是瞬间的动作行为;④“偃旗息鼓”多用于军事,用于集体,不用于个人。而从本句表达的意思看,“几家汽车大厂”实际上还没有开始采取行动(即价格变化的“动作”),当然也就谈不到“停止行动”了;也不可能“一直”。此处如改用“按兵不动”似乎更符合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运用范例】①向华南进军的四野是浩浩荡荡,锣鼓喧天;向西南进军的二野是偃旗息鼓,不显踪迹。②为了你,也为了你的同伴们,你该设法阻止这非法无天的叛逆的行为的发展,劝他们趁早的偃旗息鼓。(郑振铎《神的灭亡》)

【近义分辨】“偃旗息鼓”和“销声匿迹”,虽然都有“不出声响,不露痕迹”的意思,但有以下不同:①“偃旗息鼓”侧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销声匿迹”侧重于“隐藏”,不一定用于战事。“偃旗息鼓”的反面是“大张旗鼓”,“销声匿迹”的反面是“出头露面”。②“偃旗息鼓”用比喻义时与“销声匿迹”有明显区别。③“偃旗息鼓”多用于军事,用于集体,不用于个人。“销声匿迹”却可以用于个人(这个人从此销声匿迹了),甚至可以用于“非人” (夜深了。狂怒的风暴霎时在阿力玛斯销声匿迹)。

【试题典例5】随着贝克特等人的先后逝世,荒诞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也渐渐偃旗息鼓了,但其创作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依然存在。

【成语判断】使用正确。【理由阐述】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击鼓。①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②比喻事情中止或影响削弱。③也引申为停止某种攻击性的行动或事情无声无息地停止进行。句子正符合“偃旗息鼓”合①的含义,也可以说句子与“偃旗息鼓”合①的含义和谐一致,于是就能断定“偃旗息鼓”使用正确。

毫无疑问,总结好了语用规律,无论对我们使用好成语,还是做好成语试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了解了语用规律,可以很容易对待成语;知道了语用规律,可以迎刃而解地对待成语;掌握了语用规律,可以事半功倍地解决成语问题。当然,自己单独去总结语用规律,十分艰难。好在赵丕杰著有《成语误用辨析手册》(商务印书馆2018年3月第1版)、《成语误用辨析200例》(商务印书馆2013年1月第1版)、《成语误用辨析200例续编》(商务印书馆2018年5月第1版)等好书指导我们,以利于更加便捷高效进行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陆俭明著.汉语语法语义研究新探索(2000-2010演讲集)[M],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第1版.

[2]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

许刚毅,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望文生义成语试题 成语两则阅读与作文(英语初中版)(2019年9期)2019-11-07成语两则阅读与作文(英语高中版)(2019年9期)2019-11-07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9年4期)2019-04-25看图猜成语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12期)2019-01-132018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8年3期)2018-05-252017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中学生理科应试(2017年4期)2017-07-08聚焦2016年高考反应热试题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16年9期)2016-05-14苏东坡批评王安石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2012年4期)2012-04-24翻译切莫望文生义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8年8期)2008-11-26

推荐访问:应考 辨析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