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高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讨

2022-03-05 10:52:06公文范文
范珊珊 施晓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应

范珊珊 施晓虹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从健全制度、构筑个体成长平台和创建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等三个方面,探索了高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4.027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如何培养一只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同时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2019年9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下文称《实施方案》)的通知,对于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目标给出了明确建议,并给出12项工作举措,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指明方向。本文试从健全制度建设、构筑个体成长平台和创建双师结构教师创新团队等三个方面,探索高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1高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教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职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建设一支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师”,同时又具备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或高超技术技能的大“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2高职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2.1破“五唯”尚“双能”,完善“双师型”教师制度建设

2.1.1确定“双师”素质标准,明确在校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

针对新教师准入制度开展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校要围绕企业实践经验这一重要指标,探索建立新教师为期1年的教育见习和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制度。学校要注重新教师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这一硬性指标,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高职专任教师的任职条件应体现“四双”特色。一是“双证书”,教师需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高职教师资格证”;二是“双经历”,教师要有“企业经历”和“教育或培训经历”;三是“双素质”,教师应具备“专业素质+技能素质”;四是“双实践”,专任教师必备“教学实践+企业实践”。

2.1.2围绕“双师”素质的特點,建立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由职业院校、行业企业、政府机关等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完善教师企业实践(服务)管理办法。制定教师“4+1校企交替工作制度”。把专业实践经历及下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业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的必要条件,实施“5年一周期全员企业轮训计划”,教师5年内必须1年企业实践经历。将教师在企业开展专业实践、提供技术服务的成效折算成工作量,充分激发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的热情与动力,将专业实践与技术服务有机融合,提升专业实践效果和技术服务能力。

2.1.3强调“双师”素质为本,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在企业实践技能和职业教学技能“双能”引领下,学校应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将师德师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和教育教学实绩作为职称评聘的主要依据,参照相关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成果贡献等进行综合评价,突出职业技能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

2.2“三个构建”,夯实“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平台

2.2.1构建“四个维度”,提升全员教师职业教育素养

强化政治素质,弘扬高尚师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2014年教师节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四点要求: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应制定实施《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制度,开列高校教师师德禁止行为清单,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加大教师岗前和在岗、线上和线下培训,开展多种形式师德专题培训,遴选“师德标兵”,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和校内师德典型开展讲座,形成“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四有”素养。

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能力。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训,细化体现思政元素的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的模板。评选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分级开展示范课程学习、研讨,探索建设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学校应将培养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形成以学院进行总体部署、教务处组织培训活动、系部开展研讨学习、教研室针对专业特色开展讨论、教师形成试点课程、科研处进行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教务处推广优秀改革案例等多级培养机制。实施教师兼职班主任奖励办法,鼓励专职教师勇当班主任,利用专业知识和行业动态等先进文化和理念,在课堂外增加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在评聘职称时对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专任教师予以加分。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二者的相辅相成,真正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需要。每位专任教师至少熟练运用一种有效性课程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能用能力满足课程建设与现代化教学要求。通过微课比赛、多媒体课件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基本技能。

推动教师职教能力升级。实施“五个一计划”(精讲一门主干课程、指导一项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项目、主持一项教研/科研课题、对接一个企业、联系一个兼职教师),着力培养教师的五种能力(专业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2.2构建教师分层培养路径,全面增强中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能力

实行专业主任聘任制度、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聘制度,完善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审办法,搭建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平台,进一步营造人才成长,尤其是有利于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2.2.3构建多元培养培训格局,打造教师可持续发展生态圈

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打通校企双向动态流通渠道,深度合作共育。学校和企业应在教师和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教师立足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

2.3“三个突破”,培育双师结构教学创新团队

2.3.1推行教师分类管理机制,打造“三型”双师团队

依托各级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各级职业技能大赛训练,以赛促教,培养师生技能,切实提升教师的教学技巧和实践技能,培养“教练型”双师;依托校企合作,选派教师到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生产、研发,增强教师的科技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双创型”双师;依托乡村振兴计划,安排教师赴生产管理一线对接产业,开展社会服务,通过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及科研扶持,实现教师科研教学与地方产业发展有效对接,培养“服务型”双师。

2.3.2依托“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资源新机制,实现“双师”协同发展

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建设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设置特聘岗位,畅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兼职从教渠道,遴选、建设兼职教师资源库。健全企业人员来校兼课任教、讲课讲学的激励考核程序,吸引能工巧匠进校园、进课堂。

实施重点专业高层次技术人才引进战略。对学院重点建设专业急需且对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或引领作用、专业实践能力特别突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学院可通过提高待遇、职称破格等特殊政策予以引进。

实施“专兼职互助计划”。推行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四个合作”机制(合作讲授1门课程,开发1个教学资源库,完成1个企业技术服务项目,指导1个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专兼教师交流平台,实行“结构专兼结合、培养专兼互助、发展专兼协同”,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3.3实施两项团队培育工程,打造优秀“双师”团队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探索跨专业整合师资,与思政课教师联合开发思政案例库,组建专业技能知识互补、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技能与特长协同工作,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质量,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通,提高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质量。

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推进特色鲜明的思政课教学改革,用中国文化的语言讲好原理故事,突出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探索思政课程小班授课,与职业岗位特点相结合,联合专业课教师开发思政案例库,旁征博引相关行业的发展变革、历史脉络、思想政治先进人物,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通。

参考文献

[1]黄海燕.新时代背景下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制度建构与培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0,(05):67-74.

[2]张利芳.关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9,(14):78-83.

[3]黄伟.教育部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考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9/content_5367087.htm.

[4]吴遵民,杨婷.新时代职业院校如何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J].教育与职业,2019,(8):89-96.

[5]徐国庆.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4-6.

[6]芮明珠.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基于大学生社团文化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7,(29):42-45.

[7]馬小荣.高职思政课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7,(35):68-70.

[8]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83-84.

[9]贾海灜.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36):72-75.

[10]黄盈,武春平.企业需求视角下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8):58-6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培育研究”(GZB1320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范珊珊(1983-),女,硕士,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实践与教学;施晓虹(1964-),女,学士,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实践与教学。

猜你喜欢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以厦门市A区公办园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5-28高水平高职专业建设标准研究与探索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16期)2019-08-12开创改革新局面 培育荆楚好老师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9年2期)2019-04-17中国汽车需要更“高水平”的合作中国汽车界(2018年5期)2018-08-22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研讨会召开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23期)2018-02-18俄总理来访彰显中俄关系“高水平”环球时报(2017-11-02)2017-11-02院士谈学风建设:认认真真讲好课 踏踏实实做学问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年7期)2017-08-30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对外经贸(2016年11期)2017-01-12医学院校“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2期)2016-12-06浅析重庆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国市场(2016年9期)2016-06-20

推荐访问:教师队伍 高职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