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污染地块评审“接地气”

2022-04-04 10:37:14公文范文
冯瑞杰 周静怡“规划为居住、学校、养老机构等地块进入用地程序前,应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明土壤环境

冯瑞杰 周静怡

“规划为居住、学校、养老机构等地块进入用地程序前,应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明土壤环境质量。”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生态与土壤处(以下简称“生态与土壤处”)负责人表示在公共设施用地使用前,要对土壤进行“摸家底”,再确定是否批准使用。

“有环保社会组织反映,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的地块疑似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接到信访举报后,生态与土壤处马上组织相关部门核实情况。

……

近日,結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生态与土壤处创新服务、改进形式、多措并举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地块评审工作,有效防范环境风险,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事前加强服务

“定期梳理评审难题”

“地下监测井可否按照内径50毫米的宽度来建设?”某企业技术人员王先生正计划对某地块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因不明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要求,王先生便主动在微信群上发问。

组建土壤从业单位微信群,正是生态与土壤处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报告评审服务的举措之一。笔者看到,这一微信群里共有几百人,成员囊括了全省各地从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的技术人员和相关领域评审专家等。据介绍,提高初审材料通过率,帮助企业读懂弄通最新的政策指南,普及行业技术规范,是生态与土壤处搭建微信交流平台的初衷。

搭建平台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活动专业性强,报告申请评审前期需要组织准备繁复的申请材料,这不仅增加了土地使用权人的负担,对从业单位来讲,也是一份不小的压力。”生态与土壤处工作人员说道。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在了解企业困难后,生态与土壤处按照国家下发的评审文件,多次召开处室研讨会,赴各地调研“取经”,并结合广东实情进行细化,会同省自然资源厅编制出报告评审指南,并在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公开发布;同时安排专员针对各企事业单位提交的评审申请材料出现的“通病”形成“错题本”,发布在微信群中,给土地使用权人和从业单位提供工作指引,得到了广大土地使用权人和从业单位的点赞。

此外,疫情后经济复苏,全省土地出让速度加快,需要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的地块数量与日俱增。大多数企业想尽快通过评审,快马加鞭复工复产。

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高评审效率,生态与土壤处推行“不见面”评审,委托组织评审单位省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环境中心制定了邮寄申请材料,专家函审、视频会审等“不见面”评审方式的工作指引,提供“零接触”服务。“为了加快评审进度,多次在周末也安排了评审会。”生态与土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中改进形式

“修复达标方可使用”

经生态与土壤处工作人员及时协调处理,广州市天河区一块闲置许久的工业用地重新焕发生命力。

不久前,经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该地块土壤污染超过了未来规划用地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污染责任人完成修复后申请修复效果报告评审。可在现场核查过程中,该负责人和专家组却一度陷入僵持状态。

污染责任人说修复达标了,并将该地修复后监测达标的结果摆在专家面前,但专家组通过实地踏勘和资料核查,发现地块修复范围内的污染土壤未修复完全,还不得开发利用。

“未能充分证明污染土壤全部清挖修复,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估报告不通过,污染责任人要重新开展修复工作,之后我们会再组织专家团队赴该地核实修复情况。”生态与土壤处工作人员表示。

待修复整改工作完成后,污染责任人再次申请评审。生态与土壤处迅速组织召开报告复审会,专家组再次核查现场和审查补充监测的结果,确认整体修复效果达标。

“当天的评审会开到晚上9点,回家的路上雨停了,我还开心地发了一条朋友圈。”回想起这件事,生态与土壤处工作人员满怀成就感。污染地块通过修复使土地重新焕发了活力,既为群众的人居环境安全提供保障,又让土地资源的宝贵价值得以存续。

实地勘察、组织专家评审,只是生态与土壤处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一个缩影。“全省8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审都是来自广深地区。”为了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优化评审流程,生态与土壤处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权力“下放”,委托广州、深圳市两个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大户”组织开展相关报告评审工作。

今年3月,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发出委托通知,要求广深两地每月上报评审结果,实施年度报告制度,加强评审服务管理。

“从评审时间上看,国家规定的组织专家评审时长是30个工作日,省里和广深两地能进一步优化压缩组织评审时间,这与改革评审工作形式密不可分。”生态与土壤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后优化管理

“保障公众监督权”

“这块地不是被省厅列入《名录》了吗?怎么在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到开发的迹象。”近日,某环保社会组织向省生态环境厅信访部门反映某污染地块存在违法开发的现象。

接到信访投诉和通过实时卫星查看后,生态与土壤处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到实地核实情况,经过比对发现是卫星地图定位有误,开发活动实际位于污染地块边界以外,污染地块并无违法开发的行为发生。“每次接到此类信访举报,我们都高度重视,逐一落核实。”

据介绍,在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活动结束后,如确认土壤污染超过未来规划用地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省生态环境厅和省自然资源厅都会将污染地块列入《名录》中,并定期将《名录》更新情况在省生态环境厅公众网中向社会主动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今年年初,生态与土壤处自查发现,《名录》中的展示内容仍有不足。对此,工作人员积极借鉴学习研究其他省份的做法,听取环保社会组织提出的建议,进行优化。

“将XX等XX个地块列入名录,将XX等XX个地块移出名录……”笔者在公众网上看到,全省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地块各项信息整齐划一,数据动态更新,较之前对比,《名录》增加了地块责任主体等信息,展现内容更为丰富。

猜你喜欢接地气名录用地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7期)2017-03-21农村党课要“接地气”党员生活(2016年12期)2016-12-22论高中政治教学如何“接地气”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12期)2016-08-18北京100种常见鸟类名录森林与人类(2016年2期)2016-03-07现行有效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名录(2015年)农产品市场周刊(2015年7期)2015-10-292014中国印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企业名录(100强后)印刷经理人(2014年7期)2014-10-30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农产品市场周刊(2014年19期)2014-08-22赛事宠物世界·猫迷(2012年1期)2012-08-30

推荐访问:接地 地块 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