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2022-04-14 11:17:45公文范文
蔡亚峰张丽摘 要:在国家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吸引和选拔综合素

蔡亚峰 张丽

摘  要:在国家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如何吸引和选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生源,是当前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样本,分析目前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有效提升硕士研究生录取生源质量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4-0063-03

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生源质量是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前提条件[1]。因此,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是各个高校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点任务。南京工业大学作为典型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的生源质量也面临着许多地方高校的共性问题,例如虽然有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面试读研的资格,但是大多数推荐面试的研究生选择攻读更高层次的“985”“211”等重点高校,而选择考南京工业大学的考生,相当一部分来自普通二本、三本院校,造成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水平较低。因此,分析研究南京工业大学当前研究生生源质量,深入探究影响生源质量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手段吸引优质生源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面临的困境

(一)优质生源流失严重

近四年来,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录取人数总数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报名人数却未随之增长。从生源结构来看,推免人数和录取的本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中2021年该校录取的推免人数跌破了四年来最低纪录(94人),本校优质生源流失严重。从录取全日制生源的毕业院校情况来看,本校一志愿录取人数合计617人,仅占录取比例的20.2%,本校生源报考和录取率较往年大幅下降,说明本校生源继续留校深造意愿不强。本科毕业于原“985”高校的生源仅占约1%,毕业于原“211”高校的生源占比在3%—4%左右,远低于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与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兄弟院校存在一定差距。

(二)生源质量有待提升

该校2018—2020年报录比保持在2.90左右,2021年仅为2.45,均低于全省平均报录比,该校报录比和原“985”、原“211”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该校录取的优质生源比例较低,本科毕业于原“985”高校的生源仅占约1%,毕业于原“211”高校的生源占比在3%—4%左右,远低于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与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兄弟院校存在一定差距。从本二、本三院校招收的考生其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外语能力、专业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比本校及同级兄弟院校学生相比稍显逊色,这些学生虽然通过了专业课考试,但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专业素养还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在入学后跟随导师做科研的过程中就会有所体现,直接影响了硕士研究生整体的科研水平[2]。

(三)招生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布,各高校纷纷展开对优质生源的争夺。充足的招生宣传人员是高效开展招生宣传的前提条件,全校师生都是招生宣传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招生经费有限,学校招生宣传工作主要集中在省内进行,多数招生宣传组都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信息普及度不够,现实中难以保证招生宣传的预期效果,尤其是省外的招生宣传力度还有较大的空间[3]。由于工作人员有限,虽然招办人员在高峰期放弃周末休息但仍无法全部满足家长和考生的咨询需求,亟须有效发动学院专业教师和机关部门人员参与。相比其他高校的投入,学校研招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招生宣传仍然以学院自发组织为主,“学院部门联动,全员参与招生”的格局有待完善。

二、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的提升举措

(一)明确学科定位,发挥自身优势

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着力激发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也始终以此为导向,充分发挥学科门类较齐全、部分研究领域水平高的优势,采取诸多措施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明确学科分类建设的规划,确定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发展主次,积聚优势,重点突破。建立基于资源配置的招生指标分配管理办法,通过合理调配,对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有望冲击A类(A+)学科、有望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进行重点扶持,适当倾斜配置招生名额,从而实现规模与效益关系的最优化处理。

(二)加强计划管理,合理分配指标

本着兼顾公平和高效的原则,学校将继续加大力度健全招生计划与调节机制,并在录取时严格执行,以保障一志愿生源的相对稳定。通过学硕指标的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控,合理设置高水平大学优质生源专项计划,吸引优质生源。为选拔优质硕士、博士生源,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推免生碩博连读计划的选拔力度;为鼓励学院接收外单位优秀推免生,实施了招生计划补偿措施。学校把紧缺资源的分配与质量密切挂钩,将生源质量作为硕士及指标分配调节的重要依据,从体制机制上把紧了提高生源质量的“总开关”。

(三)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宣传目标

1. 招生宣传氛围营造

利用和整合学校的各种宣传平台,各学院充分利用宣传横幅、校园网(学院主页)、校内报刊、报告会等媒体和阵地,积极向本校学生宣传学院学科优势和读研奖助政策等,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并于6—9月在校内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活动(如考研宣传动员会、主题班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面对面咨询的机会,激发本校学生考研热情,提高本校生源录取比例。学校不断拓展校外宣传途径,组织相关人员主动到山东、河南、江西、安徽等生源集中省份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校际交流,营造了全员参与招生宣传的良好氛围,积极吸引校外优秀生源报考;结合研究生生源特点,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活动,及时发布招生信息,全面解读招生政策,认真解答考生报考疑问,提高招生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及考生获取信息的便捷性[4]。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校友担任研究生招生宣传联络员,负责相关地区、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积极邀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知名学者参加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 精准定位目标院校

通过招生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出各学科录取率较高的省市,对标专业对口的高校,各学院有针对性地组织招生宣传工作,提高招生宣传实效。学校要充分了解考生考研需求,分类吸引优质生源。对于希望通过读研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学生,要重点推介学校应用学科的优势、特色及社会服务能力,邀请已毕业的研究生回校宣讲就业发展情况,积极宣传毕业生在社会各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对于强烈渴望参与学术科学研究的学生,重点宣传学校的优势学科、师资力量、良好的科研环境以及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中承担的重大项目、获得的重大奖励等,向考生充分展示导师们的学术优势、学术魅力,利用学科和导师的感召力发动生源、吸引优质生源。持续强化网络宣传作用,通过本单位新媒体平台介绍学科优势和研究生培养特色,展示研究生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宣传效率,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

3. 优化招生服务细节

在争取生源的过程中,任何细节都能够影响考生的选择。暑期开展组织校内、校外学生(包括低年级本科生)参观科研平台或实习基地、观摩科研团队学术研讨、旁听高水平学术讲座等活动[5]。学院积极回应考生关切,采取诸多措施,不断优化招生工作的细节,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平公正公开,为考生营造公平的选拔环境。对于考生十分关心的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调剂信息等内容,及时在学院网站显著位置进行通报。学院网站专门开辟专栏对包括学院概况、学科专业特色、优秀导师简介、学院报考优惠政策、研究生教学科研成果进行介绍,并及时充实和更新反映学院总体科研实力与研究生培养相关内容。学院在复试考试结束后,组织专家教授加班加点审阅试卷,成绩出来的第一时间通知考生成绩,让复试录取的过程更加透明,在各面试小组的面试工作结束的当天公布成绩,根据考生的初、复试成绩按招生计划择优确定。

4. 完善激励机制,组建宣传队伍

探索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投放与生源质量挂钩的招生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硕士研究生招生奖励办法,进一步落实对各学院招生的生源质量及结构量化考核,将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绩效作为学院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各学院优质生源比例(每年具备新生奖学金评定资格生源人数)及增幅以及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及增幅,实施相应的招生绩效奖励,对于出现优质生源比例下降、推免生接受情况较差,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减少、上线人数不足招生计划等情况的学院减少其招生指标,以实现研究生生源质量和结构的持续改善。

充分发挥全院师生尤其是导师的积极性,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广覆盖的上下联动机制,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各单位之间也要通过典型带动,相互学习,主动学习,借鉴华东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的资助办法,多渠道吸引优质生源,将提升学校研究生生源质量作为共同目标,开发新阵地,线上线下、省内省外联动,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好、服务意识强的招生宣传队伍,为学校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语

高校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是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前提。在国家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不断深入、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如何吸引和选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优质生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地方高校要牢固树立生源质量为先的意识,对不同层次类型的生源进行针对性的报考因素分析研究,精准定位目标院校,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手段,吸引既定目标的优质生源报考,最终实现录取生源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星,邹志刚,张洪军. 运用PDAC管理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应用研究[J]. 科技报,2015,31(02):252-255.

[2] 彭科,张琼予.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质量问题探讨[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學版),2019(04):194-175.

[3] 杨汉国. 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生源状况分析及对策[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136-137.

[4] 郑祖婷,张艳东. 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关键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119.

[5] 原长洲,侯林瑞,刘洋. 创新素养视角下透视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及优化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5):238-240.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课题编号:SZ20180310);第二届江苏省教育考试招生研究课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K-e/2018/2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蔡亚峰(1985—),男,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张丽(1985—),女,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生源硕士研究生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8年4期)2018-05-14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12期)2017-12-29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美术界(2017年12期)2017-12-29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美术界(2017年3期)2017-06-22高中忙“掐尖” 你怎么看高中时代(2016年10期)2017-01-03唐维泽、段立作品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6期)2016-08-13跨省生源调控新民周刊(2016年20期)2016-05-25法国优秀硕士奖学金项目:France Excellence”留学生(2015年3期)2015-04-13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共产党员·下(2014年7期)2014-08-06

推荐访问:生源 硕士研究生 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