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专业阅读引领我一路前行

2022-04-18 10:42:08公文范文
张敏教师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加一个修饰语——“专业”。专业阅读不仅能够助力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可

张敏

教师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加一个修饰语——“专业”。专业阅读不仅能够助力教育教学,更重要的是可以涵养教师的职业生命,让我们在持续的职业生活里一路前行,不断拓展自己的现实与心灵世界。

专业阅读助我走出职业倦怠期

教师工作琐碎,职业生涯枯燥,难免产生职业懈怠。工作的第十年里,曾有一段时光,我有了逃离教育的想法。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想:除了教书,我还能干什么?细细思量,吓出一身冷汗。再次回望,投身十年的教育,恰恰是我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望。如何摆脱职业魔咒便成为我不得不思索的问题。这时,我想到了朱光潜先生的一段话:“人有时不得不面对自己无法左右的处境,那只能平静地承受它。这样的冲击对我也有帮助,使我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

审视自己就要让心静下来,最好的办法是阅读。在最初的一段日子里,我阅读的是文学,目的是去掉内心的浮躁。但我深知,自己是教师,教书是我的职业。于是,开始有计划地开展专业阅读。读书渐渐多起来以后,便自觉地思考职业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满足于混日子,把教书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我们同石匠、木匠这些传统的手艺人又有什么区别?虽说工作无贵贱,但如果没有区别,求学路上苦苦追索十几年的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呢?这样一問,我大脑便訇然中开,突然顿悟到我们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发展、改变一个人。这也是教师受到社会尊重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于是,我又振作起来,在心里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我要做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心一笃定,行便开始。语文教师到底要过一种怎样的生活?寻觅归来顿悟,语文教师应该持一卷诗书、泡一杯香茗,在幽静的午后放牧思想,在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中拓宽心灵,与现实世界共生相融。

专业阅读促我坚定课堂追求

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里。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磁场。课堂质量的高低直接关乎师生的生命状态,关乎师生的精神生长,关乎师生的学校生活。因此,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专业阅读便成为首选。

我至少读三类书。一是读课本,即读教材上的文章。现在,不少教师课堂呆板、毫无新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备课只靠百度,根本不读或只是简单地读课文。肖培东老师曾告诉我一个秘密:教材不读20遍,不进教室!走进肖老师的课堂,观察肖老师的课例,我们常常会发现,读课文始终贯穿整堂课。教师反复读课文才会发现文本的密码,进而真正理清一篇文章的情感脉络,从而不仅走进内容,而且走进形式,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

二是读有关文本解读的理论书。一个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实际上体现出他上课的能力。一篇课文,你能解读出新东西,课堂才能上出新意,学生才能获得新知,形成新的能力。因此,一个语文教师不读文本解读理论书是说不过去的。当前,我认为有两个人的书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非读不可的,一个是王荣生,另一个是孙绍振。对他们有关中学语文教学及文本解读的相关书籍,应该先通读后再精读。他们的书会告诉语文老师解读文本的方法、技巧。我们用这些方法、技巧解读文本,一定会有新发现。举个例子,我讲《烛之武退秦师》时,便用了孙绍振老师讲的矛盾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标题中是“退秦师”,文章中重点写的也是“退秦师”,而文章却是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开头,以晋文公“不仁、不知、不武”结尾,这是为什么呢?启发学生思考:“礼、仁”在文中传达出的是什么?这里左丘明是想表达什么?由此学生进入了文本深处。通过运用历史还原法,课堂上便出现了新风景,语文的边界得以拓展。

三是读专业期刊。每年都我会订阅当下中学语文教学领域的绝大多数期刊,例如《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中学语文》《语文月刊》等,都是案头的必备之物。这些专业期刊聚焦学科专家的真知灼见和一线教师生动具体的教学实践,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借鉴作用,可以袪蔽我们的原有认知,又能矫正、启发我们的课堂教学。稍有闲暇,我便将专业期刊拿起来读。当然,读期刊要得法。我通常的做法是先看目录,分清哪些要精读,哪些只需浏览;再看文章长短,做好分类统计,长文章等有大块时间的时候再读,短的文章见缝插针,花零碎的时间便可读完。这样,一年下来,所订杂志也基本看完。同时,阅读的时候还要做好钩玄提要以及摘录工作,每年我摘录的文字都能记满两三本笔记本。

这样坚持五年后,我萌生了思考语文课堂的自觉。不再为“XX语文”所左右,开始察觉到语文的学科特征,觉得语文教学在创新的同时更应该守正。语文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炫技,而是老老实实带领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涵养学生的生命根脉。正是基于这样的学科认知,我认为上好家常课是语文老师的真功夫(当然,我并不否认“公开课”的价值)。大家知道,家常课才是语文课堂的常态,教师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在日复一日的家常课堂里。

为此,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无论是高一高二的新课教学,还是高三的复习课,我都坚持上好家常课。当课后整理的教学实录和反思常常在主流语文期刊发表、学生的语文高考成绩在学校也常年领先后,这样的课堂追求便更加坚定。后来,我将这些年积累的部分教例分类汇编成《相遇语文家常课》,于2021年8月出版。福建教育出版社之所以免费出版这本书,或许是因为编辑老师也体会到了家常课的味道,洞察到了家常课的价值。家常课着眼于学生生命的养育,这一内在特征正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

专业阅读助力专业写作

其实,读得多了,慢慢就有了写的欲望与冲动。专业写作是吐纳,是专业阅读与专业思考内化后的外化。我过去虽偶尔写一点文学作品,但几乎没有进行专业写作的深度自觉,是这些年的专业阅读生活让我开始有意识地记录自己的课堂,开始思考周遭的教育生活。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规定动作,记录课堂就是记录历史,教学实录会让这一流淌着师生生命精神的历史鲜活起来,因而整理课堂教学成了我的必修课。课堂写作至少有几个特点。首先是真实。真实的东西往往接地气,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其次是写得快。因为是课堂上真实发生的东西,不需要想象,更不需要虚构,只需要将原生态课堂记录写下来。再次是有价值。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对某个问题的处理,体现师生智慧,体现教学艺术,对别人有借鉴作用;同时,当教者之后再看自己的实录时,大多会真诚地反思,找出不足,从而明白努力的方向。

正是因为课堂写作具有这些特点,报纸杂志的编辑老师也喜欢,所以投稿发表的机会更多一些。例如2017年五一放假回来后,讲荀子《劝学》时,学生们对“君子”一词产生了兴趣,我便随即抓住契机,引导他们探讨君子的内涵,进而探讨荀子写君子的目的和意图,从而达到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编者、走进学生的课程目标。课后,我把这个过程写下来,修改几遍后,5月8号投给了上海的《语文学习》,三天后便收到了终审通知:“拟录用,待发第6期。”后来果真收到了样刊和稿费。这次课堂作品的发表,极大地提振了我坚持课堂写作的信心。《相遇语文家常课》一书便是这样的课堂作品集。

专业阅读与专业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读了一些专业著作后自然便会有些思考,便会生长些智慧,因而有了表达的冲动。读了钱梦龙先生《教师的价值》后,写了《教育就是在表达上花心思》,刊发在《教育视界》杂志上;读了刘祥老师的《有滋有味教语文》后,写了《从无序走向有序》,发表在《语言文字报》上;读了吴忌先生《被收缴的语文》后,写了《语文要有光》;读了刘从良老师的随笔《止于至善》后,写了《一个“人”的远方》,这两篇文章后来都刊发于《教育文汇》(文化)……这些年,写阅读教育专著后的思考与感受的文章现在已超过30篇,它们不仅是我用心阅读的见证,也加深了我对语文学科的理解与认知,而随着理解和认知的深入,专业写作的质也在提升。

当然,专业阅读也在不断拓展专业写作的边界,丰富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例如读完《人民教育》2016年第13期“发现教师”专辑中孙双金校长的故事后,我写了《教师要善于发现自己》。在这篇文章中,我主张教师不要被动地等待伯乐发现,要勇于发现、推销自己。某次考试期间,阅读了一位同事中学时代读书期间发生的故事后,我写了《不寻常处便是教育契机》,后来刊发于《江西教育》(A)2017年第4期。这些思考后的表达,或是对原作者观点进行补充、丰富,或是从故事中挖掘教育智慧。人们常说:“教师要用教育之眼,发现世间之事。”一个教师只要有一颗育人之心,便会从阅读中发现寻常事件背后的教育真谛,感受到教育之力,体悟到肩上的使命之重。这些阅读与思考过后的表达加深了我对“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的理解。同时,我也告诫自己:教育之路漫长,教育之责重大,做一个好教师意义非凡。

当一个教师真正自觉地进行专业写作的时候,便会发现自己对教育的无知,这时就会从心底萌生出一种渴望。渴望通过专业阅读来提升自己,優化自己的专业写作。如果说一个教师的写作史就决定了一个教师的生命质量,那么一个教师的阅读史便决定着一个教师的精神品位。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思考与写作的内在需求。当一个教师真正沉潜下来不停地阅读的时候,他便会不断地发现风景,他自己也会以风景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专业阅读引领我从乡村走向城市

这些年持续的专业读写生活,不仅让我对语文学科教学有了相对正确的认知,教育教学更加精进,而且较早地顺利评上了高级职称,先后获得了市级教研先进个人、大市级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名特级教师工作室辅助团队成员等称号,并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月报》等专业期刊发表了大量的教研文章。正是凭借持续专业阅读取得的一点成果,2020年9月,我这样一个乡村教师才得以通过绿色通道进入省城合肥,开启了全新的教育生活。

进入合肥以后,在坚定课堂追求的同时,我又开始着力构建学科主张——“语文要有光”。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阅读圈。现在我正有计划地按照汲安庆老师的“五环读书法”读一点哲学与美学著作。我明白,一个教师要解决自己的教育困惑,提炼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便离不开哲学与美学的牵引。中国先贤荀子的辩证法、性善论,王阳明的心学,朱光潜、李泽厚的美学专著以及西方的哲学经典、美学著作都应纳入教师的阅读视野。当然,这类书籍难读难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育追求才会产生阅读的内在需求。

写到这里,再一次重温了《精进》中的一句话:“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的左右。”因此,我还是愿意沉溺于自己的专业阅读世界。我坚信,哪怕是以蜗牛的速度行进,只要一路向前,从不停止阅读的步伐,在浮躁的世界里,便可收获一份心安理得,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如此,一个教师方有做学生的明师、人师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家常中学语文文本夏日偶成青年文学家(2021年19期)2021-08-10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家常豆腐不长呀作文大王·低年级(2018年5期)2018-06-20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1期)2018-03-05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6年8期)2016-05-14家常豆腐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5年6期)2015-06-01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中国扶贫(2014年8期)2014-06-27

推荐访问:前行 引领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