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语用背景下的小学阅读教学

2022-04-18 11:16:46公文范文
陈月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

陈月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重点就在于教会学生有效运用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逐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与运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时,教师既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运用上,又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全面展开听、说、读、写、思的训练,通过扎实的言语实践习得语文能力,构建“语用型”教学课堂。然而,纵观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被教师深度分析所占用,使得课堂华而不实,缺少实效。忽视了学生“习得语言”这一课程的核心任务,学生的语文素养就无法全面地提升。如何构建基于语用背景的阅读教学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聚焦朗读,搭建表达桥梁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构成语文要素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语感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挥。因此,基于语用背景的阅读教学要以语感为突破口,借助朗读这一语感习得过程中最有效的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部编教材文章内容普遍较长,教师应依托教材,启发学生运用默读、朗读、比较等各种方法领悟课文遣词造句之妙,以读为本,培养语感。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及文章内容长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感悟,在读中涵咏语言,将语言存储在头脑中,从而为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搭建坚实的桥梁 。

二、巧设问题,重构表达目的

“语文教学要建构一种有‘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社会背景、心理状态、言语行为,听话人的解释与交流,以及接触、情感、交流方式等共同构筑的可贵的生命状态与精神家园。抓住这一点,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灵魂。”我们不能将语文教学停留在对文本的表面理解上,而应深据课堂,深挖文本中的情感,营造语用的氛围,通过回忆唤醒学生的语言储备,促使学生生发出表达的内在情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想要表达,乐于表达。教学时教师选取问题的出发点和意图十分重要,基于语用背景的语文教学,应关注文章的语言,重构问题的意图,自觉引导学生关注:“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质疑的地方”等,借助这样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依据文本内容和单元要素,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教学时,应首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关注到文中第二节叶子的描写,“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就变成嫩绿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好看得很。”从而明白作者仔细观察了嫩叶和长大的叶子,细致观察了叶子的颜色、排列,教师顺势聚焦“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这一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墙爬山虎在风中舞动的画面,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交流叶子美在哪里。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的重新建构,学生通过教师的问题将目光放在语言表达上,在这种言语实践中内化语言并深化知识,既明白了学的意图,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实现了言语表达的主体性,释放了学生的思想活力,强化了表达个性。

三、加强练习,提高表达能力

语言运用的训练是较高层次的训练,是学习课文中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的“迁移”训练。落实语用的教学应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口语练习: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安排口语交流练习,利用课堂契机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使学生在言语运用中,习得表达能力,将理解和运用有机结合。

如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语表达情境进行练习。如《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通过细致而持续的观察,真实生动地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修建住宅的才能,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结果,之后,我创设如下的口语表达情境:

师:同学们,蟋蟀的住宅被评为“昆虫界年度最佳住宅”,请你以电视栏目“昆虫故事”的主持人的身份来采访一下蟋蟀吧!

主持词:蟋蟀先生,您好!恭喜您的房子被评为“昆虫界年度最佳住宅”,您能跟广大的昆虫朋友谈谈您是怎么获得这个奖的吗?

学生交流:……

总结词:您真了不起,那么柔弱,却建造了那么伟大的工程,真不愧是昆虫界一流的建筑工程师!

颁奖词:不辞劳苦、精心选址、吃苦耐劳、 坚持建造。

这就是蟋蟀先生建造的昆虫界一流的住宅。

通过换角色、创情境这样的口语练习,使学生在有趣的练习中体会了文章内容,将課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在练习中达到学习语言、应用语言的目的,使语文的学习链接了生活。

2.仿写:阅读时教师可以抓住文中可以引发想象的地方或是最感人的地方设计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感受语言美、画面美,深入体会人物内在的精神。可以利用句式仿写,如《桥》这篇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老汉形象特别感人,而对桥内涵的理解就在于对老汉形象的深刻理解之上,因此,可以设计仿写的部分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老汉的理解更深刻,充分理解桥的内涵。

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想象点进行练习,在教学《走月亮》的第二小节时:秋天“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么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照亮了……”学生在充分朗读感受月夜美好之后,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静谧,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利用文中的省略号,学生围绕原文的要点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地想象和联想,从而延伸了文本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情感在美的感受中得到升华。

3.续写: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教材的训练点,精心设计练习,例如可以结合课文续写。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课文结尾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续写的欲望。童话故事情节生动,特别是结尾,耐人寻味,如《巨人的花园》结尾写道:“巨人用大斧砍倒了围墙,孩子们又回到了园子里。春天跟着孩子们回来了,巨人和孩子们快乐地在花园里玩儿。”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结尾中的想象点:“孩子们,没有了围墙的花园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会不会有坏人来搞破坏呢?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又会有什么故事呢?”这立刻打开了孩子们的话匣子,学生展开激烈的谈论,笔者顺势引导学生给这个故事续写一个有趣的结局。又如《穷人》这篇课文记叙了渔夫和他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有同情心,即使困难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续写《穷人》这一课,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孤儿后生活会更艰难,他们怎样养育这么多的孩子呢?想象可能发生哪些变化、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总之,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变的课题,因为语用是通向更高语言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蟋蟀语感课文蟋蟀的决心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0年12期)2020-12-04听秋天里蟋蟀的歌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20年10期)2020-11-06捉蟋蟀故事作文·低年级(2020年10期)2020-10-21“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3期)2020-05-28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语文周报·教研版(2017年40期)2017-11-06端午节的来历学苑创造·A版(2017年6期)2017-06-23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谈谈对语感的认识语文周报·教研版(2016年17期)2016-05-06语言与言语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年6期)2014-07-29

推荐访问:阅读教学 小学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