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新思路探索

2022-07-29 16:49:02公文范文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要对当前的育人模式价值功能进行深入思考,选择性教育、走班制的形成都需要学

摘 要: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要对当前的育人模式价值功能进行深入思考,选择性教育、走班制的形成都需要学校改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育人新模式。本文通过对高考改革的意义,以及新高考改革的特点进行阐述,探讨了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新路径。

关键词:新高考;普通高中;育人模式

新高考时代的来临,为普通高中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及挑战,如何为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如何更好地实现选课走班制,如何发挥学校育人模式的价值功能成为当前高中学校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为此,普通高中应该针对新高考提出的要求,積极探索新的育人模式。

一、高考改革的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科学选拔人才的目标

之前在设计并制订高考制度的时候,为了提升学校的升学率,普通中学往往会采用对高一新生进行分班的制度来提升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一般会将学生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两大类型,这使得高中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开始选择性地放弃一些科目,从而也就导致了高中学生存在严重的知识结构不完整的现象,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新高考制度,所谓的新高考制度就是在之前没有区分文理科的基础上,采用“3+3”的模式来有效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这种真正为了实现素质教育而实施的改革值得我们推行和鼓舞,这将对于选择真正的人才具有更好的帮助,有助于我国尽快实现科学选拔人才的目标。

(二)有助于维护并促进社会公平

在还没有制订出更加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之前,我国依然会采用高考的方式来进行人才选拔,这是当前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而且也树立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但是在高考的时候,大部分的高校还是会存在“加分泛滥”“一考定终生”“唯分理论”等不良现象。而在学校和家长过度重视高考成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培训班和冲刺班相继涌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培训机会,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与此同时还为他们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更是形成了一种不健康的社会现象,使得当前教育的本质发生了较大的扭曲,更是对教育具有的公平公正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可见,国家对高考进行改革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更好地响应素质教育号召,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招生环境,在新高考方案中逐渐取消了一些加分项目,并开始大面积采用“一卷制”,同时还更加关注农村招生政策,增加了招收边远地区学生的名额,并采用考试和招生相分离的多元录取招生方式,从而提升了高校的自主招生效率和质量。在新高考背景下,采用“3+3”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选课权力,使得他们在选课方面具有了很大的自主权。实施这样的改革方案势必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性。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第一,可以帮助高中生健全知识结构。在之前分文科理科考试的时候,采用的考试试卷是不相同的,而且理科生的数学考试难度明显要高于文科生,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文科生自然而然地对数学产生了轻视心理。新高考制度实施之后取消了文理分科,数学试卷也不再区分文理卷,所有的学生在面对相同试卷的时候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正是在此影响之下,高中生就能提升对数学的重视度,并学习和掌握更加扎实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助于高中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第二,有助于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新高考方案实施背景下,不仅降低了考试难度,同时也提升了高考的公平公正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减负目的。新高考方案中对于艺术特长、奥数等加分项目开始减少,这样就能防止高中生为了获得加分而不断参加各种培训,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新高考改革的特点

(一)取消文理分科

高考改革之前,我国实施的高考模式是“3+X”模式,即语数外+文综(理综),也就是文科和理科两大类,但是随着这种高考模式的实施,文理科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学生在这种高考模式影响下,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理科生将精力都用在了数理化方面,文科生将精力都用在了历史地理政治方面,使得理科生缺乏人文精神,文科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对理工科的基本知识都不能很好地掌握,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取消了文理分科,开始形成统一高考科目和学生自由选择的方式来进行高考,学生一进入高二就开始要选择高考时的科目,新高考的最大亮点也就是由原来的“统一配餐”变成了现在的“自主订餐”,从原来的“国家主导”变成了现在的“学生当家”,学生除了参加数语外统一考试之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职业规划从历史、物理科目中任选1门,从生物学、化学、地理、政治科目中任选2门,共同构成高考科目,这些科目成绩共同计入高考成绩中。新高考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选课走班,强调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新高考的另一个亮点就是“选课走班制度”,这是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差异,因此选择的课程也就存在差异性。之前学生基本上都是去固定的班级进行学习,除了少数学生有选修课之外,基本上班级和学生人数都是固定的,但是在新高考背景下,由于学生选择的科目不同,人数差别也较大,固定的班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就形成了走班制度,这是新高考的必然发展趋势。虽然走班制度为教师开展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选课走班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就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发展进行规划,也让学生早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新高考的实施更加重视专业的选择,也淡化了录取分数,而且新高考改革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1]。新高考改革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自信心,为了能够实现职业规划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课程目标及内容上的转变

新高考的特点还体现在课程目标和内容、结构方面的变化。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用“学科核心素养”取代之前的“三维目标”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如何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完善人格,则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为学生进行引导。因此,学校应该针对学生学业质量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来进行研究,明确各个学科的核心思想、核心概念和核心知识,并引导学校将这些标准落到实处。例如:化学学科需要通过必修课加选修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领悟,实现转化和内化。语文学科则需要通过必修、选择性必修加选修相结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学会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去完成任务,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评价方式

高考改革之前,各个学校都比较重视升学率,因此形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的局面,不利于学生求知欲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新高考改革之后,打破了之前的“唯分数”局面,探索出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录取机制。新高考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个人素养、学习能力,以及思想态度等方面的提升。而且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也指出要对以成绩为参考标准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完善综合评价制度,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新高考背景下,评价方式的改革,育人方式的转变都会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价值,打破高中阶段“重知识,轻能力”的格局,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模式新路径

(一)改善外部环境,创造良好的育人空间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育人模式应该从招生录取、内容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突出新亮点。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四种高考模式,让学生可以发展特長提供保障,同时也为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取消分类录取,对高考成绩不统计、不公布。这一策略可以有效消除普通高中原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使普通高中尽快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将工作重点放到立德树人工作上。只有认真思考考试招生制度,并按照课程改革的需求来进行改革,才能防止普通高中过分重视升学率和学生分数的局面再次发生。例如:有的学校在新高考实施之后,没有研究如何改革能够满足新高考的要求,而是针对新高考制度进行研究。例如: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按照七选三的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三门课程,但是学校却强迫学生按照学校设置的“3+3”班级制度进行学习,再次扭曲了新高考改革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普通高中只有在减轻高考环境压力下,才能找到创新的最佳路径。一方面学校要多关注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创新性。例如: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以高校招生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来取代期末考试,减少校际评比,防止再次出现应试教育;建议改善教育环境、加强德育育人、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3]。另一方面学校的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教育前瞻性和发展性相关的课题,研究学校有效的育人实施路径。例如:围绕新高考改革如何激发学生的潜力、如何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以及如何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如何制订选课走班制度等问题进行实验,不断从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推动教育改革,创新育人模式,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创新育人方式,重视核心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的育人模式也逐渐从重视知识教育转向立德树人的新型教育;从分科式教学转向整体综合式教学;从重视个体学习转向社会化学习;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向主动进行学习;从记忆型学习转向理解式学习。新高考背景下,强调的是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等,要求学校按照新高考要求不断革新教材教法、课程体系,以及管理方式等内容,重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对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普通高中既遇到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应该以新理念、新观点、新思维、新角度去对普通高中的育人思路进行研究,针对普通高中在创新育人模式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进行破解,积极探索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的育人模式,确保选择性教育理念可以落到实处,不断推进个性化育人模式,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和策略。在新高考背景下构建普通高中的育人模式创新策略,全面而系统地设计育人新体系,形成以人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功能,有效处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考试文化制约之间的矛盾。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普通高中当前的根本教育任务,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将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内化成学校全体成员的自觉行动。

(三)结合新高考要求改进教学管理水平

新高考背景下,要求普通高中对当前的教学管理水平进行改进。首先,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调整,对高中阶段的课程进行合理规划,确定学生班级的类型和数量。其次,提前做好课程设置,加强研究组织预案。新高考背景下,开始实施“3+1+2”的选课制度,这就需要制订走班制来满足新高考的要求,因此,就会同时出现教学班和行政班,甚至还会有“一人一课表”的出现,对这些情况做好研究,主要是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可以防止出现教学混乱的情况[4]。最后,完善相关的配套设置。例如本土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以及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等,都要更加完善,要充分满足新高考背景下对学校管理水平提出的最新要求,要能够增加学生的体验感,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和教学实效性,同时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四)重构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新高考要求需要对课程方案进行重构。优质课程对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课程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质量和效率。重构课程体系需要结合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将课程具有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重构选修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发展驱动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实现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探索新的育人模式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摸索出最佳的路径。这是普通高中基于学校培养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诉求,探索新的育人模式能够促进普通高中的快速发展,为提升育人模式价值功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玉婷.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转型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1,33(05):50-56.

[2]黄一瑞.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S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21.

[3]马睿.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西南大学,2021.

[4]黄跃龙.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思路探索[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5):54.

作者简介:赵伟(1982— ),女,汉族,北京人,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市古城中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行政管理。

2583500511399

猜你喜欢育人模式新高考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广西教育·D版(2020年1期)2020-04-22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广西教育·D版(2019年1期)2019-03-13书院制育人模式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启示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2期)2018-06-02新形势下完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探析西部学刊(2017年11期)2017-11-27“七选三”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营造教学氛围魅力中国(2017年8期)2017-07-29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人民周刊(2017年9期)2017-06-14新英语高考改革特点及对高中英语教师的影响东方教育(2017年4期)2017-06-09新高考下开展高中生涯规划的难题及应对策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14期)2017-05-20高职院校文秘专业“责任师傅制”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魅力中国(2016年47期)2017-04-12

推荐访问:高考 育人 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