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中原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演变

2022-08-14 18:49:02公文范文
刘向阳中原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

刘向阳

中原传统节日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思想,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利于宣扬中华美德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更是丰富多彩。本文主要根据岁时节令变化,介绍了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冬至等中原传统节日的习俗与演变,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中原传统节日文化,增强中原文化的亲和力和同宗同源的民族情。

一、中原传统节日概述

(一)春节

春节一般指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一年的开始,又称“阴历年”“元日”或“元旦”(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过年”“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视、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驱邪除秽、洒扫庭院、迎新纳福、祭祀神佛、祭奠祖先、祈求丰年等。中原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从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都属于春节,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春节的高潮。

1.腊八

一到农历十二月,中原人便为“辞旧迎新”忙碌起来,腊八吃粥,“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在这一天,“大小人家,俱煮果粥,谓之‘腊八粥’,以应节气,至年近送礼,薄厚不等。”民国五年(1916年)《郑县志》(以下简称《郑县志》)中提到,用大米、小米、麦、高粱、黄豆、柿饼、红枣之类的食材来做腊八粥。

2.祭灶

腊月二十三“祭灶”,小年来到,人们要修理灶台,祭灶神,祈盼一年平安无事等。还要准备年货、蒸馍、杀猪宰羊、添置新衣,一派忙忙碌碌喜气洋洋的景象。《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腊月二十三是灶神上奏天庭的日子,“礼宜祭祀,王用猪羊,遣典膳官祭;乡绅士庶用三牲或刀头供献。祈诉祝祷。”乾隆年间《荥阳县志》(以下简称《荥阳县志》)中提到“祭品必列糖数饼,以粘神口使勿言。”《郑县志》中记载:“民间‘祀灶’,以生鸡一只,鲤鱼一尾,肉一方,酒三尊,牙饧、饼食、柿饼、紅枣之属为献。”中原地区流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所以祭灶一般由家中的掌权男性来进行,祭灶的男性在祭灶王爷的时候要上香、磕头,磕头时还要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话,然后用芝麻糖象征性地往灶王爷嘴上抹两下,意思是让他吃了糖之后上天多说些好话,以保全家平安健康。祭灶后剩下的芝麻糖全家老少分吃了以保平安。

祭灶后,家家户户一般就开始备年货了。《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十二月,街市尽卖撒佛花,韭黄、生菜、兰芽、勃荷、胡桃、泽州饧……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卖干茄瓠、马牙菜、胶牙饧之类,以备除夜之用。”《郑县志》记载腊月二十三谓之“交年”,家家户户要开始买酒肉、蔬菜、鞭炮等物,来为除夕之夜做准备。如今很多超市过年期间正常营业,人们购买新鲜的食材变得非常方便,所以不再需要像之前那样提前大量筹备年货了。

3.除夕习俗

放鞭炮。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时的一首即景之作,取材于老百姓过春节时迎接新年的民间习俗,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可以增加节日喜庆的氛围,《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除夕这天:“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豫东地区会在正月初一一大早煮上除夕夜包好的饺子或“元宝”,俗称“喝汤”,喝汤前放鞭炮,迎接新年,也表示这家人已经起床,可以登门拜访互贺新年了。近年来为了环保,减少大气污染,很多地方禁止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时代在更新,习俗也在随之改变。

贴春联。除夕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一天要忘却过去一年中的不愉快事,门易春联,贴门神、财神,“新桃换旧符”。贴春联起源于民间挂桃符的习俗,用桃木做成两块门板,上面画上上古神话中的神荼、郁垒两个神像或写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左右两侧,用来驱邪镇鬼、祈福灭祸。唐代以后,人们也把两位唐代武将尉迟恭和秦琼当作门神。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表达人们祈求福运的心愿。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圣旨让每家每户除夕日用红纸写上对联贴于大门两旁。民国十二年(1923年)《许昌县志》记载,除夕这一天要“易门联,贴门神,换桃符”。贴春联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成为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件事,大多在新年的最后一天进行,有的在门窗上倒贴“福”字,寓意“幸福到”“福气到”,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守岁。在爆竹声中辞去旧岁,一家人团团圆圆,“守夜”迎来新年。《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郑县志》中记载除夕夜时,“家庭举晏,长幼咸集。儿女博戏,终夜不寐,谓之‘守岁’。”除夕燃放烟花爆竹、守岁的习俗在宋代已经盛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虽然很多地区少了爆竹烟花,但是边吃年夜饭边聊天,看着春晚守夜的习俗依然盛行,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真情。

4.大年初一

礼神祭祖。正月初一这天全家起早,祭祀祖宗。嘉靖年间《通许县志》称祀神完毕,“复于中堂或悬祖考影像,或请主以祭”。康熙年间《开封府志》记载需“盛馔祭祖考及外神,卑幼拜尊长”。乾隆年间《祥符县志》记载半夜时起来“陈牲醴,焚寓钱,祝天地,祭影堂”。乾隆年间《中牟县志》记载这一天要早起,“天地、祖先前燃烛焚香,具牲醴肴果祭奠”。

拜年。正月初一一大早,人们穿新衣戴新帽,走亲串友,到近门邻居家里拜年说吉祥话,互相道喜问好。《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康熙年间《商丘县志》记载,这一天:“早起祝内外神,拜家庆毕,遍谒亲友,谓之‘拜节’。”《荥阳县志》记载:“是日也,士庶冠服修洁,姻友则投笺互拜,曰‘拜年’。”《郑县志》记载:“民间则设奠于祠堂,次拜家长。”通常晚辈到长辈家中施礼拜年,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共享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春节期间人们还会穿新衣、赶庙会。《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康熙年间《开封府志》记载正月初一这一天要“早起新服”。《郑县志》记载除夕时妇女的衣服、钗环之类的东西会“更造一新”。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正月七日俗称“阏伯火正生辰”,男女老少要去阏伯台火星庙进香。如今商丘地区依然每年举行火神台庙会,从大年初一持续到十五左右,很多人家在大年初一上午全家去逛庙会和进香,热闹非凡。

中原地区还有大年初一吃水饺等习俗。民国九年(1920年)《夏邑县志》记载正月初一要吃馄饨,俗谓之“扁食”,也叫“水角(饺)”,取“天开混沌”之义。乾隆年间《获嘉县志》中提到要在大年初一早起后在门前放一根横木,叫作“挡鬼棒”,光绪年间《归德府志》记载在除夕夜横一木,叫作“跌千斤”,如今有些农村地区依然保留着这个习俗。

在河南大部分地区,春节欢庆活动要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其間,人们会走亲访友,并举行一系列的文化娱乐活动。全省各地的风俗有很大不同,通常从初二起,人们开始串亲戚朋友,不过在有些地方,如睢县,初三是鬼节,不许走亲戚。南阳一带有人认为过了初五春节就结束了,在河南算是较早的。初三、初五、初七各有节庆,如初三为鬼节,吃饺子、祭亲人,初五又称“破五”,初七“送火神爷”。春节里的庆典反映了人们祛病强体、祈盼新年大吉的美好愿望。

(二)元宵节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元夜”“元夕”“上元节”“灯节”。元宵节张灯庆贺始自唐朝初年,百姓点灯欢娱游玩,从节日当天一天,发展到两天、三天,到宋朝时,节日时放假五日。《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了元宵时开封府御街的盛况:“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蹴鞠、杂技、吞剑、弹琴、算卦、说书、唱戏……各种各样奇异巧妙的演出,数以百计,令人耳目一新。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官宦缙绅和普通百姓等社会各个阶层盛大的节日。2008年,元宵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被永久保存了下来。

1.灯会

元宵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街巷道路,俱张灯结彩,燃放烟花爆竹,通宵游园灯会,又称“闹元宵”。《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元宵灯会直至正月十九日才收灯,5个晚上不禁城,皇帝还曾经下旨延长时日。《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这一天各个街道各个庙宇都有灯棚,无论是王府乡绅还是平民百姓,每家都放花灯,门前点门灯,争相放花炮,“各街俱有灯市,自初十日开市,出卖各种奇巧花灯,亦有纱人、耍货,铺面铺设至一二里。”“丝弦竞奏、舞旋、扮戏、吊对倒喇、胡乐,热闹非常。又,烟火架上,安设极巧故事,纵放走线兔子,有火盔、火伞、火马、火盆、炮打襄阳、五龙取水、牌坊等名,花炮声震耳。”这天晚上,整个开封城无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此外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习俗,《郑县志》记载:“好事者好为藏头诗句,任人揣测,谓之‘猜灯谜’。”如今,将谜语写在纸条上贴于花灯上,既可以赏灯又可以猜灯谜,两者结合在一起成为元宵节的典型习俗。

2.汤圆

除了花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就是汤圆(又称元宵)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他所作的《元宵煮浮圆子》诗里有“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的诗句。《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记载:“节礼,追望内用元宵一品,即汤圆也。南北果品表里,贫富任用。王府、乡绅、士庶之家,各设酒款客,玩赏元宵。”《郑县志》记载:“市食则糖元粉团,谓之‘元宵’。”如今,元宵的制作变得更为简单,将预备好的馅料晾干切成小四方块,放在机器中滚上江米粉即可。

3.其他

这一天,商丘和南阳等地的新婚者,岳父母要把女婿接到家里一起过节,称“躲灯”。民间风俗,在豫东地区有用面粉蒸作“面灯”,置食用油中,油中置谷秆棉花做成的“灯芯”,点燃了,每人一盏,走家串巷,边玩边吃,颇有情趣。次日,人们要出游,叫“走百病”。据天一阁藏嘉靖《尉氏县志》记载,“十六日谓之‘残灯’,其日士女遍游于东门外过石矼,其夜出南门过鲤鱼桥,谓之‘走百病’。”正月十七日,洛阳老城的新妇还返回婆家,在十九日“添仓”,即把粮食装入麦囤内。在灯节前后,人们通过各种仪式表达祈盼驱赶鬼怪邪魔和新的一年太平吉祥的美好愿望。

(三) 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三月节”“踏青节”。时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此时的中原大地,绝大部分地区阳气上升,万物复苏,人们逐渐脱去冬衣,迎来新的一年的辛勤耕耘。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扫墓

清明节早上,每家每户院门口撒清灰,防邪气入门,这一天,中原人大多祭祖扫墓。《东京梦华录》卷七中记载:“清明日,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至清明之日,王宗、乡绅、士庶人家,各备香烛、纸锭、祭品上坟拜扫添土。”《郑县志》记载这一天“倾城上坟”。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增添新土,带牲礼祭祖于墓前,称“拜扫洁洒”。洛阳有些地区将清明节的祭祖扫墓提前至农历二月十五日。

2.踏青

清明节前后,人们有相约踏青郊游等习俗,另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传统娱乐和旅游活动,所谓“轿马车辆载道,男妇携幼盈野,亦有提壶偕友郊外踏青。至晚方折柳攀花、桃红柳绿,街如软绣。”乾隆年间《汜水县志》中记载,在这一天,“遍插柳枝,妇女竞游郊外,踏青挑菜,谓之‘走百病’。”豫东人在清明节早上有吃鸡蛋、蒸青草或树叶的习俗。

(四)端午节

端午在农历五月初五,原名“端五节”,因唐玄宗八月初五出生,故改为“端午”,又称“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夏季最隆重的节日。节日起缘说法不一,最常见的说法是纪念著名诗人、政治家屈原。除此之外,还有吴越民族图腾说、起源于三代夏至说,以及恶月恶日驱避说等。从民间风俗看,吃粽子缘于投粽子以江中,与纪念屈原之说比较符合,其他习俗多与防病健体有关。明清时期,端午节已经是民间极为重要的时令节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1.避五毒

在古人看来,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民间又有“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五毒”之说,五月是它们活动频繁的时期。从气象学角度看,农历五月气温趋高,蚊蝇害虫增多,该月传染病易流行。因此,古人认为,五月之初,应该加强疾病的防控,“五月里有午端阳,粽子油条泡雄黄”。这一天,人们插艾草、贴艾虎,饮雄黄酒,以避驱蚊虫,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至五月初五日端阳节,地腊之辰,门悬艾虎,插彩艾、菖蒲,供雄黄酒、茱萸蒲酒……”

2.吃粽子

吃粽子的风俗在南北均流行,《郑县志》中提到“包黍枣为粽”。据文献所记,在河南尉氏、夏邑和光山等地,“具角黍”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嵩县、卢氏、鲁山、栾川、西峡等少数豫西地区的山上生长槲叶,当地人用槲叶包上小米,叫作“槲包”,端午节吃槲包是当地的特色习俗。除此之外,还要吃油炸食品,如油条、麻花、麻叶等,其中又以糖糕和菜角为河南代表性的节日食品。

3.系花花绳

在这一天,小儿系五色丝带,用以避邪。《东京梦华录》卷八中提到端午节应节的物品有“百索”,即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索状饰物,也叫“长命缕”,唐韩鄂《岁华纪丽·端午》中记载:“百索绕臂,五彩缠筒。”《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五色彩线捆手及膝”。《郑县志》中提到“束以五色彩丝”。如今栾川地区依然保留了端午系花花绳的习俗。

4.捉癞蛤蟆

在河南一些农村,还流行端午节捉癞蛤蟆的风俗。据嘉靖天一阁本《归德州志》载:当天,“取蛤蟆噙墨,备涂肿毒,隆师逆女追节多采药,汲井水疗疥。”同刊本的《尉氏县志》也说:“有日午时,采百草为药并贴符禁”。民间认为,癞蛤蟆有剧毒,能够清热解毒,特别是端午这天捉到的癞蛤蟆毒性最大,质量最好,人们把癞蛤蟆眼泡上的毒汁挤出拌入面粉搓成长条,晾干备用。还把锭墨塞进癞蛤蟆嘴里,将它挂在墙壁上,风干后就成了中药,称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画一圈,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正因为有此风俗,这天的癞蛤蟆特别难捉,人们说它是“神虫”,这天怕被人捉拿,都纷纷躲藏起来,故而民间有“癞肚蛤蟆躲端午”的俗语。

(五) 中秋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为“仲秋节”“追月节”“团圆节”,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自牧《梦粱录·中秋》:“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该节日源于秋分,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正是祭月赏月之时。因月亮圆而明亮,故又是“团圆节”。《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这天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西瓜、毛豆、点心或酒馔等,“请客饮酒名‘西瓜会’”。在此期间,“妇女赏月,观星,朝天礼拜,焚化金钱、宝马、楮信凡仪,祈恳年年此日双清。”晚辈要带月饼礼品拜望亲长,以示亲谊思念,所用礼物,大体如月饼、西瓜、鲜果,鹅、鸭肉、肘之类。《荥阳县志》中提到“旁列豆叶数茎为玉兔设食”。《郑县志》记载:“民间以瓜果、月饼相馈遗。行路者必归家,取团圆之意。”这一天晚上,一家人要一起赏月夜宴,有的甚至一晚上不睡觉。有的地方还流传着“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谚语。

(六)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代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即重阳,又称“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重阳节活动非常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如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城、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宴聚。”《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各家俱蒸发面花糕,登高宴客,玩赏丛菊,礼物随时备办。”《郑县志》记载:“其登高歡饮者必簪菊泛萸,犹有古人之遗俗焉。”古人以九为最,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这天,人们要喝菊花酒,吃“糕点”,表示步步高,健康长寿,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七)其他节令习俗

除上述代表性的节日外,中原人民还有其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节令习俗。

1.立春

立春又叫“打春”“鞭春”。立春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在这一天,人们隆重举行祭祀,“设五辛盘,食春饼,号咬春”,祈盼来年有个好收成。《东京梦华录》卷六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阅毕,置春牛于府仪门外东棚下,牛头向西,前设香案。至立春日时,阖府属官齐至,拜毕,官转三遭,各击三杖,然后厮役乱打。”“春牛”即打春用的土牛,后来也用苇编或纸制,在立春日,州县鞭打春牛,来表示迎春与劝农,祈求丰年。如今农业种植越来越机械化、现代化,这个习俗也随之消失了。

2.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因为在惊蛰附近,人们祈盼龙出来镇住害虫,因此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旧时有食凉粉、龙须面的风俗。《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二月初一日,中和节,祭日光。次日,俗谓‘龙抬头’之时,延客吃‘龙须面’。节礼送面及果品、肉菜之类。”《荥阳县志》记载,这一天会拿豆子在火上炙烤来压制毒虫,“女多归宁”。《郑县志》中提到这一天城中士女会“出郭踏青”。如今豫东有些地区还保留有这一天吃韭菜煎饼和饺子的习俗。因为民间流行正月里不能剪头发的说法,所以小孩子多于这一天理发,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俗语。近几年,洛阳很多地方把“龙抬头”改称“春龙节”,学校在这一天举行成人礼,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担当的教育活动,给传统节日赋予了新意。

3.七夕

七夕,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织女每年这一天晚上在天河相会的故事有关系,妇女多在这一天进行乞巧活动,又称“七巧节”“乞巧节”,是专门属于妇女的节日。2006年,七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盒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荥阳县志》记载,这一天“妇女乞巧,以盆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浮之,谛视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其影粗如槌、细如丝为拙,则群相哄笑。”《郑县志》记载这一天大家“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或楼台之上,谈牛女渡河事。妇女对月穿针,谓之‘乞巧’,或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少。”这是妇女以针线女红为业,希望织女保佑,以后成婚以才好为夸奖。如今,人们在这一天主要表达男女之间矢志不渝的爱情,当成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

4.中元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要上坟烧纸祭祀家中已故亲人。《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十五日供养祖先素食,才明即卖穄米饭,巡门叫卖,亦告成意也。”“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中元节,上坟祭祖,追荐先灵,放河灯、救拔溺死鬼魂。”《郑县志》记载:“人家多持斋诵经,荐奠祖考。”

5.十月一

十月初一有向神祇或先祖烧献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卷八中记载:“(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记载:“至十月初一日,民间岁腊之辰,家家上坟,脩纸钱、金锭、寒衣、祭品等物。”还提到了清明、中元和十月朔都是鬼节。天一阁藏嘉靖本《夏邑县志》记载,这一天人们会将纸剪成衣服的形状上墓,叫作“送寒衣”。《郑县志》记载这一天“祭奠祖考,或有举扫松浇墓之礼者。”河南很多地区现在仍保留着农历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祭祀已故亲人的习俗。

6.冬至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日是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的一天,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主要有祭天祭祖、吃饺子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如梦录·节令礼仪纪第十》中提到“至十一月冬至节,一阳生时,食扁食,朝贺、送礼与年节同。”《郑县志》记载:“郑俗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说。作水饺以祀先祖,妇女献鞋袜于其尊长,亦古人履长之义也。”现在中原及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保留有吃饺子的习俗,有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说法。

7.打夜胡

古代民间岁末习俗,驱逐鬼祟的一种,流行于黄河、长江流域。每年农历十二月,街市贫苦之人,三五成群,装扮成神鬼、判官、钟馗、灶王等形象,敲锣打鼓,沿门乞讨,一般人家都会给予施舍,以讨吉利。《东京梦华录》卷十中记载:“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习俗已经成了过去时。

二、 中原民族传统节日现状透析

“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结合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全体人民要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与价值理念,从思想层面达成和谐统一。

(一)中原传统节日现状

中原传统节日的形成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同时由于中原地区处于传统农业与现代社会交织发展的历史阶段,故其呈現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1.家庭是中原传统节日的核心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态,往往也是传统节日重要的活动主题。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标志性的时间节点,更是一条精神纽带。中秋、春节等节日可将具有共同文化根源的人们牢牢凝聚在一起。“团圆”成为人们在这两个传统节日中最大的感情寄托。新时代元素的不断注入,使家庭成员庆祝节日的方式与途径愈发便利。即使人们远在他乡,也能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表达相思,以示祝贺。新技术带来了紧密的亲情守护,过节方式的变革使人们更注重节日本身的意义。

2.政府在传统节日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是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与捍卫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节日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质愈发重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从人民的需求出发,日益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融合饮食、娱乐、礼仪、祭祀、传说等习俗于一体,逐步构建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体系,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培育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部门起到了关键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使传统节日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光彩。

3.传统节日的民间形态

在传统节日的创新过程中,除政府的引领以外,越来越多的地方媒体、文化企业、民间团体及社区组织参与其中,强大的社会力量参与给传统节日赋予了浓郁的乡土色彩与人文气息。

中原大地上常年活跃着一批批民间艺术团体,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团体创作的最重要素材,通过歌曲、戏剧、表演、年画等多种形式传承表达民间习俗。民间艺术植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既是当地人的生活消遣,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所以,民间团体成了地方政府、文化企业、社区组织推广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抓手。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社区逐渐替代村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地域空间。社区活动分担了部分的家庭的功能,如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大家团聚,一起吃团圆饭、包饺子、参加社区竞赛等,既能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也能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发挥社区在推广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二)传统节日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社会人员流动加速、经济发展加快、西方文化涌入等多种因素给传统节日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困难。

1.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西方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对年轻人产生吸引,在商家的拥趸下,对传统节日产生了冲击。表面上,西方节日能够起到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但是,在商家消费至上的推动下,日渐瓦解着传统节日团聚、亲情、互助等方面的内涵,对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造成了冲击。

2.传统节日形式单调、商业化气息浓

如今一提到传统节日,人们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不是传统的文化与精神,而是“节日小长假”或“商家打折促销”等等。节日期间,大众媒体充斥各种打折销售的广告。传统节日的内涵被冲淡,逐渐与商业化等同。节日变成假日,进而衍生出“假日经济”一词。基于消费主义思想产生的刺激消费治理思路,使基层职能部门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局限于发展经济层面,忽视了传统节日对社会生活的凝聚作用。商业入侵导致传统节日被消费活动深度捆绑,怀旧风的商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商业利益同节日活动深度套嵌,不断削弱节日文化内涵的现实困境中,节日文化变得形式化、肤浅化。

3.传统节日文化的仪式感淡化、缺失

每一个传统的节日都有相应的习俗,或是祭祀怀念,或是饮食宴饮,或是生活禁忌,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营造出天涯共此时的节日氛围,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这既是身份认同,更是民族自信。一方面,节日仪式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内涵亟须外在形式载体将其具象化。故节日仪式成为庆祝节日的重要符号,不仅有象征意义,更承担着文化认同的功能。越来越多的人感慨,节日越来越不像节日的样子。年味儿、节味儿的空洞使人们找不到节日的感觉。节日与日常逐渐趋同,故对民众失去了强大的吸引力。

传统节日的灵魂在于独特的仪式礼仪,保护中原传统节日应以保护传统节日仪式为落脚点,通过仪式重塑公共生活。重塑仪式的过程也是让人们加强自我认同、体悟传统文明、培育乡土意识与认同感的过程。仪式感让人们对中华传统节日重拾信心与期待,赋予传统节日更多的时代价值。

三、 中原传统节日保护思路

现实生活中,传统节日呈现出时间上的顺序性与空间上的地域性两大特征。我们在保护传统节日方面,要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寻求破解之道。

(一)發起田野调查

首先,节日的普查是保护的基础。笔者走访中发现,豫东、豫北、豫南、豫西的部分乡村长期存在独特的节日习俗,亟须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查,按照分门别类的方式对资源谱系进行整理,并弄清楚哪些需要保护,哪些可以推广开发利用。在先民的眼中,时间本身即带有神秘、神圣的性质,其记载散落在古籍当中不为人知,但却以鲜活的方式存在于民间的节庆活动当中。其次,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节庆前提下,各地根据普查的结果形成名录清单与档案材料,从中遴选出节目清单,规划建设具有当地特色与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最后,在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整理,进行保护。

(二)创建节日保护示范基地

各个节日依托的环境是不同的,现实中的生活也是千变万化的,大量的传统节日并不适宜在城市展开活动。如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传统豫剧等皆需要宽阔空旷的场地,以及在走街串巷的流动中,才能真正散发出其原有的味道与内涵。对此类传统节日活动的保护,应尊重时代特征,尊重地方特色,针对不同的节日建设传承与保护区,甚至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落),才能将整体氛围风貌予以保留与传承。由此,进一步开展传统艺人的保护与培养、传统节日知识的传播与构建以及各地主管机构的设置与法规制度的完善,如此才能将传统文化节日很好地保护起来。

(三)文化创意资源开发

文化创意资源开发能够使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延续具备强大的自我造血、自我循环更新的能力。这是传统节日习俗保护的良好方式,是一种创新型保护,体现了开发性传承的理念。各种节日的文创产品、影视作品能够产生足够的经济效益,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该行业,持续不断输出新的文化内容。良性的循环为传统节日赋能,为传统的乡村生活增色,构筑起在政府推动下的产业创新体系。文化创意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做好知识产权的构建与二次授权工作,既发挥民间团体的聪明才智,又可通过文博单位提供一定的渠道和平台,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本文作者系中原文化艺术学院民俗研究所副教授。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SH008)]

猜你喜欢 梦华县志习俗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研究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县志里的乡贤飞天(2020年8期)2020-08-14无题(1)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3期)2020-07-04韶赣高速公路赞东坡赤壁诗词(2019年5期)2019-11-14缠访者入县志决策(2015年8期)2015-09-10县志方圆(2015年15期)2015-09-10如何增强县志的“感染力”黑龙江史志(2014年8期)2014-11-11

推荐访问:中原 传统节日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