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微视频创作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2-08-16 14:07:02公文范文
杨渐雨罗康张子潼[摘要]以“短、精、快”为特征的微视频更加适应当今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的娱乐需求

杨渐雨 罗康 张子潼

[摘要]以“短、精、快”为特征的微视频更加适应当今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和碎片化的娱乐需求,把微视频创作引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可不断增强课程的时代感、吸引力、亲和力,让微视频创作成为新载体、新渠道、新手段,满足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将微视频创作这一新兴手段引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可能性、推进策略和未来展望等,搭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桥梁,使微视频创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微视频创作;高校思政课;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迈进“微时代”,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尝试使用新载体、新渠道和新方法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一重要论断体现思政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基本载体,亦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要素。

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质量,各大高校应积极尝试把新媒体的新鲜力量之一—微视频引入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时代感、吸引力、亲和力,使微视频创作成为思政课的新工具,搭建起思政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流互动的桥梁,逐步拓展高校思政课创新教学的维度。

一、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能性

微视频是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短则30秒、长则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微电影、教学短片、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视频短片的统称[2]。将微视频创作这一新兴手段引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延伸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满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需要。

(一)内容为王:微视频创作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如果高校思政课授课教师沿用让学生感到晦涩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那么思政课程内容传递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将大大减弱,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采用微视频创作的新手法和网络资源进行思政课创新教学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重大研究课题。微视频可以让大学生迅速掌握思政课教师所传授的关键内容,使他们对传统思政课所产生的“严肃、呆板”的刻板印象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全新形象,不断增添课堂活力。

微视频的交互性和沉浸式体验让每位大学生都能成为微视频创作的主动参与者,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而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思政课微视频创作可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另外,大学生利用微视频创作可以对红色历史故事以及当下时政热点进行全面了解和亲身演绎,实现情景再现,二次深度学习课堂内容,加深对所学思政课内容的印象,使“内容为王”的主导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二)技术支撑:交互平台的兴起为微视频创作搭建载体

现今,各类微视频交互平台如雨后春笋,微视频在短时间内迅速“蹿红”,如抖音、快手、哔哩哔哩、微信等平台为高校思政课的微视频创作搭建了展示的载体。高校大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微视频作品的核心内容,巩固和掌握课堂知识,使知识学习的便利性大大增强。为推动微视频在思政教学领域的延伸,许多高校也陆续组建思政课微视频社会实践教学团队,这些团队所创作的微视频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在高校内部传播,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网络平台上传播,从而讲述好中国故事。

(三)条件保障:各方为微视频创作提供多样化

支持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遴选名师大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3]

将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教育环节过程需要依靠多渠道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从学校到院系都应对高校思政课微视频创作给予充分支持。针对学校方面,高校应鼓励组建思政课微视频实践教学团队,提高微视频创作的专业性,不断提升微视频创作的质量,使思政课微视频创作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潮流。针对教师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打破传统固有思维,积极接纳和吸收新鲜事物,不断提升自身新媒体的使用素养和技能储备,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将微视频创作高效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针对学生方面,学生应积极参加高校举办的微视频竞赛活动,发挥不同专业学科的优势,共同协作、相互配合,创作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微视频作品。近年来,全国诸多高校积极响应与落实党中央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为更好地推进思政课微视频创作的发展搭建平台。

二、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的推进策略

当微视频创作的内容素材、技术手段、条件保障等基础要素都具备后,如何推进其高效开展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这也是高校实现微视频创作与思政课教学高度耦合的关键所在。

(一)顺应大数据发展潮流,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认为:
“大数据是一种符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前所未有的方式,它最终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所采集的巨量數据库的数据进行相对应的软硬件的分析、处理,以便获得具有巨大价值的产品信息、服务信息抑或者是获取更为深刻的洞见。”[4]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查看微视频投放平台的后台数据,可以深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聚焦热点,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政教学工作。例如,北京大学将微视频创作引入思政课程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通过大数据分析显示,当学期末大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引入微视频创作的课程好评度高,相对应课程教师的评分也更高。

(二)将理论与实践融合,更好促进“三全育人”

以微视频创作为载体的思政课能全力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微视频创作为载体来开展实践教学,可让大学生通过在拍摄微视频的过程中感受理论的力量和自身肩负的使命, 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 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例如,三峡大学将微视频创作引入思政课教学,达到了让学生真心喜欢思政课和充分受益的目的。三峡大学微视频社会实践教学团队让学生在微视频的创作活动中实现将思政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学生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相继拍摄了《邂逅一曼》《郑鉴药厂的沉浮》《重庆谈判》《刘胡兰》《烈火中永生》等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的微视频作品。大学生表示拍摄微视频让他们感悟到了要想深刻了解一件事或一位历史人物,不仅通过书籍的书面文字记载和他人的口头讲解,还有自己真实的内心接触,当自己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人物的心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历史人物及其社会背景产生情感共鸣时,就能更深刻地体悟和理解创作思政课微视频的意义和价值。

(三)强化主体责任意识,重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在将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做好“人生引路人”的工作。高校思政课微视频创作的内容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体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价值。微视频创作正在积极转变“受教育者”的被动身份,让大学生以“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全新范式全身心地投入思政課微视频教学活动。例如,香港理工大学的教师通过大学生熟悉和喜爱的新媒体技术来传授课堂理论知识,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在拍摄微视频的过程中深度体会所学知识,而大学生对微视频制作的社会实践活动也非常感兴趣,并且表示收获极大。微视频制作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理论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

三、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的未来展望

要将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堂,高校必须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不动摇的基础上推动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

(一)提升创作水平,讲好中国故事

用微视频创作讲述中国故事能够贴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政课微视频创作可采用剧情片、纪录片、动漫等多样类型。无论微视频创作的形式如何变化、内容如何选择,坚持主流意识形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始终是微视频创作的灵魂。例如,三峡大学学生创作的《俺和小岗村的故事》《跟随总书记脚步探访许家冲村》《追寻伟人足迹感受长沙的时代变迁》等思政课微视频,以社会实践为主线,真实地展现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轨迹。这些微视频在思政课教师讲述到相应的课程章节时作为教案引入课堂,学生的代入感会十分强烈。同时,思政课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微视频作品进行点评与总结,教授学生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的形式可不断提高大学生微视频制作的水平,大大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展示微视频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共享

将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的优势不断凸显,体现了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技术不断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在进行微视频作品创作时,可以将其作品保存、上传、归类到相应网络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进一步丰富思政课的内容素材。思政课微视频既是一个供大学生学习交流的线上渠道,又可以作为思政课线下教学应用的鲜活案例,对高校思政教学课程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上传到网络平台的微视频极易被推广和传播,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随时分享、交流。此外,全国各大高校所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也都可以利用这些微视频资源开展教学。

(三)创建微视频品牌,提升思政影响力

将微视频创作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获得了广大师生青睐。在未来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思政课微视频的品牌意识,提升微视频的知名度,使思政课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欢迎,吸引越来越多的师生参与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建设,促进新型思政课教育模式的构建,为高校思政课的未来发展赋能。同时,师生共同创作的思政课微视频作品可以参加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学校等不同层次的思政课比赛,以扩大大学生的视野和眼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例如,北京大学每一学期或一学年举办一次的校级思政课微视频社会实践竞赛,力争建成有影响力的思政课微视频品牌,该竞赛极大地调动了本校师生的参与度与关注度,让竞赛真正实现交流学习的目的。另外,北京大学也将尝试通过思政课微视频网络平台搭建新媒体矩阵,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微视频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四、结语

将微视频创作这一新兴技术手段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大势所趋,其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微视频创作对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重塑教学生态,激发高校大学生思政学习兴趣和培育主流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古永锵.微视频在中国的机会[J].互联网周刊,2006(36):11.

[3]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EB/OL].(2020-04-28)[2022-04-13].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2005/t20200511_452697.html.

[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应用研究新媒体 自主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小作家报·教研博览(2021年18期)2021-09-10新时代政务新媒体发展提升路径与趋势探究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4期)2021-09-10浅析融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交融新途径视界观·下半月(2020年6期)2020-10-14新媒体时代增强青年思政工作吸引力之路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8期)2019-07-29试析合作学习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9年9期)2019-01-06BIM技术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应用研究丝路视野(2018年22期)2018-05-14思政课提升大学生党员群众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管理观察(2018年2期)2018-03-12社会思潮冲击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微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年10期)2017-11-0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20期)2017-06-26新时期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研究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9期)2016-11-09

推荐访问:课中 创作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