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以“基因”观处理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2022-08-19 19:00:17公文范文
作者简介夏永立,安徽省特级教师,教育专栏作者,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国培计划”数学学科首席专家,兼任

作者简介

夏永立,安徽省特级教师,教育专栏作者,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国培计划”数学学科首席专家,兼任苏州大学无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曾获全国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全国30余家省级以上教育报刊上发表教学文章400余篇,多家全国有影响力教学杂志的封面人物,在全国20余个省执教公开课或做讲座近400场。

一、以“基因”观看待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我们知道,基因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它是生物细胞的核苷酸序列,储存着生物的全部生命信息,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决定生物体生命健康的内在因素,其具有存在方式的物质性和携带信息的根本属性之二重性。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通过繁殖将自身的基因传给后代,这是基因遗传。同时,基因可以因环境的作用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能够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由此,笔者受到启发、产生联想,尝试将其“移植”于小学数学教学,以生物基因的观念思考教学,即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基因”观的思考与实践,企图以此促进儿童对数学的深度学习。这不是简单的迁移,跨界套用生物学科的术语,而是因为数学的认知学习与生物的基因活动机制存在共同特性。

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有意义学习。它能够让儿童真正享受到深度思考所带来的成就感。教师组织数学学习时应具备儿童的视角,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切实寻找到促进其深度数学学习的“DNA”,才能引发儿童数学学习的智慧“生长”。于是,笔者尝试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教学操作。

1.采取“基因检测”。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通过复制可以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达。对基因进行检测可以诊断疾病,也可以用于对疾病风险的预测。在教学中,教师进行“学情检测”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知识背景和具体的学习经验,以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2.进行“基因诊断”。在医院里,医生借助一小滴测试液,就能预测药物对病人机体的功效,从而诊断出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通过“基因诊断”,了解学生学习新知的难点和理解障碍,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先期诊断和基础评估,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

3.唤醒“沉睡基因”。所谓沉睡基因,即未激活和表达的基因。引发儿童的数学思考,就需要唤醒课堂教学中儿童的“沉睡基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儿童的学习起点,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从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出发,将潜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沉睡基因”激活,才会让其在数学学习的思维之河中,自由地流淌。

4.实施“基因疗法”。通过基因克隆、转基因等技术来复制、嵌入基因片段,以生成與自身相匹配的细胞组织,能够矫治一些有生理缺陷机体的毛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学情”,把握学习的“症结”,只有准确找到数学认知结构的“靶点”,才能采用“靶向疗法”实现认知的“基因重组”,有效解除儿童数学学习“病症”。

可见,寻找数学学习中的“DNA”,让数学“基因”根植于学生的思维中,使之随时随地发生认知表达作用,促使他们的数学素养持续性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基因”观之内涵

学生未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唯有深深烙在其脑中的数学“基因”会影响着他们的数学表达和实际运用。笔者认为,这种“基因”是多面体、多视觉的,它就是数学核心知识,也表现为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或者说是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意识,即通俗说法中的“数学眼光”及其数学经验和数学精神。学生的数学基因,可以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依照“基因”观的观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平常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尽力地将数学思维的序列片段,嵌入课堂思考活动的“基因”中,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寻找数学学习中的“基因片”“基因链”“基因锁”,让学生真正拥有好的数学学习“基因”。

1.“基因片”。好问题是深度学习发生的基本前提,它是课堂学习中的“基因片”。好问题源自学习者的内在需求,是其对数学思维的挑战;好问题源自学生思索中的真实困境,值得师生共同思考和探讨;好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推动师生在深度对话中建构意义,实现深度的数学学习。

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百分数?它是怎么产生的?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百分数在“分数”前面加上“百”字,有什么好处和必要呢?还有“十分数”和“千分数”吗?

教师从问题出发引导的教学,给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了“基因片”,让学生体悟到百分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百分数是由分数通过“基因突变”生长出来的,以此强化学生对百分数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2.“基因链”。生物体中的DNA几乎从不作为单链存在,而是作为一对紧密相关的双链,彼此交织,形成一种犹如扭曲梯子般的双螺旋结构。好的数学课堂,就是要寻找“基因链”。这样,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思维拓展的契机,开阔他们的数学视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比如“份”的概念就是一个“基因链”。它是倍、乘除、分数、比和比例以及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等一系列知识教学的核心概念元素。教师可以根据适当的教学进程,将这些数学知识有序地“链接”起来。只有真正找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基因链”,才能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实现“圆融通透”的课堂教学状态,达到“无痕教育”的理想化境界。

3.“基因锁”。教学如开锁,教师要善于运用基因的方法,寻找一把智慧的钥匙,才能打开课堂中的“基因锁”,催生和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比如,在教学“运算律”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直观的示意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a][b]

(4)乘法分配律:(a+b)×c=a×c+b×c。

(5)乘法结合律:(a×b)×c=a×(b×c)

这样,教师巧妙利用数形结合,形成算式与图形的对应互照,可以使学生对运算律的理解更加直观、明白,这也就相当于找到了数学学习的“基因链接点”。这样,就能真正实现“基因组可视化”表达,能够体现“为理解而教”“为理解而学”的理念。

三、“基因”观处理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在信息发达的新时代,教师要让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在“生本”理念下的新课堂,教师需要找到促使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数学“基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学习的发展后劲,才会在学知识、悟道理中增智慧、长见识,使得教学切实落实“教是为了不教”。坚持“基因”观的数学教学需要讲究以下几个思考策略。

1.“基因库存”。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在数学学习中,一些重要的数学本体性知识就是数学学习中的“基因”。可见,教师要对数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娴熟于心,了解它的数学本质和源头及其在教材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学生在头脑中要有一幅数学“基因”的“网状图”,才能心中有“数”、学习有“谱”。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这一类“基因序列”,建立好“基因库存”,加强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研究,帮助学生实现结构化数学思维。

例如,长度、面积、体积和角度的度量,其数学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以一定的标准单位去计量,看含有多少个度量单位数。在度量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握度量教学的本质,创造性地设计了“量长度、认厘米、造直尺、验用途”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度量的价值。

(1)量长度。教师让学生各自选择身边的不同物体,测量课桌的长度,持不同物体的学生各自获得不同的数量,这样促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统一度量标准即单位的必要性。

(2)认厘米。教师先拿出1厘米长的小棒,介绍1厘米。再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夹住1厘米长的小棒,学生完成后,教师再轻轻地抽出小棒,通过反复操作来让学生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通过闭眼想象1厘米、寻找生活中1厘米长的物体来认识厘米。

(3)造直尺。首先,教师让学生用1厘米长的小棒去测量线段长度,学生会发现用这种1厘米反复叠加的方法量长度感觉麻烦,还不够准确;接着,用指定线段测量铅笔长度,学生便知道没有刻度无法完成测量,从而教师引出刻度概念;然后,让学生感受到有刻度后,要看出铅笔的长度还需要数出刻度的数据;最后,很自然地引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这样,让学生经历直尺再创造过程,逐步体验刻度、数据、单位的必要性,引发实际测量需求。

(4)验用途。教师让学生动手测量作业本的长度,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测量方法;再用残缺的尺子画线段,让学生体验度量的本质就是得出含有几个1厘米的数。

这样的“基因”课,让学生感悟数学度量本质的“基因”,以生成度量的方法和意识,突出这些本质和核心的知识可以“移植”到后续的面积、体积和角的度量的学习中,以达到顺利迁移的学习效益。

2.“基因切片”。切片检查已经大量应用于医学临床及科学研究。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首先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然后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还可以分析其与基因形成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错例研究,通过搜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大量典型错题,进行“微观透视”,剖析错误背后的原因,只有了解病理源头,才能“对症下药”。

例如,在学习了周长和面积后,许多学生会有数学直觉上的错误认识:周长长的图形,面积一定大;面积大的图形,周长一定长;周长与面积似乎都影响学生对图形的直观感觉。这是该板块学习中的一种“病毒基因”。教学中教师只有及时发现儿童数学学习中的“病毒基因”,进行“有效隔离”,才能预防和矫治知识的负迁移。因此,在教学“周长”时,教师在几个不规则图形周边“镶嵌”一条红色毛线,把图形涂满蓝色。先让学生判断哪个图形周长长些,再将红色毛线撕开拉直,让学生自我检验先前的判斷是否正确。在这富有创意的巧妙设计中,学生深刻体会到红色毛线表示的周长是“长”在蓝色面上的,从起始学习时就避免混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将错误认识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

可见,只有在教学中充分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巧妙利用他们的错误资源,实行“化错”,才能让学生在错误中掌握正确知识,学会学习。

3.“基因突变”。在生物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改变,是一种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需要实行“变异性教学”。教师要提供数学概念的各种变式,通过“基本式”和“变异式”甚至“反例式”的区分辨析,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异中求同,横向寻找知识的连接点,纵向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形成完善的数学“基因”的认知结构。

梯形面积公式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利用梯形面积公式的“基因突变”形态,把三角形面积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的面积,还可以灵活地解决一些相关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已知”求“未知”,进行数学知识的“基因”变异,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从中找出规律,就可以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地呈现,有利于学生顺利构建数学知识的“基因”模型。

4.“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使之获得重新组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以打造有创造性的学习资源,将数学中有联系的知识加以选择、串联、重组,实行“基因重组”,以实现结构化的学习,构建认知结构,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换而言之,教师一定要整体把握教材结构,将小学数学教材“基因重组”,进行系统教学,给予核心数学概念中心地位。例如,教师将数的整除、分数四则计算、分数和百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正比例和反比例、平面图形面积、立体图形体积等多个数学知识点,重新进行“组装”,使之形成一个个数学知识新的“基因库”。

运用“基因”观看待数学教学,可以别开生面。在数学课中注意培植出优良的数学“基因”,让数学方法和思想发生“裂变”,才能给学生的数学思维以生长的力量。这样才能“突出本质、渗透文化、实现关联”。只有数学文化“基因”在课堂中真正被激活,深度学习的思绪方能尽情地流淌。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

投稿邮箱:405956706@qq.com

猜你喜欢 基因数学教师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奥秘(2019年8期)2019-08-28我们爱数学学苑创造·A版(2019年5期)2019-06-17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点评教师:祁斌中国篆刻·书画教育(2017年7期)2017-08-07基因事件小猕猴学习画刊(2017年3期)2017-07-19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基因小猕猴智力画刊(2016年6期)2016-05-14我为什么怕数学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教师发展北京教育·高教版(2015年12期)2015-12-26基因搜索仪科学启蒙(2009年10期)2009-11-16

推荐访问:基因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