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深度对话——活用教材的重要抓手

2022-08-22 19:14:01公文范文
江林玉入选统编教材的有些文章编者进行了改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与编者、作者展开深度对话,才

江林玉

入选统编教材的有些文章编者进行了改动。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文,与编者、作者展开深度对话,才能进入灵活运用教材的境地。笔者以《金色的草地》为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金色的草地》的原文中,作者把时间定在“蒲公英成熟的时候”,课文选取了“蒲公英盛开的时候”。作者在写作时是从眼前落笔的,反映的是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而且在一般人眼里,蒲公英引人注目的地方正是那种成熟时可以吹得飞起来的茸毛,所以作者先从童心童趣的角度写出了这方面的特点,再写另一个儿童视角的发现——蒲公英开花在草地上引起的由绿色到金色再到绿色的变化,最后表明自己因此更喜欢蒲公英了。作者采用这样的结构,意在表现蒲公英成熟时那种熟悉的陌生,即在大家已经看惯的风景中有了新的发现,因而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编者把原文选作课文时,为了体现特殊的习作单元学习观察能力的需要,也便于三年级学生学习,对结构进行了调整。主要是把原文第三自然段开头的两个句子——“我们住在乡下,窗前就是一片草地。许许多多的蒲公英正在开放,这片草地就变成金黄色的了”,截出来作为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把原文的第一自然段并入第二自然段。这样调整可以达到开门见山突出题目——“金色的草地”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使第一自然段与第四自然段在“金色的草地”上形成首尾呼应。应该说,这些调整都是很有必要的,使文章在构段上的意识更清晰,每一自然段的意思都比较集中和完整,这样的材料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更恰切。但是,本篇课文在单元中承担的是从“留心周围的事物”到“细致观察,注意变化”的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初步学习观察的学生来说,按照一种自然的順序来观察就非常必要了,而课文的调整却没有很好地体现自然的顺序,这样势必给学生学习观察带来不便。

为了能给学生一个结构更合理也更便于按顺序学习观察的文本,笔者再度深入阅读课文。读着读着,笔者有这样一种直观的体会:课文写草地上盛开的蒲公英带来的发现和欢乐,表达了作者喜欢草地上的蒲公英、热爱自然的情感;
层次分明,表达清楚,但是,细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第二、三自然段安排的顺序还是有问题。

其一,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吹蒲公英的茸毛,实际上那茸毛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无疑它应该是蒲公英的花萎谢之后才出现的;
第三自然段写草地上早晨、中午、傍晚由绿色到金色再到绿色的神奇变化情况,原来正是蒲公英开花引起的。也就是说,在课文中,这两个自然段在内容上的安排是先结果后开花,显然是弄颠倒了。

其二,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说:“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再看看下面两个自然段开头承接的句子:第二自然段是“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
第三自然段是“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不是金色的”。粗略地看,第二自然段是用“草地上”顺接第一自然段结束的句子,第三自然段用“不是金色的”就是一种反接,这样一比较,好像第二自然段开头的句子与第一自然段的关系更紧密一些。其实不然,第一自然段说“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表达的重点是“金色的”而不是“草地上”,这从课文题目“金色的草地”也可以看出题眼是“金色的”而不是“草地”。此外,第三自然段写蒲公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正是第一自然段结束句中“蒲公英盛开”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因此,第三自然段开头“……发现草地不是金色的”才是真正地承接第一自然段的段意来写的,第二自然段中写到的有关蒲公英的内容是吹茸毛(种子),那已经属于“金色的草地”后续的内容了。

总之,教学《金色的草地》一课,笔者与作者、编者认真对话,在理解和体会作者、编者表达意图的基础上,落实按照自然顺序进行细致观察及关注变化的学习要求,对《金色的草地》的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提出了调整位置的看法,目的是使课文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

猜你喜欢 茸毛编者蒲公英 蚂蚁的春天花火·慧阅读(2021年11期)2021-11-17超级大的蒲公英数学大王·低年级(2020年11期)2020-11-19蒲公英摄影与摄像(2020年10期)2020-09-10有趣的胖大海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2020年13期)2020-04-20吹茸毛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2016年34期)2017-04-15蒲公英读写算·高年级(2015年10期)2015-10-20可以吃的蒲公英创新作文(1-2年级)(2015年3期)2015-04-10Happiness Is Some Little Things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2008年5期)2008-03-20更正中国青年(1955年13期)1955-08-16

推荐访问:抓手 活用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