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追问:一种深入解读文本的密码

2022-08-27 16:56:02公文范文
摘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将追问作为深入解读文本的密码,能读到别人目光所不及、思想所不到之处。

摘要: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将追问作为深入解读文本的密码,能读到别人目光所不及、思想所不到之处。以追问深入解读文本,可以问在与常理相悖处,问在言语表达独特处,问在情感转折处。

关键词:追问;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如果把阅读教学比喻成登山,把教师比作导游,那么文本解读的程度就决定了导游能带着游客登到山的何处。教师拿到一篇文本,如何能找到深入解读的密码?读到别人目光所不及、思想所不到之处呢?

一、 将追问作为深入解读文本的密码,源于与徒弟的一次对话

徒弟要执教四年级上册的《西门豹治邺》,我问她:“西门豹是怎么治邺的?”她说:“西门豹先向老大爷询问民情,得知是巫婆和官绅害得老百姓流离失所,便想办法惩治了他们。最后带领百姓兴修水利,让邺县得到了发展。”“嗯,文章内容概括得不错!这是老师和学生都能看见的内容。”我继续问:“再想想,你还读到了什么大家看不见的内容?”徒弟语塞。

相信徒弟的困惑也是许多年轻教师的困惑——拿到一篇文章,了解了故事情節,知道了语文要素,明白了课后习题的要求,便以为读懂了文本,于是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和学生聊得不亦乐乎。殊不知,自己的解读未见得比学生的高明,未见得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甚至有些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是被学生启发的。

我一直觉得,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心、静心解读文本,并将自己的解读巧妙融入恰当的引导中,带着学生训练语言、发展思维,探究文本言语背后的秘密,步步攀爬,终到恍然大悟,“一览众山小”。恰当引导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深入的理解。如何深入?追问,是一条路径。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徒弟交流时,徒弟又有了新的困惑——“要在哪里追问呢?”对此,我没有急于告知,而是拿出一支笔,圈画出了文中的一些词语(如图1所示)。

圈画完词语,我让徒弟读一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下面便是我们的一番对话——徒弟问:“西门豹为什么故意拖延时间呢?”我反问:“你说呢?”

“因为他想给其他官绅一个下马威。”徒弟答。

我紧接着问:“要治官绅,抓起来就好了呀,干吗要如此拖沓,大费周章呢?”徒弟答:“因为他要向老百姓验证有没有河神。”

我追问:“他为什么要验证有没有河神?”徒弟答:“他要让老百姓相信河神的说法是迷信。”

我进一步问:“他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让老百姓相信河神是假的呢?”

徒弟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因为老百姓如果不相信,还继续迷信的话,即使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惩治了,等西门豹一走,还会有新的巫婆和官绅来残害老百姓。”

我笑了:“嗯,已渐入佳境了!那西门豹治邺到底是怎么治的?”

这一次,徒弟胸有成竹地答道:“治官绅,更要治民心!治官绅容易,治民心难。民心治好了,即便后面西门豹不来了,老百姓也不会被巫婆和官绅骗了。”我欣慰地点点头:徒弟悟出了文本的真意。

徒弟在我的层层“逼问”中逐步窥见了人物行为的妙处,也体会到了文本这几处语言的妙处,并忍不住感慨:“原来,解读文本这么有意思!能读出这么多的趣味来。”

解读完毕,徒弟问我:“师父,你是怎么能看到这几个词的呢?为什么我读的时候就注意不到呢?”

二、 追问,如何问到点子上

一篇文章,要从哪里追问,才能问到点子上,才能把文本问出厚度来呢?

(一) 问在与常理相悖处

常理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想,人之常行。当一个人的情感、想法、行为和别人不一致时,这个人便是独特的存在。我们在解读文本时,要抓住人物言行悖于常理的独特之处,通过追问,走近人物、发现人物、理解人物。

《西门豹治邺》一文中,西门豹从老大爷那里得知巫婆和乡绅害人。按常理来看,一般官员就会把乡绅和巫婆抓起来治罪,但西门豹却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设了一个局,一次一次地耐心等待“河神”上岸。这就是西门豹行为与常理相悖的地方,读到这里便可追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便能感受到西门豹一石二鸟的智慧。

对人物的解读,最怕“贴标签”。譬如,教师问学生:“通过阅读,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答:“我觉得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至于聪明在哪里,学生答不出所以然,或者浅尝辄止。这就是贴标签式的解读。问在与常理相悖处,让解读指向对有效问题的探究,疏通、矫正与常理相悖处,学生的思维才能在逐步质疑、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过程中走向深处,直至触及文章主旨。

(二) 问在言语表达独特处

语言是思维的外显。独特的语言必然存在于独特的语境和思想中。教师解读文本时如能发现文本独特的言语形式,并据此追问,定能从思考中窥见文本表达的秘密。问在言语表达独特处,可以是对关键词语的推敲,可以是对某个字的斟酌,还可以是对人物对话的研读,等等。

对关键词语的推敲,仍以《西门豹治邺》一课的教学为例。一般情况下,教师会以课后习题为牵引,先让学生结合文本说一说西门豹治邺的方法好在哪里,再启发学生以文本线索为依托进行复述,体会西门豹的智慧。之所以这样做,是基于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复述被理解为工具性,体会西门豹的智慧被理解为人文性。这其实是对文本的肢解。窃以为,发现言语表达独特处,并据此追问,能让学生顺畅解读出人物的独特,快速达到言意一致。多读几遍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情节,教师不难发现,文本中有许多关于“等”的语汇,如“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这些言语的运用,既符合“等”这一思维逻辑,又表现了文本言语的独特性——不断重复。对此,教师便可追问:“西门豹为何要等?还要等那么久?这‘一等’‘二等’‘三等’背后又有怎样的思考?”通过对这类独特言语的层层追问,学生的思维层层递进,便能感受到西门豹为治民心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他的深谋远虑。

对某个字的斟酌,古诗最有代表性。例如,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的《村居》中有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煙”。很多教师会关注到其中的“拂”字,让学生做做动作、看看图片,以促进理解。但仅止于此远远不够,还要将解读的视角拓宽一些:“拂”是拟人化的表达,表示杨柳接触堤岸的一种状态,用在此处形象生动,简洁准确,很有画面感,换作其他的字未必合适。如此,可以紧扣此字追问:“为什么不用‘触’‘碰’‘扫’,而用‘拂’呢?”联系上文的“二月天”,学生就会延伸思维:此时是早春时节,杨柳刚长出嫩芽,柳条很嫩、很轻,加上春风也是轻轻柔柔的,一个“拂”字,不仅表现了早春时节杨柳的特点,而且生动再现了春光的蓬勃烂漫,体现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扣住这个独特的语言点追问,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情到浓时,连语言都是活泼的。

对人物对话的研读,以四年级下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为例。其中有一段船长与机械师简短有力的对话,堪称经典——“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这段描写没有一个提示语,一个小节几个字,实属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在针对文本整体表述的基础上追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会敦促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慢慢找出答案:简短的对话是迫于当时紧急危难的情境,更能表现出哈尔威船长面对危险时的沉着、冷静、有条不紊。此处针对言语表达独特处的追问,提醒学生,解读文本时,不仅要关注言语的表达特点,还要探究言语表达背后的思维与情感。

(三) 问在情感转折处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作家创作,必有感而发。阅读文章的人,沿着文辞必能找到文章的源头。文本解读时,关注作者情感转折处的言辞并进行追问,能让学生顺利找到潜藏在文本背后的创作者意图、编者意图,实现与文本、与创作者、与编者的多重对话。

情感转折处往往潜藏在几个词、几句话里。仍以《西门豹治邺》一文为例。文中,西门豹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对待普通官绅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对待巫婆和官绅头子时的用词都是“麻烦你去”,结果是“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而对待普通官绅时的用词是“请你们”,结果是“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这样的表述,凸显了情感的变化与转折。据此,教师可在之前提问的基础上继续追问:“西门豹对待巫婆、官绅头子和对待普通官绅的态度为什么不一样呢?”顺着西门豹的显而不露的情感线索,学生置换角色,走进西门豹的内心世界:擒贼先擒王,杀鸡给猴看,既然已经起到了敲虎震山的作用,就没有必要赶尽杀绝。至此,学生洞见西门豹处理事情的智慧也就水到渠成。

再以四年级上册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为例。文中,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何而读书,大家纷纷发表看法。当魏校长听到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为之一振。此处的“为之一振”便是情感转折处——在别处没有迸发的情感,在这里产生了。读到这里,教师就可以问:“魏校长为何听了周恩来的话为之一振呢?”学生对比文中“同学们”的回答,不难发现,周恩来的回答显示出一个孩子难能可贵的胸怀和抱负。至此,教学不能止步,教师不妨追问:“为何为国家读书就能让魏校长为之一振呢?”此时,学生的解读视角就要从关注文内表述转向对文章历史背景的考证。通过考证,学生定能发现: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处于被人欺凌的境地,老百姓有怒不敢言,有冤无处诉,旁观者也只能明哲保身。而周恩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魏校长不仅看到了这个孩子的胸怀和抱负,更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当然会“为之一振”。解读到这一层,就把书读“厚”了,就由周恩来的志向读到了那个年代无数有志青年的志向,就会理解: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周恩来这样的孩子,中华民族才得以在无数次苦难中坚挺、屹立不倒。

情感转折处还常常外显于层次分明的行动上。《梅兰芳蓄须》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出自同一单元。《梅兰芳蓄须》一文结尾有一句话:“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什么是“民族气节”?学生不理解。结合文本来看,梅兰芳一次次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这件事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可学生依然不理解:为什么拒绝给日本人演戏就叫有民族气节?循着学情,深入文本,沿波讨源。按照时间的顺序,文章层次分明地表现了梅兰芳拒绝的行为:1937年,藏身租界,躲避纠缠;1941年,面对逼迫,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日军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必须上台,他设法生病躲避。不妨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表现梅兰芳行为的转折与递进(见图2)。

以上是文本的框架,教师梳理后紧扣人物行为,可以展开两级追问。第一级,从日本人的角度追问:“为什么日本人非梅兰芳演戏不可?”第二级,从梅兰芳的角度追问:“为什么梅兰芳如此坚持拒绝演戏?”基于这两个角度的追问,启发学生联系当时的现实背景延伸思维,学生会了解到:日本人的坚持,一是因为梅兰芳是杰出的京剧艺术家,可以作为艺术界的代表人物;二是因为梅兰芳的登台,能够证明中国艺术界对日本的屈服。在这种情况下,梅兰芳的拒绝,就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尊严,更代表着艺术的尊严和国家的尊严。梅兰芳从躲避到蓄须、卖房,再到设法生病,险丢性命,这番坚持,正体现了孟子口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节。可见,在情感外显的行动处追问,人物的形象会更加饱满、立体,学生理解的难点也能迎刃而解。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大彻大悟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师引领学生参悟的过程:拿到一篇文本,读了一遍又一遍,看到的是文本本身的内容和语言;在恰当的地方追问,且读且思,能跳出眼前的“山水”,看到言语的秘密、情感的密码。至于大彻大悟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不断修炼,结合课堂实际进一步反思,方得渐悟。

(姚赛巾,江苏省南京市晓庄小学。著有《熊孩子唐尼》。)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习与科普(2022年14期)2022-04-25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校园英语·月末(2022年2期)2022-04-08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名师在线·上旬刊(2021年3期)2021-09-10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1年12期)2021-04-08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把握解读“维”“度”,感悟文本精髓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文本解读不能忽视语言品味过程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年11期)2016-12-06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推荐访问:追问 解读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