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从柳词看《花间集》在北宋的流传与接受

2022-08-27 19:14:01公文范文
洎先秦,始有“婉约”一词,该词经千年文学实践演练,下讫五代宋初,方有宛转含蓄之意;“花间”虽语自南唐

洎先秦,始有“婉约”一词,该词经千年文学实践演练,下讫五代宋初,方有宛转含蓄之意;“花间”虽语自南唐张泌《蝴蝶儿》,而真正使词从“花间”超脱而出,成为“婉约”——这一自成体系的踅摸成形与探赜发微,离不开一众词人的创作实践,尤其不得不提居功至伟的柳永。花间具有婉约的性质,婉约丰富了花间的艺术表现手法、扩充了花间的内容表达,花间词从晚唐发展到北宋,已成婉约雏形,词在北宋广泛流传,有特定背景,加之柳永拓展了词的受众,对词的世俗化做了卓越贡献,使《花间集》在北宋流传范围和接受程度都空前加深,这对宋元俗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开拓之功。

一、花间词在宋兴盛传播的背景

要明白柳永的伟大,得先明白花间词的精核——《花间集》。《花间集》乃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辑晚唐五代十八人词作,不涉蜀者,唯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前蜀王氏、后蜀孟氏割据蜀中六十年,有“天府”之称,依其地富庶,较之中原,相对和平安宁,期间经济文化处于上升期,各地世族纷纷投蜀,入蜀则沉湎于歌舞,曲子词因之而盛。故词虽发端于晚唐,但唐毕竟以诗为大宗,其流变成形仍在五代后。《花间集》可谓集中反映了早期文人词创作群体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艺术成就,民间创作状态开始规模地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

晚唐五代社会动荡,文人通过浅斟低唱、沉醉于花前月下以逃避现实。至北宋统一,阶级矛盾有所缓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承后蜀遗风,人们的娱乐需求上涨,《花间集》艺术风格柔婉绮丽,且词体有“娱宾遣兴”的功能,故深得士大夫阶层青睐。在宋代词人中,柳永是最受民众喜爱的词人,他创作的歌词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柳氏《乐章集》存词212首,开宋元文学史的“书会才人”之风。

北宋商品经济较之唐代更为发达,柳永所在的北宋社会有享乐风气,词体传播具备了物质基础。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自序中回忆了北宋的繁盛:“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在卷五《京瓦伎艺》更是详细记载了当时东京民间和宫廷的“百艺”,其中的“嘌唱”,是唱曲儿,唱小令,所唱内容便是词,歌伎唱曲,伶人舞戏,两相配合,甚得观者喜爱。其中流传最广的便是“新声”曲子词。演唱者的曲,须填以歌词,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流行与风靡,类似当今的流行乐曲,这种曲子词选在民间,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开来。“新声”之小词产生于商业环境的事实,使“消费者”不再囿于士大夫文人中间,而是广大的城市居民。新的曲子词洎宋建立,约五十年内热潮褪去,名篇与名家皆戋戋寥落,在外部条件具备后,需要一个大词人推动这场词的革命。须知新燕乐流行自隋代,彼时有曲无词,下讫盛唐,长短句词律方在长久音韵演进中诞生。至北宋,为满足消费需求的多样性,艺人衍生出诸多新乐曲。《宋史·乐志》:“民间作新声者甚众,而教坊不用也。”柳永以其天才般的艺术敏感度,采摭民间新音乐为之填词,词调乐曲初倚乐曲节拍旋律而制,此乃创调之作。

具体而言,创调非平摛之韵,辗转委婉,适合歌唱,故多见于柳词中,如《玉蝴蝶》《一寸金》《透碧宵》《看花回》《西平乐》《金蕉叶》《两同心》《竹马子》《黄莺儿》《柳腰轻》《隔帘听》《西施》,据新声创调,逐新趣异。而尽人皆知的《雨霖铃》《八声甘州》,相对不为人知的《安公子》《婆罗门》《凉州》《六幺》《倾杯》等,是改制于唐教坊曲经且益其篇幅的创调。

二、柳词的俗雅

(一)雅俗之辨

柳永精通音律,其词的用韵、句式、分段、字声平仄、起调、结尾,重视音乐和歌词的和谐,柳永本当遵从每支乐曲的特殊要求,不同的诸宫调当有同一词调而字数各异,但柳永作词,即使长调,格律亦极为整饬。唐五代文人词尽为小令,即六十字以内,九十一字以上则为长调。宋词是长调的发展,而开创长调的人正是柳永——弃用唐五代故辙,柳氏可谓别出心裁,其苦心与巧干可见一斑。

柳永因在秦楼楚馆厮混,士人认为其词“俗”。张舜民《画墁录》卷一载有柳永拜会晏殊。柳永干谒于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晏殊,晏殊却鄙夷柳永身份,问之是否作曲,接着谑之“彩线慵拈伴伊坐”。晏氏虽作戏艳词,但对长调小令甚为重视,附以优雅。程千帆、吴新雷在《两宋文学史》提及此次对话评价道:“这一场针锋相对的谈话,正好说明由士大夫之词到市民阶层之间词的内涵及风格的演变,以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着的审美观念上的差异和矛盾。”

事实上,柳永非但能作雅词,且雅過晏、欧。其投赠词素雅而势宏,韵美而律动,其游仙词古奥而不艰涩,华丽而不冗累。《花间集》本为曲子词选本,却限于小令,词温柔婉转,婉约含蓄,凡花间,晏、欧尊崇温、韦。温庭筠作词浓艳华美,韦庄疏淡明秀,代表《花间集》两种风格,而晏殊不知,柳词的精核处正是在于兼并了这两种特色,于华美处疏淡,于浓艳处明秀,恰到好处。

柳永好用“归云”“佳人”“前期”等词,“归云”谓游子漂泊无定,不知何时才能与佳人团聚。归云,犹行云、浮云。晋潘岳《西征赋》:“吐清风之飂戾,纳归云之郁蓊。”“佳人”则有功名事业之意,前期即对未来的预期、打算,如南朝梁沈约《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且柳永在《玉蝴蝶·是处小街斜巷》:“结前期。美人才子,合是相知。”“狎兴生疏”意为仕途奔波,很少再流连于秦楼楚馆。这几个词的组合,可看作是柳永一生的缩影。柳词彰显了花间所不具备的人文关怀,他词里关于歌妓的友谊与爱情,超越了俗世所谓的身份与阶级的枷锁,反映着她们的悲剧命运,赞扬着她们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灵魂,如《少年游·世间尤物意中人》:“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

由此可见,柳词“雅”的囊括,并未遗落女性群体。《花间集》里的“闺中香艳”到柳永这里多了几分“淡”,是别于“高雅”的“淡雅”,在当时的北宋社会别具一格。

(二)世俗审美

宋季以来,词坛复雅,于是词学家多病柳词卑俗,然訾言过甚,已经不能客观意识到柳词的真正价值。但仍有清醒的人,如王灼认为北宋“沈公述(唐)、李景元(甲)、孔方平(夷)处度(矩)叔侄、晁次膺(端礼)、万俟雅言(咏)皆有佳句,就中雅言尤绝出。然六人者源流从柳氏来”(《碧鸡漫志》卷二)。刘熙载也认为“南宋词近柳耆卿者多”(《艺概》卷四)。

《花间集》的审美,以“香”最为典型。《花间集》中“香”的组合分为四种类别,①分别是:

1.香的意象名词:(1)美人香:香腮、香玉、口脂、香袖、香包、香粉、香肌、香画、香奁;(2)器物香:香闺、香阁、香车、香烛、香穗、香灯、香炉(金鸭、博山、熏笼)、香炷。

2.香的动作:(1)人为:采香、添香、试香;(2)自然:香袅、惹香、香残、香断、香灭、香欲焦、熏香、香侵、香消。

3.香的载体:(1)自然:梅香、桂香、菊香、杏花香、藕花香、海棠香、百花香、白蘋香、菊柚香、丁香、酒香、风香;(2)合成:麝香、沉香、木兰香、龙涎香、瑞龙香.

4.香的程度:香暖(暖香)、香冷(寒)、香暗、浓香、细香、香微。

“香”在字面意义上是一种“雅”,是偏离“俗”的,“脏”“乱”“臭”“陋”,总之,那些有劳动人民辛酸与血汗的字眼,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面,也更贴近人世之“俗”。

柳永虽可极雅,然柳词整体基调是以世俗的审美趣味为主。柳永生活于市民阶层,深知曲子词的根源是民间乐府遗响,自觉追求通俗化意趣,不因循守旧。上承花间,下启婉约,柳词可谓雅俗并陈,亦说明《花间集》在北宋的流传之广、接受之深。词生于民间,柳词不啻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

三、柳词的革新

雅俗并陈与柳永的身世相关。柳永性桀,似与生自带一种离经叛道的思想意识,数次功名不举,加深了他与正统思想的隔膜,周子来先生在《柳永生年新证》中考证,“其父柳宜年近七十,历经宦海沉浮,官至侍郎。侍郎为从三品,官禄丰厚,家境有了改变,柳永才有可能过着‘数载酒萦花系’的冶游生活。”正是这样,深受《花间集》影响的柳永才有了足够空间和机会去接触不同阶层的生活,从而拓展一片新天地。

令词是词体之中最早完备的体裁。自温、韦之后,令词经过西蜀、南唐的数十年蕴荡后,蔚然成风。逮至宋代定都汴京,礼乐文武大备,宋初词小令,审美倾向明显,即“含婉不露者,风致自殊”。②

稍晚于柳永之后的名相欧阳修, 其“艳词”大多见于长调,束缚于男女闺情,颇有《花间集》遗风,如《长相思》。但欧阳修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对词亦有变新,与部分柳词神韵相似,艺术风格清新明畅,如歌咏颍州西湖的十首《采桑子》。柳永吸纳了《花间集》中的“雅”与“律”,看透了“词”的本质,故而作《乐章集》。

《蜀中诗话》云:“唐人长短句,诗之馀也,始于李太白。”词源于诗,借景抒情,化情为境,正是诗词共通的创作特性。顾随《驼庵诗话》强调人须同时具备诗人与诗心两种因素。诚如顾随先生所言,柳永对词的革新,更是对世俗偏见偏差的挑战。

雅俗并陈与柳永在创作手法上的革新亦相关。“以诗入词”首推苏轼,事实上,柳永亦有之。柳词有诗化、雅化的一面,柳词从抒情方式、词题、词境、语言着手,突破花间以来“词为艳科”的局限,挣开“词专抒情”的束缚。唐五代至宋初,以花间词为例,词主要为代言体,一如晚唐温庭筠好“男子作闺音”,代表作为《菩萨蛮十四首》:“小山重叠金明灭……双双金鹧鸪。”至唐五代,韦庄一改温庭筠“男子作闺音”,除却女性视角的春愁秋怨,还将男性口吻融入其中,这里节选《菩萨蛮·其二》为例:“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在韦庄的基础上,柳永丰富了词调。在唐五代,词以小令为主,慢词占比极小,至宋初,词人仍以小令为主要体式。柳永一人创作了慢词87首、调125首,大量创制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宋词词调880余,柳永首用有一百多个。词至柳永,体制始备,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四、柳词的成就

柳词的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情的自我化,二是语言的通俗化。

(一)抒情的自我化

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的词作以外,《花间集》中的作品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采用“代言”抒情模式;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除了“代言”,还有“本言”,注重自我情感体验。典型如《鹤冲天·黄金榜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尽情地抒发名落孙山后的愤懑,显尽其叛逆反抗精神和狂放不羁的态度。

(二)语言的通俗化

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善从书面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柳永却步入生活,运用现实中的日常口语、俚语,诸如代词“我”“你”“伊”“自家”“伊家”“阿谁”,副词“恁”“怎”“争”,动词“看承”“都来”“抵死”“消得”等,柳氏反复使用。用富有表现力的口语入词,不仅生动活泼,而且使读者和听众既感到亲切有味,又易于理解接受。

五、结语

彭松遹在《金粟词话》中评柳永:“柳七亦自有唐人妙境,今人但从浅俚处求之,遂使金荃、兰畹之音,流入挂枝、黄莺之调,此学柳之过也。”柳永之俗,在于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宋元以降,大俗与大雅渐趋融合,柳永是开先河者,元曲亦从中有所借鉴。如关汉卿学柳永《传花枝·平生自负》作《南吕·一枝花》。郑振铎先生《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三十五章言:“《花间》的好处,在于不尽,在于有余韵。耆卿的好处却在于尽,在于‘铺叙展衍,备足无余’。《花间》诸代表作,如绝代少女,立于绝细绝薄的纱帘之后,微露丰姿,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这正是柳词对《花间集》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花间集》在北宋影响深广的见证。

注释:

①馬禹,《论<花间集>中的“香”》,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03期,第50-52页。

②龙榆生,《中国韵文史》第七章,商务印书馆,2010-12。

参考文献:

[1]王星琦.柳永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宋]孟元老,撰.王永宽,注译.东京梦华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3][后蜀]赵崇祚.花间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顾随.驼庵诗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

(作者简介:周曦,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小令花间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小学生优秀作文·趣味阅读(2021年6期)2021-09-10柳七官人寻花问柳觅新词鸭绿江·华夏诗歌(2021年2期)2021-06-30闲吟小令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2期)2020-06-04掉坑爱你·健康读本(2019年5期)2019-06-06多面人生故事林(2019年1期)2019-01-25花间炫舞艺苑(2018年6期)2018-03-04元代散曲中的小令和套数同学少年·作文(2017年1期)2017-06-05张蓓:花间堂只是我的一个阶段 会朝着下阶段继续努力中国证券期货(2017年5期)2017-06-01张蓓:花间堂只是我的一个阶段 会朝着下阶段继续努力中国证券期货(2017年5期)2017-06-01柳永的词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5年10期)2015-10-26

推荐访问:北宋 流传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