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从社区实践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1-10-23 14:32:06公文范文
李志伟社区是能动的,是非遗保护实施主体,社区存续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目的之一。在《保护非物质文

李志伟

社区是能动的,是非遗保护实施主体,社区存续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目的之一。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虽明确指出“社区”是非遗的传承主体,但并未给出直接的定义,意在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非遗存续现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解读公约内容,制定合理策略,确保《公约》框架下的非遗保护工作得以符合各缔约国实际情况的施行。《公约》中文文本存在前在本和订正本的差异。“社区”一词在《公约》中文文本的前在本中并没有出现,在订正本中非遗传承主体表述由“群体、团体”改为“社区、群体”(巴莫曲布嫫,2015),凸显了非遗的在地属性。《公约》英文文本communities译为社区;(生态)群落;共同体”(community词源common :普遍、共同;平民,貴族和教士外的普通人)。在斐迪南·滕尼斯所著《共同体与社会》中,共同体指通过某种积极的关系而形成的族群,被理解为统一的对内和对外的发挥作用的人或者物,这种结合即共同体,即血缘、地缘、精神共同体。共同体偏重于基于共同利益、愿望、情感的结合状态。

《周礼》:“二十五家为社,各树其土所宜之木。”社,是具备稳定人口的群居体,延括群体相依的地理环境。“社区”在中国是由费孝通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著作时引入,刚开始翻译为“地方社会”,后改为“社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1村落是世代生活居住繁衍在一个边缘清楚的固定地点的人群,其典型形态是自然村;宗族则是拥有共同祖先的同姓亲属群体。2农耕生活使得人们为了耕耘和收获守候在当地,易形成稳定的村落社会关系。社区和共同体大体指向是一致的,都是指血缘和地缘关系的自主结合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要素。

社区由多元群体共存、共建,是多元文化的容器,活泛承载当地生活和信俗。社区是非遗保护、传承权利与义务的主要行使者和承担者,权利和义务相互背书。不能脱离社区谈非遗保护,要牢牢把握社区的要素和特点:一是社区的地域属性。社区是非遗“活态”的容器,传承人群3过着赖于泥土的生活,受到滋养反哺村社;社区是具体的时空,社区间具有多样差异性;相邻社区有文化相似、连续和关联的特征,一个社区的文化变化会影响到临近社区的文化改变。我国传统音乐非遗代表性项目,浸透地理特质。例如:森林号子(兴安岭森林号子),搬运号子(梁平抬儿调),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还有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例如: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人们通过对当地自然环境长期观察和实践,熟理知物、选材制器、营造家园。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关注当地生态环境和非遗传承的动态关联。历史上曾经发生和当下人们正在经历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异变,使得许多传统工艺的生产加工所需原料迅速“消失”,不少工艺加工没有了原料而难以为继,人类的过度开发所产生的不可逆后果对非遗传承有着深远影响。“中医有可能毁在中药上”有识之士对“中药野生变家种、道地药材异地种植”的情况表达了深深忧虑;中央美院师生于2016年暑期在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回访研培计划学员,对“道明竹编”的非遗传承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后发现“道明镇的竹子节长,质细,性糍,富有弹性,可多层起剥,不易折断,为道明竹编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但由于现在污染严重,竹材多受污染而变异”。二是社区群体共存是非遗存续的基础。信俗的举行离不开宗亲的操办、邻里的协助和街坊的产品;社区因其宗亲结构具有长久的稳固性,使得代际保存或传承的内容依赖熟稔人文环境繁衍生发。社区人口急遽减少,会动摇社区生产结构,使得传承结构解体。三是社区是非遗乡愁。文乾刚这样说:“从历史遗存来看,我们说一首歌再好,它不能穿越民族。”4非遗的传承、演示、演绎离不开社区背书,非遗是一种“类型化语言”和属地是一个整体,需要互动不能疏离。四是要明晰非遗传承和传播是两个层面的工作。传播要以传承为基础、为核心;传承讲求技艺师承渊源,面向传承人群,离不开社区滋养,是非遗保护的根本。传播应尊重非遗传承内容本质和文化内涵,注重传播非遗准确性、严谨性,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活态展示文化流变,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传承氛围。传承应追溯源头,构建脉络清晰的传承体系,营造当下传续环境,蓄积传承力量,促进产品融入生活。五是社区是人类社会进化的阶段形态。1919年美国著名女社会活动家和社区工作者玛丽·福莱特提出“社区是一个过程”的命题。应以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社区和非遗传承:文化是社区的表象,从属于社区主体变迁,在交往交流中演变,变化是社区活态的表现,应理解和研究非遗传承中的“入乡随俗”“移风易俗”。

社区变化对非遗传承的影响

2015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问卷网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2001人参与),“调查中,85.9%的受访者发现周围的村庄正在逐渐减少。受访者对于村庄“减少”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年轻劳动力大量离开(64.8%),种田务农的人减少(64.4%),孩童大多去县镇上学(52.7%)……除此之外,耕地荒芜(42.6%)、村落人口的迁移合并(34.1%)、很少有人在农村盖新房(20.7%)也说明了农村人口正背离农村,走向城市。”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2000年乡村人口80837万人,到2014年乡村人口61866万人;1995年全国乡数29854,村民委员会数740150个,2014年全国乡数12282个,村民委员会585451个;1995年到2014年20年间乡数少了60%。数据表明传统社区的迅速萎缩、消失,在城镇化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为未成形的社群关系。审慎观察当下非遗存续的现状:一是社会人口的快速流转,传统社区的衰落,新的社群关系在城镇涌现。这既是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应加大对青年人宣传非遗的力度,扩展青年人加入非遗传承、传播队伍的渠道,营造良好氛围,扩大社会认同。二是目前传承人和手艺人在手工艺实践的过程中,偏居一域、汲取知识的渠道狭窄、缺少对新的或者相关领域的技能知识的了解,沉浸于自我的虚骄,前不鉴古人,后不见来者,空有技术而无创新和融入现代生活的能力。这不是个别现象,也不因为其传承人的身份而改变;快餐文化的滥觞、急迫的经济利益索求,使得一些人丧失文化自信,盲目抄捡形式躯壳,缺乏对所属社区认知,追名求利,产品求大求奢,难以融入现代生活。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帮助传承人建立文化自信,鼓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传统工艺唯有为生活而作,与需求互动,才能不断汲取生活的营养,形成和保持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项兆伦,2016)。

非遗保护应发挥社区的主体性作用

大学参与非遗传承能力建设,是目前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和国内法律、文件的具体要求。《公约》在列举确保非遗生命力的多种保护措施时,专门强调了“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传承。2015年暑期,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试点,目的是增强传承人群的传承能力、提升传统工艺融入的生活能力、提升传承人群弘扬传承项目价值的能力,研培计划是为了帮助传承人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实现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一是深化传承人群对本社区的认知,提升文化自信。研培课程分为基礎课、拓展课和实践课,帮助传承人群加深对非遗政策、传统文化和所持项目相关知识与技艺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其中基础课要求,帮助传承人群了解“项目的文化内涵,包括项目发展史、区域文化特点等,做到当地人知当地文化”的内容,目的在于加强传承人群对本社区的认知。二是扩大非遗传承人队伍,促进脱贫致富,实现精准扶贫。研培计划招生坚持“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三个原则,目的是“培训一人,带动一群”,形成合理梯队。这样传承人回到社区不再单打独斗,有条件能够形成工作团队,为增强加工制作能力进行人才储备。2016年新疆哈密地区的绣娘们在广州大学参加了研培计划,“走出家门开视野,回到家乡拓市场”。这样一来绣娘们不远离家门,不撂荒土地,居家靠手艺就能增收。“离家不离村”能够让绣娘们在家附近赚钱,提高收入,照顾家人,提升了家庭地位。三是“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研培计划实施主体是高等院校,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优势,通过对相关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和传统工艺的缕析,为非遗传承、保护、发展提供系统的学术支撑。参加研培计划的院校师生利用暑期回访传承人所在社区,进行田野调查,根据传承人传承实际需求,丰富和完善研培计划教学框架和内容,并建立传承人群回炉学习的机制,形成了大学和社区传承的活态链接,营造了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研培氛围。研培院校和传承人群共同搭建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的平台。四是研培计划以非遗中覆盖面最广、最能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类项目为切入点,“覆盖纺染织绣、陶瓷烧造、金属工艺、雕刻塑作、漆艺、建筑营造、编织扎制、家具木作、工艺绘画、造纸和笔墨砚制作、印刷等多个传统工艺项目”“涵盖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既承载了传统文化精神,又是重要的就业领域”有力推动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保护应回归“社区”语境

非遗保护工作要正确认识代表性传承人和社区的依存关系,发挥代表性传承人在非遗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夯实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健全完善非遗保护基本工作体系,激发和培育社区自我传承的能力。梳理一下非遗保护法规体系: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公约》,《公约》缔约国选举的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进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的编辑、更新、和公布工作6;政府间委员会定期遴选并宣传各类优秀非遗的实践项目;2.我国各级政府根据《非遗法》对非遗的认定、记录、建档和传承、传播等措施;3.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非遗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区域实际,制定非遗条例,确立非遗代表性项目,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建立非遗保护清单,把具体的非遗内容列入记录的“档案”。将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是为了清楚地辨析非遗形态和存续状况,是为了保护、传承、传播非遗而采取的工作方法。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人类文化的清单,认定代表性传承人样使得实施保护更具有便利操作性,不应误读。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重认定,轻传承,少管理”的状况,应“完善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评审管理制度”,建立传承人退出机制。“非遗传承的主体社区,群体,个人;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名称是具体的抽象,是不可分割的一系列关联的整体,它们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应回归“社区”语境。非遗展演是传统文化活态演示的一种方式,要遵循非遗传承规律,尊重传承主体的权利和意愿,包括传承主体获得收益的权利。不应将传统手工艺人包括生产工坊强行、过度集中在旅游集散地、城镇中心、创新创意中心,会影响传承主体和所属社区的互动、滋养,使得传承人成为旅游观光的附属品或道具;应扶助传承人群建立文化产品销售渠道,结合互联网和现代物流手段,促成就地市场环境的形成,切实遵从并着力实现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四是根据《公约》和《非遗法》,保护(safeguarding)措施包括认定、记录、建档、研究、保存、保护(protection)传播、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弘扬和振兴等环节。Safeguarding有自我护卫之意,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在于,唤起、激发社区文化自信,促成社区发现、发掘传统工艺的振兴路径,充分发挥传承人群自我保护、传承、发展的能力。社区是能动的,是非遗保护实施主体,社区存续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目的之一。

作者  上海理工大学教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社,2005:6.

李银河.生育与村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5.

传承人群,包括非遗传承人、依靠传统手工艺过生活的手工艺人和传统工艺小微企业的管理研发人。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大漆髹饰传承人口述史[C].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43.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公约》缔约国提名,委员会根据提名,编辑、更新和公布。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委员会编辑、更新和公布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名录遗传社区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闽南风(2020年6期)2020-06-23影像社区大众摄影(2020年5期)2020-05-29社区团购大战21世纪商业评论(2020年12期)2020-01-14社区团购大战21世纪商业评论(2020年12期)2020-01-14还有什么会遗传?动漫界·幼教365(小班)(2019年10期)2019-10-28还有什么会遗传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19年10期)2019-10-28还有什么会遗传?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19年10期)2019-10-28为什么他们这么会唱?别闹!音乐细胞需要遗传的!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北京100种常见鸟类名录森林与人类(2016年2期)2016-03-072015影像社区大众摄影(2015年10期)2015-11-02

推荐访问:文化遗产 传承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