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为人民服务》是如何成为传世名著的?

2021-11-13 11:53:42公文范文
胡松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共六百八十八个字,是名满天下的名文。许多人可能没有想到,《为人民服务

胡松涛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一共六百八十八个字,是名满天下的名文。

许多人可能没有想到,《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最初也是默默无闻的。文章有命,文字有脚。让我们回溯历史,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由“无名”到“有名”最终成为“名著”的。

《为人民服务》最初发表时不叫《为人民服务》

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为炭窑加固窑壁时,因炭窑突然坍塌而壮烈牺牲。

张思德1933年参加红军,当过机枪手、地下交通员,长征中三过草地,到陕北后在军委通信营当通信兵,是通信班的班长。在大生产运动中,他一天开荒两亩多地,被战友们称为“气死牛”;他是一个烧炭的行家,远近闻名,许多单位都请他指导烧炭。1942年10月,中央警卫营和中央警卫教导大队合并,组建中央警备团,由于编制减少,张思德由班长改为战士,他愉快服从组织安排,成为警卫工作的执勤能手。张思德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被中央警备团评为“即知即行的模范”。

毛泽东认识张思德。他听说张思德牺牲的消息后心情沉重,专门交代说:“要给他开个追悼会,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9月8日,张思德追悼会在枣园西面庙梁山举行。毛泽东参加追悼会并且发表讲话,号召共产党人学习张思德的精神。

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以新闻稿的形式,首次披露了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这篇新闻稿的正、副题目为《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是死有重于泰山〉》。全文如下:

(本报讯)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同志,今年才三十岁,但为党为人民已经战斗了十二年,走过雪山草地,受过长期艰苦的锻炼,也曾光荣地负过伤,是一个忠实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不幸于今年九月五日在安塞石峡峪烧炭遇险殒命。中央警备团团部特于九月八日下午二时,在西山广场开会追悼,到会千余人,毛主席亲临讲话。主席台四周布满花圈和挽联,中悬毛主席亲笔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几个大字,与会者无不深感死者的光荣。大会在哀乐声中开始,该团政治处张主任介绍死者的光荣历史后,毛主席即缓步登台,怀着沉痛的心情向死者表示敬意,继作历时一时半之久的讲话,对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阐述至详。

毛主席说:“我们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这个团体,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团体中的一个。”

毛主席又說:“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为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所以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毛主席继又申述虚心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缺点的道理。他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所以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中国人外国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能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团体就一定能更加兴旺起来。”

毛主席又教导我们大家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他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这一个革命的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我们还要和全中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是八千六百万人民的大团体,但还不够,还要更大,才能取得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看到光明,提高我们向前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总比为土豪劣绅而死好得多。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友,一切革命团体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最后,毛主席号召把开追悼会变成一个制度,并推广到老百姓当中去。他说:“今后我们的团体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伙夫是战士,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毛主席讲话毕,乃由该团代表致辞,他代表警备团全体战士宣誓,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榜样,继承他的遗志更加努力地干下去。四时许散会。

这是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一文的雏形,还不是后来成为名著的《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当时并没有把这篇致辞定名为《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这个讲话的内容虽然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但属于通讯报道,命意不彰,影响不大。正在进行的整风运动,没有把它列为学习篇目。延安时代印行的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和综合文集中,也没有这一篇的影子。

新中国成立之前,一些革命根据地编印了毛泽东著作集,比如,1944年由晋察冀日报社编辑出版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被聂荣臻元帅称为“第一个系统的,流传最早、最广泛的版本”,没有收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1946年4月华中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1948年晋冀鲁豫中央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等,都没有收入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成为毛泽东的著名文章,乃至家喻户晓,是在张思德追悼会召开二十年之后。

毛泽东把一生最珍重的话,作为他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讲话的题目

新中国成立后,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摆上日程。毛泽东乃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召他以烟景,人民假他以文章,他在战斗征程中持短笔,照孤灯,蘸遍山河大地的苍茫烟水,描绘着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

毛泽东在自己的几千篇文章中挑来选去,抽出一百五十多篇编入《毛泽东选集》。选哪篇不选哪篇?这是毛泽东的慎重选择,也是时代的选择、文化的选择。毛泽东把自家的《选集》的内容全部审阅一遍,对一些文章进行了一些修改,有的文章另起了篇名。

口说如风过,纸笔定山河。《毛泽东选集》是一个界限,是一个门槛。进入其中的都得到毛泽东的认定,是他比较满意的作品。在《选集》中,他没有收入1944年9月18日的《坚持为人民服务》(刊登在《解放日报》1944年9月23日一版)——这是他在文章题目中最早使用“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他选中的是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并且把他一生中最珍重的话作为他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讲话的题目:《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953年2月正式出版,其中的《为人民服务》立即被《中国青年》等报刊转载,并风行全国。一时间,党员皆学之,国人皆诵之。

毛泽东手书“为人民服务”,与《为人民服务》一文相映生辉

毛泽东多次题写“为人民服务”,使“为人民服务”入眼入心。

从1944年开始,毛泽东在题词中开始书写“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他一生中最喜欢题词书写的一句话。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因为毛泽东的书写而流行,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开始印在日记本、奖状、委任状、毕业证上。毛泽东反复书写“为人民服务”,传播了“为人民服务”思想。

中南海新华门是党中央国务院办公所在地的正门,金光闪闪的“为人民服务”照壁,庄严地昭示着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新华门的影壁是袁世凯1911年当临时大总统时修建的,原来是一堵深灰色的青砖壁,中间有一个椭圆形图案,四个角上刻着花纹。1967年五六月的一天,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经过新华门,主席对汪东兴说:“门口的影壁是不是考虑把它用起来?”汪东兴说:“就写主席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写上‘艰苦朴素。”他问汪东兴:“写我的话好吗?”汪东兴说:“这是我们党的宗旨,我们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主席点点头,表示同意。随后,有关部门用木头刻了毛体“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粘在影壁上;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缮处对新华门影壁进行改造,把影壁刷成红底,给“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贴上金箔,照壁变成红底金字。如今,照壁上“为人民服务”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和新华门前高悬的国旗、国徽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象征。

1967年5月13日,《解放军报》以头版整版篇幅报道:军委决定颁发特制的毛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语录章,还刊登了《关于毛主席像章、毛主席语录及其佩戴办法的说明》。随后,全军每一位官兵的胸前都佩戴毛主席像章和“為人民服务”语录章,这进一步传扬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周恩来总理最喜欢在胸前佩戴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这给全国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像章上的五个大字,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如今,如果说到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大家首先会想到“天下为公”四个字。说到毛泽东的手迹,老百姓印象最深的是“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而一说起毛体“为人民服务”,大家就会想到《为人民服务》一文。

“老三篇”“老五篇”进一步传播了《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选集》出版后,人民群众把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为人民服务》(1944)、《纪念白求恩》(1939)、《愚公移山》(1945)合称为“老三篇”。这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尊敬称呼,一个颇有创意的精确概括。

1966年3月,人民出版社把《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文章合起来出版单行本。这个版本大受欢迎,被各地大量印刷。不久,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少数民族文字的“老三篇”版本。1967年,“老三篇”的英文版、俄文版、汉英对照版等正式出版。

196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老三篇”作为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必修课》。党内外、军内外,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老三篇”的新热潮。

在“老三篇”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中又出现“老五篇”的提法。“老五篇”是指毛泽东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再加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反对自由主义》(1937)。“老五篇”中,《为人民服务》仍居首篇。各地出版社出版的“老五篇”合集中,封面上有的印上五篇著作的篇名,有的直接叫《为人民服务》,有的直接叫《老五篇》。

从《毛泽东选集》一百五十多篇文章中单独拎出几篇,命名为“老三篇”或“老五篇”,这种从“母文献”中分析出来“子文献”重新结集的现象,让人联想到朱熹将本来单篇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独立结集为“四书”。在孔孟之后很长时间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地位并不显赫。两汉到唐宋漫长的学术时空里,处于核心经典地位的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它们具有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一出,“四书”的地位与“六经”等齐,极大地推动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普及,进而也完成了中国儒学史的重大转型。从传播学这一点看,“老三篇”“老五篇”与之相似。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存在之家”

《为人民服务》正文加上题目,一共有六百八十八个字(不含标点),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凸显“人民至上”与“生命至上”的文化理念,以及“生以备死”和“以死寓生”的文化思想。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著名作家梁衡在《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等文章中说:中国从古至今,内容形式都好,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文章为数不多,共有十篇。它们是:(1)贾谊《过秦论》;(2)司马迁《报任安书》;(3)诸葛亮《出师表》;(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5)魏徵《谏太宗十思疏》;(6)范仲淹《岳阳楼记》;(7)文天祥《正气歌并序》;(8)梁启超《少年中国说》;(9)林觉民《与妻书》;(10)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蕴含着中华民族道德理想主义和伦理中心主义的思想,它在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历史文脉中载入史册并且高标一席,这是毋庸置疑的。文字一日不灭,此文必永存天壤。

猜你喜欢 为人民服务追悼会毛主席 聚餐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9年10期)2019-02-12壮锦献给毛主席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毛主席来到我广西歌海(2018年5期)2018-06-11《为人民服务》 中国共产党人的永恒初心党建(2018年5期)2018-05-16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论坛(2017年28期)2017-10-25追悼会百姓生活(2016年4期)2016-10-26用为人民服务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略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年8期)2015-10-22昨晚没睡好小学生·新读写(2015年2期)2015-06-10邓小平的灾荒防治思想与当代启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3期)2014-08-18我们紧跟毛主席中国青年(1966年13期)1966-08-17

推荐访问:为人民服务 传世 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