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在付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21-12-16 11:24:19公文范文
唐余方四周被悬崖绝壁合围的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座下庄人事迹陈列室,这里收藏着不少下庄人开山凿路的

唐余方

四周被悬崖绝壁合围的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有一座下庄人事迹陈列室,这里收藏着不少下庄人开山凿路的记忆。

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的家就在陈列室边上。空闲的时候,他喜欢来到陈列室,看看收藏于此的老照片、老物件,回忆过去带领村民凿“出山路”、闯“脱贫路”的点点滴滴。

“过去几十年,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我收获了很多,也把这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下庄做了一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今年我62岁了,还想为下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付出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毛相林说。

如今,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踏上乡村振兴新征程。就像当年凿“出山路”、闯“脱贫路”一样,在这位老党员的带领下,下庄人又一次许下誓言:不致富,不罢休!

敢想敢干 凿出“出山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全村近400人就生活在这“井”底。道路修通之前,下庄人唯一的出村路就是一条镶嵌在峭壁上的小道,道路十分险峻,曾有23人摔下悬崖死亡、75人摔伤致残。

1997年,毛相林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改变下庄村贫穷、落后、闭塞的面貌,他下定决心要修一条“出山路”。

“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毛相林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代人过上好日子。”

可是,要在这悬崖峭壁上修路谈何容易!

面对大巴山的绝壁,村民普遍都有畏难情绪,可毛相林敢想敢干,他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村民大会等,反复与村民算细账、算长远账。最终,众人达成了修路的共识。

修路缺乏启动资金,毛相林挪用了母亲的700多元养老钱,并发动村民东拼西凑了近4000元,打响了向命运抗争的第一炮。

开始修路后,在毛相林的带领下,几乎全村的青壮年都带着工具和干粮上山修路来了。大部分路段要在悬崖绝壁上开凿,没有机械设备,他便带着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悬崖边打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钢钎、铁锤等工具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就这样一寸一尺向前凿进。

“这路啊,是修一段通一段。我们看到前面修好的路,就觉得很有希望,是这种希望一直激励着我们。”毛相林说。

下庄村的绝壁“天路”一修就是7年。这7年间,先后有6位村民为修路献出生命。2004年,一条8公里长、2米多宽的机耕道终于在绝壁上修通了。后来,县里又对这条绝壁“天路”进行了硬化升级。

通过这条路,下庄人第一次看到发展的希望。

百折不挠 闯出“脱贫路”

即便学历不高,但毛相林很清楚,要想脱贫致富,除了要修路,还得搞出像样的产业来。

下庄村祖祖辈辈都以种植洋芋、红苕、包谷“三大坨”为生,村民增收困难、生活贫困,这里一度是全县最穷的村。

为了让下庄村摆脱贫困,道路修通后,毛相林把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这个过程中,他走过不少弯路,经历过许多挫折。

“闯出一条‘脱贫路的困难,丝毫不亚于在绝壁中劈山开路。”毛相林说。

当毛相林还是下庄村民兵连长时,就听说漆树很值钱。因此,当他决定发展产业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种漆树。他带领村民进入深山老林中挖回羊羔大木漆,在村里培育出2万余株漆树苗。可没想到,当年夏天树苗就全部热死了。

第一次培育产业失败后,毛相林并没有气馁,又在村里陆续推广养羊、养蚕,但这些产业都因为地理、气候等原因接连失败了。

毛相林性格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即便屡战屡败,他也没有放弃。他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明白了发展产业“要懂科学,不能蛮干”的道理。

于是,毛相林转变工作思路,通过争取专项资金补助,组织村民外出考察学习,邀请农业专家对下庄村的地理环境做全面分析等,最终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特色产业。

不仅如此,毛相林还发动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探索“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模式,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目前,下庄村有650亩柑橘、200亩西瓜、100亩桃子以及100亩脆李。

在毛相林的带领下,下庄人硬是闯出了一条“脱贫路”:2015年,下庄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下庄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为13785元,是修路前的43倍。

坚守初心 走好“振兴路”

毛相林算过一笔账,路修通之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

过去十几年,这条绝壁“天路”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送出大山,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不过这两年,毛相林惊喜地发现,随着下庄村发展得越来越好,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村民杨亨均回来了,他在村里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摸索新的创收门路;大学生彭淦回来了,他如今已成为一名村干部;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他积极参与到下庄村的旅游环线建设中……

过去,下庄人走出去是为了寻梦。现在,这个梦正在大山里奋力生长。

“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毛相林说。

2018年底,毛相林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建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20年4月,在上级的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立起“下庄筑路英雄谱”雕塑,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

“下庄精神”以这样一种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来访者,一遍一遍地提醒着年轻一代:要踏踏实实走好“振兴路”。

同时,“下庄精神”还以另外一种形式传播着。今年以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各地陆续举行。毛相林奔波于巴山渝水间,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讲述下庄人绝壁凿路、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

如今,“下莊精神”已经走出下庄,传到了更远的地方,成为许多人走好“振兴路”的精神航标。

猜你喜欢 庄村绝壁修路 大峡谷中飞天(2020年8期)2020-08-14在古石绝壁前福建文学(2020年3期)2020-08-06王春英:“拼命书记”的苦与乐民生周刊(2020年12期)2020-06-19飞檐走壁畅谈(2019年11期)2019-06-26下庄村见闻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6期)2018-12-22《修路》教学设计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1期)2018-10-21姚家庄村的幸福和烦恼新西部(2018年4期)2018-05-24“要想富先修路”先富了谁今日财富(2017年32期)2017-10-19韦羌山东坡赤壁诗词(2017年3期)2017-07-05南京一修路工人给他娘的信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5年3期)2015-05-21

推荐访问:自己的 人生价值 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