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挤眉弄眼是病,不是恶作剧

2022-01-08 12:28:59公文范文
陈福新8岁的文文近半年来老是爱眨眼睛。家人开始以为他在闹着玩,没有在意。谁知他眨眼的频率逐渐加剧,一

陈福新

8岁的文文近半年来老是爱眨眼睛。家人开始以为他在闹着玩,没有在意。谁知他眨眼的频率逐渐加剧,一分钟眨几十下,不时还挤眉皱额。日久天长,眼部肌肉突出,眼角露出鱼尾纹,快变成小老头了,爸爸妈妈不由得着急起来。爸爸是个急性子.一看见文文连续眨眼.上去就是几个耳光。妈妈心疼儿子.总是好言相劝:“文文,好好控制自己,不要眨眼。”可是妈妈越劝,文文越是想眨眼。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文文是患了“抽动症”,并非恶作剧。他的眨眼是眼轮匝肌在“作祟”,并非是感染炎症等器质性毛病,而是由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和不良习惯引起的,靠打骂、劝慰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小儿抽动症又名习惯性痉挛综合征、抽动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等,是发生在儿童期的一种肌肉抽动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为1%~7%,有报道达4%~23%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的儿童。男性明显占优势,男女之比为3:1~4:1,主要表现为同一组肌肉快速、频繁、刻板、重复、不自主、无目的抽动。抽动可发生于任何一组肌肉,最常见于头面部肌肉,眨眼、皱额头、皱鼻子、鼻翼抽动、露齿、咬嘴唇、伸舌头、面颊肌抽动、伸缩颌部、点头、摇头、颈肌抽动、头向一边倒、头部转动等,都是抽动症的具体表现。

抽动症不仅发生于头部,还会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分,像上肢抽动、下肢与躯干肌抽动、呼吸和消化道抽动等。上肢抽动表现为手指弹动,手不停地抓紧放松、放松抓紧,或者一阵阵紧握拳头、前臂摆动、耸肩等。下肢与躯干肌的抽动表现为下肢一阵阵抽动,脚趾一阵阵抖动,特殊的步态,躯体扭动或跳动。呼吸或消化道的抽动症,常见有呃逆、叹息、哈哈、喷嚏、吹哨性呼吸、深呼吸、打嗝、吮吸、咂嘴、不停地清嗓子等。但每次发作仅出现一种症状,且动作姿势刻板、少变。

儿童抽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神经生化改变等相关。患儿情绪异常可诱发本病发生。特别是焦虑情绪,常常是儿童对某些心理上的冲突矛盾在运动系统方面的反应。还有人认为与患儿曾有运动活动遭受限制的历史有关,如可能由于父母对儿童安全过分担心,也可能由于早年某些疾病的影响而限制了儿童参加运动,等。学习因素也可引起抽动。开始时患儿出现抽动可能是出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例如为避开头发等异物而眨眼,或模仿他人某些生理缺陷或病态,长期下去就成為习惯性抽动。还有突发的躯体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等,都可以成为诱因。

抽动症并不可怕,一般都能自然好转。但像前述文文父母的方法,只会加重孩子的病态。因为过分关注只能造成强化影响,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于抽动上。如果长期不见好转,应及时到儿童心理门诊或者专科医院就诊。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对患儿进行行为治疗,指导孩子进行松弛治疗。在给患儿进行心理治疗的同时辅以药物治疗,同时患儿的家长也要接受心理治疗。

猜你喜欢刻板心理治疗文文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祝您健康·文摘版(2021年9期)2021-09-06小眼睛亮晶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6期)2021-08-09中性自由小资CHIC!ELEGANCE(2020年14期)2020-06-09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工业设计(2020年3期)2020-05-14“特别优秀”给特别的你科教新报(2020年9期)2020-03-03精神疾病可以仅做心理治疗吗家庭用药(2018年2期)2018-03-02熟能生巧学生天地·小学低年级版(2017年7期)2017-11-13过了,就是错了读者(2016年10期)2016-04-28摄影与心理治疗数码摄影(2009年4期)2009-04-22

推荐访问:挤眉弄眼 恶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