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关于“谎言”

2022-01-17 18:49:39公文范文
问:下班回到家,我发现4岁的儿子在哭,问他怎么了。他说:“爸爸骂我。”在我的安慰下,他的情绪慢慢缓和

问:下班回到家,我发现4岁的儿子在哭,问他怎么了。他说:“爸爸骂我。”在我的安慰下,他的情绪慢慢缓和。不一会儿,老公回来,我问他为什么骂孩子,老公非常吃惊:“刚才,我发现家里没酱油了想出门买一瓶,临走儿子让我给他买零食,我没答应。会不会是因为这个?”我觉得有可能。儿子不说真正原因,反而诬陷爸爸,太可恶了!我要不要狠狠批评他?

燕女士

答:孩子不说真正原因,反而诬陷爸爸,可能是因为:一、孩子的经验和记忆有限,容易错误地解释某件事。这时,说谎只是他的描述方式,是其焦虑和情感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绪表达。二、孩子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性,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会不顾事实,编造谎言。这时,说谎就成了一种工具,孩子想利用这个工具,服务于自己的目的。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孩子撒谎并没有成人想的那么恶劣,也谈不上品德问题。心理学研究显示,儿童撒谎是一种自然倾向,自发而普遍,甚至可以将其当作儿童自我中心思维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些孩子到了七八岁,还不能完全陈述事实。他们并非有意欺骗,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想当然地夸大或扭曲事实罢了。

但孩子撒谎,家长还是需要进行干预的:

1.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如果孩子的叙述与事实不符,不要急于谴责或戳破谎言,而要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儿子说“爸爸骂他”,可能是因为爸爸不给他买零食,他觉得爸爸不爱他,因此找妈妈告状,以确认能从妈妈这里获得爱意。

2.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有时孩子做错了事,会为逃避责任而撒谎。这时,也不要急于揭穿谎言,更不要“刑讯逼供”,要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引导他把注意力集中在事情本身上,而不是你的情绪反应上。

3.家长要以身作则。想让孩子诚实做人,家长要以身作则,不仅在孩子面前做到言而有信,在其他人面前也要做到这一点。

4.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即便他闯了祸,只要说出真相,就不会受到惩罚。如果孩子确认了这点,知道说实话,只会给自己带来表扬而不是批评,那他会很乐意做诚实的人。

5.教导永远比惩罚有效。从不犯错的人是没有的。当孩子有勇气承认自己犯错后,无论他犯的错有多么严重,都不要惩罚他。你可以让他花时间、体力甚至金钱去补救,但就是不要惩罚他。因为鼓励孩子成为诚实的人,远比惩罚他更重要。

关于“勤奋”

问:我儿子学习努力,但成绩并不拔尖儿。他们班学霸妈妈的育儿经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听了有些胆寒。

请问,孩子要勤奋到什么程度才可以?

孙女士

答:不管孩子勤奋到什么程度,家长心中一定要清楚有些底线不可突破。因为孩子是人,不是学习机器。

1.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不断延长其学习时间,孩子早上5点起床背书,到深夜12点写完作业。殊不知,这样缩短睡眠时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有研究显示,如今全世界的孩子,总体比30年前的孩子要少睡一小时,而失去一小时睡眠的代价是巨大的,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智力、情绪等方面的健康,也导致更多孩子患上注意力失调症和肥胖症。

此外,睡眠不足也会带来认知活动和注意力上的影响。科学家指出,白天孩子学到的东西,需要在睡眠时得到大脑的进一步处理和储存;而孩子长期睡眠不足,会造成大脑结构上的永久损伤。

2.保证足够的社会交往机会。为什么现在缺乏学习动机的孩子多了、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了?一是科学水平的提高,能够更快、更早地识别出这些特殊孩子,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限制了孩子与同龄人的自由交往,从而影响了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如今,生活节奏快,人际关系疏离,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不利。家长不停地逼孩子学知识、学技能、发展特长,却往往忽视了他和同龄人的交往,有些家长还严格限制孩子的社交自由,只允许孩子“和成绩好的玩”。其实,和不同的人相处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丰富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

成长,不只发生在课堂上,还发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特别是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父母对他的影响渐渐消退,同辈和周围人对他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孩子在与同辈、周围人的交往中,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可以说,自由的社交活动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像空气一样重要,能降低其走上社会后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概率。

关于“尊重”

问:女儿日渐长大却不听话起来。我喜欢国学,多次教育她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号泣随,挞无怨”,可收效甚微。

请问,我应该如何教会她尊重父母?

韩女士

答:父母要求孩子尊重自己是应该的,但也要正确地理解尊重。

你要求孩子做到“号泣随,挞无怨”,不知是否意识到,你寻求的不是尊重,而是享有对孩子的“绝对统治权”。你必须把尊重看作基于平等人格基础上的尊重,而不是掺杂了控制欲的尊重。当你重设目标,再来说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尊重。

1.想被孩子尊重,先尊重孩子。每个人生下来,都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都有对自己人生做选择的权利。可有些家长怕孩子走弯路、栽跟头,小到买玩具,大到报志愿,都不由分说地替孩子做决定。他们认为孩子年纪小、能力差,便包揽一切,而不去甄别哪些事应该和孩子商量,哪些事应该给孩子时间学习,哪些事应该完全放手。孩子没有被尊重过,就难以学会尊重他人。

新加坡有一所特殊學校,里面学生的认知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在学生认知能力内的每一件事,老师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做主,绝不越俎代庖。音乐课上,老师弹奏乐曲,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敲击乐器回应。一曲结束,老师会逐个询问是否想再来一次。想再来的可以再来,不想再来的就坐着观摩。老师不会对学生的选择做任何好恶的表示。参加完集会回教室,有的学生能走路却不好好走,不时跪坐在地,老师总是耐心地等待、说服,绝不伸手拖学生起来,直到学生自己愿意站起来为止。这是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尊重。

2.学会尊重的法宝是“同理心”。尊重,意味着在意别人的感受,并愿意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应。要做到在意别人的感受,首先要有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会对方的情绪和想法。

当一个孩子总是粗暴地打断别人的谈话时,你说:“要学会尊重别人,别插嘴!”这样他就学会尊重了吗?不会。“再插嘴,就挨罚啊!”这样他会闭嘴,但不是学会了尊重,而是感到了害怕。

而要教会孩子尊重的法宝就是“同理心”。

他喜欢钓鱼,让他在同学面前分享他的钓鱼趣事。他说得起劲时,有人不断插嘴,他感到不快,因为他觉得这是属于他的重要时刻。回家,他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现在,你知道打断别人讲话,别人是什么感受了吧?”他在同理了别人之后,终于懂得了尊重的重要性,开始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不会从说教中学会尊重,他要真正感受到被尊重,认识到尊重的价值,并在生活中不断练习,才能真正学会尊重。

尊重不是惧怕,是发自内心地愿意约束自己,认同他人。这无关身份、地位、财富。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同理谎言惩罚创意谎言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2021年8期)2021-09-08画与理文萃报·周二版(2021年19期)2021-06-07航空信带来的惩罚语文世界(初中版)(2020年6期)2020-10-27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大众科学(2020年4期)2020-07-24老来更明同理心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9年7期)2019-07-25避免同理心耗竭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9年1期)2019-03-23谎言故事作文·高年级(2019年2期)2019-02-24真正的惩罚等学苑创造·A版(2015年6期)2015-07-01滑落还是攀爬读者·校园版(2015年7期)2015-05-14愚人节的谎言新少年(2014年4期)2014-04-16

推荐访问: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