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力

2022-01-17 19:00:58公文范文
向诗清摘  要:“生本课堂”的本质是教育要向人的生命自然寻找力量,让学生发展到极致,这正切合“双减”

向诗清

摘    要:“生本课堂”的本质是教育要向人的生命自然寻找力量,让学生发展到极致,这正切合“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质的要求。教学力是“生本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教师从教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其能力结构的最基本要素。教师必须拥有具备崇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调控、教学研究等能力,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追求,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生本课堂;初中思政课;教学力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其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质。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郭思乐教授认为,教育应该激扬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笔者领衔的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初中思政课‘生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也旨在通过“生本课堂”教学,既让学生在愉悦中享受学习,在幸福环境里健康成长,养成终身学习力,也让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本领,练就扎实过硬的教学力,并最终实现师生双发展。以下,笔者从“生本课堂”的内涵及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力等方面略陈管见。

一、生本课堂的内涵

何谓“生本课堂”?目前学术界没有定论,只将其视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以下,笔者借助儿童中心论、人本主义思想以及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等理论基础,从教学主导、学习主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维度,对“生本课堂”的内涵试作分析。

从教学主导看,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激趣、诱导、启发等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启迪学生去质疑和思考,使之具备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持续的学习内驱力。从学习主体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觉地进行自我学习和互动式学习,习得终身学习力,实现自我健康成长。从教学过程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避免强制灌输式的知识传授,采用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获取知识、大胆质疑思辨、自我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等能力,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教学效果看,通过教师幸福地教和学生快乐地学,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让每个生命都能有效绽放,让每个学生的个体特质和天赋都能发挥到极致。

综上,笔者将“生本课堂”定义为:一种通过教师积极的有序组织和启发引导,让学生充分地自我学习和互动式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力,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课堂模式。其本质是,教育要向人的生命自然寻找力量,让学生发展到极致。

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力

教学力是“生本课堂”的核心要素之一。笔者认为,教学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精神、教学规划、课程研究、实际操作、引领学生以及自我发展等能力的综合体。教学力是教师从教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其能力结构的最基本要素,主要包括职业素质、教学设计、课堂调控、教学研究四种核心能力。

(一)职业素质能力

初中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对人生的理解还处于懵懂时期,教师的职业素质对他们未来人生的影响会根深蒂固,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職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1.教育情怀是教师应具备的首要素质

拥有教育情怀的人,会视教育为己任,并将之作为终生追求的事业,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之中。他们胸怀仁爱之心,能以平常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关爱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天赋。他们会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引领学生在求学路上快乐学习并成长成才,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2.职业人格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必须具备如下品质:一是主动精神,即主动学习、主动担当、主动作为,能主动规划生涯设计;二是乐观心态,即具有乐观、宽容、赏识、理智、阳光、积极、换位思考等精神,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师德品格;三是善于合作,包括与教师、学生、家长、领导以及社会的合作等;四是勇于担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保持公平、正直、正义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非分明,敢于伸张正义,树立正气,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以对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基础来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 以及具体的师生沟通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 [1]。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策略设计等能力。

1.教学背景分析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要认真通读教材,深刻理解教材所涵盖的知识板块、主要教学内容以及各内容之间的联系,弄清楚教材内容与课标内容的有效衔接,把握教材内容所要达成的教育目的。还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即分析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生理和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和欲望、学习方法和技能以及个性差异等。只有使用适合学生基本情况的教学设计,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能享受学习。

2.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是多元的,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四点。

一是从整体出发。教师要系统地把握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这个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将课程目标体现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中[2],实现三维目标的高度统一,确保课堂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让学生学有所获。

二是注意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因不同班级的学生状况不同,同一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师应针对个体差异状况,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对“学困生”的目标要适当降低,切忌千篇一律、不分伯仲的教学目标,要使不同个体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的发展。

三是对识记、理解、运用等不同层级目标的设计要有递进性。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按照知识的记忆目标到理解和运用目标,再到创新和实践能力目标等的层级顺序设计教学。

四是对目标的表述要有灵活性。因为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设的教学目标会随着教学中的动态变化而变化,不能拘泥于既定的目标,应根据具体的情境,随机应变地对目标进行调整,以符合教学实际。

3.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思政课教师更加注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教学,来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中的重头戏。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四点。

一是要反映教学内容的主干知识,真正体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教师要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活动课所引用的教学情境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归纳演绎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切忌活动与内容“两张皮”的现象。

二是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思辨性。即学生必须通过独立思考、质疑判断、互动式讨论等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出现不经思考就能回答问题的现象。

三是活动形式要与学习方式相一致。设计的问题应具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或探究性学习的属性,切忌为活动而活动、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

四是活动设计要有创新性。教师要综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引领学生开展创新性的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

4.教学策略设计的能力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3]。最适合“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是生成型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4]。具体来讲,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分层教学、个性化教学都是较好的策略,但不管采用哪种教学策略,都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学情境、协作学习以及各种信息资源对意义生成的作用,强调内容、学情与目标的深度融合,强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我加工和整理。因此,恰当选择适合教和学双边活动的教学策略,是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三)课堂调控能力

课堂调控,是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灵活地调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环节、节奏、氛围、时间等一切因素,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行为[5]。课堂调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好教师的标准之一。

1.课堂激趣艺术能力

教学需要智慧,“生本课堂”更需要教师采取包括语言、动作、情感表露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内在的学习潜能,使课堂产生极强的艺术感和美感。教师用幽默风趣、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烘托教学气氛,巧用课堂生成的典型案例资源激励学生,在课堂秩序混乱时突然停顿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恰当的姿态语言和不同的情感表露刺激学生,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新颖别致的板书结构等,都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他们沉浸在知识海洋的起伏跌宕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2.课堂评价反馈能力

需要重点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注课堂上每个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及时判断并给予准确、恰当的评价,如果不能准确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加以解决,不能置之不顾;二是对来自学生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必须及时解决,必要时可打破课前预设计划,临时重构课堂教学内容。事实上,课堂生成问题解决得好,会使课堂教学更精彩,会使学生更加敬重教师的教学。总之,教师要根据课堂反映出来的各种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依托自身专长,灵活选择教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3.课堂整体掌控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反馈和调控,主要包括: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纪律和学习效果,稳定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时空,调控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和组织架构,随时关注自己的调控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學习目标的达成。总之,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的整体状况,随机应变地及时调控教学计划和流程,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研能力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这样,才能凭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支撑,促使自己的教学有所创新。那么,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呢?

1.树立教研意识

面对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核心素养、“双减”政策等一系列教育改革的形势,教师面临着时代的挑战,会遇到许许多多亟须克难攻坚的问题。具有敏感的教研意识的教师会很快判断出这些问题是有研究价值的,对改进教学有积极作用,自然也极有可能成为问题的解决者。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必定会使教学与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如果教师不进行教学研究,其教学思想和教学视野就不能达到一定高度,也很难适应改革的需要。

2.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课题选题能力。教师要选择自己教学中出现的、亟须解决的、对今后教学有巨大帮助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切入点要小,不要求产生新的教学理论,只求对教学工作有改进和创新,同时要注意课题的新颖性、可行性和时代性。

二是收集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对自己的备课、上课、听课以及教学得失认真进行总结,将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研究的具体问题,寻求国内外教育理论的支撑,厘清研究思路,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局部问题以论文形式展示成果,普遍性问题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争取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

三是必须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课题研究绝对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组建研究团队,与专家、学者、同行或同事进行广泛的对话与合作,分工协作,集思广益,拓展思维,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成果。

总之,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可以用三句话概括:问题就是课题,实践就是研究,发展(师生共同成长)就是成果 [6]。

“生本课堂”是顺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而创生的一种新型课堂模式。这一模式更能适应“双减”政策对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追求,拒绝强制灌输知识,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但现实并不乐观,制约教育发展的客观因素和难题需要我们去破解,践行“生本课堂”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我们要满怀教育情怀,练就教育本领,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卓越建设者而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蒋亚东,杨学军.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构成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

[2]林祖浮.有效教学的“三维九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29.

[3]赵美花.高等职业院校《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23):2.

[4]张勇.国外自主学习教学指导程序给我们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5(5):25.

[5]李飞.“意外”成就精彩——对课堂教学中“意外”的再认识[J].现代教育论丛,2010(2):34.

[6]李静.如何培养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8):61.

猜你喜欢生本课堂打造生本课堂,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神州·中旬刊(2018年1期)2018-01-25浅谈基于生本课堂的思品前置性学习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7年11期)2017-12-07浅析生本课堂在高中政治中的构建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5期)2017-09-27生本课堂 别样精彩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7年7期)2017-07-27初中地理生本课堂构建策略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年11期)2017-04-18浅谈提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高效性的策略新课程·上旬(2017年2期)2017-03-27让高中历史课堂更具活力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21期)2017-02-14浅议在初中数学生本课堂中渗透“精细化管理”的措施新课程·中学(2016年11期)2017-02-04构建“三维”课堂学习有温度的历史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年14期)2016-10-18前置性研究设置 引领高效课堂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3期)2016-03-23

推荐访问:应具备 课堂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