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创设情境,有效开展法治教育

2022-01-24 20:36:13公文范文
马佩仪摘要:随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法治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如何根据教材要求,落实好法治教育

马佩仪

摘 要:随着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法治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如何根据教材要求,落实好法治教育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围绕着创设案例情境、创设实践情境、创设角色情境、创设思辨情境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展现通过情境创设开展法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情境;有效;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在不同年龄段的教育目标和教材侧重内容都有所不同。怎样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有效开展法治教学?创设具体情境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带有某种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导的生动具体的情景,可以诱发学生相应的情感,进而帮助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从而增强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案例情境,开展法治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法律条文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阅读、理解都相当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致并不高。但若换成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巧妙地渗透进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思考,可在此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认同,明白法律设置的意义,自觉维护法制社会的规范。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善待我们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在设计上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首先播放了“有人偷走窨井盖让小男孩掉进窨井”的新闻案例,把画面停止在小男孩掉下去的一刹那,学生紧张得揪着心。幸运的是,这位孩子被及时地救上来了。学生刚刚松了一口气,教师配乐出示课文阅读角的内容:因有人偷走了窨井盖导致小云掉进了窨井里失去了生命。悲惨的结局让学生的情绪绷得紧紧的,急待抒发。有的对小云的遭遇表示深深的同情,有的对偷盗者表示强烈的谴责。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如果不是有人偷走了窨井盖,五岁的小云就不会掉进窨井里,就可以像我们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法律就应该将这些损害公共设施造成生命危害的人绳之以法。此时,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内容就再合适不过了。

以上的教学,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发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感受,使法治教育深入人心。学生知道破坏、偷窃公共设施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他们不仅在语言上谴责这种行为,还会行动上监督这种行为。若在生活中看到有人正在偷窨井盖或发现窨井盖已经被偷,存在安全隐患,他们一定会告知大人或报警,让警察及时处理,避免同类悲剧再度发生。

二、创设实践情境,开展法治教育

低年级的法治教育侧重于规则养成,但对于年龄尚小、自控能力欠缺的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自觉遵守规则无疑是有困难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规则意识,让遵守规则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还是排队好》时,为了让学生遵守排队的规则,教师创设了三次排队情境。一是课始发礼物的环节,教师让学生自行领取,学生看见礼物一哄而上,结果有部分学生拿到两份,部分学生拿不到礼物,很沮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学生经过思考明白了是因为没有排队造成的,于是引出了该课的主题“还是排队好”,并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次排队是在课末,为考验学生是否有了排队的规则意识并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教师再一次请学生上台拿礼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觉排队,但仍有少数学生往前挤。显然,排队规则还没有完全形成。教师继续让学生自己发现刚才排队中还存在的问题。聪明的学生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主动道歉。这时,创设了第三次排队的情境,让全体学生排队走出课室,这次全班四十多个学生都能自觉地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地离开。

短短的40分钟里,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不厌其烦地组织了三次排队,每次的排队情境既有关联又有所区别。在排队的过程中,学生怀着不一样的心情,有着不一样的感悟。学生的规则意识不断根植,学生的习惯得到强化。情境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规则、遵守规则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三、创设角色情境,开展法治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合理地以教材为载体,设计固定的角色情境,寓教育于表演之中,把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进行有机重组,做成一道“分子料理”,让学生“更易消化”。

在执教五年级《公民的基本义务》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笔者根据教材中的配图,把它转化成更为生动形象的紧贴生活的情境表演。情境一是孙园和爸爸妈妈去郊外游玩,车站里,大家都在排队候车,汽车一到站,孙园就迫不及待地往前冲,爸爸一把拉住了他。情境二是在车厢里,孙园给一位老爷爷让座。情景三是孙园一家在郊外玩时来了一位做职业调查的叔叔,想了解爸爸的工作。情景四是爸爸正在单位工作,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说奶奶生病了。

四个情境以教师口述,学生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角色代入能力无疑是强大的,演员与观众都很自然地进入角色情境之中。教师也巧妙地发挥了引导的作用,适当追问或拓展,这么一来,学生通过情境的展示与思考,总结出我们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保守国家机密以及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

从上述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角色情境创设得好,学生如临其境,可以在法治教育的过程中轻松愉悦地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师生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对话把感悟引向深入,促进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中应履行的基本义务,整个学习的过程既有意思又收获满满。

四、创设思辨情境,开展法治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思考情境,引领学生积极面对社会问题,并联系生活、分析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分析等较深层次的思考活动,全面提高学生勇于思考和善于思辨的能力,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和内化关于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有关课程内容。

在《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课中,教师采用辩论的形式让课堂进入高潮。辩题由孙园的爸爸坚持开发票而工作人员不肯开这个故事引起。教师先把故事拍成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思考怎么看待饭店工作人员和孙园爸爸的做法,然后进行辩论。正方支持爸爸的立场,反方支持饭店工作人员的做法。

辩论前可能我们会主观认为学生应该是支持开发票的,毕竟法律有相关的规定。但事實上不少学生会站在服务员的立场,以同情他们收入减少、工作不易的角度去辩。学生你来我往,各抒己见,很激烈。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影响学生的判断,只作适当的点拨。辩论结束,教师播放税收小视频,让学生了解税收的来源和用途,并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到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创设思辨情境,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形成了对法治知识的正确认知,更好地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

五、结语

“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需要提质增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法治教育也需要提质增效,不妨运用好情境教学这一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得愉悦的同时学得高效,让法治教育在我们的课堂上精彩不断。

■参考文献

[1]孔凡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02).

[2]冯丽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J].教师,2020(12).

[3]廖光华.儿童法治意识培育的要素、分布及其教学实现——基于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分析[J].福建教育,2019(38).

猜你喜欢法治教育情境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4期)2019-05-28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成长·读写月刊(2019年1期)2019-01-28全面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有效性路径研究科学与财富(2017年24期)2017-09-06浅议青少年法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通融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28期)2017-07-13法治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24期)2017-05-27当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教育途径探析法制与社会(2016年34期)2017-01-14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探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年6期)2016-07-07依法治国背景下的党校法治教育分析学周刊·下旬刊(2016年4期)2016-03-21感悟三角形的高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2008年4期)2008-07-11

推荐访问:创设 情境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