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会失业吗?

2022-04-07 12:37:59公文范文
朱影罗钧摘要: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先导,它在图书馆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工智

朱影 罗钧

摘要: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先导,它在图书馆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在国外图书馆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在国内图书馆中也逐步推广使用。据统计,女性馆员约占图书馆馆员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图书馆会促使她们把自身情感细腻、丰富且善于社交等优势充分发挥和展现,但也会产生部分女性馆员工作岗位被替代的风险,加剧女性馆员转岗和再学习的压力。为了减少人工智能对女性馆员的不利影响,她们需要按照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素质要求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和加快业务能力更新。同时,图书馆也须顺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潮流和读者需求,重新设置岗位,开展岗前职业培训,建立继续教育制度,为女性馆员的技能提升和成功转岗创造条件。国家应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保护女性馆员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人工智能;图书馆;女性馆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1)06008811

作者简介:朱影,南京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罗钧,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

一、引言

随着智能机器人、无人汽车、无人超市等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人工智能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中国青年报》,2019年5月7日。

人工智能已成为人类社会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先导,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担忧其对普通就业岗位的冲击。在我国,女性就业率较高,若不能提前预判人工智能对女性就业岗位的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必然会影响到女性权益保障。面对人工智能给女性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本文尝试探索女性图书馆馆员的发展策略和路径,鼓励和引导其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可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提供借鉴。

二、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概述及展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 AI)就是根据环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动,并获得最大收益的计算机程序。”李开复、王永刚:《人工智能》,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年,第36页。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推广运用,图书馆正逐步从数字化、网络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国外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的研究概述

人工智能在国外图书馆中的运用研究起步较早,为图书馆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越来越集中于实际应用和开发,主要研究的热点有:人工智能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人工智能在社交媒体用户内容分类及情感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在知识问答中的应用研究。王晰巍、贾若男、王铎等:《图书情报领域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9年第1期,第70-80页。

2018年美国罗德岛大学图书馆建立了美国首个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的教育,为用户提供3D打印、虚拟现实等技术共享访问,定期举办人工智能程序设计、机器人技术改进、智慧城市等学习研讨。

夏晶:《美国高校图书馆人工智能实验室实践与启示——以美国罗德岛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年第3期,第68-73页。

在人工智能实际应用方面,早先主要用于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信息检索等方面,如1991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校区第一个使用了图书馆立体书库自动存取系统(ASRS), 赵美芳:《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AI应用现状及启示》,《兰台世界》,2018年第11期,第131-135页。随后,该系统在欧美国家图书馆被广泛推广使用。德国洪堡大学和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图书馆运用AGV创建的机器人,实现了图书搬运和放置自动化。

张文竹、邵波:《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与研究述评》,《图书馆学研究》,2018年第12期,第2-7页。之后,智能机器人不断涌现,并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合作研发的机器人AuRoSS可以在图书馆内进行自我导航,通过扫描图书RFID标签,自动生成缺失的和不按顺序摆放图书的检查报告,这项技术已经在新加坡多个图书馆使用。赵美芳:《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AI应用现状及启示》,《兰台世界》,2018年第11期,第131-135页。

美国康涅狄格州西港图书馆首次应用两个人形机器人,全身共有24 个关节,能说19 种语言,向用户教授计算机编程技能。

Sanborn L, Polacek K M,“The future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MOOCS and the robot revolution”, Reference & User Services Quarterly,vol.55, no.2(2015), pp.97-101.美国剑桥公共图书馆(美国马萨诸塞州)等建造了一个笑室(Laughing Room),这是一个交互式艺术装置,房间算法觉得参与者说出的话语有趣就会播放笑声,鼓励人们关注监测装置与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

黄静、张贵香、刘桂锋:《美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重要议题与发展趋势——基于2017—2019年〈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的分析与思考》,《图书馆学研究》,2019年第23期,第75-81页。

国外图书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比较成熟,已有大量的实际应用成果,应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依靠发达国家高科技的支撑,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不断追求工作效率和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也让读者享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更加高端、精准和便利的服务。

(二)国内图书馆人工智能的研究概述

国内图书馆的人工智能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特别是在智能图书馆建设和智慧服务方面成果较多。比如吴建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 吴建中:《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6期,第1-5页。储节旺等认为人工智能会驱动图书馆管理、馆藏资源、资源组织、图书馆人力资源、用户服务、馆舍空间、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变革; 储节旺、陈梦蕾:《人工智能驱动图书馆变革》,《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年第4期,第5-13页。孟海红提出了图书馆馆员和人工智能协同的分析框架和核心特征; 孟海红:《图书馆馆员与人工智能协同发展路径探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年第4期,第56-62页。王世伟论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浪潮与图书馆服务重塑。

王世伟:《人工智能与图书馆的服务重塑》,《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6期,第6-18页。

在人工智能实际应用方面,根据杨子帅等对国内96所图书馆开展的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调查显示,有39%的图书馆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其中虚拟参考咨询机器人的使用率为21%,图像识别系统使用率为21%,这说明人工智能应用的面仍不够宽,但发展趋势较快。

杨子帅、王颖纯、刘燕权:《图书馆服务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调查研究》,《图书馆》,2019年第10期,第34-40页。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逐步使用实体化智能机器人,如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发的“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可以自动快速识别图书信息及图书位置信息,完成自动上架;其研发的另一台咨询服务机器人“图宝”,可以提供咨询服务,包括迎宾引路、信息识别和中英文交流等。武汉大学图书馆“图客”机器人,可以完成旧书定位、新书上架、图书倒架定位信息采集工作,每天机器人完成盘点任务以后定时把数据发送给工作人员,辅助馆员完成整架、顺架工作。上海图书馆也使用了馆员机器人“图小灵”,主要在办证处和中文书刊外借室接受读者咨询,每天随工作人员上班,回答读者的提问。国家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小图”拥有听、说、视觉、运动和双屏互动显示能力,具有人脸识别、迎宾讲解、智能交互、书籍检索、读者卡信息查询等功能。湖北省图书馆、沈阳市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也都相继使用了智能机器人。

从国内图书馆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可以看出,国内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理论研究较多,应用和开发研究较少。在实际应用方面比较集中在虚拟参考咨询机器人,实体化智能盘点机器人、咨询机器人和迎宾机器人等也有了初步应用,但仍处于初步发展探究阶段。随着国内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其应用进程必将得到快速推进。

(三)未来图书馆运用人工智能展望

按照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智力”阶段,可以划分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吴建中:《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图书与情报》,2017年第6期,第1-5页。学术上还存在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具有人类意识的人工智能)的阶段划分。我们目前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对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但是学术界对超人工智能是否能完全具有人类的意识和替代人类的可能,仍存在不同的争论,无论技术层面的研究,还是从民法学、劳动法学、劳动经济学等角度的研究,学者们都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对超人工智能的研究很少,目前普遍认同的是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人类,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是最终发展方向。

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人机协同模式下的智能图书馆,是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特长,与人类智慧优势相结合的智能图书馆,以实现图书馆在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过程中高效、多元、精准服务的目标和人文精神。已经出现的网上虚拟图书馆、掌上移动图书馆、24小时无人值守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等多种无人形态图书馆,就如同银行有自助银行、电子银行等形式一样,仍需要后台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这些无人图书馆具有规模小、服务形式便捷、服务内容单一等特点,是大型图书馆服务形态的延伸,是一种补充形式,而不是替代,这也是基于目前人们对人工智能普遍认同而得出的结论。

三、人工智能运用给女性图书馆馆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不断运用,不仅加速了图书馆工作的全面重塑,也推动着图书馆女性馆员从简单、重复性工作中“脱身”出来,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工作,也让女性馆员情感细腻、丰富和善于沟通的能力得以充分施展,更加体现女性馆员的岗位价值,但替代、转岗和深度学习的压力也会随之而生。

(一)图书馆女性馆员占比高

由于缺乏全国图书馆的相关统计数据,现根据2019年发布的《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占全部馆员人数的66%,管红星:《2019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报告》,南京: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2019年,第137页。再根据教育部高校图工委事实数据库系统,2013年全国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占全部馆员总人数为66.7%。吴汉华、张芳:《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大学圖书馆学报》,2015年第3期,第43-50页。由此可见,女性馆员在图书馆馆员数量中占有绝对优势,约占全部馆员人数的三分之二。

图书馆一直是女性密集型职业场所。如今绝大部分女性馆员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文理科专业背景,主要从事与读者服务相关的业务工作。由于女性馆员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和亲和力,为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树立良好服务形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当多的女性馆员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性较高的工作,如图书借还、阅览室管理、前台常规咨询、文献传递、书刊典藏等,具有工科专业背景或从事计算机、网络、数据管理等工作的女性馆员少之又少,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人工智能对女性馆员的影响远远大于男性馆员。

(二)工业革命助推女性再解放

回顾女性解放的发展历程,科技变革逐步减轻了人类的劳动强度,也进一步解放了女性。第一次以蒸汽机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是一场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妇女在这场工业革命的推動下,纷纷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产业工人。到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工业革命后期,英国女工占工人总数58%。莘子:《工业革命与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中国妇运》,2010年第2期,第40-41页。到第二次以电力为主导的工业革命,电器的大量应用,减轻了妇女家务负担和工厂劳动强度,这个时期的女工对家庭经济的贡献度已经占到47%,莘子:《工业革命与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中国妇运》,2010年第2期,第40-41页。妇女已经逐步从家庭附属品变成拥有独立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打破了两性分工的绝对界限,缓解了两性在社会工作中的根本差异。经过第三次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女性可以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创业和就业,在互联网上从事和男性同样的工作,实现互联网上男女平等。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拥有强大的变革力量,推动社会更加平等公正,为女性发展自身素质、提升自我价值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女性第三次解放。陈炳杏、吴苑华:《“互联网+”时代与女性解放问题》,《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7期,第5-8页。

当人类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在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家居的智能化影响下,女性必将从繁重的工作和家务劳动中彻底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自我时间,因体能上的差异而造成的男女不平等的就业歧视也会逐步缩小,男女之间更趋于平等,人工智能为女性再解放创造了条件。图书馆中一部分繁琐、重体力、重复、简单的初级岗位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女性馆员将从传统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她们将会拥有那些要求具有更多创造力、判断力和研究力的新型高层次岗位的选择机会,在工作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职业发展方向,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将得到较大提升。人工智能时代,女性馆员的发展空间得以进一步拓展,在工作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将不断得到实现和满足。

(三)人工智能时代女性馆员部分特征优势更加凸显

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的智慧和作用。俞敏洪提出人工智能很难替代人类的独创能力、想象力、情感力、有温度的交流能力、真正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发挥能力。

俞敏洪:《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这三种能力》,2017年5月31日,https://www.sohu.com/a/144819064_115035,2021年2月8日。程承坪认为,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替代发明创造、情感性、艺术性等方面的劳动。

程承坪:《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替代、极限及对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85-93页。

由此可见,无法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能力要求人们具备高超的创造性思维,练达的人际关系以及快速应变反应能力等,人类在直觉意识、决策判断能力、文化交流活动、情感交流、团队管理等方面很难实现机器自动化,人工智能无法完全复制这些技能,也就无法与人类在这些方面展开竞争。

女性馆员具有哪些特征呢?一是对稳定的职业追求和安静环境的偏好。图书馆工作环境较为安静,深受文理科专业女性的喜爱,是女性愿意终生从事的一份理想职业。她们在这个职业里比男性更能耐得住寂寞,更加能够坚持,这从女性馆员在图书馆中所占比例就能得以印证。二是女性具有丰富的情感。女性天生具备情感丰富,富有同情心、爱心等特质,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更容易让读者放松心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面对面交流的服务岗位上凸显性别优势。三是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女性特有的耐心细心、善解人意、善于表达、观察细致等特质,加上在服务岗位上锻炼出来的沟通技巧,使她们的社交能力优势更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同。

图书馆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虽然许多简单重复性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人机协同模式没有改变。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会更加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人文精神的宣传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具有绝对的优势,是图书馆馆员的好助手,但是“冰冷”的机器缺乏情感交流,没有“人情味”。女性馆员所具有的丰富情感和社交能力在与读者交流过程中会进一步促进图书馆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在人工智能时代可以赢得特有的发展空间和竞争优势。

(四)部分女性馆员未来存在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风险

不可否认,历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解放,但也造成了技术性失业。人工智能不同于一般技术,它的发展必然会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的就业不安全感和对再就业的担忧将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失业问题在速度、规模和深度上远远超过一般性的技术性失业。有专家预测,到2045年,全球会有一半劳动岗位被替代;在未来,中国会有77%的劳动岗位被替代。卢泽华:《人工智能:全球竞赛中国领跑》,2017年3月11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03/11/content_5176278.htm,2021年1月6日。与男性相比,女性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Carl Benedikt Frey和Michale A. Osborne 对有关统计数据研究表明,传统图书馆馆员属于被人工智能替代的高危人群,其概率高达65%。Frey C B, Osborne M A,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erial Change,no.10(2017), pp.254-280.

许多学者开展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替代效应的研究。邓州等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四种重要表现形式,简单和中等复杂且重复的脑力劳动就业岗位容易被替代,而脑力劳动强度大、超出人类感官和反应极限、工作环境不适应人类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研发、设计、应用等就业岗位会增加。邓洲、黄娅娜:《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影响研究》,《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7期,第99-106页。周文等分析了可能和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岗位类型,简单重复的程序化工作岗位替代成本较低,高附加值产业的岗位替代收益较高,这些岗位更容易替代,而工作内容复杂、人工智能成本较高的岗位不会被替代。周文、耿元:《人工智能发展更容易替代哪些工作岗位?》,《中国科技论坛》,2020年第11期,第171-179页。

即使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书刊搬运、上架、整架、倒架、除尘、消毒等体力性劳动,阅览室管理、书库管理、图书借还、服务台简单咨询、书刊典藏、文獻传递等简单、重复性脑力劳动最容易被替代。在这部分无须投入过多智力,却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传统工作岗位上的图书馆馆员将面临待岗、转岗的风险,而从事这些工作的馆员绝大多数是女性馆员,这是女性馆员目前及未来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五)转岗或再学习:人工智能让女性馆员面临多重压力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催生了新的部门和新的工作岗位,推动了剩余劳动力向这些部门和岗位转移。为此,人工智能可以增加图书馆就业岗位,产生了比如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系统研发和运维、人工智能设施维修和管理、物联网技术安装和维修、大数据分析和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培训等岗位。教育事业发展所带来高端知识服务,产生了比如学科、情报、专利、智库服务、知识产品活动策划以及用户体验等复杂脑力劳动岗位。因此,部分女性馆员需要转向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岗位和复杂脑力劳动岗位。无论是转岗还是在岗,如果女性馆员的自我知识储备跟不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她们同样要面临竞争新岗位和学习新技能的压力,这与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年龄时段密切相关。

由于再学习和培训难度较高,年轻的女性馆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更容易实现岗位转强。而对于年长女性馆员而言,职业生涯到了倦怠期,学习愿望没有年轻馆员那么强烈,过去这份职业曾经给她们带来一定的安逸性,在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后,她们也要面临转岗危机,不可避免地产生心理压力和再学习压力。另外,人工智能时代对经济、生活方式、社会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变革所带来的复杂压力,都会给女性馆员带来多重冲击。

四、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发展策略

为了调查和了解人工智能给女性馆员带来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都做了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国外学者对美国和加拿大25所大学图书馆展开了调查,主题为图书馆馆员在人工智能主导的未来将如何更好地工作。调查后发现,很少有大学图书馆参与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官方项目或实验室,很少有举措专注于对读者开展人工智能培训教育。Wheatley A, Hervieux 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cademic libraries:
An environmental scan”, Information Services & Use,no.1 (2019),pp.1-10.另外,根据163份美国和加拿大学术图书馆的完整调查报告显示,绝大部分图书馆馆员并不担心他们的职位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很少有研究关注学术图书馆馆员对人工智能的看法。Hervieux S, Wheatley A, “ A survey of academic librarians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no.47 (2021),pp.1-11.

而我国比较注重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引导作用,能够预测风险并实施干预,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稳定协调发展,所以国内对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的文章比较多,主要是针对部分重复性工作岗位被替代风险、未来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图书馆馆员与AI的协作、创新服务和提升服务质量等问题开展研究,如冯经纶分析了人工智能重塑图书馆及馆员转型发展等问题;冯经纶:《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业务重塑及馆员转型发展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8年第9期,第17-21页。任薇薇从认识挑战、终身学习、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提出馆员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变革等。任薇薇:《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馆员发展研究》,《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0年第1期,第47-60页。

如何减少人工智能给女性馆员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女性馆员不断提升自我优势和自我学习能力;图书馆也应通过开发馆员新岗位,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保证女性馆员实现转岗。同时,为了不降低女性就业比例,维护女性权益,在国家层面也应积极采取必要措施。

(一)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开发馆员新岗位

第一,重构图书馆馆员岗位。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图书馆必然朝着“人工智能+人的智慧”方向发展,其业务架构、服务内容和馆员岗位也必将进行重新构建和调整。王铮等分析并介绍了海外新型图书馆馆员岗位和未来走向,王铮、张鹏:《海外新型图书员岗位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15年第2期,第106-111页。严丹等探寻了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岗位设置、机构变革和发展趋势,严丹、马吟雪:《高校图书馆岗位需求变化与机构设置趋势探析》,《图书馆建设》,2018年第10期,第32-44页。从他们的研究结果不难看出未来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服务方向:一是向高端服务、知识服务方向拓展;二是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技术,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感,实现用户的个性化精准服务。笔者以基础服务、知识服务、技术服务三个部门为例,列举了馆员岗位设置情况(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图书馆仍然离不开馆员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要通过发挥女性馆员的自身优势,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品质,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女性馆员转岗创造条件。

第二,以可能被替代的岗位为重点,逐步缩减传统岗位数量。目前,图书馆近一半的女性馆员从事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体力、简单重复性脑力劳动。对此,图书馆应积极采取措施:一是逐步整合缩减这部分岗位数量,减少岗位人员。二是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定期将这些岗位的馆员与其他部门的馆员实行轮岗,结合轮岗开展培训工作,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轮岗,也可以使所有参加轮岗的女性馆员增加与用户的交流,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等技能,为今后转岗打好基础。

第三,以高端服务为目标,不断开发知识服务岗位,逐步发展图书馆高端服务业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个性化服务水平。馆员将借助人工智能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知识进行收集整理等,为客户提供高端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方案,比如学科服务、情报服务、专利服务、智库服务等。这些知识服务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相互交叉、相互依托,又各有侧重点。它们都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以用户为中心,以个性化、定制化为主导的新型服务模式,虽然个别项目已经在部分图书馆得以开展,但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也不平衡。图书馆应通过发展高端服务项目,开发更多的馆员岗位,引进少量高端专业人员与转岗人员组成新的服务团队,在服务中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促进部分女性馆员转岗。

第四,以用户为中心,不断调整基础服务岗位。基础服务中虽然部分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但可以通过创新服务、改善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等手段,增加馆员岗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培训方面,把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图书馆新生开学培训、论文写作等教学过程中去,可以设置教育培训岗。二是在营销(阅读推广)方面,主要是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开展阅读、文化、专题展览、交流研讨等活动,开展音视频录制、文稿编辑等活动,可以设置营销推广岗、活动策划岗、多媒体运维岗等。三是在用户体验方面,开展用户需求与行为的调查、用户意见反馈与评价等,以此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内容和手段,因而可以设置用户体验岗。由于这些岗位需要直接与用户进行交流,更符合女性馆员的职业优势,所以只需对女性馆员加以培训,就可以实现转岗。

第五,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保障,不断充实技术服务岗位。人工智能背景下图书馆离不开人工智能设施、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这些岗位主要有两部分:一是软硬件开发、维护方面,可以设置系统开发岗、系统运维岗、物联网技术服务岗、智能设施管理岗等;二是在大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如今大数据不断驱动社会向前发展,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是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的前提,因此,数据管理和分析十分重要,可以设置数据管理岗、数据分析岗等。这些岗位对专业要求较高,女性馆员转岗难度较大,需要通过招聘新人来解决,但在招聘新人时,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女性技术人员。

(二)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首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人工智能背景下,馆员将主要从事复杂脑力劳动,图书馆的业务架构和服务内容的重构也必然对馆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馆员的发展会出现两个方向:“全才”和“专才”。“全才”拥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信息服务和人工智能的熟练技能以及交流沟通技巧,能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服务。“专才”则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专家本领,能为用户解决复杂问题和提供更全面的知识服务。要成为这两种人才,必须对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更新和提升。

馆员的知识结构可以由三部分组成:专业知识+复合(拓展)知识+技能,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知识主要表现为馆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学科背景和信息服务技能,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复合(拓展)知识则是根据具体岗位要求,需要馆员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知识和技能,可能涉及一项或多项知识,是馆员努力向“全才”或“通才”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此方能胜任复杂脑力劳动。技能则是根据图书馆特点和“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的能力表”归纳出的基本能力,这些技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锻炼提高。

按照基础服务部门、知识服务部门、技术服务部门进行分类,馆员可以清晰地知道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共性技能,再根据具体岗位要求,在复合(拓展)知识中选择1+N项去学习,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个人特点、爱好、能力,逐步更新和完善个人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岗位需求。

其次,强化危机意识,提高馆员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女性馆员要树立危机意识,深刻理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和努力方向,提前谋划,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一是女性馆员要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职业优势,将自身擅长的人文关怀及对人性、情感方面的敏锐感知力应用到读者服务中,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目前,许多女性馆员从事一些简单工作,依赖固定的范式进行操作,并不需要太多的人际沟通技能,往往容易忽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这部分女性馆员需要实现思维方式转变,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不断丰富与人工智能相关联的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区块链等知识的更新和储备,培养创新意识和人机协作技能;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选择性学习,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发展方向和领域,通过学历教育、自学等方式,成为一名具有一定想象力、创造力、研判力、洞察力的智慧馆员,争取在该领域成为博学之才、专精人才,为满足人工智能时代转岗要求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最后,提前谋划,建立馆员教育和科研评优制度。图书馆应该提前谋划,創造条件,为女性馆员的技能提升和转岗需求积极发力。一是开展人工智能、新兴岗位的业务培训工作,结合业务拓展和岗位调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馆员信息服务和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数据素养、数字素养和技术素养。二是建立继续教育奖励制度,利用大学教育资源,结合业务发展方向,鼓励女性馆员参加学历教育。三是建立创新服务竞赛和科研评比制度,发挥馆员智慧,开展创新服务设计与实践竞赛,培养馆员的创新意识。将科研任务制度化,每年确定一批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小组开展研究,并对研究结果公开评比,将评比结果与个人职称和职位挂钩,制度化地提升馆员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完善教育制度,强化国家政策保障力度

一方面,强化政策保障作用。面对人工智能给女性带来的冲击,政府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政策,有效保护女性合法权益,使科技进步与社会文明同步提升,防止新技术发展带来新的男女不平等。

另一方面,完善教育制度。改善中小学和高校教育体系,推进人才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方向转变,积极引导更多女性选择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鼓励中小学女生从小树立投身人工智能事业的志向。

据统计,全国目前已有超过200所高校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专业。《200多所高校设人工智能专业》,2020年3月14日,https://www.sohu.com/a/380015039_120067116,2021年3月8日。因此,将人工智能知识列入各高校必修课,在高校专业招生政策上,应该向女生倾斜,激发女生对这门专业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她们辅修这门专业或报考该专业的研究生,使文理科女大学生也能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

建立终身学习制度,鼓励在岗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或利用远程教育方式进行网上学习,积极参加多学历教育,扩大专业学位制度,实现个人知识提升,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发展的挑战,满足技术进步的需求。

五、结语

自从图书馆建立以来,女性馆员为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人工智能虽然会对女性馆员的工作岗位和业务能力构成严峻的考验和最直接的冲击,但也是女性彰显自身天然优势的绝佳机会。只要我们认真面对、提前谋划,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努力提升职业技能,就一定能够实现华丽转身,再创女性馆员事业新辉煌,从而促进人工智能与图书馆女性馆员的和谐共生、共同成长。

〔责任编辑:李海中〕

猜你喜欢发展策略人工智能图书馆中国仓储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服务模式浅析锦绣·中旬刊(2021年7期)2021-07-17新形势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17期)2021-07-11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15期)2021-06-222019:人工智能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人工智能与就业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图书馆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湖北男子网球的困境与发展策略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10期)2017-07-10数读人工智能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下一幕,人工智能!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去图书馆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8期)2014-06-26

推荐访问:馆员 人工智能 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