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基于前测的单元教学整合探索

2022-08-28 15:42:01公文范文
胡瑾[摘要]前测是指先通过课前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原始水平进行测试,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

胡瑾

[摘 要]前测是指先通过课前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原始水平进行测试,再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了解学生的原有状况。为了找准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前,从计算水平、算理感知、算理表征、算理表述等多个维度设计前测问卷,并依据对前测问卷的深入分析,开展单元内容整合的创新教学。

[关键词]前测;单元整合;进位加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11-0026-03

超前学习是小学低年级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实施精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超前学习会导致学生认知起点多样化、教师的主观起点和学生真实起点不一致等问题。为了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实施教学前可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依据对前测情况的深入分析开展教学。

【“20以內进位加法”教学前测】

一、计算水平前测

计算水平前测设计了20道“20以内进位加法”题(题略),全班42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如表1:

二、算理掌握前测

为了分析学生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情况,笔者从算理感知、算理表征、算理表述三个维度设计了3道前测题,并统计了学生的完成情况。

1.找朋友(算理感知)

在计算9+6=(    )时,

小马的想法是:先摆出9根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放到一起数一数,一共是15根小棒,9+6=15。

小兔的想法是:先摆出9根小棒,再摆出6根小棒,从6根里拿出1根给左边的9根,凑成10根,10根加5根得到15根。

你的想法与(       )的想法一样。

2.填一填(算理表征)

[9   +     4    =] [10]

3.画一画(算理表述)

8+7=(    )。你是怎样计算的,请画出来。

【分析】根据计算水平情况和算理掌握情况统计数据来看,8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并快速计算出20以内进位加法,这说明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多数学生知道凑十法,也能运用凑十法进行进位计算,但对凑十法的算理理解不足,表述不清,认知只停留在表层。

分析苏教版教材后发现,“试一试”环节的题目均为让学生先圈一圈,感受凑十法,数形结合,再在算式上进行分、凑。

从前测(算理表征)中可以看出,学生算式填写的正确率达到95.2%,而用圈一圈解释算理的只有4.8%,显然,教材的逻辑起点非学生的认知起点。基于前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把9加几和8、7加几整合为一个课时,教学的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和准确表述上。

【教学实践】

一、抛出问题,感知算理

出示:

生1: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等于13。

师: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

生2:1可以和9凑成十。(板书:凑十法)

师:凑十法可以帮我们快速计算出进位加法。

师:如果是8+4呢?

生3:8加2等于10,10加2等于12。

师:8加2中的2从哪里来的?

生3:从4里分出来的。

师:你把4分成了几和几?能完整地说一说计算过程吗?

生3:把4分成2和2,8加2等于10,10加2等于12。

师:请完成学习单中的8+6、9+7、7+5。

二、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出示学生作品:

师:能根据上面的算式在下图中圈一圈吗?

展示学生作品:

师:谁圈的更能表达算式的意思?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明确:第一组圈出的部分是一个“十”,第二组圈出的是10个“一”,第一组圈的和算式的意思一致。)

三、展开讨论,表述算理

师(出示图5):小兔这样计算题目,你认为下面哪幅图是他的想法。

师:请选①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1:左边有7个,从右边圈来3个,一共是10个。

师:为什么要从右边圈来3个?

生1:凑成十。

师:你能完整地说一遍吗?(强化凑十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算理表述能力)

生1:左边有7个,再从右边圈来3个,凑成10个,10个加剩下的6个等于16个。

师:请选②的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2:右边有9个,从左边圈来1个凑成10个,10个加剩下的6个等于16个。

师:两位同学都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谁说的是小兔真正的想法呢?

生3:①是小兔真正的想法,小兔的算式是把9分成3和6,7加3凑成10,10再加6等于16。

生4:②是把7分成6和1,9加1凑成10,不是小兔的想法。

师:是的,①是小兔的想法,请根据②写出算式。

师(出示图6):观察算式和图,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7+9=16,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通过图形和算式相结合的对比,帮助学生发现拆小数凑大数的简洁性)

生5:我喜欢 ②,因为9和1是好朋友,所以从7里拆出1给9,凑成10,10再加6等于16。

师:大数更接近10,所以你是拆小数凑给大数(板书:拆小数凑大数)。老师也喜欢这种方法。

四、拓展提升,迁移算理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9、8、7加几的?

生1:凑十法。

生2:拆小数凑大数。

师:如果要计算“19+4”,你打算怎么做?能把你的想法用图形或算式表示出来吗?

展示学生作品:

师:看明白这两种方法了吗?谁来说一说?(生答略)

师(出示图8):这里还有一种图形表示的方法,和②相比,哪个更简洁?为什么?

生3:这种方法简单,用一捆小棒表示一个十,很清楚。

师:这是一个聪明的表示方法。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凑十法计算9、8、7加几,如果是6、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你也能计算吗?这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内容。

【教学反思】

一、基于前测,找准学生真实起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对算理的表征和表述上。笔者不再让学生假装通过情境来“发现”9和1凑成10 ,而是针对“为什么要凑十”“如何凑十”“怎样在算式及图形中表示凑十”等重点和难点质疑、追问,不断丰富和规范学生的算理表述,从而培养学生结构性思考及条理性表达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基于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关注到学生的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升课堂效率。

二、大单元整合,学材再构建

苏教版教材安排5个课时完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教学,分别是“9加几”(初步感悟“凑十法”)、“8、7、6加几”(进一步掌握“凑十法”)、“5、4、3、2加几”(熟练掌握“凑十法”)、“解决问题(一)”、“解决问题(二)”。这样的编排,人为地把“凑十法”拆分为三个层次,把“凑十法”当作工具而非思想,把进位加法当成“拆数”而忽略“凑十”,如学生在学完“9加几”后,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式——把数拆成1加几。为了提高算理迁移的通用性,笔者把“9、8、7加几”整合为一个内容,将其作为第1课时,重点渗透凑十法,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凑十法,为什么拆数,怎么拆数,再把“6、5、4、3、2加几”作为第2课时,重点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运用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进一步掌握算法。为了深化算理的认识,笔者最后设计了一道思考题,通过展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的作品,渗透了位置值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意识。

三、精心设计练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单元整合后,原来5个课时的内容用4个课时的时间完成,为后继练习与提升赢得了时间与空间。华罗庚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目,等于入宝山而空返”,即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加法系列的基础,是计算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在双减的大背景下,一二年级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书面家庭作业,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保障?唐彩斌老师说过,决定学生数学素养的一定不再是题的数量而是质量,衡量学生的获得不再是题目的多少而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在简单计算的知识基础上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学生的思考和操作的学习对象,必须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因此,笔者在第3课时设计了如下的变式练习。

(1)从1~9这几个数中各选一个填入□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你能想到几种方法?

[+          =          +         +]

該题丰富了学生对20以内几加几的认识,渗透了等式的意义,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如图9-1,小兔子从A点经过B点到C点,走了多少米?

如图9-2,沿B点小方格的对角线分别向左上方、右下方延伸,看看线的两端指向什么数?为什么这样找到的结果就是两个数的和?

在学生困惑的时候,教师可用课件演示旋转线段AB和线段BC,学生就能直观看出A、B、C三点的关系。这样就初步渗透了平移、旋转、坐标等知识。

在如今“双减”的大背景下,怎样的单元整合能减轻课后负担提高课堂质量?如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如何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这些都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责编 金 铃)

猜你喜欢 单元整合 基于网络前测,探究单元整合教学教学月刊·小学数学(2017年3期)2017-04-12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新课程·中旬(2017年2期)2017-03-29如何有效开展英语单元整合教学新课程·中旬(2017年1期)2017-03-27研读教材 合理整合课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11期)2017-01-04促“合”融“通”,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新视角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1构建“单元整合、主题牵引”诗歌鉴赏“深度学习”课堂的策略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今日教育(2016年4期)2016-06-23单元整合教学,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6年2期)2016-03-10小学语文中高段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策略研究新课程·上旬(2015年8期)2015-09-10单元整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新课程·上旬(2015年6期)2015-08-26

推荐访问:单元 探索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