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事迹材料 >

事迹材料

浅谈幼儿科探活动中的“材料”

2021-11-19 12:32:18事迹材料
沈君幼儿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常常会有许多事情、现象使他们感到惊讶、疑惑、不理解,产生一种探索奥秘

沈君

幼儿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常常会有许多事情、现象使他们感到惊讶、疑惑、不理解,产生一种探索奥秘、追寻原因的愿望和要求。科探活动正是满足幼儿这些愿望及其强烈好奇心的最佳途径。当幼儿看到新奇的事物、现象时,会自然地去感受它的美丽、神奇和喜悦,去关注事物的联系、发展与变化,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办,去大胆地求证事物的发生与结果。孩子在观看、倾听、触摸、感知、操作、尝试中了解了世界,开阔了眼界,发展了观察、思维、操作和创造等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科探活动中,教师最为重视的是幼儿的操作探索,而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需要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

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科探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多种经验,使身心各方面能力得到发展。因此,在幼儿园科探活动中,幼儿与实验材料显得至关重要。

一、科探活动材料准备的要求

1.材料选择要“精”

精,精心、精确之义。新《纲要》中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其中“丰富”并不等同于“种类多、数量大”,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应该注重材料对操作活动的实用价值。

如:《制作小船的材料》这个活动,第一次,教师准备了很多的材料供孩子选择进行制作,但是活动后教师发现,材料太多,孩子选择余地很多,所以制作起来很慢,于是教师进行反思,总结归类,去除一样材质的材料,将材料分成塑料制品、铁制品、纸制品进行上课,果然,孩子易懂教师小结也能到位。

2.材料准备要“足”

足,就是充足、富足之义。幼儿的思维都离不开动作,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操作、体验的需要。因此充足的材料准备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如:《有趣的磁铁》活动,教师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积木、回形针、塑料积木、雪花片等教室里的小材料。铺满在玩具柜上,让孩子用吸铁石去吸一吸,玩一玩,孩子在和材料的互动中发现了很多秘密。

3、材料呈现要“巧”

材料的如何呈现应该是值得教师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巧妙地呈现可以让他成为一种惊喜或神奇,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平淡无奇地呈现只能是走流程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在材料呈现时不仅应考虑到与活动情境相关联,更应该把握材料呈现的最佳时机。

如:《一寸虫》活动中,教师能够将问题设置环节提前,开门见山地提出一寸虫的窘境和困难,鼓励幼儿多方位地思考测量工具之后出示操作材料“一寸虫”,会让幼儿对活动材料更加关注和感兴趣,从而提高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兴趣和情绪。

二、科探活动中材料投放的要求

材料的提供必须具有引发幼儿思考主动探索的作用,在科探活动中,每一种材料的投放,教师必须仔细斟酌,想想它们是否能激起幼儿思考、探索的欲望,只有在具有思考性材料的刺激下,幼儿才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和积极思维的精神状态。

1.材料投放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科探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触摸过的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

如:《小船运货》活动中,我投放了雪花片、小毛巾、硬币、泡沫球、玻璃弹珠等材料,这些都是幼儿平时的游戏材料,来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孩子们对这些材料非常熟悉,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做保障。幼儿对生活中熟悉材料能让水慢慢移动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表现出极强的探究欲望。

2.材料投放要具有趣味性

我们知道越是有趣的东西,就越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低结构活动《旋转的乒乓球》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垫板、半个乒乓球娃娃、水,孩子们通过知道水的流动性这一原理,让乒乓球娃娃在垫板上旋转起来。又如:《有趣的喷泉》活动中,我提供了大小形状不一样的塑料瓶、长短的吸管和橡皮泥,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喷泉,在捏一捏、吹一吹的过程中,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

3.材料投放要具有層次性

在科探活动中,老师往往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不应该是一味的堆积,而应该体现一定的层次性。

例如:《什么东西落下去》活动中,幼儿对向下落体的物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老师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材料:糖纸、羽毛、塑料袋、雪花片、塑料杯、筷子、纸、沙包。这些材料体现了不同的层次,比如羽毛和木质积木同时下落,比较明显,孩子一猜就能猜出结果。糖纸、塑料袋等这种比较轻的物体下落速度、方式与羽毛接近,需要幼儿进行多次试验。当幼儿对下落的物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老师又拿出纸,并提问“怎么让纸落的快?”这就进一步引导幼儿通过把纸变形加快下落速度。这三个层次体现了幼儿思维的循序渐进、逐渐深入发展的过程。

又如:在“取东西”的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是幼儿直接使用就能成功的,如:夹子、筷子的长度短于瓶子的高度,为了取到瓶中的东西,激发幼儿通过材料的改造、材料的组合进行操作,从而获得成功,而这种成功的体验来自于挑战成功的快感。

三、充分挖掘与发挥材料自身的价值

1.运用材料蕴涵的暗示性,让幼儿独立探究

人对周围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疑惑,在缺乏对已有知识经验掌握的情况下,常常借助于知识的暗示性来进行认知,如认识某一产品,先阅读说明书等。因此也可以将暗示性蕴涵于材料中,这样无需教师手把手地教,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规律,按规律再进行模仿或创造,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探究。

如,让幼儿观察蛋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浮起来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鸡妈妈救蛋宝宝的步骤图,让幼儿按步骤去试一试,感知蛋宝宝在盐水中浮起来的过程。

又如:《有趣的环保袋》活动中,教师制作了“制作环保袋”的步骤图,让幼儿通过阅读步骤图来解读步骤图,自主探究制作环保袋的过程,正真做到幼儿独立探究。

2.利用“材料多变”,让幼儿喜欢探究

材料多变,能促进幼儿从变中去探索。例如,在集体活动“小球站稳了”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不少材料,幼儿利用这些材料让滚动的小球站稳。活动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这一内容中,于是教师拓展了材料的内容,除了提供的纸、盒、积木、扭扭棒之外,还提供了橡皮泥、双面胶、尺等等。因为由于有了相关的操作经验,他们会主动地运用多种材料发现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幼儿们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3.材料的适当“留白”,让幼儿持续探究

材料的投放和提供是幼儿学习的重要依托,孩子是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来获得发展的。科探活动是孩子通过材料进行游戏及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的媒介。因此,以前的我都会为幼儿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材料。过于形象的玩具间接限制了幼儿的游戏。因此,游戏材料也需要留白。

例如:在《有趣的磁铁》活动中,我提供了人手一块磁铁,其他材料我不投放,让孩子在教室里、走廊里自己去找,通过与手中磁铁的互动游戏中,孩子们发现了磁铁能吸起铁质材料的东西。

留白是思维的迸发,是选择的延伸,是创想的来源。它赋予科探活动新的生命和灵性,赋予孩子诗般的遐想和创造。留一份空白,赋予孩子更多的快乐和发展;留一份空白,让科探活动绽放更美丽的花朵。

科探活动中,材料作为支持幼儿探索的媒介,适宜投放和科学、合理使用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既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又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养成。如何让材料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助孩子的探索,这是我们老师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猜你喜欢 材料探究幼儿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小学时代·下旬刊(2020年6期)2020-07-23进一步探究与归纳得到的结论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20年6期)2020-01-06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动漫界·幼教365(小班)(2019年6期)2019-06-10可爱的小乌龟红蜻蜓(2018年7期)2018-07-09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赠送折纸材料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幼儿画刊为了孩子(孕0~3岁)(2009年2期)2009-03-10幼儿智力世界幼儿智力世界(2006年1期)2006-01-20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初中生·作文(2004年6期)2004-12-14

推荐访问:浅谈 幼儿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