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新时代新农科国际视野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22-01-02 11:36:45公文范文
程安春曹三杰廖鹏贾仁勇陈舜[摘要]针对“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与新农科建设发展趋势、与国际视野衔接不够

程安春 曹三杰 廖鹏 贾仁勇 陈舜

[摘 要] 针对“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与新农科建设发展趋势、与国际视野衔接不够甚至部分脱节”等重大课题,围绕构建“情系人民健康的动物医学特色思政教育体系”“新时代新农科动物医学教育全球化师资体系”“面向社会多元需求关键要素协同育人体系”“面向全球动物医学教育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面向生产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训教学体系”和“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六大体系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经20余年不间断的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新时代;新农科;国际视野;动物医学;本科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教高函〔2014〕7号)

[作者简介] 程安春(1965—),男(布依族),贵州长顺人,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动物医学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9-0164-04    [收稿日期] 2021-05-12

四川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川农大)动物医学(兽医)专业的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我国现代动物医学奠基人——陈之长教授(1926年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获DVM学位)、夏定友教授(1949年在美国康奈尔州立大学获兽医微生物学博士学位)等学成归国后长期执教于此,为国际化视野动物医学类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动物医学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在保障畜禽健康的强大需求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全球属性和共同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毕业生增强服务全球的能力面临新挑战。如何针对过去存在的重大教学问题进行系统性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服务新农科、兼具国际视野和技能的高质量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1-3],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新课题。

一、构建情系人民健康的动物医学特色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动物医学是医学的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福利和健康,提高动物源食品安全和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类健康。因此,我们在长期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实践中,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个服务”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切实推动“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落地,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将“三全”育人贯穿培养全程[4]。

(一)把四川的红色基因素材融入课堂教学

红军长征在四川经历时间最长,革命素材也最为富集,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著名红色小说《红岩》中的主角“江姐”的人物原型(江竹筠烈士)就是川农大的校友,其爱国情怀铭刻于“川农人”的灵魂深处。

(二)把“川农大精神”元素融入课堂教学

受到温家宝同志赞扬的“川农大精神”[5],其展现的老一辈专家辛勤耕耘、甘为人梯,新一代教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的精神,学生耳濡目染、入心入脑。

(三)把榜样、标兵、先进等融入课堂教学

学校拥有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院士、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在“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中有6位来自川农大,列省属高校第一,他们都是立德树人教育的鲜活素材。

二、构建新时代新农科动物医学教育全球化师资体系

师资的国际化是实现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近15年来,我们在教师学缘结构、进修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找准强强联合及强项合作的切入点,与国外知名大学、高水平科研机构、著名学者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助合作关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派出留学人员,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教学能力和水平。

1.完成教师学缘结构的多元化。在新进的59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中,6人来自欧美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其余来自国内“985”“211”或“双一流”建设高校,其中37人至少有1人的学历阶段是世界名校,这为学校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育人经验。

2.推进教师进修提升的国际化。每年选送3~5位教师出国进修,现有37位教师完成赴美国、德国等知名大学或研究院所开展1~2年的访学研究。

3.实现教师学术交流的常态化。每年邀请5~6位外国专家来院讲学,3~5位教师参加世界性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25~30位教师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

三、构建面向社会多元需求的关键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1.组织育人。发挥学院党委、系(所)党支部等基层组织建设的教育引领功能,院团委和班级团支部建设的教育助手、桥梁及纽带功能,助推育人质量提升。

2.教学育人。随着动物医学专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学生的路标。“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提高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积极性和动力,将其融入育人全过程。

3.科研育人。学院先后获得的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各类科技奖百余项,千余篇SCI论文和百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等,其蕴藏的科学精神、理想和道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

4.团队育人。学院建设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等20余个教学科研团队,覆盖贯穿了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各个环节,有力提升了高質量人才的培养效率。

5.管理育人。组建由专业教师、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人员担任辅导员、党员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担任班助的管理模式,寓教于过程管理中。涌现了左之才等50余位优秀班主任,张廷宇等5位获得了四川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奖。

6.实践育人。加强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引导,1000余个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分赴各地,在了解、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全国性媒体,对社会实践中的优秀事迹进行了报道。

7.文化育人。我们在实践和传承由中共四川省委号召全省教育战线学习和弘扬“川农大精神”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和谐、奋进、幸福”的动物医学院文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代代动物医学学子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四、构建面向全球动物医学教育一体化课程结构体系

在确保实现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动物医学人才的基础上,围绕“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重构课程结构,充分对标教学质量国家标准[6],突出区域特色并覆盖全球动物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形成动态超前的课程结构体系,在体现中国特色的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提出的“同一个世界、共同的健康”理念及其全球动物医学教育一体化措施落到实处。

五、构建面向生产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训教学体系

1.深化校内资源平台建设,体现教科融合理念。经过多次改造、升级和整合,校内共享资源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设备价值超过1.5亿元,建成2个教学动物医院,实现教学需求与平台资源的无缝对接。

2.强化校外资源平台建设,体现教产研融合理念。与现代化大型养殖企业、药物研发生产企业等合作建设了60余个教产研融合示范基地,特聘70余名校外导师指导校外实践环节,创新“双师型指导”培养模式,实现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3.拓展海外资源平台建设,体现国际化理念。与美国普渡大学等6所海外高校合作开展学生交流实习实训,实现毕业生视野和技能与国际动态接轨的目标。

六、构建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以革新教师和学生评价标准为切入点,创新保障教学质量模式。

1.重构评价教师导向。以破除“四唯”为抓手,摒弃主要依据论文等方式来评价教师的不完全的正确导向,重点将教师培养人才的目标达成度、树立师德师风的认可度、响应国家需求的支撑度、服务社会的美誉度、受教学生的满意度、用人单位的赞赏度等,作为评价教师培养学生质量的基本要素,涌现了6位获本科教学质量特等奖的教师。

2.重构考核学生导向。以破除“一考定乾坤”为具体抓手,重点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环节的过程,聚焦学生的阅读理解教材及文献能力、创新融通能力、临床操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基本要素,让考试的“指挥棒”回归教育本源,切实助推培养质量的提升。

七、成效

(一)为党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入选四川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临床兽医学系教工支部入选四川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团委入选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兽医学建成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00余名教师(800余名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余人分别入选四川天府杰出科学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计划、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四川天府农业大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霍英东教育基金奖等。近5年来,有5位教师获得学校课堂讲学质量特等奖、7位教师获一等奖、10位教师获二等奖。

(二)为国育才成效显著

四川的食品动物和宠物饲养量居全国前列,动物疫病危害社会的经济发展,人畜共患病危害严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居全国第一,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了此特点,并为社会培养了6000余名德才兼备、勇于创新、能力强的动物医学类优秀毕业生,他们围绕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四川战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为四川等重要区域动物疫病防控取得的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毕业生占四川动物疫病预防系统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80%以上,他们出色的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了四川疫病防控成绩名列全国前茅,在我国大面积暴发非洲猪瘟时,四川省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其损失均为全国最小地区之一,为四川省畜牧业总产值排全国第一发挥了关键作用。

2.为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甘孜、阿坝和凉山州的面积占四川省面积的60%,其区域内的包虫病、布病等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让毕业生投身其中的川农方案成为疫病有效防控的关键支撑,并获得政府的高度肯定。《人民政协报》于2020年9月27日以《降魔记——四川省石渠县防控包虫病推进健康扶贫纪实》为题进行了报道。

3.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精准脱贫做出特殊贡献。四川省88个贫困县涵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的关键是预防和减少畜禽发病和死亡。动物医学毕业生发挥自身优势避免困农户饲养的畜禽发病死亡,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用到极致,为四川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

4.为国家实施饲料禁抗、养殖减抗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破解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困境、维护动物源性食品与公共卫生安全,动物医学毕业生主导了川产道地药材活性成分、新型动物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发和推广等,推动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实施,工作卓有成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5.为以四川为代表的广大区域动物诊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四川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宠物饲养量最多的省份,宠物饲养量位列全国各大城市第4的成都拥有500多家宠物医院,其中超过70%的院长、主治医师毕业于川农大,川农大被誉为“培养宠物医院院长的摇篮”,为表彰其对培养高质量学生的贡献,中国兽医协会于2021年4月27日将第一届“了不起的宠物医生——摇篮奖”授予我院,我院成为我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西部高校,引领了以四川为代表的区域动物诊疗行业的发展,媒体以“学院人才培养获得中国兽医协会高度肯定”为题进行了报道。

(三)拓寬视野成效显著

学院师生活跃于国内外从事动物、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的事业,学院90%以上的教师具有留学或访学,或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经历。近5年,有35名毕业本科生出国继续攻读学位(包括DVM项目),部分毕业生成功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就业,如获德国执业兽医师执照并营业的毕业生乔桥等,师生协同发表的130余篇的国际论文是同行国际交流的佳话,为我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稳居ESI世界排名前1%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四)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动物医学成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20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兽医学排名全国第6位(世界第51~75位)、动植物检疫建成A+专业,我校动物医学成为青年学子向往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一路走高,2020年、2021年高出一本线70分以上,是入学新生期望转入的热门专业。

(五)培养质量成效显著

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发表Cell封面文章的舒健、中国新冠疫苗第一个上市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总裁吴永林、川农至今唯一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周浩等,皆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学院学风评价长期位列全校第一,校运会问鼎全校总冠军,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获得者、四川省首批“省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动物医学2013届毕业生何刚受到李克强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获励他们“干得好,继续努力”。

由于毕业生的质量高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长期以来,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其中80%的年份的就业率为100%。《成都商报》曾以《动物医学好俏企业招人靠抢》为题对我院培养学生的过程及其就业情况进行了报道。

参考文献

[1]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3):105-106.

[2]新农科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4.

[3]“新农科”建设开启“北大仓行动”[J].中国农业教育,2019,20(5):110.

[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2-01-10)[2021-04-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6870/201201/t20120110_142870.html.

[5]温家宝赞扬“川农大精神”[EB/OL].(2020-09-22)[2021-05-08].https://news.sicau.edu.cn/info/1135/59140.htm

[6]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物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动物医学专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8:604-610.

Innovation of Under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Mod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Emerging Agriculture in the New Era:
Taking the Practice of Animal Medicine Major in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HENG An-chun, CAO San-jie, LIAO Peng, JIA Ren-yong, CHEN Shun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13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major issues such as “training quality and social needs, development trend of new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insufficient connection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or even partial disconnection”, focus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imal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peoples health”, “new era and emerging agricultural animal medicine education global teacher system”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system for key elements facing multiple social needs”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for global animal medicine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for productio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a talent training mode supported by above six systems.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continuous reform and practice, remarkabl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 words:  new era; emerging agriculture; international vision; anim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talents training

猜你喜欢国际视野新时代浅议新时代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锦绣·下旬刊(2021年4期)2021-05-14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锦绣·下旬刊(2021年5期)2021-05-14文明互鉴视角下文化意识的教学构建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0年7期)2020-08-23如何做好新时代民生新闻的编辑记者摇篮(2020年4期)2020-05-28坚持守正创新 努力提升县级党校办学水平决策探索(2020年10期)2020-05-28民族地区大学新生外语学习需求的对比研究广西教育·C版(2019年3期)2019-08-24新时代中国扶贫方式转变初探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3期)2019-02-23国际视野下商科类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路径探究东方教育(2018年11期)2018-06-08浅谈新时代如何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老区建设(2018年18期)2018-02-26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路径探析理论观察(2016年10期)2016-12-07

推荐访问:农科 新时代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