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公文范文

天津杨柳青娃娃类木版年画图形语言分析

2022-08-17 08:49:02公文范文
雷欣婷李倩倩摘 要:年画作为传统的民俗艺术被民间广泛运用,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天津杨柳青

雷欣婷 李倩倩

摘  要:年画作为传统的民俗艺术被民间广泛运用,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历经数年发展至今,吸取了各朝各代的精华,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无论是画面构图、人物造型,还是线条刻画和颜色搭配,杨柳青木版年画都有别于其他木版年画,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杨柳青木版年画中最突出的就是娃娃类的木版年画,其具有“祈福”“求子”等意味,寄托了民间百姓对繁衍生命的祈求。

关键词:杨柳青木版年画;娃娃类;图形语言

一、杨柳青娃娃类木版年画的发展概述

天津杨柳青自金贞祐二年建设以来,历经近千年的沧桑巨变,至新中国成立之时才称之为“杨柳青镇”,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杨柳青镇商业发展迅速,经济往来繁荣。“通过漕运输入的南方优质纸张、颜料,与杨柳青镇外盛产的适于雕刻的杜梨木,为年画作坊的兴起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1]此外,地理位置的优越、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老百姓思想寄托的需要,都推动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雕刻印刷技术的兴起,杨柳青木版年画采用绘画、雕刻、印刷、装裱于一体的方式,吸收了前代以来各种年画题材的优点,同时也结合老百姓日常所喜爱的艺术形式,开创了符合大众审美和民众需求的富有感染力的、活泼可爱的风格。在杨柳青木版年画之前的年画多半是完全由木板雕刻而成或完全依靠绘画而成,而杨柳青木版年画采用的是刻印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各取所长,既有木板刻画的刀法,又在其中穿插绘画的笔触色调。这二者巧妙地融为一体,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娃娃画。这主要是源于老百姓对生命的崇拜和向往,同时也包含了他们对纳福吉祥、趋灾辟邪和教育下一代的质朴心理。从古至今,人们对传宗接代、子孙满堂的愿望都十分强烈,这反映在年画制作中就有“娃娃”作为一个单独的题材频繁出现。杨柳青木版年画中最突出的就是娃娃类的木版年画,其体现了封建社会下人们对“求子”的强烈渴求以及崇尚繁衍后代的大众心理。

二、杨柳青娃娃类木版年画的风格特征

杨柳青木版年画中最常见的是以人为主体的年画,以动物为主体的较少出现,花草植物则作为辅助的画面陪衬。从宋代的“婴戏图”开始,以娃娃为主体的图画就大量出现,后来很多相关的娃娃画都从“婴戏图”中吸取养料。在一些民间人物画诀中,图像的造型特征依然遵循着“娃娃样,要肥胖;短胳膊短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没脖子;鼻子眉眼一块凑,千万别把骨头露”[2]的口诀。这些作品极具生活气息,如年画“连年余利”(如图1),画面上的娃娃怀中抱着锦鲤,周边饰以莲花、荷叶、莲蓬等元素作为画面的陪衬,达到了丰富画面的效果。杨柳青娃娃木版年画不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一)画面构图具有主观性

“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构图方面讲究‘真假虚实、宾主分散’,这是因为在清代受到了西方绘画透视原理的影响。”[3]在清代以前,年画的构图大同小异,整体视角基本不变。例如宋代杨柳青年画“国民捐”(如图2),整体以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画师依照日常所见而不加任何修饰进行绘制。其构图类似立式构图,非常直观,人物动态排列和背景都依照肉眼所见的现实来安排。到后来,杨柳青年画在构图形式上把一些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物像存放在同一画面中,不受自然科学的限制,具有极强

的主观性,使画面有了跨越式的创新。如在“子鱼卧莲”(如图3)中,孩童占整幅画面的主要部分,并运用散点透视法,以及“平视体”的平铺并列、互不遮挡的特点,穿插鲤鱼、荷花、波浪等形象元素在孩童的后方作为陪衬,使整幅画面非常饱满均衡、整齐丰富,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浓郁的主观性的装饰效果。

杨柳青娃娃木版年画的主体是人,所以构图的重点仍是人物的安排,景物则作为陪衬起着渲染、烘托主题的作用。“民间流传着这样四句顺口溜:取样并不难,须有一慧眼,新景奇样到处都有,看你选不选。”[4]杨柳青木版年画在一些细节上的描绘也非常具有主观性,在丰富多样的内容之中,蕴含着内在的秩序美感。这种构图形式与我们传统宇宙观和人生观崇尚圆满完美有关,体现了民众不俗的思想情感,达到了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二)人物造型具有夸张性

不难看出,杨柳青木版年画中的娃娃的脸均作正面描绘。这些娃娃身体白白胖胖,头大身子短,没有脖子,倒元宝眼,大鼻头,大耳朵,元宝嘴,极富有喜庆意味,蕴含了老百姓的求子心愿。“画里的孩童个个健硕丰腴,人人新衣新裤,所有器物全是完美无缺,这都是象征着生活的富足与吉祥。”[5]在杨柳青年画中,娃娃的造型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他们头大身子小,无一有脖颈,四肢也都短小肥硕。这突出了娃娃的可爱,也充分展现了普通劳动人民对人物造型的偏好。在“子鱼卧莲”(如图3)和“连生贵子(斗方)”(如图4)中,娃娃均以正面展现,并夸张变形,十分圓润:头部尽量重叠在身体上面,胖胳膊胖腿,没有脖子。民间艺人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主观性将其加工出了全新的感觉。杨柳青木版年画人物的夸张性不单单体现在对人物造型的放大或者缩小,也通过结合周围背景的增加删减来营造一种饱满而喜庆的氛围感,这充分展现了自古以来人们所崇尚的团圆饱满的价值取向。

(三)线条具有灵动性

木版年画的线条是串联整幅画面的框架,是整个画面的“灵魂”,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线条的粗细变化决定着整幅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杨柳青木版年画采用半刻半印的方式来完成整幅画面。它的线条兼有飘逸流畅、粗犷朴实的特点,也具有变化着的抑扬顿挫的生命的张力感。从图1、图3中可以看出描绘娃娃的线条十分飘逸流畅,而后方荷叶的描绘笔触相对粗犷朴实,二者形成了对比的效果。“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线条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十八描’中的表现技法,具有粗犷豪放、简练流畅等特点。”[6]如“天官五子门神”(如图5),该图整体给人感觉较为粗犷,而仔细观察却发现其线条的抑扬顿挫,粗中有细,对比明确,富有节奏感。这反映了中原地区豪放淳朴、粗壮健硕的风土人情和地域特征,与杨柳青年画的婉转细腻形成了强烈对比。在造型上,杨柳青木版年画吸取了绘画时的线条,相比刻出来的线条更加细腻婉转。它将各种线条的运用和所描绘的物品相结合,找到最符合人物或陪衬物的线条,粗细有致,对比明显,既呈现出写意的感觉,又能呈现出木版年画程式化的特点。在“子鱼卧莲”(如图3)中刻画人物的整体用线非常细腻、柔软,配合刻刀的刻制而具有雕刻的版味,力度可谓是抑扬顿挫。特别是在手肘处也没有特定的弯折,这可能与老百姓崇尚“圆满”的吉祥寓意有关。

(四)色彩对比十分强烈

年画多半是在迎接喜庆的节日或者家里有喜事的时候张贴出来,承载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的祈求,所以自古以来百姓所崇尚的大红色就成为了主色调。再加上使用者们偏爱热烈鲜明的色彩,以及崇尚喜庆的取向,大红色在年画中运用最为频繁。如“连生贵子(斗方)”(如图4)中的娃娃一手托笙、一手持莲蓬,四周衬以荷叶桂花,有着能够早生男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寓意,也是旧时重男轻女思想、“养儿防老”之说的反映。此外,图中以红色为主色,并配以绿色,二者对比十分强烈,色彩绚丽,随意自然。

传统杨柳青年画对颜色的选择倾向于采用与五行八卦相对应的色彩,该时期的娃娃画也多选用红黄蓝三原色,尤其是红色,并配以黑白两色,再加入部分间色。这是因为很大一部分年画都与年节有关,红色本身就具有活泼喜庆的感情特征。另外从物理上来看,红色的光谱最长,会带给人向外扩张的感受;从视觉上看,红色作为暖色会给人激动兴奋的感受,使杨柳青木版年画更具有表现力,符合广大民众的審美趣味。

三、结语

杨柳青娃娃类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其造型艺术、色彩构成、制作工艺都饱含着民间老百姓的智慧。学习传统民间艺术的精华,不能只从外在的造型色彩、构图上泛泛而谈,而应仔细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和民间审美心理,从而将其运用在现代设计之中。杨柳青娃娃类木版年画的娃娃造型非常独特,无不白白胖胖,富有喜庆意味。圆满幸福是中华民族人民亘古不变的追求,这种娃娃造型仍然可以用在当今吉祥物或者其他包装产品的设计之中,给人以积极喜庆的暗示。在相关文创产品中,可以让用户通过填涂空白部分的互动形式来参与到制作中,或者采用将娃娃“动物化”设计出新的角色等方式,来增添其现代趣味性,贴近人们生活。

参考文献:

[1]三山会馆.花样年画:三山会馆年画藏品鉴赏与研究[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8.

[2]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4.

[3]刘建超.杨柳青木版年画[M].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2015.

[4]介子平.消失的民艺年画[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5]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杨柳青卷(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卢紫薇.朱仙镇木版年画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比较研究与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2020.

作者简介:

雷欣婷,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倩倩,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木版 年画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