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作文大全

新材料作文“有与无”导写

2022-01-05 10:56:15作文大全
王华文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有人把幸福

王华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

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在这世上,一些人渴望“有”,一些人追求“无”,还有一些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导  写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材料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思辨性强,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文题引领考生思考世界,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具有较大的写作自由度,凸显了一定的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材料由三段话组成,第一段话从总体上讲述了一些人把“有”当成幸福,第二段话讲一些人把“无”当成幸福,两段文字含义相对或相反,有较大的思辨空间。第三段话还有一些人……”是对前两段话的扩展与补充,具体可根据个人经验和体会选相关内容。写作时,可兼顾整体,也可仅谈及一方面,但要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实际上,每一个人对幸福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有”与“无”也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怎样都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具体写作时要明确观点,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口,从自己的心灵出发,立足真实生活,抒写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写出深度和广度。

主要立意方向有:(1)“无”中生“有”,境界自在;(2)人生有无天地间;(3)“无”胜于“有”;(4)拥有自己的幸福等等。

佳作展示

泰然于“无”   幸福自“有”

司明杨

人们总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其实,“无”才是真正的幸福。难道你没有听说过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吗?

很多表面上“有”的人,不一定幸福;而看上去一“无”所有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关键在于你的心态,你自己怎么看。1988年4月,24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向市民发出了一万份问卷,问卷内容是你是否感到幸福。认为自己幸福的人中只有几十位是有钱人,其余都是普通的家庭主妇、卖菜的农民、公司的小职员,甚至还有领取救济金的流浪汉。为什么这些职业平凡、生活黯淡的人,也有幸福感呢?霍华德·金森发现这些人虽然职业多样,性格迥异,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他们平淡自守,安贫乐道,能享受柴米油盐的生活。相反,大多数有钱人却总不满于自己的生活,总希望有更多的钱,这使他们永远不能满足,也难以感受到幸福。多年后再一次调查,发现那些无钱的人依然感到幸福,有钱的人只剩几位了。由此可见,“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当然能够做到“有”,是好事情。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有车开……这自然是一种幸福。然而,在生活中,很多人是不甘于满足的,他们总是渴望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这自然产生了痛苦,导致了自己的不幸福。如果这样,还不如“无”,无欲望,无所求,只求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那个荡舟于赤壁之下的东坡居士,什么都没了,却仍然怡然自得,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个被贬潮州,爱女死于途中的韩愈,什么都没了,却把一腔悲叹与寂寥化作了治国的动力,修水利,兴教学,造福一方人民,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什么都没了,依然在南山快乐地采菊,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所以,懂得“放下”的人是幸福的,懂得知足的人是幸福的,懂得淡泊的人是幸福的,以笑脸从容地面对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无”虽然没有形状,没有波澜,没有色彩,却是对生活的最高敬意。能够在“无”中安身立命,从容不迫,泰然自若,才是生命的大智慧,才有人生的大境界,从而拥有真正的“幸福”。

点  评

文章从材料出发,审题准确,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无”才是真正的幸福,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照应题目。主体部分先列举了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向市民发出了一万份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有”并不等于幸福,“无”也不一定就不幸福。同时又列举苏轼、韩愈、陶渊明等人的事例进行事实论证,论据充实;运用排比和反问句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强化观点,说理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耐人品味。

人生有无天地间

王越松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人说,有钱就是幸福,也有人说无忧无虑就是幸福,还有人说,有所作为才是幸福。我想,人生在世,该有的有,该无的无,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生在世,该有的必须有,比如理想、信念,比如责任、担当,比如奋斗、拼搏,因为这些都是人生的必备素质,没有这些,人生就无法站立。刚刚获得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冠军的14岁小姑娘全红婵,就是凭着这些素质战胜自我、走向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她7岁学跳水,11岁进广东省队,13岁入国家队,14岁夺得奥运金牌,靠的就是这些“有”。这些“有”让她在艰难的环境里不断训练,不断超越自己,厚积薄发,终于斩获桂冠。该有的必须有,这与年龄无关,与贫穷无关,与家庭背景无关,而与自己的心有关。就像全红婵,金牌的光芒并没有掩盖她“寒门”的背景,她也有诸多的“无”,她家无权无势,无钱无关系,生活拮据得连母亲的病都看不起,但是她凭自己的努力,变“无”为“有”,以自己的瘦弱之躯,支撑起家庭的未来。还有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刘洋、巩立姣、谌利军等人,他们的家庭条件都可以用“无”来形容,但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荣耀与希望。

有些“无”确实是人生的绊脚石,比如无钱、无房、无车等等,它们会使你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寸步难行。面对这些“无”,我们不应该望而却步,畏首畏尾,而应该化“无”为“有”,不断增强自己的精神力量,成为有自信、有信仰、有毅力、有作为的强者。

当然,有些“无”也是那样的珍贵,比如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无挫折、无负担、无压力等等。人生在世,如果能够拥有这些“无”,不也是一件“幸事”吗?“无”让我们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无”让我们多一些轻松,少一些沉重;“无”让我们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追求“无”的境界,不也是人生的一件“快事”吗?

“有”与“无”有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有”中藏着“无”,“无”中亦藏着“有”,它们虽然不能互相代替,但它们又相互依存。没有“有”,就无所谓“无”。同样,没有“无”,也就无所谓“有”,反之亦然。“有”与“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我们要学会正确、合理地利用它们,从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人生有无天地间。有智有勇有梦想,无忧无虑无烦恼,这才是真正的赢家。

点  评

这篇文章有以下两个亮点:

1.材料新鲜,点面结合。本文主体部分在论述的过程中,運用了有关东京奥运会的最新热点素材,让人感受到所用材料非常新鲜。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点面结合,点上以10米跳台冠军全红婵为例展开详细分析,面上简单列举在这次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刘洋、巩立姣、谌利军等人作简略事例,点面结合,使得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

2.辩证说理,论述全面。辩证思考,体现出思维严密性和辩证性。文章一方面强调要做到该有的有,该无的无,同时又全面阐述“有”与“无”的辩证关系,最后阐明要“学会正确、合理地利用它们”,这样论述是对材料的整体把握,显得辩证、全面。

猜你喜欢霍华德材料人生偷画的人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6期)2021-08-09维权事件杂文选刊(2020年10期)2020-10-15自救扣篮(2019年3期)2019-03-25可爱的小乌龟红蜻蜓(2018年7期)2018-07-09保持微笑扣篮(2017年11期)2018-01-18人生悲喜两字之间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10期)2017-11-20人生的另一种表达知识窗(2015年5期)2015-05-14独一无二的你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2014年1期)2014-09-17赠送折纸材料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

推荐访问:作文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