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

2022-03-11 10:55:48教学设计
《枣儿》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初中唯一一个戏剧单元,意在使学生认识戏剧体

《枣儿》位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初中唯一一个戏剧单元,意在使学生认识戏剧体裁,培养戏剧意识,学会鉴赏戏剧。《枣儿》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三篇,它是一个话剧小品,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在描写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交往中,通过丰富复杂的潜台词生动形象的刻画人物心理与情感,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极具学习价值。

结合当前诸多相关课例,发现在当前《枣儿》教学乃至整个戏剧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两种倾向:

1.缺乏“这一类”的概念。教师在教学戏剧时,不论其文体特性,皆按照一般教学文本的方式进行解读,大多作为小说,讲解时只关注故事情节的梳理,人物形象的分析,而完全忽视戏剧本身文体知识的掌握以及其特有的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学魅力,更有甚者,有些教师在学生了解情节梗概后便直奔主题,一味强调道德的升华与人性的宣扬,而戏剧文体中所特有的矛盾冲突以及丰富的潜台词等一系列文学技巧则被忽视,于是乎,戏剧文本沦为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化教育的一段阅读材料,完全失去了其文学本味。

2.缺乏“这一篇”的理解。有些教师在教学时虽然关注到了戏剧文体知识的重要性,却仍处于理论介绍层面,缺乏具体的整体实践,解读时大都将一篇完整的剧本进行肢解,或是侧重于戏剧文体知识的掌握,将文学知识与文本解读完全割裂开来,将生动的剧本教学变成灌输式的概念解说课;或是不论文本,生硬的套用戏剧教学的模板,告诉学生,这是戏剧,戏剧讲究舞台性,于是乎,课堂变成了学生的表演大杂烩,只要学生演了、排练了剧本,这篇文本的教学就完成了,而至于这篇文本自身的特色、独有的表达技巧等则是全然不顾的,这样脱离文本的表演与解读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亦毫无意义。

以上两种解读倾向皆为违背戏剧文体本质的教学,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确定戏剧教学的基本方向,便势必要回归戏剧教学的本质,而本质的回归最重要的便是从戏剧的“体式特征”出发进行教学。体式特征包含兩方面的意义:一是指戏剧这一文体作为区别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的特定体裁类别的特征;二是指文本作为“这一篇”所独有的文学特色,因此,要教学《枣儿》便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1.依体定教。《枣儿》属于话剧小品,其篇幅较为短小,但其仍然具有戏剧作品最核心的三要素,即“矛盾冲突”“舞台说明”与“人物台词”,教学时,便要遵循戏剧的文体规定性,用戏剧独有的文体眼光关注此篇,要品读人物台词,关注舞台说明。此外,戏剧是表演的艺术,戏剧既包括剧本的文学知识呈现,又包括剧本的舞台表演,戏剧表演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剧本的情节、形象、语言以及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剧本的演读与排练于戏剧教学而言亦是不可缺少的一节,在教学时,要抓住戏剧作品的文学特征进行教学,即要把握“这一类”文体的特征。

2.以文定教。所谓“以文定教”,即教学时不应停留在文本体式的共性层面上进行解读,更重要的是从体式的表层入手,挖掘文章的里层内涵,即要明确“这一类”与“这一篇”教学的区别。《枣儿》这部剧本,出场人物较少,且情节内容较为简单,但其背后却有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和象征意义。此外,《枣儿》所描写的矛盾冲突并不像一般的戏剧尖锐而激烈,更重要的是在这矛盾冲突背后所传递出的脉脉温情,这种特定时代的背景所传递出的对亲情与美好家园的呼唤以及剧本中用来表现各色人物心理与情感的寓意丰富的潜台词才是这篇文本的独特之处,因此要教读这个话剧小品,要理解人物心理,势必要着重体会文本中寓意丰富的潜台词,读懂“枣儿”背后蕴含的象征意义,明确“这一篇”的文学价值。

一、学情的分析

在实际的课堂中,“教”更多强调的并不仅仅是指教书,更多的是教“学”,即教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才是教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往往会强调一句话,即“备课备两头,一头备教材,一头备学生”。而学情的分析把握不应该仅仅从宏观整体的层面把握,笼统的概括学生的学情,最重要的是要走向具体的学习层面,明确就一篇课文而言,学生对课文的某一处、某一段、某一句难以理解的地方,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阅读教学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却又不自知,而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的地方。”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作为参照,进行分析解读。

《枣儿》位于统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过《天下第一楼》《屈原》等课文,初步的掌握了一些鉴赏戏剧的手法,对戏剧文体的基础知识和艺术手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枣儿》这部剧本所描述的是特定时期的典型现象,即由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乡村变革,而这种特定时代的烙印以及“枣儿”的多重象征意义对于现今的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和遥远的。此外,诸如剧本中“迷路了吧?”;“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等内涵丰富的台词,学生在理解时亦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便要具体的走进“这一篇”,针对就这“一篇”文本而言,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的教学点进行具体的解读。

二、教学点与教学内容的确定

我国的语文教材主要是以“选文”的形式进行编排,对于每篇课文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语文课程标准亦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具体描述,因此,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这两项任务便交给了老师,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便导致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在某种意义上,所谓的“同课异构”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确定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1.关于“学生需要”,即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最需要学的是什么。

2.关于“文本价值”:就这篇课文,最值得教的是什么。

将二者联系起来,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中,便确定了最后应该教学的内容,基于此,结合教材,立足学情,我将本文的教学内容确定为:

1.在矛盾冲突中分析人物性格。

2.品味丰富的潜台词,理解“枣儿”的象征意义。

3.理解本文所表现的主题。

三、《枣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从矛盾冲突入手,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分析戏剧人物性格特征,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2.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结合舞台说明读懂人物的潜台词,理解“枣儿”背后的象征意义。

3.联系《枣儿》创作的背景,能够根据助读材料,对剧中所表现的主题进行多角度的准确解读,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对乡村带来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读懂人物的潜台词,理解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

演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时必须明确两个点:一是为了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即寻找教学的起点;二是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基础以及人生经验,即寻找学生的起点。因此,为了确定学生的教学起点,课前便可发放一份关于本文相关知识的小答卷,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确定学生的教学起点,并整理收集學生针对文本提出的疑难问题,从学生具体的学情起点出发进行教学,在课前准备中,预习自测应解决三个问题:

1.文体知识的复习巩固。

2.作者背景知识了解。

3.生字词的理解,故事情节的初步了解。

(六)教学过程

导入(以戏剧冲突导入)

有戏剧冲突版西游记:高僧唐玄奘奉命西天取经,路上,唐僧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为徒弟,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无戏剧冲突版《西游记》:高僧唐玄奘奉命西天取经,取经途中救了一个猴子,猴子得知他要往西天取经,便说:“西天取经又有何难,俺老孙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于是,一个筋斗便将唐僧带到西天,取得真经后又一个筋斗将他带回——全剧终。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导入,对比阅读有戏剧冲突和无戏剧冲突的两个版本的《西游记》,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而且学生在对比阅读时,自然而然便能发现矛盾冲突不仅有利于分析人物形象,而且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主题,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重要性。

环节一:梳理问题,聚焦矛盾

根据学生课前提出的相关问题,梳理出学生与“戏剧冲突”相关的问题,切入教学。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解决问题,要遵循学生自学、小组互学与教师辅学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处理,首先,学生在课前能够自行解决的要“放过”,如文体知识、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等知识内容,其次,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理解的,并能够进行迁移其它文本的知识要“强化”,如“戏剧中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等,最后,学生自身难以理解或者难以发现的文本知识要“突出”,如“戏剧语言的潜台词、‘枣儿的象征意义等”,戏剧冲突作为戏剧的“灵魂”,因此教学时要立足文体特征,聚焦本文的核心线索串起教学。

环节二:品读剧本,分析矛盾冲突(主问题设计:《枣儿》有哪些矛盾冲突)

1.走进矛盾冲突中的人与人

(1)阅读全文,梳理矛盾冲突。

明确:①老人的等待与儿子的不归。②男孩的期盼与父亲的不归。③老人的留与男孩的走。

(2)将三对矛盾焦点的双方剖开,分析人物形象。

突破方法:①细读文本,圈画勾注,引导学生注意关注人物的台词、舞台提示与标点符号等来分析人物性格,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潜台词,读懂人物的真正思想感情。②剧本演读,通过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形象再现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从而更好把握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变化。

设计意图: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可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因而在分析戏剧人物形象时,应该将人物放在冲突中进行分析,在矛盾冲突中,将矛盾焦点的双方剖开,仔细揣摩人物的台词,探究台词背后的言外之意。此外,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要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这种演读形式对于学生正确理解人物形象与主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用演读的方式,往往更能较为准确抓住人物的形象与特点。

2.走进矛盾冲突中的物与物

分析讨论“枣儿”和“巧克力”的矛盾冲突,读懂蕴藏在二者背后的象征事物,理解课文中“枣儿”所代表的意义。

问题出示:

(1)为何老人说“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回来了呢”?

(2)“巧克力和枣儿”象征着什么?

(3)补充《枣儿》创作的社会背景,探究产生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剧中的老人与小孩因“枣儿”发生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当今的社会状态及三代人生存的一种隐喻或象征。“枣儿”与“巧克力”所代表的正是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两种生活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因此,从物与物的矛盾冲突中读懂“枣儿”背后的潜台词与象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枣儿》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涵,因此,在解读剧本,探究背后的象征意义时,一定要补充必要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更好把握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环节三:拓展延伸,上升主题

1.联系社会背景,探究产生这些矛盾冲突的原因,客观的评价“不归”的人

(问题出示:为何会产生这些矛盾冲突?是否全是“不归”的人的错?)

2.补充名家观点,激发认知冲突

(问题出示: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文本思考,“如果是你,你会选择留在家乡还是走向远方呢?你出去了,还会回到家乡吗?”)

材料一: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艰辛,充满危险,然而又丰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它总在诱惑着人走出家门。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曹文轩)

材料二: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

设计意图:《枣儿》这篇文章所表达的并不是简单地对“不归”的人的批判,因而理解本文的主题时,应该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出发,辩证分析本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要在尊重学生阅读主体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从不同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真正走进文本,对剧本中人物命运背后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理解。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以“不归”的人的视角,创作一部15分钟左右的小剧本,创作时要注意剧本创作的基本要素,关注人物台词以及矛盾冲突的设置。

设计意图:统编版教材将戏剧表演作为重要关注点,并且安排了相应的单元设计任务进行实践,戏剧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不同,戏剧是剧本阅读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学生在剧本阅读鉴赏后所习得的主要是阅读层面的知识,学生理解内化了戏剧知识之后应该还要将戏剧知识从剧本学习延伸到舞台表演的实际应用,且《枣儿》主题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剧本创作有助于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辩证地看待文本,深化对戏剧文学知识要素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略)

徐赛燕,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猜你喜欢 枣儿文体矛盾 谎言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21年3期)2021-05-07矛盾的我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30期)2020-07-23另类文体巧谋篇课外语文·中(2020年5期)2020-05-26枣儿学生天地·初中(2019年8期)2019-10-08“矛盾多发”可怕吗?新民周刊(2019年22期)2019-06-17记忆中的美味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18年9期)2018-02-19红枣幸福·悦读(2016年8期)2016-10-21架桥英语学习·新锐空间(2013年3期)2013-05-23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新高考·高三政史地(2010年2期)2010-03-10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高中生·青春励志(2009年11期)2009-12-03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