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文学短评”写作教学设计

2022-03-11 10:57:02教学设计
郝友斌【教材内容】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写作主题解读】统编本高中语文

郝友斌

【教材内容】

统编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

【写作主题解读】

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写作任务为“学写文学短评”,“学写”是对高中生写作文学短评的能力层级规定。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高中生学写文学短评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写出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叙议结合的鉴赏类文章。

文学短评是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文学短评的写作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之美——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的发现、评析的过程。因此,学会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是撰写文学短评的前提和基础。写文学短评,能训练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理解、思辨能力,从而准确把握作品,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从而提高鉴赏能力。文学短评写作取材范围广,如主题思想、作品形象、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特色等,写作时只着重抓其中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明悉文学短评的文体特征,会区分文学短评和读后感两种文体的界限。

2.了解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把握“叙”与“议”的关系。

【教学条件分析】

该教学内容编排在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教学时段是高一上学期,面对高一学生,课本没有提供文学短评范文。此阶段,学生不仅缺乏文学短评的写作实践,而且对其文体特征也不明晰。因此,首先应该提供范例使学生了解“文学短评”这一体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写法。另外,学生初次接触文学短评,还需帮助学生区分读后感与文学评论的界限,以免混淆。

【教学步骤】

一、激发动力

文学评论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价,影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从而直接关系到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发挥。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西游记》,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红楼梦》,评点扩大了小说的影响,提高了读者读小说的“眼力”。

文学短评的写作过程,是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的感悟、发现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之美的感悟、发现的个性化的表达过程。要想深入的了解作品,了解其中深意,就必须要对其深入思考,以便充分感知作品之美。文学评论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作品,也有助于我们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高中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评论的重点是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

二、告知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明悉文学短评的文体特征,学会区分文学短评和读后感两种文体的界限,了解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把握“叙”与“议”的关系。

三、呈现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学短评,了解其文体特征,按要求回答问题。(课前印发的纸质资料)

表现愁情:量化具象,别具一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技法评析

古今写愁的句子,不胜枚举,有表现忧郁惆怅的“少年不识愁滋味,而今识尽愁滋味”,有表现伤时忧国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也有表现爱恨情思的“三千青丝变白发”,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的是社稷倾覆的亡国之愁,李煜用高超的技法,将其愁表达得浸心,而又可感可见,别具一格。

自问自答,愁情浸心。李煜写愁,不是直接写他如何愁,而是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引出他心中的无限愁意。“问君能有几多愁”,乍看平常的句子,可当把它放到一个孤独寂寞的人身上就别有一番意味了。作为亡国之君,李煜心中的无限忧愁无人来问,无人可以倾听,无人可以来帮助排解,以至于他只能自问自答,“你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啊,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孤独寂寞只能依偎自己,这样的表达,使他的寂寞更加孤寂,愁情显得更浓厚深重。如果没有这发人深思的设问形式,则全然无此妙处,甚至会使词句的起承转合显得生硬。

巧用量词,心愁可感。“几多愁”,“几多”与“多少”意义相近。诚然,“几多”本无特色,可若与“一”相联系,就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反差,引起读者对作者“愁量”的关注,再接下文“一江春水”,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不是“一杯愁”“一把愁”,而是“一江春水”般的愁,短短几个字,寥寥数语便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显出这忧愁之深。同样的,像李白在《蜀道难》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量词的相对,更彰显蜀道的危险高耸。由此可见,巧用量词对于深化情感具有出乎寻常的表达效果。

具象思维,忧愁可见。李煜表现他满腔忧愁,不是抱怨似的说我愁啊愁,而是将他的愁具象化,用长江之水喻亡国之痛。“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作者胸中那快要被忧愁窒息的感觉跃然纸上,直观可见,未多言愁,愁情便自然而然地流入了心间,比直接言愁更具表现力。这里可以类比《阿房宫赋》“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此处未言秦的纷奢,而秦的纷奢已鲜明可见。由此可见,将抽象的事物具象化是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一大法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已经成为千古绝唱。李煜运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巧用量词,运用具象思维设喻,造就了这一千古名句。

问题1:说说这则短评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学生能说出一两个特点及其理由即可。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学短评的文体特征)

问题2:作者是怎样安排文章的结构和思路的?(学生书面回答,完成后相互交流并做修改,然后展示书面答案)

明确:“总—分—总”结构模式。

①“总”,就是开头用简短的语言,把这篇文学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先概述评论对象“表现的是社稷倾覆的亡国之愁”,引入短评,再用精练的语句,提出短评的中心观點用“高超的技法,将其愁表达得浸心,而又可感可见”。

②“分”,从不同角度,分别对照评论对象,举例评议上文的中心观点。把中心观点“高超的技法”分解成三个维度:自问自答,愁情浸心;巧用量词,心愁可感;具象思维,忧愁可见。有的放矢地列出了鉴赏评析的要点,采用叙评结合的手法,对照作品,对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如何巧用相对的量词、如何运用具象思维设喻三个方面作深入的分析。

③“总”,就是在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运用自问自答的句式,巧用量词,运用具象思维设喻,造就了名句。

四、指导学习

文学短评写作有哪些基本要求?

1.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

文学短评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叙,是根据评论的需要用自己的话有针对性地对作品内容的概括、复述、介绍或摘录引用。议,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解释的过程;评价,则是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作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与论点、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与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如果说“叙”解决“是这样”,那么“议”解决“为什么是这样”,“评”解决“怎么样,这样好不好”。

动笔写:以《表现愁情:量化具象,别具一格——“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技法评析》为例,分析这篇短评是如何做到叙议结合的,然后填写下面表格。

2.聚焦评论点,见微而显著

就文学作品而言,可供评论的方面很多,但不要贪多求全。选择的评论点尽可能集中,聚焦某一个点,这样才能见“微”而显“著”,以“小”见“大”。如果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却是面面不到,或者变成泛泛而谈。譬如“艺术手法赏析”,涉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多个方向;其中“表达方式”,又包括叙事、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多个方面。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不可能面面俱到。写作时,只能抓住其中的一“点”,集中笔墨,作透彻分析,深入挖掘。选择的评论点应是自己閱读时感受最深刻的一点,如新颖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富有哲理的语言及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等。

五、落实训练

1.下面文段以《琵琶行》第二小节为评论内容,从文学短评的角度来看,该文段有什么问题?

文段:这段文字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这段文字还运用了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结尾用“江”“月”意象,渲染了当时感伤的氛围,且结构上呼应了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奠定的感情基调。

学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评论点不聚焦。语言、表现手法、结构三个方面在一段里面都做评论,面面俱到,只能泛泛而谈。文学短评在很短的篇幅中,不可能涉及很多头绪,可以就上文的某一方面深入分析。

2.对比阅读两篇文章(《追忆杜甫,追忆一颗漂泊的心——读〈登高〉有感》和《字中显真情,悲从字中来——〈登高〉颈联中炼字技法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找出读后感和文学短评的不同点,填写后面的表格。

(课前印发的纸质资料)

学生填写表格,展示后明确:

《追忆杜甫,追忆一颗漂泊的心——读〈登高〉有感》是读后感,是结合作者的经历,联系自身现实而写的感想、体会、收获。叙述的文字多,分析评价较少,叙多议少,还有抒情的句子,主观感发的色彩较为鲜明。

《字中显真情,悲从字中来——〈登高〉颈联中炼字技法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是文学短评,是对作品作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写文学短评,要注意“评”(评论)和“感”(读后感)的区别。如果不能区分读后感与文学评论,将会导致在进行文学评论写作的时候大谈自己的感想感受,这是我们很多同学刚接触文学评论写作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利用感悟代替评论,对阅读材料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引用之后就大谈其体会和感受。实际上,读后感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读后感主要追求读者对材料的感想、体会和认识,需要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而文学评论是对作品本身的优劣好坏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通常不会涉及现实生活,与读后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只有明白了这两者的不同,才可能写出一篇合格的文学评论。

六、评估总结

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明悉了文学短评的文体特征,知道了文学短评的结构和思路是怎样的,了解了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理清了“叙”与“议”的关系,还区分了读后感和文学短评两种文体的不同点。同学们对文学短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动笔写,才能真正掌握文学短评的写法。

七、迁移巩固

从本单元的诗歌中任选一首,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学评论。要求:①选择你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②自拟标题,标题形式:主标题+副标题;③“总—分—总”结构模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学短评的写作要领。

2.学会寻找写作触发点。

3.学会确定评论点。

4.梳理整合写作提纲。

【教学条件分析】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及课后阅读与习作,学生有了文学短评的文体意识,能够区分读后感和文学短评两种文体界限,也了解了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步骤】

一、激发动力

文学短评的写作立足于作品阅读。其中,阅读作品必须细,才能找准评论的触发点。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行,则优劣见矣。”

二、告知目标

文学短评的写作,大致要经过如下四个步骤:阅读作品寻找写作出发点、确定评论点、梳理提纲、开始写作,这节课的任务主要学习前三个步骤的内容。

三、呈现材料

文学短评的写作要领有哪些?学生先讨论交流,老师再展示。

1.细读文本,定评论点;2.小处入手,深入开掘;3.叙议结合,以议为主;4.构思合理,结构清晰。

四、指导学习

1.寻找写作触发点

文学短评的写作,大致有“细读深悟、定评论点、梳理提纲、开始写作”四个步骤。准确把握作品内容,深刻理解作品内涵,会分析作品的写法是撰写文学短评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写文学短评,首先要对文学作品细读深悟,研机析理,寻找写作触发点。

“读什么”“怎么读”“读出什么”直接影响着文学短评写作的内容与方式,从而影响着“定评论点”;而“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指向写作需求的阅读能促进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理解性阅读是基础性阅读,主要读“作者写了什么”——写作内容,“作者怎样写”——写作形式。“作者想说什么”——写作意图。

思考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忆周瑜时,却写了“小乔初嫁了”,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思考2:《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叠词的使用和“愁”的表达具有怎样的关联性?

有何启示?

启示:写作触发点主要源于写作意图与写作内容是否具有一致性,表达形式与写作内容是否具有适恰性等。

评价性阅读是在理解性阅读基础上对作品做出的鉴别、欣赏,是审美鉴赏与价值判断,通常指向“你觉得怎么样”。

思考3:《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出场和《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写法有何异同,为什么?

思考4:对比分析《琵琶行》中音乐的描写和《李凭箜篌引》中音乐的描写。

有何启示?

启示:写作触发点的激发要引进一个比较的对象,在比较中评价作品的优劣得失。

2.确定评论点

“定评论点”切入口要“小”,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所要评论的作品的闪光点,即作品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地方或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进行评论,避免泛泛而谈,没有重点。“评论”贵在透,要体现层次性和时鲜性。适恰的写作角度和评论点决定着写作的广度与深度。可从以下視角确定评论点:

①诗歌感情,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可定评论点为“杜甫的悲情”。

②言语形式,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可定评论点为“叠词的奥妙”;

③表现手法,如学习《琵琶行》,可定评论点为“琵琶女人物塑造技法”;

④抒情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定评论点为“周郎形象”。

思考5:研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至少确定二个评论点。

3.梳理整合提纲

将评论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或具体的方面加以多维评述。例如,以《字中显真情,悲从字中来——〈登高〉颈联中炼字技法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为例,审视的维度有:

①时空视角,巧用数字,跨越时空。“万”“百”结合,跨越时间,穿越空间,诗人颠沛流离之悲意,便从“万”“百”二字展现。

②意象视角,诗人“秋”前言“悲”,似是雪上加霜,悲从秋来,意蕴深远。

③语境分析,诗人本希冀于仕途,为百姓请愿,但如今孤身一人,连自身性命都难以保证,“独”正是诗人忧国忧民的写照,孤身一人,悲自忧国。

思考6:基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确定的评论点,将其分解为三个具体的方面加以多维评述。

五、落实训练

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文学短评写作的准备任务。

1.我细读了    写的作品______,对文中_______感触最深。

2.我对文中_______感触最深是因为(先写原因,再梳理、分类、归纳)。

3.为了对“感触最深点”进行理性分析,我查询、搜索、阅读了以下参考文献(请注明参考文献出处)。

4.结合作品内容对“感触最深点”进行理性分析。(不少于三个角度)。

5.梳理整合,列出写作提纲。

六、评估总结

这节课从文学短评写作的过程入手,指导学生通过理解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的方式寻找写作触发点,然后确定评论点,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后梳理整合写作提纲。每个环节都提供了问题支架,学生如果严格照此完成任务,即可写出一篇合格的文学短评。

七、迁移巩固

这节课,主要是以古诗文为例来学习文学短评的写法。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运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也可以针对其他文学体裁来写作文学短评。例如,小说评论可以从如下角度确定评论点:评“标题”,评人物命名的艺术性,评文章的结构,评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手法,评作品中人物亮相的艺术性,评线索人物的妙用,评环境描写的妙用,评作品的语言艺术,评作品主题的挖掘等等。

1.先阅读《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宝玉挨打),再阅读吴功正所写的文学评论《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最后,列出《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的思路提纲。

(说明:文章围绕三个基本观点展开论述:“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这都是从文本提炼、概括得来的,又富于学理性,是非常好的文学评论范文。)

2.阅读《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以文中描写的“雪”为评论对象,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教学设计亮点】

1.提供典型真实的文段范例(例文皆出自中山市第一中学学生之手),让学生对文学评论这种文体先有感性认识,再进行写法指导,引导学生在感性学习中进行理性分析,符合学习心理规律。

2.设计多样化的写作学习活动,如书面作答展示、文段分析讨论、对比填写表格等,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过程中运用知识、内化知识。

3.提供写作支架。结构支架,让学生知道文学短评如何布局谋篇;表格支架,让学生知道文学短评与读后感的区别;准备任务支架,帮助学生完成“细读深悟、定评论点、梳理提纲”等文学短评写作的准备任务。

4.以第三单元“学写古典诗词短评”为例,将文学短评写作路径化、具体化,为其他文体短评写作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文学评论读后感文学作品 本刊启事扬子江评论(2020年1期)2020-05-08我们为什么要文学读者(2020年8期)2020-04-20如何写读后感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20年10期)2020-04-10人工智能化时代的文学评论北方文学(2019年29期)2019-10-23《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阅读(低年级)(2018年4期)2018-05-14“读后感”等十七则杂文月刊(选刊版)(2018年8期)2018-05-14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名家名作(2018年1期)2018-05-14《大闹天宫》读后感小溪流(画刊)(2016年12期)2017-02-04文学作品与数学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7期)2016-12-07Mother—Daughter Relation in the Joy Luck Club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21期)2016-10-20

推荐访问:短评 教学设计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