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体育课“学、练、赛、评”的有效设计

2021-11-01 13:03:06教学设计
梁龙旭摘 要: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健身与育人的学科价值,在“练中学”“赛中学”,符合

梁龙旭

摘  要: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健身与育人的学科价值,在“练中学”“赛中学”,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学、练、赛、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教会、勤练、常赛,重视评价的精准与及时反馈,以“评”促学、促练、促赛。以往体育教学对“学”与“练”比较重视,对“赛”与“评”重视度不够,本文对“学、练、赛、评”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学、练、赛、评”的有效设计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体育课高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练、赛、评;教学设计;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1)04-0013-03

2020年12月12日,《<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点)》在上海发布,纲要核心内容之一是如何把握“教会、勤练、常赛”课内外一体化,在核心举措上提出从“以教定学”转向“以学定教”,把握学情,因材施教。体育课的“学、练、赛、评”如何做到学生精准的学、高效的练、有目标的赛、高质量的评,需要我们去深刻理解四者的逻辑关系,更新教学观念,从体育核心素养的高度和学情实际进行有效的设计。

一、对“学、练、赛、评”逻辑关系的理解

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学、练、赛、评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并呈现递进形式。如“学”是“练”与“赛”的基础,图上用黄色进行标识,黄色是大地的颜色,寓意万物的根基,而学也正是“根基”,没有“学”作为基础,“练”和“赛”会出现盲目性;“练”是“学”的延伸,图上用绿色进行标识,绿色是万物蓬勃生长的颜色,寓意学生在“学”的基础上,通过“练”使得个人运动技能得到有效发展;“赛”是学练的升华,在图上用红色进行标识,红色代表着火热、激情、对抗,寓意在充满着激烈的对抗比赛和小组激情展示情景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实战考验,在考验中,一定会发现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又可以成为学习新的起点;“评”交融于“学”“练”“赛”各个部分,在图中用蓝色进行标识,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主色调,寓意着博大、深邃、冷静,“评”不仅仅需要对运动技能方面进行正确有效的点评,更需要放眼长远,对学生的体育品德进行培养,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达成(图1)。

图1 体育课学、练、赛、评的逻辑关系图

“学、练、赛、评”在各自特点、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学”是指学生从外部精准地获取学习信息的过程[1],其侧重点是新技术的学习和新知识的获取,“学”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教师的言传身教或结合视频、挂图进行学习;“练”是指通过适宜的运动次数和运动强度的刺激,将新学的运动技术转化为个人运动技能的过程,其侧重点是练习方式手段的合理性、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组合动作练习,“练”的表现形式主要为一对一练习,小组练习,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等;“赛”的特点是由内向外展示[1]学习的结果,其侧重点是比赛情境的设置、学生运动技能的运用情况、学生在比赛中体现出来的体育品德等,“赛”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个人展示、小组共同展示、各种对抗性比赛等;“评”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的正确引导,促进运动技能的精准掌握,语言的正面激励,培育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品格与精神,其侧重点是学生运动技能的运用和学生的情意表现,“评”的表现形式主要为教师的适时点评以及学生自评和学生间互评等(表1)。

二、“学、练、赛、评”的有效设计

(一)体育课“学”的设计要领

体育实践课经常会有学习新技术和复习已学技术两种情况。复习已学技术是体育课经常要做的,已学技术往往是新技术的前提或基础,如蹲踞式跳远的助跑与起跳是腾空落地的前提,足球运球是运球过人的基础等,对于已学技术的复习,本文定位为“练”;新技术的学习主要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分组比赛(展示)”等形式来达成,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练、赛”的过程其实质也是学习的过程,是“学”的延伸与升华,通俗地讲,就是“练中学”“赛中学”,为了更好地理解“学、练、赛”的关系,本文将“学”定位为新技能、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获取。对于“学”的设计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确保学生学习信息的精准获取

教师的动作示范要准确优美、讲解要精确到位,做示范动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视频资料或挂图,讲解上要注重精讲,尽可能将动作要领归纳为几个字、几个词语或“顺口溜”,简洁、朗朗上口的动作要领非常有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

2.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师在宣布课的目标时,就要提前考虑好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进行激发,目光快速扫过每一位学生,仔细观察响应不积极的学生,应把握时机及时关心询问,切忌当众批评,尽量私下了解原因,鼓舞其积极情绪。

3.“学”的時间适当前移

提倡将“学”的时间提前,能提前至准备活动阶段也未尝不可,将“学”与热身性准备活动有机整合进行合理设计。武术、体操类组合动作的教学,可以将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动作,分解成简单易学的动作或诱导性动作,提前在准备活动中进行练习,例如武术健身短棍第二动“平抡斜劈”动作,可以在准备活动中提前练习平抡棍和斜劈棍,让学生熟悉发力与动作路线;球类教学尽可能让学生早接触到球,将部分新学或复习内容整合到准备活动中来,例如篮球行进间单手上篮动作,可以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慢跑运球,听口令迈步拿球,让学生模仿上篮步伐。“学”的时间向前适当前移,可以为“练、赛”预留出更多的时间。

(二)体育课“练”的设计

体育实践课“学”与“练”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新的运动技能学习必须通过身体练习来实现。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或视频、挂图的直观展示,学生开始学习,“练”也就随之开始。若将“学”定位为学生从外界获取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的过程,那么“练”主要是对新学运动技术不断体验和强化的过程。教师为了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技术动作而设计的一系列串联动作练习方式,指导学生去练习的过程可以定位为“练”,也就是说“练”的侧重点是组合动作练习。练习形式主要是自主练习、分组练习、合作练习等,教师这时转变为辅导、纠错的角色。对于“练”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练习方式要求

练习开始前,教师要明确讲解练习方式。个人自主练习侧重定时间、定次数、定目标,双人练习侧重定远度、定高度、定要求,小组练习侧重定规则。

2.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因为先天的认知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有很大差别,教师在设计练习内容、练习形式和评价指标时要分层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

3.注重运动负荷的合理设计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每节课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练习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学生的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60次/分[2]”,初中和小学的很多体育教师也在参照此标准设计课堂运动负荷。建議在具体运动负荷设计时,还应针对课型、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不要一味追求高指标。

4.多设计实用的组合练习

在“练”的环节,除了巩固所学的单一技术动作外,更侧重于以单一动作为核心的组合动作练习,侧重将该组合动作进行实际运用。在设计上要多设计实用的组合动作供学生选择练习。

5.练习场地要优化

各校的场地器材状况不一,总的原则是大场地要充分利用,小场地要巧妙设计,做到器材充分利用、一物多用。例如体操“肩肘倒立”课的体能练习、游戏比赛等,可以围绕体操垫进行开发。

(三)体育课“赛”的设计

“赛”是将练习中获得的新技能加以运用的过程,比赛的目的要明确,不能为“赛”而赛走形式,“赛”的目的是为了新技能的巩固与运用,为学生团结合作、展现自我搭建平台,同时也可以通过“赛”来检验学练的效果。“赛”符合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乐学”与“苦练”。在“赛”的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时机和比赛项目要把握得当

比赛的时机是学生学会本课“单一的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较为熟练掌握“以此单一技术动作为核心的组合技术动作练习[3]”,比赛的项目是此技术相关的运用。例如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课,学生在学会动作后,可以“1对1”练习运球突破后接“行进间肩上投篮”,比赛“3对3”或者“4对4”,采用行进间肩上投篮动作投中的球才计分。

2.组织形式要合理

“赛”多以课堂教学比赛为主,在形式上可以按技能分组,避免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现象,也可以按性格分组、自由分组,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这种友伴式的分组学生团结度比较高。对于武术、体操类等闭合性动作技能,建议以个人展示和小组展示为主,对于球类等开放性动作技能,建议以对抗性小场地比赛为主。

3.围绕“赛”挖掘“以体育人”的课程价值

“赛”体现了育人方式的转变,相对于新技术的学练应遵守技能形成规律的不同,比赛则是开放式的,比赛情况瞬息万变,更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比赛一定会出现输与赢的结果,但不要绝对论输赢,要能“赢得了”也要“输得起”,要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教育与引导;比赛会呈现出学生对规则的遵守情况,也会折射出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发现比赛中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点评与情感升华。

(四)体育课“评”的设计

“评”主要瞄准学、练、赛各个环节的目标与内容,重点对学、练、赛的过程与效果进行总体的把握与具体测评,查找存在的教学问题,进一步完善后续的学、练、赛。因此,“评”具有诊断、测评、促进等综合作用。

1.“评”在“学”环节的设计

在学习环节,“评”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设计主要关注以下几点:一要“乐学”,教师通过激励性语言引导和互动点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态度;二要“会学”,教师通过提问动作要领、动作方法路线以及观察来诊断学生是否会学;三要“学会”,教师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其学会的程度,为接下来的“练”进行因材施教。

2.“评”在“练”环节的设计

在“练”的环节,“评”要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精准测评练的结果。在定性评价方面主要关注学生是否会练,结合动作要领来诊断学生练习是否正确;在定量方面,可以设计练习的不同高度、远度、速度、准确度、难易度来测评学生的掌握情况,以生为本、分层练习,还可以设计运动能力的等级式评价,让学生有所参考,不断挑战自我。

3.“评”在“赛”环节的设计

在“赛”的环节,“评”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新技能准确熟练度以及运用的灵活度;二是比赛过程中学生的情意态度价值观。教师在赛前要设计好比赛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以促进本课所学运动技能运用为主。在赛中、赛后要对学生遵守体育规则情况、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精神、良好的体育品格等方面呈现出来的问题或闪光点及时点评,以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品德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从一体化谈“学、练、赛”及其运用[J].体育教学,2020(08):17-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蒋新成,钱明明.基于课程一体化视域下实施“学-练-赛-评”的策略[J].浙江体育科学,2020,42(06):48-52.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教学设计体育教学 论互动式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北方音乐(2020年3期)2020-04-20基于高职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6期)2020-04-17试论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好日子(下旬)(2019年7期)2019-12-20利用简易器材创新体育教学甘肃教育(2019年21期)2019-12-20基于学情分析的教学活动设计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8年2期)2018-03-16提升青少年男排技战术训练实效性对策探究成才之路(2018年1期)2018-03-05小议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未来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40期)2016-06-12高职“趣味性电路制作”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教师·中(2014年3期)2014-04-16

推荐访问:体育课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