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2021-12-28 14:57:31教学设计
【摘要】  在高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建设体系的过程中,培养满足新兴产业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具有家国情

【摘要】    在高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建设体系的过程中,培养满足新兴产业需求、具备国际竞争力、具有家国情怀以及责任担当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应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的理念,将课程思政和专业课二者融合达到同频共振效果,本文以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移动通信技术    人才培养    教学

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1]”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 [2]。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战场,在本科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站在人才培养的角度,对于本科生不仅要进行专业能力培养,还需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才高行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思政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分,而课程思政不是独立地开设思政活动或者课程,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传授课程专业知识的同时,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融合思政元素,两者交相辉映,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

习近平主席2019年6月7日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致辞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就包括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3]。在万物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时代,通信技术一向被看作经济、科技的重要引擎,其中5G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发展浪潮,促进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国家更需要具有爱国情怀、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职业操守的高素质技能型通信人才。而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大类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学生工作或者科研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作为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的课程教师,我们要深度思考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去。

一、思政教育的课程融入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程涉及知识点多,需要学生有高等数学、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知识基础,理论知识过于繁琐枯燥,学习难度大。学生大多抱着通过课程考试拿到学分的态度对待课程,不肯付出时间埋头钻研,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只是浮于表面,并不能把握深层次的知识体系。通过课程思政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提高学习兴趣、深刻认识到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及国家在通信方面的人才需求,落实人才培养,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有效结合,其中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移动通信课程以往主要只是针对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培养提出了目标要求,现在要融入课程思政,就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必要的调整。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度提炼思政主题: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证唯物主义理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科研创新精神等等,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所深藏的思政内涵,最终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卓越工程技术、才德兼备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为了融入思政元素而压缩专业知识的讲解内容,顾此失彼反而丢失了人才培养的初始责任。那么怎么样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主题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呢?

1.1 与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入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基本特点及原理、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及模型、组网技术、抗衰落技术以及当今广泛使用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这些内容中其实蕴含了大量的思政教育元素,很多专业知识点都能与其融合进行深度拓展。下面对教学内容的思政融入进行举例说明。

在绪论讲述移动通信发展史过程中,把中国在移动通信史所作努力展现给同学们,中国移动通信技术从无到有并在3G三大主流技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在5G发展上走在世界前列,更是因此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多家的打压,让学生对国家实力以及现下面对的挑战有所认知,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移动通信系统频段的使用中,频谱资源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在资源的使用上必须服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引导学生遵守法则法规,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移动通信信道特性中可融入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让学生明白物质的客观存在原则、物质可以认识的对象;了解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在传播的过程会出现路径损耗、多径衰落、多普勒频移等特点,移动信道是一种典型的时变变参信道;在传播模型的讲解中引入方法论思想,因为电波在传播过程中收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不能统一考虑,要先采取抓主要特点建立模型,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它因素的修正。

在组网技术中,通过频分复用、蜂窝小区来解决频谱资源有限和用户容量问题,频率复用距离(即同频距离)D的设置越大,则同频干扰越小,但是频率利用率反而低。同频干扰和频率利用率存在着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讲述抗衰落技术信源编码部分,可引入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主题,强调要用联系和发展的思维来看待各种编码技术的原理。

在4G关键技术部分,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在OFMA原理中,如果为减少符号间干扰引入保护间隙GP,但是会引起子载波间干扰,解决办法是用循环前缀占据原GP的位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

像这样不斷在教学内容上融合课程思政目标,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得到德育教育。教师在结合课程思政目标修改教学目标时,要精准找到两者的融合点合理设计并有效实施[4-5],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作用。

1.2 与课堂教学设计的融入

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漏痕迹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教师师德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要多方位考虑,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

在教学整体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通信岗位职责将教学内容分模块进行,结合企业工程师真实的工作案例,在一开始给学生设计课题任务,让学生带着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学习,自行组队明确每位组员的分工任务,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融会贯通,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找寻最佳解决方案。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以课堂演讲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由其他学生给演讲学生进行点评,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勇于接受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同合作以及科学探究精神。

在課程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课本知识,移动通信技术更新快,对于课程内容根据新技术做适量提炼,每课时2-3知识点,根据实际案例设置思考题,在学生预习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自我价值认知。课程内容讲解完毕引导学生做知识总结,提出疑问点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促进学生相互间交流。最后设计测试题检验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查漏补缺,方便学生课下针对性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可以把课堂上的知识讲授和真实的实验室进行实物观察和演示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结合真实工程应用需求解决问题的工程化思维。要善于利用线上资源比如慕课、雨课堂、腾讯课堂等等。教学结束后教师可进行教学反思,时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需求,便于及时调整上课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更利于学生获得感和求知欲的满足。

在课件的设计上,尽量避免文字化的理论解释,设计具有观感型的动画或者图表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中华民族诗歌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通信也有很多诗句典故,比如“烽火戏诸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等都描述了古代通信方式。在课件PPT上背景图案增添相关诗句,向学生呈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培养学生文学修养[6-7]。

1.3  与课程教学考核的融入

传统的“三七模式”(平时成绩30%+理论考试70%)考核更多的是通过课后作业和卷面成绩考核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结合课程思政的融入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应该由过于重视理论考核到多方面综合考核过渡。

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三部分综合表现给出,可占总成绩的20%,其中课前预习有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可以锻炼学生自律自学能力;课堂表现包括对学生课堂纪律和课堂讨论表现的考核,旨在培养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规则意识以及对科学不断探索的科研精神;另外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教师讲解—学生反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完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实验考核这部分占比可为30%,除了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外,对设计性实验课可分组对比,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热情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增加开放性实验,通过让学生自己整合所学知识,对零散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及报告撰写能力;期末理论考试可占总成绩的50%,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可在考试中增加思政和专业知识结合的开放型题目,检验学生思政理念和专业知识的融合度,平时设立章节测验考核,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时间规划、避免学习拖延以及诚信考试[8-9]。

二、结束语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遵循教书育人的原则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通过把握科技前沿成果、关注时事热点、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等,积极探索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更好的教学思路和工作途径,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内涵,以身作则,让同学们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为国家培养有担当有抱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莹杰 女 1992年 河南商丘 助教

研究方向:智能算法 工作单位:湛江科技学院

联系地址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学智路2号湛江科技学院 524094

电话:15521285813 邮箱:yanjiuzyj@163.com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09):18-24.

[3]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课题组,陈向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展开[J].现代国际关系,2020(01):19-25+18+59.

[4]姬五胜,张凤山,马宁,谢晖,李春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J].职业技术,2020,19(02):60-63+96.

[5]周彬,穆颖,刘扬.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1):51-52.

[6]谢微.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0):4-6.

[7]孙佳佳,米振强.PDCA法下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以通信网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62-64.

[8]秦玉娟,李文祥,刘馨.重点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以《光传输技术》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04):275-276.

[9]石艳梅,秦娟.“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36):10-11+16.

猜你喜欢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机电设备维修》教学改革研究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1年4期)2021-04-13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医学免疫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6期)2021-04-12基于课程思政的主题阅读教学课例研究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21年1期)2021-04-09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初探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3期)2021-02-04探究物联网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21期)2020-09-04大学语文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文教资料(2020年33期)2020-04-12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实施大类招生改革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11期)2019-07-03面向应用型人才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改革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19年1期)2019-02-14一种增强高铁无线通信性能的方法研究科技风(2018年8期)2018-05-14谈管理与技术相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科学与财富(2017年33期)2017-12-19

推荐访问:探讨 课程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