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探讨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设计

2022-07-29 16:49:02教学设计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的弊端越发突出。为此,本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随着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学的弊端越发突出。为此,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实际的案例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运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思路,促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生成,从而达到有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实施,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而显现出弊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尤为关键。教学应是有目的的,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来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笔者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农业区位分析——以美国加州番茄种植为例》这节课为案例,研究如何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的目的。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基本观点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学生的认知划分为六个层次,由简单到复杂依次分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高中地理教学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常用到的认知过程是记忆、理解、运用。第一层次记忆是指对教学中的具体事物和地理知识的回忆、再认。第二层次理解是指从教师的口头讲授或教材中文字、图像等教学信息中建构意义。第三层次运用是指在给定的情境中学会正确地应用抽象概念解决、分析相应的现象。而分析、评价、创造较不常见。第四层次分析是指把给定的材料分解为各个要素并确定各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的,并形成总体概念建构。第五层次评价是依据标准或规格做出判断。第六层次创造是将要素加以组织以形成一致的或功能性的整体,将要素重新组织成为新的模式或结构[1]。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知识分为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按照这两个维度,所有的教学目标都可置于下表中。

利用表格准确把握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既能满足学生较低的认知层次,又能满足学生较高的认知层次,但若要达到较高的认知层次,必须有较低的认知层次做铺垫。

按照这两个维度将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有助于教师全面考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清楚隐藏在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认知过程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目标分类我们更容易处理教学评估问题。

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學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2],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依据。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要求,把握教学设计中教学核心内容的设定,再进行教学目标细节的处理[3]。如农业区位分析要求结合实例,要明确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农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产品的种类、产量和质量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人们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可以开发具有独特性的农业发展特点,从而形成一些农业专业化地区,如美国加州地区的番茄产量大,是因为番茄的生长习性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匹配。但也不完全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社会经济因素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科技的进步,可以改造其他区位因素,从而克服自然障碍。

三、基于布鲁姆认知目标的有效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即如何提高课堂效率[4],可以利用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明确已具体细化的教学目标,并且能够找到各个教学目标间的关系,明确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有意义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成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过程。如《农业区位分析—―以美国加州番茄种植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可设为学生应达到如下三个目标:

(一)说出美国加州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并掌握其描述方法。

(二)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要素对人文要素的影响。

(三)掌握美国加州种植业的分布特点,学会分析农业区位条件。

这组教学目标中有动词(说出、理解、分析、掌握)和名词短语(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整体性原理和农业区位条件)。为了把这一教学目标放置到分类表中,我们必须联系表中的类目来考察名词短语和动词。概念性知识包括分类和类目的知识、原理和概括的知识、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因此“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应归为表中概念性知识。在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之上,要求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这又要求学生运用概念性知识解决问题,所以,目标(二)应归到运用概念性知识。依据上述分析方法,目标(一)归纳为理解事实性知识,目标(三)归纳为运用程序性知识。如下表:

确定适当的目标,只是有效教学的开始。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下,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而类似的教学目标可以采用相似的教学。以《农业区位分析—―以美国加州番茄种植为例》这节课为例。

活动一:

美国加州番茄种植业发展是体现了科技、政策、气候、地形、水文、文化等多种农业区位因素相互作用的典型农业地域,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特色,是因地制宜的结果。利用美国加州番茄大战的视频导入本课,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番茄产量高,是什么因素促使加州番茄种植业如此发达?引导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理位置,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在学习美国加州番茄种植业的过程中引出农业区位因素。

活动二:

探究:加州的番茄种植主要分布在哪里?自然地理环境往往会决定农作物的类型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某区域是否能够种植某种作物取决于作物生长习性是否能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相匹配[5]。因此探究之前需了解一下番茄的生长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提供加利福尼亚州相关的图表、文字信息帮助学生分析加州的气候、地形、水文等特征,进行适时点拨。

评析:根据认知过程,活动一和活动二的重点在于记忆和理解。视频包含大量事实性知识,然而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这些知识,而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理解是需要构建一个系统的因果模型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这些基础概念的建构完成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回忆或是通过图片再认进行描述。因此活动一和活动二涉及分类表中两个相关联的单元格:理解概念性知识和记忆事实性知识。

活动三:

教师通过板书总结农业的区位因素,如图。

评析:此时重点集中点是记忆程序性知识。但希望学生至少将这种知识中的某些知识作为程序性知识加以运用。

活动四:

探究:南加州番茄种植面临的限制因素?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综合分析,不断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加以讨论,再通过实际加以论证。通过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了解某项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也要了解所在区位的条件及适应性程度,还要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作用。通过自然限制因素的分析,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

评析: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将重点转移到运用程序性知识和理解概念性知识上。虽有较多的事实性知识,但事实性知识只是有助于学生弄清关键性问题,从而提高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如何较好实现课前设置的教学目标,而达到有效教学?需要通过运用程序性知识加深理解,因此还需迁移应用的设置。

活动五:

促进问题迁移,形成分析模式。展示美国本土农业专业化地區分布图,读图分析棉花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评析:布鲁姆认为教育的两个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保持和促进迁移。活动五的迁移是运用已学知识与技能去解决新问题情境下的问题,提高学生理解概念性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运用程序性知识的能力。

课堂中的活动要基于教学目标分类表实施,若二者在分类表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这样的教学必然是处于高效状态,但当课堂活动与教学目标分类表之间高度不一致时,这一教学就是低效或无效的。如:《农业区位分析—―以美国加州番茄种植为例》这节课中,目标(一)没有对应的活动进行知识突破,而记忆事实性知识这一单元格没有教学目标设置却设计了两个活动,这就表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二者的一致性差,出现了教学的低效或无效实施。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始终要保持清楚的目标意识,使二者尽可能出现在分类表同一个单元格中。

结束语

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的有效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应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细化教学目标。

(二)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分类表。

(三)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分类表确定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分类表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L.W.安德森等编著.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吴秀娟.高中课程改革在路上:解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J].湖南教育B,2018(2):10-11.

[4]王红岩.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3):131-131.

[5]吴丽媛.基于主题化区域地理的探究教学实践与思考:以探究非洲自然地理环境为例[J].地理教学,2020(5):29-32.

作者简介:张可(1990— ),女,汉族,福建宁化人,厦门市杏南中学,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2609501705302

猜你喜欢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教学设计“分香蕉”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教育信息化论坛(2021年6期)2021-11-0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分析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年13期)2020-11-02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高考·上(2020年3期)2020-09-10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剖析小作家报·教研博览(2020年39期)2020-09-10谈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师·上(2019年10期)2019-11-05小学语文教学方案的有效性探究成功密码(2019年2期)2019-09-10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影响因素分析现代交际(2018年17期)2018-12-08从课堂细节浅谈教学有效性新课程·中学(2017年11期)2018-01-20探究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考试周刊(2018年14期)2018-01-19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机器人教学设计框架建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24期)2018-01-05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探讨 目标